一、引言
研究型大学作为以培养学术性人才为主的大学,拥有优秀的科研和教师团队,浓郁的学术氛围,一流的研究设施以及充足的经费支持等优势条件,成为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体[1].目前社会各界将目光更多地投向研究型大学的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并将此作为衡量其办学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教学管理作为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性环节,探索符合客观教学规律的高效管理,创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机制,对于日常教学活动开展,教学质量提高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型大学现行教学管理的问题
(1)教学管理制度存在弊端
教学管理制度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虽然目前研究型大学对于教学管理制度均有一定程度的完善,但有些问题依然存在。首先,好的制度尚未真正意义上实行。导师制作为日前研究型大学普遍推行的对学生指导制度,但因师资条件的制约、教师团队"重科研,轻教学"等多种原因,导师往往放任学生并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工作,学生在迷茫中度过大学生活,有悖于研究型大学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其次,教学质量监控不到位。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不全面,信息收集渠道单一,监控的反馈机制存在滞后性,以及相应的保障制度和激励制度也不够完善,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升[2].最后,教学管理规章制度,重"章"不重人,制度改革过于形式化,师生忙于应对各种检查,无心研究教学教法,严重阻滞了教学质量提高。
(2)教学管理价值功利化
我国多数研究型大学采用学分制管理,虽然在教学管理中,过程管理分值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期末考试分数仍占据评定某门课程最终成绩的主导地位。学生在个性化选课时以选修"易过,易得高分"课程为导向,教师为避免选课人数过少被强制取消课程而被迫降低考核标准,师生完全成为了分数的奴隶,对教学质量管理的价值取向采取了偏激的理解,这样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彰显出严重的功利性,偏离了研究型大学的培养目标[3].
(3)教学管理模式有待优化
虽然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研究型大学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教育改革,但传统的教育理念依然存在,大班式授课模式和填鸭式教学方式,将讲、记、考作为重要的教学方法,忽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严重抑制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一些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教案照搬照抄,不与时俱进,忽视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无法满足现今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要求;另外,行政管理色彩较为浓重,限制了师生自主性的发展;教学管理偏重于共性管理,对管理中的个性问题未能依据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
(4)教学管理队伍流动性大
目前教学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学历应时代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但因工作压力、学校对教学管理人员不重视等原因,教学管理人员往往并不愿意长期担任此工作,隔几年就转岗的人员不在少数,流动性较大;另外,新进的教学管理人员对业务不熟悉,这些现象不仅影响学校和学院及学院间的沟通,也影响着教学管理质量,降低了整体教学管理队伍的水平。
三、解决教学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师生作为研究型大学的主体,应尊重师生的自主意识和个性化教学方式,多聆听师生的心声和建议,从学生和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制定教学目标和管理制度,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发挥师生的群众监督作用,与时俱进,完善并创新教学管理理念。
(2)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首先,教学管理制度的确立要和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完善导师制,依据导师工作制订相关的规章制度,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的指导,建立健全的激励制度,充分调动教师担任导师的积极性;其次,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估控制机制,多渠道定期收集教学信息,全面及时地了解教学情况并将结果反馈给学院和相关教师;最后,教学管理的各项制度应落实到实处,减少形式主义,真正发挥相关制度的作用。
(3)优化教学管理手段
面对日益剧增的教学信息量,研究型大学需树立信息管理的观念,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步实现教务信息的集中管理和信息共享,优化升级现有的各种教学管理系统,增加系统灵活性、可扩充性和开放性,便于师生、教学管理人员等操作,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目标。
(4)组建优秀管理队伍
研究型大学需增加对管理人员的重视度,重视优秀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认可管理人员的工作价值,增强管理人员的归属感;其次,优化并丰富对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内容,加大培训力度,增加其专业知识,提高其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志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的研究型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研究[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2012,(09):96-98.
[2]王迎军。问题变革与展望---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
[3]蒯秀丽。高校教学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02):163-164.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大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场所,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动手能力,还能在实验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高效率地辅助科研工作,最大程度地利用实验室...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
一、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一)90后大学生价值观念方面的特点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体制的建立,我国逐步迈向工业化社会、信息化社会,受此环境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价值取向多元化,思想开放程度高,社会环境趋于复杂化。以此为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现代大学正逐渐由社会的边缘向社会的轴心地带步入,并越来越引起社会、政府以及大学自身的广泛关注和普遍重视。高等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进程中的关键性作用也越发凸显。我国在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
近几年,90后青年成为社会和大学校园的主力军,他们充斥在社会的各个场所,活跃在学校的各个角落,他们令人苦恼,却也带给人们无限惊喜.90后大学生的年龄多处于18-22岁之间,在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中正处于青少年期向成年早期的过渡阶段.1青少年期大学生的...
1.典型示范教育的应用群体和应用前景1.190后学生特点90后大学生指是1990年到1999年年底为止出生的进入大学的中国公民.2008年入学的大一新90后大学生生中,大部分出生于1990年,这也意味着大学已经迎来首批90后学生.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总体上个性张...
根据我们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检索(题名词:大学生+自我管理),国内公开发表的研究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第一篇学术论文是李湘撰写的《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关于班主任工作方法的体会》一文,载于《承德师专学报》1984年第2期.1984~2006年,研...
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教育后效益研究.摘要:通过大学体育教育所获得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技巧,可直接为大家口后参加体育健身服务,个人和社会效益明泉.勇于拼搏.竞争与合作等体育精神品质的获得,为大家在社会工作和生活中提供潜性的帮助,增强了大家的社会竞争力....
在未来国际化进程中应明确国际化建设方向、学校应提供必要的制度和财政支持、在课程体系及教学方式上应与国际相接轨、建立健全师生国际化流动机制、搭建高效的国际化学术与交流平台。...
可雇佣性(Employability)也被称为就业能力,指可以获得土作和被雇佣的能力。英国专家LeeHarvey认为就业能力就是个人的潜能,通常表现为学生能够获得和保持土作。Harvey和Loc;ke开发模式强调不同学科的就业能力应该是不同的,不能等量齐观。该模式在就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