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就业指导论文 >

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存在的问题与韩国经验借鉴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4-08 共9166字
摘要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态不仅有数量上的体现,还应包含质量上的体现,所以单一的毕业生就业率不能全面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即使局限于就业层面本身,也应当将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平行考察,否则,就业率的实际意义就要打折扣。所以,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一方面要积极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另一方面还必须重视解决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问题。在提高就业率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就业的质量,力争形成高校毕业生就业“质”与“量”的双赢局面。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

  目前,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已经成为党和国家以及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如果说就业率反映的是就业的量,那么就业质量反映的就是就业的质,即反映了就业的“优劣”、结构、层次和性质等。具体到毕业生个体来说,就业质量无疑比就业率更重要。就业质量得不到提高,不仅会影响到劳动者的生活,还会影响到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同样,企业也可能因为长期享受廉价劳动力带来的好处,而忽视对技术研发的投入,继而难以获得可持续发展。

  一、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内涵

  就业质量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所谓“就业质量”,一般概括为职业社会地位、工资水平、社会保障、发展空间等四大方面。具体体现在职业声望、职业期望满足程度、职业成就、职业锚、专业方向与职业的适应性、人职匹配等方面。与就业率相比,就业质量更能反映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与此同时,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认可程度、生源的数量和质量。

  结合我国的实际,国内学者对就业质量也作出了自己的界定。有些学者认为,就业质量是失业者或各类求职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其职业应获得稳定合法的保障权利。也有学者认为,根据国家的需要、形势的发展以及学校自身的定位,毕业生就业质量总的原则是“学以致用,人尽其才”。

  体现在微观层面,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人职匹配、人职和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之间满意度较高。宏观层面,毕业生就业流向在行业与地域上分布相对合理与均衡,能够在各行各业可持续地为国家、为社会提供人才支持与智力保障。还有学者认为:从微观层面上讲,就业质量是指就业者的主观感受和评价以及就业者就业状况的客观表现。从宏观层面上讲,它体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情况和资源配置效率。[1]

  麦克斯数据有限公司对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涵盖毕业一年后就业率、毕业一年后月收入、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工作与期待吻合度、毕业半年离职率等5项评价指标,目前已成为我国普通高校编制大学生年度就业质量报告的主要参数。

  笔者认为,根据ISO9000标准,“质量”被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将其拓展应用到毕业生就业质量方面,可将就业质量定义为: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其接受的教育程度、所学专业、就读院校的培养目标以及毕业生就业意愿的符合程度。按此定义,毕业生就业质量可表述为:毕业生即将从事的工作与其接受的教育程度、专业和所就读院校的培养目标相适应且符合其就业意愿。因此,就业质量与各高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教学质量以及毕业生就业态度等有密切的关系。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很多,个人因素主要包括大学生就业能力、职业价值观、个人兴趣、收入水平、个人发展需求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价值、政府就业政策、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等诸多因素。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存在的问题分析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77.4%,比2012年降低了0.7个百分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4月10日,被调查的2013届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35%,低于上届同期1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为32%,低于上届同期13个百分点。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对河南省高校毕业生2013年度报告显示:近四成高校毕业生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无关,近六成认为职业与期待不吻合。

  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偏低。

  1.大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不足,导致就业能力降低

  上世纪60年代,以托宾(JamesTobbin)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失业理论认为: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决定着就业市场,并由此产生不同的劳动力供求关系。由此可见,大学生内在“知识技术结构”与外在“产业和地域结构”的相互适应,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前提条件。孙凤等学者经过比较和分析发现:我国的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与高等教育人才输出结构存在不一致性。

  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存在不太适应的现象,再次证明了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结构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这种脱节现象直接造成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与就业市场需求存在差异,导致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也是造成大学生结构性就业矛盾的主要原因。

  产生上述问题的直接原因在于: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过程中,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未能实现根本性转变,许多高校仍然沿用精英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偏重理论教学和知识传授,重视研究型、学术型人才培养,忽视学生实践能力、操作技能和个性特色的塑造。

  由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导致了大学生“学非所用”,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势必降低,致使大学生就业质量降低。

  2.大学生职业定位偏离社会实际,导致就业率下降

  自我世界与职业世界相互匹配是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的基本准则。从就业地域来看,由于我国城乡分割十分明显,受益上的不均衡是大学生就业偏好于城市的直接诱因。以江西省为例,2012届大学毕业生在江苏、上海、浙江、广东、北京就业的占90%,西部12省占3%,其他地区占7%,就业区域不均衡现象十分突出。从职业定位上看,受传统文化和高等教育精英化思想的影响,大学生普遍向往到党政部门、国企、事业单位就业,而人力资源需求更大的中、小、微型企业未受到大学生青睐。就业区域的局限性和就业期望的非理性,致使大学生就业“供需不对称”,“热门行业”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竞争激烈,而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微型企业常常“无人问津”,导致大学生总就业率下降,失业率增大,就业质量下降。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独生子女在高校大学生中占有很大比例,他们的价值观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社会理想的缺失、对生命的轻视、价值理性的迷失、价值行为的失范。

  同时“,农民工二代”作为一个庞大而特殊的大学生群体,父辈们的价值标准和生活经验反映了“安全第一”的逻辑结论和“回避风险”的原则,对他们的职业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

  上述因素造成大学毕业生非理性信念增多,必将对这两种特殊群体的职业抉择产生干扰,影响其就业去向和就业质量。

  3.技术技能型人才供需失衡,技能型毕业生就业质量总体偏低

  从2008年开始,我国大力引导和扶持重点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的现代产业体系,以提升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产业升级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过程。发达国家的技术密集企业人才结构是“橄榄型”的,即低层次劳动力和高层次人才占两个小头,中高级技术工人占大部分。目前我国不少企业的人才结构则是“哑铃型”,即低层次劳动力和高层次人才两端偏大,而懂技术的一线“中高级蓝领”奇缺。根据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2012年失业动态监测数据分析报告》,2012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原因引起就业岗位变化占总岗位变化数的18.9%,重大技术改革原因的岗位变化数占6.5%,分别占据第一、第二的位置。

  从中长期来看,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必将对高级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旺盛,而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数量不足,导致技术技能型人才供需失衡。

  同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虽然有一定的职业发展通道,但层次、地位和经济待遇仍普遍偏低。目前我国中招、高考均采用统一命题考试,在高考录取中,高职院校大都被安排在最后一个批次录取,录取分数最低,生源文化素质相对偏低。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更是几乎没有“门槛”,直接降低了职业教育生源素质、生源质量和职业教育的社会声誉。此外,在学位结构上,虽然有专业硕士,但还没有对应的博士学位;在职称结构上,工人技术等级待遇普遍低于专业技术类等级待遇,直接影响了技术技能型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和就业质量。

  4.政府促进就业的措施不到位,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功效不明显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政府实施了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来促进大学生就业,对于稳定大学生就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来说,效果并不明显。2011-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77.8%、77.5%、77.4%,呈现递减的态势。在大学生就业政策支持方面,虽然我国已相继出台了“农村义务教育特岗教师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学生科研助理”、“西部计划”等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专项计划,但与我国庞大的高校毕业生人数相比,这些专项计划所提供的岗位还很少,促进就业的力度不大。

  同时,就业是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双方自愿条件下建立的平等劳务关系,需要劳资双方共同努力。但由于我国长期实施计划经济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企业尤其是中小微型企业缺乏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多数企业往往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单方面要求大学生能力和素质达到“组织满意”,而忽视满足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和“个人满意”,直接造成劳资双方关系不和谐,进而出现“跳槽”和“用工荒”现象。既降低了大学生就业质量,也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措施,对用人单位、求职大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帮助企业科学合理用工,帮助大学生职业提升,提高大学生工作满意度。

  三、韩国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举措

  中国和韩国历史渊源深厚,传统文化相近,中韩大学生具有相似的就业期望。

  韩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国家之一,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了大学生就业质量,促进了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协调发展,值得我们借鉴。

  1.以就业为目标,调整高等教育结构

  数十年来,韩国始终坚持“教育先行”和“教育服务经济建设”的执政理念,以经济建设人才需求为中心,通过政府干预、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等措施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金融危机以后,韩国政府积极推进《地方分权与国家均衡发展计划》,一方面通过强化“教育服务产业战略”来推动地方产业的发展,加强大学与地方特色产业间的联系,推进产学结合。同时,加强“产学联盟”建设,将大学特色领域建设成地方区域的品牌,引领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产业发展来扶持地方大学成长,并通过“创设地方大学成长基石”来扶持地方大学,使地方大学成为地域研究、开发的核心主体。

  正是依靠大学与产业的互相融合,提升高校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匹配程度,强化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创造了条件。

  在高等教育内部,通过以“评”促“建”,加强对高校的质量监督。2011年,韩国政府对全国所有四年制和两年制大学进行评估,评估指标包括大学生就业率、生源充足率等8项指标,并于2011年9月发布《政府财政支持和学费贷款限制大学评估结果》,评定出43所大学(28所四年制大学、15所二年制专科大学)为经营不良、面临退出的大学,政府全面中断对这些大学的财政支持。对情况最为严重的大佛大学等17所高校,学生的学费贷款也将受到限制,韩国政府还要求“在尽快完成实际调查后,进行大力度的结构调整”。

  2012年1月,韩国知名高校之一的首尔国立大学转制为企业,目的是将市场力量引入高等教育,激活高校发展内在动力,提高高校毕业生生存竞争力。

  2.把职业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就业满意度

  在韩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当产业结构演变到一定高度,即第三产业比重接近或超过50%时,高等教育量的扩速放缓,转向以适应“技术立国”为目标的结构改善为重点。

  为此,韩国将职业技术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实施职业教育优先单独招生的办法,以提高职业教育生源质量和社会地位。其做法是:将报考职业高中的升学考试放在前期,报考普通高中的升学考试放在后期,若考生被职业高中录取,则不得再参加普通高中的升学考试;若考生未被职业高中录取,则还可参加普通高中的升学考试。

  同时,把学位制度引进职业教育领域,实施“专科学士学位”、本科学位、专业硕士、博士学位制度。既构建了职业教育独立、优先的招生体系,又为职业教育学生学业发展提供了上升的通道。

  韩国政府还不断增加财政投入,注重提高技术人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引导社会重视职业技术教育。韩国政府规定,最高档次的技术工人与获得博士学位的最高档次的工程师享受同等的待遇。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韩国各级政府重视技能竞赛活动,大力宣传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以竞赛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同业交流,推进技能人才质量提升。韩国技能竞赛活动分为三个层次,即地方职业技能竞赛大会、全国职业技能竞赛大会和参加国际青年奥林匹克技能竞赛大会。

  韩国政府还建立了日常的技能人才表彰制度,如:评选“名匠”;设立“优秀技能指导者奖”、“优秀实业体奖”、“产业技术人奖”、“传统者奖”等。韩国已先后参加26届国际比赛,并17次获得冠军。2011年韩国连续第三次卫冕世界职业技能竞赛冠军,技能竞赛优胜者不仅能够获得数额不菲的奖金,还能够得到政府首脑的接见以及社会的普遍赞扬。

  3.加强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大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金融危机以来,韩国政府引导高校积极摆脱学术理念的束缚,专业建设非常注重学科的应用性和实效性,并积极引进实用性和技能性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打破课程之间壁垒,提高课程的综合性、系统化和现代化水平。其主要内容有:第一,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弹性培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课程。第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除必要的理论课之外,着重教授实用技术,强调与就业市场的衔接,培养社会、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学历技术人才。韩国“BK21工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提倡和鼓励大学教育机构广泛培养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机制。第三,实施以能力培养为基础的教育模式,积极开展职业指导,将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融合在一起,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同时,加强校企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把“产学合作”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措施之一。韩国政府通过颁布《产业教育振兴法》,明确企业参与教育的责任,承担职业培训义务,为校企合作提供政策保障。

  目前,韩国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已达16904个,通过校企合作,为改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的问题架起了一条桥梁,这一桥梁已成为大学和企业捆绑在一起的纽带,促使韩国高校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按照就业环境的技术标准和要求编写教材,开发实践课程,打造独具特色的地方应用型大学。

  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思考———韩国的经验及启示4.强化就业帮扶,鼓励大学生面向中小企业就业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韩国政府及时出台相应措施以缓解大学生就业矛盾。第一,对各个大学的特色化课程进行评估,实施财政支持差别化措施,重点支持对口型产业大学,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消除传统“功名化”高等教育思想的不良影响。第二,引导高校重视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韩国高校纷纷将人才培养目标从传统理论主义的心智锻炼转向职业主义的就业培训,[12]使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效衔接,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问题。第三,韩国政府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制订了《职业指导师特别法》,实施职业指导师制度,[13]引领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调适就业期望,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水平,提高就业能力。

  与此同时,结合大学生就业期望和职业能力,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帮扶,以缓解大学生就业矛盾。实施“政府支援青年实习制度”,即由政府支付大学生到中小企业、社会公共机构等实习人员50%的薪酬,既满足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又解决了大学生就业供需不平衡问题,同时也降低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受到大学生和中小企业的欢迎。仅此一项措施每年就带来了10万个就业岗位。[14]

  同时,韩国在高校推行“留校园计划”,鼓励高校聘任毕业生担任实习助教等,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

  四、韩国的经验对提升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启示

  韩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表明,不断深化的工业化进程和国家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战略,促进了产业技术大学发展。而产业技术大学的快速发展,使大众化、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更加清晰,为实体经济发展奠定了牢固基础,大学生就业得到了更好保障,社会更加稳定和公平,国家竞争力不断提升。

  1.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

  韩国在第三产业接近50%时,高等教育即转向以适应“技术立国”为重点的结构改善,保证了高等教育和产业升级的相互适应。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10.0%、44.9%、46.1%,目前我国第三产业比重为46.1%,逼近50%。因此,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时机已经来到,部分高校由学术型向技术型转移势在必行。

  从我国目前的高校结构来看,普通本科院校有1200所,55%是学术型院校且学校招生规模很大;而高职高专有1100所,近几年招生规模普遍较小。大学招生规模直接导致我国学术型人才相对偏多,而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偏少,造成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不能适合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需要增大技术技能型高校数量和招生规模,注重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这就需要一部分学术型、教学型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高校要转向以培养地方特色产业人才为目标,要建立地方产业与高校联盟,使地方高校成为振兴地方产业的“基石”,在与地方产业互动中实现高校自身发展,以保障毕业生就业质量。

  2.以改革招生选拔机制为突破口,营造技能型人才高质量就业的良好环境

  韩国实施职业教育单独招生和优先招生的措施,从根本上保证了职业教育的生源素质、数量。在我国高考招生中,应采用学术类选拔和技术技能类选拔“双轨制”,各自独立命题、单独招生,加大技术技能类专业招生计划数量,这样既能够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知,又能保证技术技能类专业的生源数量和质量,满足产业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同时,减少学术型大学生数量,增加技术技能型大学生数量和质量,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好地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

  此外,韩国努力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已成为技术技能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借鉴韩国经验,亟需制定一系列政策,提升一线技术人员的待遇和地位,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技术技能性工作。

  3.以产学融合为抓手,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是以精英化高等教育模式来进行大众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因而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必须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第一,以学生为中心,增加学生选择性学习的权利。取消不必要的课程选择壁垒,使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定位选择专业和课程。实施弹性学制和学分制,使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第二,以就业为导向开发实用性课程。在学术导向的学科体系中,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应用。在应用性课程开发中,以职业(岗位)标准为目标,以职业需求为主要内容,增加课程实践性、应用性内容的比重。第三,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包含职业规划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可迁移能力等三个方面,是大众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在教学中,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演练、体验等教学方法,促进技能的迁移和转化,达到职业胜任的要求。

  “产学结合”是韩国解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的有效途径,韩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企业在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和高等本科院校开展了“校企对接教育”、“岗位对接教育”、[15]“订单式培养”、“产学研结合”等教育模式的改革。但与韩国相比,我国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主动性、积极性、责任感不够,影响了“产学结合”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大政策创新力度,统筹规划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校转型发展,明确企业参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地方经济社会与高等教育发展共同体,推进校企合作。在国家层面上,应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为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鼓励行业、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共同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和技术技能积累创新体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合作互赢、共同发展,使“产学结合”真正成为推动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和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助推器。

  4.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为载体,推动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

  后金融危机时代,韩国进一步加强对高校的评估和管理,加强对高校特色课程的引导,支持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此,我国应加强对高校特色建设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在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同时,也要创办出一批特色专业和特色大学。要鼓励普通高等院校实施“双证制度”,提高大学生职业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开展职业指导和创业指导。虽然我国各普通高校从2013年开始已全部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但与韩国相比,我国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社会化的服务体系,缺少必要的法制保障,就业指导专业化水平也急需提高。

  同时我国还应完善就业帮扶计划。应因势利导,制定“大学生中小企业就业帮扶计划”,对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实习进行政策支持和资金帮扶,这样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又可以降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有效缓解中小企业“用工荒”问题。同时,要对用人单位尤其是中小微型企业进行必要的用工指导,使他们了解大学生的工作诉求,使“组织需要”与“个人需要”相互适应,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郑东亮,等.就业质量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3-01-19.
  [2]孙凤,等.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需求约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3]中央党校厅局级干部研修班课题组.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研与思考[J].中央党校干部论坛,2013,(9).
  [4]张佩娟.独生子女价值观的家庭教育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5]高明华.父母期望的自证预言效应[J].社会,2012,(4).
  [6]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2012年失业动态检测数据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2013,(6).
  [7]李峰亮,等.为何中韩大学生具有相似的就业期望值[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4).
  [8]朴钟鹤.20世纪年代以来韩国高等教育改革政策探析[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7).
  [9]张默,张艳等.韩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9,(11).
  [10]宋京.从“教育先行”到“国家人力资源发展”———韩国发展战略的研究及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09,(6).
  [11]姜献群.韩国何以屡摘国际职业技能竞赛桂冠[J].中国人才,2012,(17).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大学生就业论文
返回:就业指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