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远程教育教学运行模式在西藏应用的缺陷
( 一) 西藏教育发展的特点
西藏被视为地球的“第三极”,这里海拔高、紫外线强、昼夜温差大、冬季漫长而严寒,在有些天气极端恶劣、环境极度艰苦、道路异常艰险和交通极为不便的地区,开展常规教学活动的难度相应增大,但也使西藏教育呈现出以下独特的特点:
1. 边缘性: 许多藏族农牧民生活在边远的县城、山区、牧区等交通不便的地方。地理位置的边缘化,给西藏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四个阻碍: 阻碍国家对偏远地区的教育支援; 阻碍优质物资、人才向偏远地区流动; 阻碍接收中心城市和发达区域教育、经济的辐射; 阻碍现代信息传输和教育信息化进程。因此,发展西藏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于突破民族教育的边缘性障碍。偏远地区教育支援、优质人才以及受发达区域教育辐射等方面的缺少导致传统教育在西藏偏远地区的开展举步维艰,同时,偏远地区的优质物资流动性差、信息化建设的硬件水平低,制约了远程教育的建设与普及。
2. 离散性: 全区 122. 84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仅为 300. 22 万人( 2012 年末数字) ,人口密度为2. 44 人 / 平方公里,只有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1 /60.西藏人口分布很不均衡,南部和东部是多数人口聚集地,藏北的那曲西部和藏西的阿里等地区人口稀少。离散性导致了覆盖面广、教育战线长、教育盲点多、基础条件差、教育起点低和办学难度大,同样的教育规模、同样的教育产出,在西藏地区就要比内地消耗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投入。西藏人口分布不均衡性导致传统的教育模式耗费过多的人力资源,需要借助远程教育节约投入成本,但是单一的远程教育难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处事能力。当地任职教师可以亲手指导学生课后的学习以及大量的实验和实践,及时发现并纠正其潜在或正在出现的问题,如果课堂下没有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将不能及时纠正学生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每位学习者的实际情况,传统教育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并进一步发展为按“个性化”原则来组织教学,同时安排真正的实物接触,更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1].以上正是传统教育的优势,恰恰也是远程教育的劣势,单一的远程教育需要传统教育的补充。
3. 多样性: 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西藏教育不仅在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和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而且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之间也存在着差距。教师的区域结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合理,优秀教师外流现象比较严重,教师专业化程度、教学水平、教育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语言的差别,以及西藏不同地区的教学相关硬件的差距,使西藏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和不公平的问题凸显。远程教育利用其优质的教师和资料资源跨距离跨区域共享[2],弥补了西藏教育出现的多样性问题,让西藏学生享受一流的教育。然而,作为被动者的学生能够理解和吸收多少知识,远方的在线指导教师不能及时地了解,当地任职教师可以面对面地指导和答疑,而且,针对学生的接收情况,当地任职教师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使他们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在课下能够零距离监督和辅导学生的学习和作业,其效果是远程教育难以达到的。同时,远程教育缺少动手能力的有效培养和纸质考试的有效监督,传统教育却可以保证这些,让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4. 滞后性: 由于西藏省经济总量偏小,政府教育经费投入有限,加上群众承受教育消费的能力较弱,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质量。西藏对西藏农牧民子女实行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政策,所以牧区办学以寄宿制为主,这类学校必须照顾好学生的衣、食、住、行和学,使得其人均培养成本高出内地一般学校很多,制约着教育经费在其他方面的投入。从经济效益的长远角度看,远程教育的投入比单纯的派遣教师到西藏各地区花费小得多,解决了政府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由于地理和经济因素的制约,西藏师资水平普遍偏低,远程教育冲破了这些限制,带给西藏学生与教育发达地区同等质量的教育。西藏需要派遣精通汉藏语言的双语教师到藏区学校,采用灵活多样的信息服务模式,开展远程互动教育与藏语面授相结合、多媒体藏语资源与藏语课本相结合、网上互动与课下当地任职人员监督相结合等多种信息服务模式。
( 二) 远程教育教学运行模式支持框架及其在西藏应用的缺陷:
高山遍布全省,地形复杂、高寒缺氧,有些地方交通极为不便,这些致使网络远程教育设备的运输和搭建非常困难,再加上高原天气多变且多泥石流,相关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变得异常艰难。
无论是供电还是设备的运行,高原气候使得这些设备运行效率降低、寿命减短,直接影响了网络远程教育视屏的质量。学前教育发展滞后,义务教育巩固和提高任务艰巨,高中阶段教育资源短缺,职业教育发展任务繁重,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有待提高,这决定了高水平教师的课不一定能让学生很好的理解,高质量的授课不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西藏农村中小学现代化远程教育工程暂且处于起步阶段,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村信息技术需求,教师队伍的教学经验和整体素质还不能与现代教育发展需要完全适应。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资水平落后于教育的发展,很多学校班级学生越分越多,有些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处于严重缺乏状态,年轻无经验教师或即将退休教师所占比重过大,年龄结构不合理,还有一些专业不对口或是信息技术缺乏的毕业生,致使教学质量处于较低水平。西藏的学校管理水平总体不高,尤其是地处偏远或是条件恶劣的地方,硬件设备和优秀人才缺乏,那里的学校管理理念和制度比较落后,再加上监督缺失或不到位,教育水平较低。缺少人才,不能给经济以强大的动力,造成了经济停滞不前,所以无法靠自身购买教育方面的硬件来改善教学环境,也缺少能很好地使用网络远程教育的硬件和软件的教师,使得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质量有待提高[3].
西藏自治区是一个藏民族人口比率占 90%以上的少数民族地区,藏语言文字的使用有着长远的历史,大部分农牧民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使用藏语言,使得他们的子女入学前只会藏语。因此,在西藏农村远程教育系统中,开发藏语语音和视频资源是农村远程教育得以普及的重要课题。解决藏文字的数字标准化、藏语信息化传播技术、信息资源藏语整合与藏语数据库系统建设等问题,是西藏农村远程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信息资源的藏语本地化可大大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开发藏语言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资源,分别满足不同教育水平的学生使用,增长学生对信息资源的兴趣。藏文字信息化应用,现有多种信息字库标准,完全按藏语信息交换用国家字符标准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同时加强藏语资源数据库和应用软件开发工作,便于信息资源的整合与交换。然而,由于历史和经济的原因,藏文方面的开发现在还没有达到构建藏文远程服务系统的程度,这样在学前教育或小学的初始阶段难以正常开展远程教育。
所以,开展信息服务需要转换思路、创新机制,采用灵活多样的信息服务模式,充分应用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派遣精通藏汉的双语教师和相应教师到藏区学校,利用交互式教学、互动答疑、远程咨询、在线学习和测试等功能的远程教育平台( 包括藏语教育平台) ,为西藏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全面提升远程教育服务西藏人民的支撑能力。
二、基于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的互补性的西藏创新教育模式的模型、提升其运用效能的措施及其与传统的远程教育的对比
( 一) 基于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的互补性的西藏创新教育模式的模型和提升其运用效能的措施
基于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的互补性的西藏创新教育模式如图 2:
教师通过卫星或宽带网进行授课,提供课程和辅导的光盘,并实时与学生、当地任职教师互动交流。当地任职教师也可以配合在线教师对学生辅导和监督,也可以现场指导和答疑。学生可以在教学点集中听课,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点播学习,授课教师给学生提供网上答疑、网上作业,学生还可以选择向当地任职教师提交作业和询问,更为直接和快捷地学习。
远程教育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时空的界线,有别于传统的在校住宿的教学模式。学术堂整理几篇关于远程教育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从多角度出发,研究现代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