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 探究心理治疗方案应用于社区老年失眠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文研究开展于2019年1月~2020年10月某社区96例老年失眠患者,以计算机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均等分为4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48例实验组(常规治疗+心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实际睡眠时间、入睡潜伏期、治疗有效率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入睡潜伏期的数值显着低于对照组,且睡眠时间、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老年失眠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治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缩短患者入睡潜伏期,延长患者睡眠时间,确保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 社区;老年;失眠;心理治疗;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sychotherapy programs applied to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somnia in the community.Methods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from January 2019 to October 2020 in 96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somnia in a community. Using computer table method as the grouping basis, the patients were equally pided into 48 control groups(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48 experimental groups(conventional treatment + psychotherapy), compare the actual sleep time, latency to fall asleep,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and other indicators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value of latency to fall asleep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leep time and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Psychotherapy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somnia in the community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pla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 shorten the latency period of patients falling asleep, and prolong the sleep time of patients to ensure the best treatment effect.
Keyword: community; old age; insomnia; psychotherapy;
失眠是我国临床常见的睡眠障碍类疾病,临床主要以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等症状表现为主,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在人口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失眠障碍发病率逐年增加,为了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需要加强疾病治疗。以往临床在治疗老年失眠患者时主要以药物治疗方案为主,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病情,但是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患者会出现药物依赖性,出现停药困难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所以当前提倡应用心理治疗法,提高失眠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1]。本文主要以某社区96例老年失眠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常规治疗效果作为对照,探究心理治疗应用于老年失眠患者的影响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为某社区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的96例老年患者,入选标准:患者资料数据具有完整性,且知晓此次实验的目的与意义,主动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重大器质性病变、智力障碍、持续使用催眠药物、精神异常、中途退出实验、不配合此次研究的患者资料。将96例失眠症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48例对照组、48例实验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相似性(P>0.05),符合医学实验的开展需求,此次研究实验的进行获得了伦理委员会批准。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均落实常规治疗方案。(1)给予患者苯二氮草受体激动剂、褪黑素受体激动剂等具有催眠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2)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辩证论证为核心,将社区老年失眠患者分为多种证型,如瘀血内阻证、痰热扰心证、心胆气虚证等,患者依据患者的证型给予对应的方药以及中成药进行治疗;(3)临床可以采用耳穴贴压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具体在治疗的阶段应该于耳郭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完成后将王不留行籽贴在相应穴位处,每个穴位按压时间在4 min左右,睡前按压7~10 min,连续对患者治疗1个月[2];(4)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需要开展静电刺激、经颅电刺激、重复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治疗法,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实验组在采用上述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心理治疗法。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中,(1)可以采用认知疗法,以亲切友好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帮助患者疏导自身的不良心理情绪,具体应该向患者讲述老年失眠症的诱发因素、症状表现、危险性、治疗措施、成功案例等,从而增加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树立疾病治疗信心,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调节自身负面心理情绪,以积极乐观的状态进行疾病治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治疗效果[3];(2)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告知家属在患者入睡过程中尽量减少走动次数,在出入患者睡眠环境中要注意动作轻柔性,否则会对患者身心造成刺激,破坏患者心理防线,最终诱发失眠;(3)护理人员在心理治疗中可以开展放松训练,即叮嘱患者在入睡前保持半卧姿势,将双眼紧闭,轻轻张开患者双唇,两臂放在患者身体两侧,想象一些比较向往的场景,如一片绿油油的草地、山清水秀公园、辽阔平展海洋等,想象的题材有很多,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进行选择,在整个过程中,患者应该自然呼吸,全身肌肉极度放松,确保其为患者带来身心愉悦,忘却失眠给自身带来的烦恼,使患者在美好的遐想中酣然入梦;(4)护理人员需要在心理治疗中采用行为疗法,在患者入睡的房间应该确保其清洁、整齐,房间空气清新、温度与湿度适宜,以免其影响患者的入睡状态;(5)在行为疗法中应该叮嘱患者进行规律性的有氧锻炼,如平时可以通过慢跑、游泳来放松身心,确保身心处于愉悦状态,转移患者的生活重心,以免对失眠过于关注,导致症状加重;(6)为了使患者快速进入到睡眠状态,在睡前应该避免饮用咖啡、浓茶或者使用辛辣刺激以及油腻食物,否则会使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造成入睡困难,为了促进患者进入睡眠,可以在睡前听一些舒缓的音乐[4]。
1.3 、观察指标
(1)实际睡眠时间、入睡潜伏期;(2)治疗有效率:患者失眠症状消失,睡眠时间>8 h为显效;患者失眠症状显着改善,睡眠时间在5~8 h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指标为无效,临床疗效=(显效+有效)/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实际睡眠时间、入睡潜伏期在临床上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开展t检验;治疗有效率用例(%)表示,开展x2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实际睡眠时间、入睡潜伏期对比
实验组患者实际睡眠时间、入睡潜伏期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实际睡眠时间、入睡潜伏期对比
2.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79.17%(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n(%)]
3 、讨论
失眠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原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因素、生活行为因素等,心理因素是指患者受到重大事件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情绪波动、精神紧张的情况,导致患者无法入睡;生理因素则包括过饥、过饱、身体疲劳等;环境因素主要是指患者在入睡阶段突然受到强光、噪音的影响,使患者睡眠受到影响;药物因素是服用甲状腺素、阿托品等是人体兴奋药物,干扰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行为因素是指患者在睡前喝浓茶、咖啡或者看视频、手机,使得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无法入睡[5]。由于多种因素可导致患者睡眠,使得现阶段失眠成为仅次于头痛的神经科门诊第二大疾病。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占比逐年增加,老年人群生理功能、身体机能处于衰退的情况,多数老年人群甚至会合并各种慢性疾病,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失眠症的发生风险。老年失眠症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多梦、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等临床表现,在这些症状的影响下,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机体免疫力会有所下降,甚至会诱发其他病变,所以临床需要对老年失眠症的治疗引起重视[6]。以往在治疗老年失眠症时,人们通常想到的是药物治疗,虽然小剂量安眠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但是安眠药具有依赖性、成瘾性,一旦停药甚至会使患者病情加重。除此之外,一些研究报道提出,安眠药可能会使患者出现情感、欲望异常的情况,导致患者的性功能受到影响,所以临床不可滥用安眠药物。如果需要采用药物治疗法,可以在中医角度上采用中医药或者耳穴贴压法,中医药与耳穴贴压法不具有成瘾性、依赖性,在治疗领域中作用显着[7]。
现阶段我国提倡采用心理治疗对老年失眠症患者进行调治,大多数老年失眠症患者心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应该从患者的心理入手,(1)应该采用认知疗法,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患者正确对失眠症有正确认知,告知患者失眠属于常见的心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只有放松心态才会顺利进入到睡眠状态,从而帮助患者调节自身情绪,树立战胜失眠的信念。平时患者也可以想象导致自己失眠的原因是什么,在找到原因后针对性克服,避免过度担忧失眠对自身的影响[8]。(2)护理人员为了避免对患者的身心造成刺激,降低患者失眠风险,需要指导家属为患者创造安静、温馨、舒适的环境,不要在患者睡眠阶段造成大的声响与噪音,避免强光刺激,以免患者的心理出现波动。(3)在心理治疗中也可以采用放松疗法,即在睡眠时放松全身肌肉,想象一个放松场景,确保老年患者可以顺利进入到睡眠状态,如果仍然无法入睡,不要赖床,起床做一些看电视、看书等其他事情,等有困意时再入睡,否则在床上睡不着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负面情绪更加严重,从而影响睡眠。(4)患者入睡前不要做一些影响睡眠质量的事情,如喝咖啡、饮浓茶、看暴力电影,这些都会导致患者的神经过于兴奋,入睡也会更加困难[9]。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心理治疗方案的实验组,实际睡眠时间更长,且入睡潜伏期长,临床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更优,因此心理治疗方案应用于社区老年失眠患者中效果显着,可以使患者的睡眠时间得以延长,缩短患者的睡眠潜伏期,从而实现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高,心理治疗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徐东生穴位按摩结合理疗治疗社区老年失眠患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7):119+121.
[2]大方张弛,王健社区老年人镇静催眠类药物处方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S2):67-70.
[3]王会兰亓海萍老年失眠患者的社区干预效果评价[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7):676-678.
[4]虎金霞鄢巧云社区老年失眠患者门诊用药情况调查[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6):11-12.
[5]陈婉静非药物疗法在社区老年人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8):64+66.
[6]刘爱清穴位按摩结合理疗治疗社区老年失眠患疗效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4):171.
[7]高希震,蒋丹玛,陈碧华社区老年失眠症患者的心理状态调查[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8):194-196.
[8]张征宇陈文宇,张兆和,等开设中医失眠i门诊在社区老年失眠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3):468-470+511.
[9]张征宇陈文宇,张兆和,等穴位按摩联合理疗在社区老年失眠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1):53-55.
老年肺部感染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老年人肺实质的炎症,其中以细菌感染较多,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为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常以心动过速、呼吸急促为主要表现,且可为早期症状,畏寒、寒战、高热、咳嗽、胸痛等主症可不明显,属中医学咳嗽、喘证、肺痈、风温肺热...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进展, 老年病的发病率逐日增高, 积极防治老年病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 随着年龄的增加, 机体组织器官机能的衰退, 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退行性改变, 是老年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0引言楔状缺损(下简称楔缺)与磨损均为牙体硬组织的慢性损伤,在中老年人中十分常见[1].多数中老年人的个别牙、一组牙、甚至全口牙因力负担过重,不良习惯或某些疾病等因素可造成病理性磨损。楔缺和磨损发生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均可导致牙体硬组织进行性丧...
目前, 临床上很多老年疾病只能对症治疗, 疗效并不理想;而靶向干预中性粒细胞免疫衰老过程的最新治疗手段, 为老年病的防治指明了新方向, 意义重大。...
品管圈是由工作性质相同或者相关联的人员共同组成一个圈。本着圈员自愿、自发的精神,运用各种改善手法,启发个人潜能,通过团队力量、结合群体智慧、群策群力、持续性从事各种事物的完善活动[1].跌倒不仅使患者躯体受到伤害,更让患者心理缺乏安全感,延长...
近年来,由于现代科技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医学模式发生了相应的转变。现代医疗已不仅仅是满足于疾病的防治,而是更积极地提高人民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迎接21世纪的挑战》报告中强调:21世纪的医学,不应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以人类健康作为...
老年性痴呆属中医心神失常善忘呆病痴证癫证类中风郁证等范畴,是老年人脑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是以进行性记忆力下降,尤其是近期记忆力下降、认知障碍、人格改变、智力衰退、情志障碍等为基本特征的脑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
老年人随着增龄而出现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疾病,各种药物不良反应严重影响其生活。因此,老年病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药物不良反应的关注度应得到广泛提高。...
王飞教授是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学术带头人,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老年病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委会主任委员。王飞教授在老年病的中医药防治方面有深入研究,...
静脉留置针,因其套管柔软、对血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