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就业指导论文 >

大学生就业难形势成因与解决措施

来源: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作者:熊冬冬
发布于:2020-01-21 共3563字

  摘要:2018年新兴产业在努力开拓市场的同时, 经济全球化也在朝着纵深方向发展, 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不断推动着中国经济继续转型升级。与此同时, 我国的就业形势也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变。随着高校扩招的继续, 今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创纪录的820万,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在综合各类数据、资料和对我们学校就业数据调研的基础上, 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 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和应对措施, 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形势; 应对策略;

  毕业生工作涉及到万家万户, 影响力巨大, 国家层面从就业方针、政策等方面也不断在调整。当前, 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由于缺乏对就业与创业政策的必要了解和认识, 往往表现出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再加上今年毕业季的大中专毕业生将达820万, 这将给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就业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会更加凸显。

  一、当前就业形势的现状

  2018年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历史新高的820万, 比2017年增加35万。据相关数据统计, 2017年普通高校毕业生、30余万海外归国人员和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达1000余万, 他们共同在就业市场展开竞争。另一组数据显示大学生就业出现地域扎堆现象, 以2016年为例, 东部沿海地区的本科生源仅占全国的30%, 但接纳了全国62%的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大中专生源占40%, 但在该区域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占60%。中西部地区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最大, 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难以满足大学本科毕业生所需要的工作机会。北京、上海、广州连续多年占据本科生就业量前三位, 其中本地毕业生占雇用应届毕业生的比例分别为26%、39%、51%。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 毕业生数量巨大

  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20万人, 当前的就业创业工作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严峻的形势。820万相当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的人口 (2015年统计数据) , 相当于19个隆化县城的人口。看到这些数据让毕业生感到不安, 也让老师和学生家人感到不安,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看出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已经是相当严峻, 需要我们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的方案和办法。

  (二) 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不合理

  就业结构性问题, 简单来看就是劳动者的技能和招聘单位岗位需求之间所存在的不相匹配现象。这一现象的原因既可以归结为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矛盾, 也可以认为是就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岗位技能之间的矛盾。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根本性制约因素就是劳动力结构不能随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相适应。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新业态的出现和发展, 大批的工作岗位亟需各类人才, 然而我国高等教育目前的措施不能满足于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的需要, 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又有脱节, 进一步加大了大学生就业难度。

  (三) 就业指导不够完善, 毕业生的软实力不强。

  经调查发现, 大部分毕业生缺乏完善的就业指导。这具体表现在学生的职业定位不清晰、职业规划不明确、求职相关材料制作与就业礼仪等方面欠缺等。其中, 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了解不够充分从而导致职业定位不清。部分学生不重视个人简历的制作, 简历内容重点不突出、层次不分明, 形式上千篇一律、缺乏创新, 导致在求职时难以被用人单位看中。还有大部分学生缺乏基本的就业礼仪与面试技巧指导和培训, 导致有的学生在面试过程中不能给人留下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而有的学生面试时又过于紧张, 词不达意, 最终落选。

  (四) 用人单位盲目高消费人才

  随着我国高校的大规模扩招, 每年毕业季加入求职大军的毕业生也逐年递增。尽管高校的扩招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 但很显然这并不标志着我国人才素质在随之提高。一方面, 有论调认为求职学历高低并不重要, 关键是能力;而另一方面, 用人单位在筛选简历或初选时往往设置各式各样的学历门槛。因此,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费的指的是对“高学历”的消费而不非“高能力”。这种现象在扩招的前期对用人单位来说是十分正常的, 因为招聘时用人单位会对一个人的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等各个方面的因素着重考察并且大多数的毕业生只有学历经历这样一个背景, 因此, 用人单位不可避免地会以学历的高低这一单方面的因素来判定毕业生人才的优劣。

  (五) 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现实的情况是, 并非社会没有提供给毕业生足够的工作岗位, 相反, 社会做提供的岗位数远超每年毕业生的数量。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扩大, 毕业生在择业时往往热衷于选择待遇好的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央企等单位, 或是能够给与高收入的知名企业。而对于普通的职位或私企公司, 他们往往很少选择。另外, 多数毕业生毕业后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扎堆。这就导致中西部地区的很多单位面临招不到人的局面。因此, 这就要求一方面毕业生转变自身的就业观念, 择业时考虑自身的水平, 如果自身水平有限, 则要着眼于现实, 先选择职业再不断提升自己。另一方面, 中西部地区也要以更加优惠的政策来吸引毕业生。近年来, 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大部分中部城市如长沙、武汉、郑州、西安、合肥等纷纷制定各式各样的落户优惠政策和补贴政策来吸引各类人才。需要注意的是, 除了关注顶尖人才和优秀人才外, 对于普通的求职者也要有所关注。比如, 相关就业部门可以提供人性化的就业服务和信息帮助毕业生就业。

  三、就业应对策略

  (一) 认清形势, 转变观念

  当前的就业形势是非常严峻的, 为了毕业生能够顺利实现就业, 应当在就业观念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的就业观是其大学教育以及个人价值的具体体现, 它指导大学生顺利就业和实现个人价值。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当前复杂的就业形势, 学校和社会要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进行积极的引导, 使其改变“一步到位”的就业观念, 树立“先就业, 后择业, 再创业”的观念。走出一条面对现实, 降低起点, 先融入社会再寻求发展的道路。先工作, 工作一段时间后, 若是认为真的不合适, 再重新选择理想的职业。有了一段就业和择业的经历, 求职者各方面的经验和能力都能够得到提升, 而且也具备了自信心和“实力”, 时机和条件到来时, 即可大显身手, 走创业之路, 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事业。

  (二) 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除了发挥高校的教育引导作用, 还需要着重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这些素质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优良的思想作风品德等。打造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职位要求发掘自身最适合的素质。准确清晰的自身定位, 突出个人的优势, 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价值。同时, 大学生应尽可能多的参加社会实践, 通过实际工作来进行学习和思考, 达到基础宽厚, 能适应不同工作要求。

  (三) 准确定位, 树立合理期望值

  一方面, 大学生应该全面准确的认识自己, 对自己进行精准定位。通过进行深入的自我分析, 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确定职业目标和就业方向。另一方面, 大学生应该适当降低期望值。每一位大学毕业生都希望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 但是, 每个人能得到什么样的工作要受到自身条件等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避免扎堆一线城市, 须知中西部地区有大把的工作机会等着毕业生, 而且开出的报酬条件并不差。避免出现对自身期望值过高, 盲目追求超出本身能力的热门岗位、高薪待遇, 最终落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四) 加强就业指导, 做好职业规划

  大学生择业时受到了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制约, 针对不少大学毕业生择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应该及时进行相关指导工作, 从信息、思想、技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首先, 通过新媒体等方式及时发布用人单位信息, 让大学毕业生尽可能多地掌握用人单位需求信息, 以便他们主动参与到择业过程中, 避免择业的盲目性。其次, 在思想方面, 要帮助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帮助同学们认识到要从个人实际出发, 主动适应社会需要,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关系。大学就业指导部门要教会学生恰当的择业技巧, 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准备充分, 讲清楚有关的政策规定, 使其了解到自己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对于面试时如何介绍自己、如何展示自己的优势以及相关的礼仪和举止也需要进行必要指导。

  每个大学生在入学之际就应该未雨绸缪, 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大学生就业要提早准备, 不能等到要毕业了才开始进行, 而应该在入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准备。大一是职业规划的试探期, 大二是职业规划定向期, 大三是职业规划冲刺期, 大四是职业规划分化期。

  参考文献

  [1]三智卓玛.浅谈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人力资源管理, 2016 (6) :70-71.
  [2]杨秋仙.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32) :238.
  [3]王朝, 刘选伟.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J].现代企业教育, 2014 (24) :151-152.
  [4]文惠, 李阿利.浅谈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提高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 2011 (20) :141-142.

作者单位:郑州工商学院
原文出处:]熊冬冬.浅谈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应对策略[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05):36-37.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大学生就业难论文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
返回:就业指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