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要实现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必须先行。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今天,信息技术正全面进入教育教学领域。《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 - 2020年) 》明确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一全新理念。“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更深层次的应用,而从目前来看,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却不显着,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还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变化。这需要我们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并加以实施。
一、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构建优质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
营造设施一流、技术先进、资源充足的优质信息化外部环境是开展有效信息化教学的先决条件。优质的信息化环境,必须要充分满足教师持续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所需要的条件,充分满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能促进有效学习的条件。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和方向就是要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三通两平台”建设的完备程度和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优劣。
二、教师要转变思想,提升素质。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思想,在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愿意学习信息技术并将之付诸于教学实践中。只有教师的思想转变了,信息化教学才会真正顺利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变得无足轻重,相反,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应当扮演好以下角色: 学生的良友、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帮促者、课堂组织者和协调者、激励者。
同时,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必须具备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
三、学校应加强机制和制度建设。
( 一) 做好顶层设计,保证经费投入,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工程。
学校应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下设由专业人员、管理人员、一线教师等组成的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建立日常工作制度,负责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和推进方案,研究解决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当前,各学校应按照国家、省市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保证建设经费足额投入,做好“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工作,争取早日搭建好学校的信息化软硬件教学环境。
( 二) 加强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
开展信息化教学,教师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学校要把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摆在战略高度上,加大新教师职前培养和教师在职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加强对信息化资源开发、应用、管理和服务人员的专项培训,将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作为主要培训内容。学校应鼓励并支持更多的教师参加国家及省级信息化教学大赛、课件制作大赛、微课程大赛等信息化比赛,从备赛、参赛等过程快速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对在各级信息化比赛中获奖的教师及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要予以奖励。学校应严格执行教师职称评聘中有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相关政策要求,对信息技术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要限期整改。
四、构建网络环境下的“三段式”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下的“三段式”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一种有益尝试。“三段式”教学是把教与学的过程划分为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部分。对教师而言,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反思; 对学生而言,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 预习) 、课堂学习、知识拓展与延伸。
( 一) “三段式”能够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1. 教学设计。“三段式”教学设计既要考虑到教师、学生、技术、媒体,又要考虑知识内容等多种因素。可利用数字校园教学平台、网络学习空间等信息化平台或常规的网络通讯工具,比如QQ 空间、博客等这些学生易于接受、耳熟能详的网络工具,将预习要求、教学视频、重点难点、教学课件、知识拓展等内容上传到空间,以方便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和自主学习。
2.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信息技术应用的主战场,应该尽可能让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三段式”所呈现的课堂教学是: 课堂上学生相互交流学习体会、每个学生都呈现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收获,教师解难答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主动参与,而教师只是参与者和指导者,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
3. 课后反思。教师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学习体会、知识巩固与拓展延伸,可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教师或学生的空间,师生可以互访,并实时交流沟通。
( 二) “三段式”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对学生而言,“课前”就是学生根据教师网络学习空间提供的学习指导,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预习新知、自主学习; “课上”就是利用课堂有效的时间,交流预习、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其他同学和教师那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后”就是学生完成所学知识的巩固,并按照教师的要求,利用网络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借助网络环境,即使在课外时间,也可以与教师沟通和交流,实现个性化教学,并实现同学之间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三段式”解决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把更多的时间还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实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一) 讲求实效,勿流于形式。
要避免无限夸大技术的作用,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造成形式脱离内容的现象。应根据课程特点、本次课教学内容和授课班级学生特点,来确定合适的信息化教学实施方案。
( 二) 因地制宜,结合实际。
当前,多数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距离理想的信息化教学环境还相差甚远,但这不应该成为消极对待信息化教学的理由,要根据现有条件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
( 三) 以点带面,全面推广。
开展信息化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有效的信息化教学受制于信息化环境、任课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所教学生的素质能力等条件因素。较好的做法是: 在学校中率先选择少数专业、少数班级、少数信息素养高的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试点,积累经验、找出不足,为后续的信息化教学闯出新路,待经验成熟以后在学校全面推广信息化教学。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决不会一蹴而就。学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按照国家、省市的统一部署付诸行动,不能完全照搬其他学校的做法和经验,要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并兼顾长远发展。教学改革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提高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要结合学生特点,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积极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质量和效率。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适合国情、省情、校情的信息化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学习“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解读[J]. 中国电化教育,2012( 12) : 19 - 23.
[2]赵金平。 黑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建议[J]. 职业技术,2014( 9) :107 -108.
[3]赵金平。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的探索与实践[J]. 职业技术,2015( 1) :55 -57.
[4]何克抗。 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 7) :8 -31.
[5]杜占元。 全面深化应用 全面实现“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在 2015 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上的讲话[J]. 中国电化教育,2015( 5) :1 -5.
《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这篇文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1966年就提出来了,文中提出了应把教育工作作为一个专门的职业而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上讲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提高教师地位的最有希望的中长期策...
一、微课的概念和特点如今在我国,很多教师已经是微课制作和应用的高手,微课作为一种让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的辅助工具能大大提高学生对未学知识的拓展探究、对已有知识的加强巩固、重点难点的深入理解。那么,怎样的微课是优秀的微课呢?首先要从微课的概...
题目: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规划目录摘要(详见正文)关键词序论一、引言二、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一)相关概念1、教育信息化2、信息化教育(二)二者的区别与联系1、定义区别2、功能与语义区别3、评价指标体系与联系三、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