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开题报告 >

最新西南大学硕士开题报告范文

来源:学术堂 作者:秦老师
发布于:2017-06-15 共5364字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学校主体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坐落于缙云山麓、嘉陵江畔,占地8000余亩,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校。下面是一篇西南大学硕士开题报告,希望对你开题报告的写作有所启示。
  
  题目:可食用景观在城市公共设施绿地中的应用研究
  
  一、研究背景
  
  1、传统城市景观功能欠缺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持续推进,发展经济水平与保护环境一直是两个看似矛盾的概念,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也一直是大众不断探讨的热点话题。城市园林随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同时,传统的城市景观也暴露出许多的问题,如景观形式雷同,缺乏新意;景观功能欠缺,太过注重形式美而缺乏实用性;景观造价及维护费用过高等。日本景观设计教育家佐佐木曾说过:“当前,景观设计学正站在紧要的十字路口,一条路通向致力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领域,而另一条路则通向肤浅装饰的雕虫小技。”反思我们当前的城市景观,有多少都是沦落为后者。近年来,现代城市对园林景观的需求不再仅仅停留于观赏层面,也开始考虑其经济与生态功能。针对这种状况,设计者们开始尝试一种集观赏与食用功能于一体,并具备经济、社会、生态多种效益的新型景观--可食用景观,以补充传统城市园林景观功能的缺乏。二十一世纪初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曾提出将可持续的理念运用到现代景观设计中,用低成本的预算造就高品质的园林景观,将可持续的生产性景观引入城市,并作为可持续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可食用景观恰好也符合了这一理论。
  
  2、城市居民的田园梦
  随机发放的100位城市居民中有68人对田园生活表示向往;而且已有44%的人表示已经在城市内种植过可食用植物。近年来国内各市频发“城市居民随意种菜破坏公共绿化的”的新闻,不禁让人思考,何不将城市居民喜闻乐见的生产性可食用菜地农田与观赏性的园林绿化相结合,在美化城市的同时提供一个含有参与互动和教育科普功能的场所,满足城市居民的田园梦与对自然的向往?将可食用景观导入城市公共设施绿地,如办公建筑、学校、餐厅酒店、商业建筑、医疗康复机构等,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互动参与的农业活动场所,同时也可为餐厅提供安全可靠的健康食物来源,为学校学生提供一个教育科普的环境,为病人带来一个可参与劳作锻炼身体放松身心的康复场所。
  
  3、城乡一体化及都市农业的兴起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在其着作《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提出了后来备受推崇的“田园城市”理论主张将农业带入城市,创造宜居的田园城市,开创了可食用景观在城市景观系统中应用的先河。近年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以及都市农业的兴起,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都市农业案例,很多也都产生了很好的效应。这无疑为可食用景观的应用也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与背景,将可食用景观置入城市,对城市景观、社会、经济、生态等各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都市农业一词最早出现在 1930 年出版的《大阪府农会报》杂志上。1935 年日本学者青鹿四郎在《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首次给出了都市农业的定义:分布在都市内的工商业区、住宅区等区域内,或是分布在都市外围的特殊形态的农业。
  
  1977 年,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在《日本农业模式》一书中明确提出了都市农业的概念,都市农业正式成为一种经济理论流行于国际学术界。年 1996 年加拿大国际发展中心出版的着作《都市农业:食品、就业和可持续城市》对都市农业以及可食用景观的国际角色的定义都有着里程碑的意义,也是后来引发一系列都市农业理论研究的开山之作。建筑师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认为,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在本质上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而生产性景观在城市中的作用的重点则是在城市里创造出乡村的景观特点。2009 年安德雷斯·杜安尼提出农业城市主义理论,倡议将食物的生产融入到城市规划中,以缓和城市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同年,美国学者瓦格纳与詹森·格林姆提出了可食城市理论,通过城市食物的生产加工到消费再生一系列的系统来组织城市生活,强化本地食物系统,并缓解食物紧缺以及食物全球运输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2、国内研究现状
  天津大学的教授张玉坤在对国外都市农业的发展以及应用进行了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城市生态节地策略。在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之后,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的建筑师孟建民提出要高度关注近年来出现在中国城市中的城市农业化趋势,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发展路径。魏春雨、李欣教授在《都市绿岛--一种城市有机共生模式畅想》 一文中提出了一种以都市农业和生产性景观公园为核心的城市绿地共生理念。这种自给自足的城市体系,对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问题的缓解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研究对象和内容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城市公共设施绿地内的可食用景观。
  
  本文的研究内容在总体上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可食用景观的相关基础研究。笔者通过文献查阅及资料整理搜集大量与可食用景观相关的内容,并对其进行了梳理与总结,以此为后文的研究作了铺垫。其内容包括可食用景观及其相关概念界定、基本特征说明、历史溯源、分类及技术支撑。
  
  第二部分是对国内外的可食用景观在城市公共设施绿地中的应用案例进行了研究。笔者通过制定筛选标准,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案例,通过对国外案例资料的分析总结以及对国内案例对实地调研,对它们在可食用景观的设计场地、植物设计素材、种植方式、种植设计、景观元素、生态措施、管理方式等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是对于如何将可食用景观应用于城市公共设施绿地进行了策略探讨。通过前两部分的基础研究与案例研究,结合其设计与管理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实际问题,在设计方面,提出了为可食用景观创建政策框架,并对设计用地及场地的选择和植物设计素材的选择提供了相应的依据;总结了可食用景观在种植方式及种植设计上的应用方法,并结合景观元素和其他设施构建集景观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可食用景观。在管理方面,从后期养护和管理模式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与建议。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返回: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