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这篇文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 1966 年就提出来了,文中提出了应把教育工作作为一个专门的职业而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 年的第 45 届国际教育大会上讲到: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提高教师地位的最有希望的中长期策略[1].在习主席倡导的教育信息化的体系中,教师实际上就是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教师教育能力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必然性要求。在大数据的浪潮中,教师应积极地提高自我的专业素养,应积极地学习并运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将教育技术完全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去,而教师培训将成为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广大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并提高自我的教育技术能力,才能接受信息化时代给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影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因素
教师想要提升教育技术能力无非有两种方式: 第一,自学成才。有一定的教育技术能力的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网络平台或网站搜索自己所需要的任何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内容。当然自己搜索出来的内容比较分散,而且资源比较贫乏,遇到不熟悉的平台或软件需要自己研究( 费时费力) .第二,相关部门组织培训。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并且可以分享大家的经验和教学成果。下面笔者就当前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大家探讨。
1. 面对面培训费时、费财、费力当前大多数的培训仅仅是把中小学教师聚在一起,由培训机构的讲师团进行面对面的讲授。如要对全省的所有中小学教师进行一次轮训的话,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并且我省部分贫困县市经济不景气,对教师参与培训的资金不到位,导致培训无法落实。
2. 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参与培训的一线教师在年龄结构、学科结构以及对教育技术能力认知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培训机构通常情况是按照大众式的培训方式进行,不能做到以人为本,使得参训教师无法得到实际的帮助,只能看看“热闹”.而且面对相同的培训内容,具有参差不齐的教育技术能力的参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会产生培训速度过快或过慢的情况,使得培训的实效性与针对性不够强。最终直接导致很多教师参加完培训,仍然使用自己以前的“土方法”继续授课,培训形同虚设。这样的培训不仅是对国家资金的浪费,也是对受训教师时间的浪费,使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无法得到提高,从而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的提高[2].
3. 为了培训而培训当前的培训大多不是按照学员的实际需求出发而制定的培训方案,教师只是听从领导的命令而参加培训,甚至是一些教师本应参与培训,但学校不放而找其他人顶替,参训教师为了完成任务而参加培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得到调动,由此总会出现打着培训的旗号去游玩的现象,这样的培训只能让参训教师感到厌烦,达不到培训组织者的预期目的。而且培训机构对参与培训的所有人员安排了统一的培训内容,而参训的教师无论在年龄方面、学科方面,还是学习能力及经验的丰富程度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别,然而相同的培训模式无法保证每位教师的需求,使得教师无法与培训“合拍”.
二、网络平台助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突破了传统的学习模式,终身学习的提出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只要你想学习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各种终端进行学习,比如说手提电脑、IPAD、手机等智能终端。与此相比,教师的培训方式也在逐渐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从前那种集中面授培训带来的培训人数、培训时间、培训地点的问题已经再也不是问题了,而作为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教师更应该及时地汲取新的知识、技能,以适应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变革。网络平台上的培训具有成本低、速度快、覆盖面广等特点,它终将成为教师培训的主战场,因此,教师的网络平台培训模式将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阵地。
为了保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达到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应按照如下模式进行:【1】
第一,组织培训的机构应先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培训前的需求分析( 通过使用 QQ、微信、论坛等网络平台下发有关培训的预备通知,并对参与培训人员征求培训内容意见) ; 第二,根据培训的目的及收集整理的意见内容形成培训方案,并通过网络平台下发正式通知; 第三,将与此次培训有关的相关资料上传到网络平台,让参与培训的广大教师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培训的内容,并根据培训的内容进行“预习”,带着问题参加培训; 第四,培训机构的讲师团进行面对面的讲授,在这一过程中应注重师生的互动,保证教师遇到的实际问题能够得到解答,由于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在培训过程中应安排相应课时进行实训,而不是填鸭式教学的满堂灌; 第五,在培训结束以后,培训机构应留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作业”,使培训内容能够与教学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将教学实际遇到的问题和作业一起发表在网络平台上,以便于受训者在培训后能够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持续的思考,同时培训机构应组织受训者在网络平台上积极的研讨,保证培训的可持续性发展; 最后,培训机构应安排相关的专家在网络平台上参与教师的研讨,并解答教师回去后所遇到的问题,分享实际操作的经验与案例,发现新问题新热点,从而成为下次培训的内容,保证培训的良性循环[3].
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仅打破了以教师为主、灌输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同时也给整体的教学过程和宏观的教育模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正在给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它不仅仅提供给人们某种捷径和技巧,它更是一种新的教育着眼点[4].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是一项长期的、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仅就提升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模式进行了一点粗浅的研究,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而一个完整的培训过程还需要很多的环节,比如说培训的整体设计、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培训的实施以及培训效果的评价。因此,培训不仅仅是培训机构的事情,还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的通力合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训的预期目标。在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制度、政策的便利条件下; 培训机构的精心策划下及后续的服务支持下;学校给教师提供终身学习的环境及激励机制下; 教师自身的努力下,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才会健康、稳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敬斋,王志成。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现状及策略[J]. 教学与管理 2009,( 9) : 29-30.
[2]魏锦。 培训需求分析: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切入点[J]. 教学与管理,2009,( 5) : 23-24.
[3]张筱兰。 在参与中体验,在行动中研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 5) : 41-43.
[4]陈新文。 论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2003.
信息社会,人们日常工作逐渐走向无纸化,网盘、即时交流工具(如QQ、MSN、微信)、邮箱等技术手段让人体会到即时沟通的方便快捷和乐趣。问卷调查是掌握实际情况、收集信息的有效手段,笔者的工作经常涉及资料收集、数据统计及结果分析,收发邮件、手工合并...
题目: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规划目录摘要(详见正文)关键词序论一、引言二、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一)相关概念1、教育信息化2、信息化教育(二)二者的区别与联系1、定义区别2、功能与语义区别3、评价指标体系与联系三、中小...
国家要实现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必须先行。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今天,信息技术正全面进入教育教学领域。《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