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社会学论文 >

农村学校与农村社区的互动发展研究(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1-25 共7414字

  3. 乡村治理主体的主导功能弱化或丧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经营体制的转变,乡村治理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取消农业税之后,农村干部与农村社区、农民不再有太大的经济利益关系,对于农村社区、农村学校和农民的发展关心程度明显下降;其次,由于村民个体经营获得自主和自由,村民与村级组织之间相互依赖程度下降,村民与村级组织之间缺少了原有的交流与沟通,进一步影响到农村学校与农村社区互动关系的建立。当然,还有一个因素是“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的实施,放大了一些农村干部对“农村学校及农村教育是上级政府职责”的理解与认识,而主动地将农村社区发展与农村学校剥离。此外,一些村干部由于自身思想认识等因素,不能正确地认识到农村学校以及农村教育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不愿或不能主动地引导村民参与到农村学校与农村社区的互动合作之中,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四、促进农村学校功能释放,实现农村学校与社区良性互动的基本对策。

  农村学校的基本职责是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教育,不仅仅是“在农村的教育”,更是“为农村的教育”.农村建设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消除农村学校和社区互动中的阻抗因素,充分发挥和释放农村学校功能,实现农村学校和社区的良性互动,是解决农村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而实现上述要求的过程,正是农村社区各方面资源协调、全面发展的过程。具体对策如下:

  1. 重视并充分发挥农村学校服务社区的功能。

  农村学校是农民的“精神家园”和农村社区的“文化枢纽”,而不仅是学生掌握一般文化知识的场所。农村学校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具有导向、宣传、激励等作用,在农村社区经济发展中肩负着提高劳动力素质的重要使命。尤其是在乡村文明遭遇荒漠化、农村文化困境突围中,农村学校是可以有担当的,也是应当有所担当的。因此,要高度重视农村学校在农村社区发展,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建立农村学校教育、农民教育与农村社区建设相互促进的融通机制。

  一项涉及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的内容和优先序的调查表明,建设村图书室和体育活动场所和农民的劳动技能培训分别排在了最急需和紧迫的第二位和第三位。我国农民的早期教育先天不足,后期教育同样缺乏,并且农村普通教育与农村经济脱节的事实长期存在,导致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缺乏,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经济收入。一项基于 2006CGSS 的经验数据分析表明,88%的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为初中以下。另一项调查表明,在 1029 位受访的农村居民中,五年来参加过各种技能培训的受访者仅占21.4%,其比率非常之低。故增加农村教育或培训机会是新农村建设的普遍性需求之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对象之一。因此,农村学校在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增强农民增收致富能力方面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一方面,农村学校可以对农村社区免费开放和提供服务,如为农村文化、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场地、设施设备、文化和科技资源等。为此,农村学校要积极制定合理的开放制度,把自己拥有的智力和文化资源、场地、教学仪器设施以及图书资料等向社区开放,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和环境。此外,农村学校不仅可以为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提供空间和场地,还可以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作用和力量。就教师而言,他们可以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的管理和维护贡献自身的力量;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可以起到信息的收集和传递作用。例如,甘肃省金塔县在实践中发明的“小学生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办法,很好地解决了“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2. 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推行多元化办学模式。

  随着农村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多规格化,农村教育被赋予新的使命和内涵。农村教育承载着提升农村社区居民综合素质的历史重任。为此:

  (1)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农村学校在农村社区发展,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建立农村学校教育、农民教育与农村社区建设相互促进的融通机制。学校教育系统和基层管理系统要沟通协调,逐步推广“村校共管”体制,实现“双向参与”的目标辑讹辇。为此,可以借鉴国内外典型经验,试行建立由政府代表、校长、教师、家长和社区代表等组成的以政府为主、社会参与的校董会制度,以加强学校与社区的沟通与互助。农村学校要积极制定合理的开放制度,把自己拥有的智力和文化资源、场地、教学仪器设施以及图书资料等向社区开放,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和环境。同时,农村社区也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全面开放农科站、乡镇企业、养殖场、试验大田、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等场所和设施,为本社区学生提供实验实习的便利条件。可借鉴的经验有山西省祁县段家窑小学“村校合一”模式、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马丈子村小学“融合乡土文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办学模式等。

  (2)农村社区要积极创新农村教育组织形式,建立依托农村学校涵盖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科技教育、成人教育等内容的农村教育新体系。根据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因校制宜,建立村校教育联合体。农村学校则应充分挖掘农村社区自然、人文等资源。在教学内容上,可增加农村人文经济常识、农业实用技术等内容,适当编写乡土教材丰富学习资源;在教学方法上,可实行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在办学机制上,可积极探索政府宏观调控与学校、社区互助互促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对此,可供借鉴的经验有山西芮城县风陵渡中学“服务农村和农民的本土化教学”、河南省辉县侯兆川文化教育中心幼儿园“与社区联结的生态教育”和甘肃省榆中县夏官营镇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等。其中,夏官营镇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的运作方式,具有较大的创新性。“中心”整合了现有农村小学、成人学校、原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学前班等教育资源,统筹了县级农、林、水、牧、医疗、卫生、安全、供销、青年、妇女、科技、教育等多个涉农部门在农村开展的教育、培训、咨询和其它服务功能,还容纳了民间文化、民俗、文艺演唱和节庆活动,开辟了农村社区教、科、农统筹发展,农村学校与农村社区共融共发、良性互动发展的新途径。

  3. 推行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城乡一体化不是简单的去农村化或唯城市化,而应是以城镇为纽带,以农村和城市为“两翼”形成的城乡有机融合、差异互补的建设和发展格局。城乡一体化的能量必然传递、辐射于包括教育在内的各个领域。正如陈敬朴先生所言“,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过程中,城乡各自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及差异,这种不同特色及差异形成的‘势能差’与‘动能',完全可以在城乡一体化中实现能量转换与优势互补。经济发展如此,教育发展也是如此”.因此,各级政府应站在城乡一体化和可持续化发展的高度,同等对待农村学校和城区学校,特别要慎重撤并农村学校,合理统筹设置农村学校,在保证农村学校正常运行基础之上,注重农村学校质量提升和体制创新,实现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多种“能量”的相互转换和优势互补,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四川省武侯区教育局在这方面所做的探索值得借鉴,该区将原属乡镇管理的 18 所中小学收归区教育局直管,并将 12 所城区小学与 12 所农村小学进行一对一“捆绑”,通过转变农村学校办学机制,较好地实现了城乡教育统筹均衡发展。

  4. 完善经费供给制度,为农村教育主体功能外溢和延伸的充分发挥提供经费保障。

  进一步完善经费供给制度,有效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是充分释放农村学校功能,实现农村教育主体功能外溢和延伸的物质基础。首先,要保证上级转移支付经费和其他教育经费合理保管和使用,特别是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和办学点,要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建立新的学校建设和经费配置标准。其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或支持农村学校建设,各级政府尽可能通过其他包括民间集资在内的合法渠道来增加经费供给,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着力推进素质教育。最后,加强对农村社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终身教育以及文化建设经费等的统筹管理,并积极利用好现有的农村学校场地、设施和设备,充分发挥农村教育资源的综合效用,推动农村学校与社区的互动最终从观念走向实践,同步实现农村学校社区化和农村社区学习化,促进农村学校和农村社区在有机融合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培养新型农村干部,提高互动组织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农村干部是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农村建设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干部的思想认识与文化水平直接影响到乡村治理的能力和质量。为此,要从中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农村干部教育和管理问题,要尽快培养一大批政治素质高、作风良好、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新型农村干部,为今后农村社区参与互动合作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要大量吸收有知识、有抱负的农村青年加入农村干部队伍,通过不断壮大和优化农村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以此促动农村社区和农村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在对农村干部的培养和教育中,要引导他们将农村学校建设、农村教育发展作为促进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农村文化、医疗、卫生等工作统筹考虑,加强对农村教育的关注程度,注重与农村学校校长和教师的沟通、合作。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社会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