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教授是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学术带头人,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老年病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委会主任委员。王飞教授在老年病的中医药防治方面有深入研究,从基础到临床,学识渊博,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是对老年肺病和老年脑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经验。笔者不啻愚钝,聆听王教授教诲,每感精妙实用,茅塞顿开。
下面试从几个方面总结,以资后学。
1 博采古今,继承发展
王飞教授认为老年病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应大力发展研究。衰老是人体的自然规律,在衰老基础上产生的老年病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疾病谱主要以急性感染性、传染性疾病为主,治疗上主要以防治为主,《伤寒学》、《温病学》即是外感疾病中医防治的经典著作。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均寿命逐步提高,到2011 年我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为 118831709 人,占总人口的 8. 87%[2],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面临更多老年人医疗保健问题。疾病谱也变为以慢性病老年病为主,防治更加困难。通过研究,王教授认为老年病在以往虽有论述或记载,但受历史条件限制,未成体系,相对薄弱。另外,现代老年病又有现代的特点,需要临床观察,总结分析。所以,对老年病研究要博采古今,继承前人精华,结合现代疾病特点创新发展,开展老年病防治新局面。理论方面,王教授强调要精研《黄帝内经》、《金匮要略》、《千金方》、《脾胃论》,继承学术精华,尤其《脾胃论》对老年病有重要意义。王教授强调现代临床对大宗病例的临床观察,运用循证医学方法,总结其中规律,如症状、病机、治法等有重要意义。
2 病机复杂,重视脾肾
王教授认为老年病多是在一些慢性病迁延或衰老基础上发展而来,如痴呆、肺胀、颤证等。而衰老是人体生理过程的必然趋势,是一个全身性的、缓慢的、渐进的、十分复杂的退化过程,是“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但可以延缓。
王教授通过多年临床观察总结出老年病的特点,①起病隐匿、病证多变: 老年病多是慢性病累积发展的过程,发病之初无明显症状,临床工作中经常发现一些老年人不能描述确切发病时间,起病隐匿,发现时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另外,变化多,并发症或兼证多也是其明显特点。②病情缠绵,持续时间长: 老年病多是慢性病,其持续时间长,有些不能根治,如肺胀、痴呆等,治疗只能缓解急性期症状,延缓病情进一步发展。③病情复杂,多病交错: 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如退行性关节炎、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一般多为 2 -3 种疾病兼夹,我们见到有 12 种疾病同时壅患的老人,疾病间相互影响,交错难解。④症状不典型: 老年人机体形态改变和功能衰退,反应性减弱,对于疼痛和疾病的反应变得不敏感,故病症容易被忽略。加上很多老年人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症状表现往往不典型,一种疾病的症状可能被另一种疾病所掩盖。⑤虚实错杂,多痰瘀互结: 王教授强调老年人虽可同时患有多病,但中医病机分析应找出共同点,辨证只能一个。王教授认为老年人由于自身的生理特点,机体机能逐渐减退,气化作用下将,致使人体“精气神”受到影响,表现为“虚”,气血津液代谢减慢,甚至障碍,形成痰瘀血脉,形成多种老年病。针对以上特点,王教授认为应重视脾肾二脏,因二者是先后天相互滋养关系,在老年病治疗中尤为重要。
《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七八……肾藏衰,形体皆极。”说明年龄增长所致肾气衰是自然现象。老年肾气己亏,惟赖后天脾胃以滋养,这是老年人的生理特点[1].脾为后天之本,是饮食水谷的摄纳运化之所,也是疾病过程中药饵吸收布运的第一关,这一系统功能正常稳定与否,不仅决定了患者营养供给状态,也决定了治疗能不能持续进行。若脾胃健旺,则能使已亏之肾气得以补养,仍可得高龄,享遐寿。所以,防治老年病当首重脾胃。《素问·示从容论》指出: “年长则求之于府”,黄元御在《素问·玄解》中解释: “年长者肠胃日弱,容纳少而传化迟,府病为多故求之于府。”
3 辨证论治,整体调理
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核心思想,它与疗效息息相关,对老年病的中医防治尤其要重视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因患多种疾病,不能独立的割裂疾病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对整个机体的影响。王教授强调老年人辨证尤其要精确,准确无误方能立法处方。对于老年病辨证王教授主张八纲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明确人体、脏腑阴阳虚实,做到细致入微,处处维护脾肾,即可万全。如王教授辨治肺胀时强调病人的体质、疾病的久缓、涉及脏腑,精确辨证,尽可能应用《中医内科学》中的方药,做到有法可依,也利于学生带教学习,处方中常加三仙顾护卫气。
4 胆大心细,敢于用药
老年人脏器衰退,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性下降,一般主张应当注意补勿过偏,谨防壅滞,攻勿过猛,免伤正气,顾护胃气,从本缓图和药量宜小,慎施重剂[3].王教授认为对老年病治疗在遵前述原则基础上应胆大心细,在精确辨证前提下敢于用药,避免杯水车薪,药不胜病,往往能取得佳效。如患者出现内热,王教授常常黄连、黄芩、黄柏同用,临床效果明显,王教授强调不能因为老年人而惧用苦寒药,在辨证准确基础上可大胆应用,麻黄附子类药物也应根据病情选用。此类药物要中病即止,不可伤正。
5 养生治疗,相得益彰
老年病多为慢性病,长期存在,有“三分治、七分养”之说。王教授强调老年病治疗必须养生与治疗相结合,预防与治疗结合才能取得理想效果。老年人必须建立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豁达开朗有利于防治老年病。建议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练习太极拳、书法等。如肺胀病人生活起居就非常重要,避风寒,生活规律,营养均衡,是治疗及长期缓解的基础。
总之,王飞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对老年病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的独特的老年病防治学术思想,对后学有较深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项平。 502 例内科老年病例中医资料分析[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82,( 2) : 48-5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J]. 中国计划生育杂志,2011,19( 8) : 511-512.
[3] 王发渭,郝爱真,王治宽。 试论老年人疾病特点和中医用药原则[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 4) : 203-206.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进展, 老年病的发病率逐日增高, 积极防治老年病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 随着年龄的增加, 机体组织器官机能的衰退, 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退行性改变, 是老年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0引言楔状缺损(下简称楔缺)与磨损均为牙体硬组织的慢性损伤,在中老年人中十分常见[1].多数中老年人的个别牙、一组牙、甚至全口牙因力负担过重,不良习惯或某些疾病等因素可造成病理性磨损。楔缺和磨损发生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均可导致牙体硬组织进行性丧...
目前, 临床上很多老年疾病只能对症治疗, 疗效并不理想;而靶向干预中性粒细胞免疫衰老过程的最新治疗手段, 为老年病的防治指明了新方向, 意义重大。...
近年来,由于现代科技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医学模式发生了相应的转变。现代医疗已不仅仅是满足于疾病的防治,而是更积极地提高人民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迎接21世纪的挑战》报告中强调:21世纪的医学,不应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以人类健康作为...
静脉留置针,因其套管柔软、对血管损伤...
伴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逐年增加,老年病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人到老年,其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方面均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包括胃黏膜的萎缩,肠蠕动减弱易导致消化不良及便秘;神经方面如记忆力减退,失眠,健忘,甚至情绪异常等精神症状;血管方面:高血压、...
1老年病诊疗过程中存在的伦理问题1.1与老年病诊疗有关的医院内伦理问题首先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大,认知能力减退、记忆力降低,一些患者还存在语言障碍,增加了医院有效沟通的难度;缺乏家属陪伴的老年患者经常出现叙述病史不全面甚至提供错误病史误导...
胡铁城教授乃江苏省名中医,从事中医老年病医疗、教学、科研工作50余载,学验颇丰。胡老认为老年人年高体弱,精气虚损,气血衰少,常因情志内伤,导致脏腑功能逐渐减退,气阴两虚、阳气亏虚、精血亏虚是老年病症的病理基础;又老年人疾病多历经数载,病因...
老年病,又称老年疾病,是指人在老年期所患的与衰老有关的,并且有自身特点的疾病.由于机体自身的老化、脏腑功能的逐渐衰弱以及自然、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老年病呈现出多病丛生、病证多变、迁延难愈等特点.当前,我国正面临着不可逆转的老龄化趋势,故对老年病防...
杨甲三教授一生致力于中医及针灸学的研究与实践,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杨教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对于老年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的独特的理论和方法。现将跟师学习时所学所听的部分内容写出来,以期和大家分享。1老年病的基本病机人体在壮年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