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现状、问题与对策措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3-10 共2055字
论文摘要

  一、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必要性

  危险化学品是指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放射性、腐蚀性,会对人员、设备、环境造成伤害或损伤的化学品。 这些危险化学品在其生产、经营、存储、运输、使用和废弃的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或疏于管理,就很有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涉及到的化学品的种类和数量也显着增加,很多危险化学品的易燃易爆性、 反应性和毒性本身就决定了事故的多发性和严重性。

  二、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制度体系不健全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 我国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法规体系, 并相应出台了一系列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规定和标准, 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和《危险化学品名录》等,这对有效控制和预防危险化学品的危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我国现行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制度体系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制度建设本身存在着立法滞后、制度体系标准矛盾、与国际不接轨等突出问题。

  现有的有关危险化学品管理的制度中包括着原化工部、 交通部、环保总局等部门制定的相关的规定和标准.而这些规定和标准之间存在着互相不协调甚至矛盾的问题,让执法者无章可循,让企业无所适从。 危险化学品鉴别分类管理上缺乏多部门共同认可的权威的鉴别分类机构,各部门按照行业特点自行制定标准,造成了实际监管的难度。

  我国作为危险化学品进出口大国, 与国际化学品管理体系不接轨。国内外危险化学品分类标准不同。危险化学品出口企业的产品直接采用国外的配方、说明书和标签,在登记时由于国内外危险化学品分类标准不同,导致产品归类不同,危险化学品标签差异明显,给安全监管带来困难。 部分国外已禁用或严格限用的化学品,如甲胺磷、久效磷、偶氮染料等,我国仍有一定量的生产,给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和潜在危害。

  2.危险化学品安全登记监管难度大

  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行登记注册制度, 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是一项告知性备案工作,缺乏有力的制约手段。 在登记开展过程中,很多企业积极性不高,认为登记工作进行与否对企业的影响不大,不能积极响应和认真配合。

  危险化学品登记对象为生产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 使用剧毒化学品和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位。

  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化学品登记机构,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的具体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 在实际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中很多不构成重大危险源,达不到登记注册条件,市级和企业没有明确的登记监管部门,缺少技术支持指导,监管体系不完善,存在安全监管盲区。 同时存在监管部门不同,信息交流困难的问题。 例如使用剧毒化学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的企业需要公安部门进行登记,剧毒化学品使用企业的名单一部分掌握在安监部门手中, 还有一部分为公安部门所掌握。 实际登记过程中就有一个互相协调、沟通及资源共享的问题。

  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对策措施

  1.建立、健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

  根据我国目前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吸取国外的先进行管理经验及国际惯例,与国际化学品管理体系接轨,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使得执法者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制定的法律、法规、标准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修改,消除法律、法规、标准滞后于实际情况的弊病。

  2.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全程监管

  继续大力推行化学品登记制度,从法律形式上固定下来。 进行化学品登记管理是各国加强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通行作法。 国外绝大多数工业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和韩国等,都制定或实施了化学品登记制度或新化学品申报制度。 我国应将危险化学品登记证作为一种行业准入凭证和化学品生产企业进入市场的首要条件。 不具备安全生产和储存条件的企业,将不能通过登记审核,也就不能领到证书。 没有证书的企业,可以不予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和工商登记证等,可以取消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或储存等工作的资格。

  3.建立完整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应急救援工作应注重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完善预案体系、开展风险分析、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科技水平和开展全社会的应急教育。 应急救援指挥应当实行国家集中管理、统一指挥的基本原则;国家要大幅度地增加应急体系建设的整体投入; 中央和地方政府要确保应急救援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位置;应急救援的主要基础是全社会总动员。

  参考文献:
  [1] 张丽.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探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3(6).
  [2]苏大勇,耿继原,耿志超.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25(6).
  [3]李合林.危险化学品生产、储运和废弃中安全问题及对策,石油化工安全技术,2006,26(6).
  [4]韩丹琦,范礼彬.浅谈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机制,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劳动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