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

我国传统家风的内涵、属性及其传承的实现路径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3-26 共6578字
论文摘要

  2014年春节期间,央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一播出,“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即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随后,央视和《光明日报》又联手推出“家风家教大家谈”有奖征文活动。据报道,截至2月26日,“已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投稿或电子邮件近2000封,还有数百名作者以信件或微博的方式投稿”。其中年龄最大的94岁,最小的是小学四年级的小学生[1]。尔后,《家风是什么》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代表近200人,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家风的作用和对中国的影响[2]。

  家风的讨论之所以会有如此强烈的社会反应,一方面是因为它是国人从未离开却已久违的话题,主流媒体的引领更是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心理共识。家庭是家族的始点,是民族的纽带,是社会的细胞。家风则是滋润每个家庭成员成长的和煦春风,使人们身在其中却不知不觉。因此,尽管我国社会历经战争的磨难、建国的洗礼、改革的震荡,家风的传承却依然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另一方面,还因为我国社会当下的改革已经到了深水区,面临的阻力和困难在加大,由党风、政风、民风共同构成的社会风气何以能够形成合力,共同为改革助力,无疑需要回到社会风气的创造主体———“人”那里,回到人所在的基本单位———“家庭”那里去寻找答案。

  因此,本文力求通过对传统家风的审视和思考,对时下家风一般议论的考察,探索传统家风当代传承的社会理路,或可为家风乃至社会风气的建设添砖加瓦。

  一、中国传统家风的内涵、属性及作用

  家风是什么?从央视专题栏目采访的回应和《光明日报》刊载的关于家风的讨论看,人们对家风的内涵和属性等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差异。为便于对家风进行适应时代需要的建设,有必要统一认识。

  家风一词,在新编汉语《辞海》上卷中的释义为“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这一释义从家风影响的场域、流传的人群、基本的内容和形式3个层面对家风作了界说。这种界说满足了一种风气的形成和延续所需要的3个基本条件:固定的环境、确定的人群、基本的内容。就风气而言,前两个方面的条件相对容易满足,重点和难点都在内容的确定方面。传统家风也不例外。

  在中国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耕文明时期,“多子多福”是人们基本的家庭幸福观,家庭成员众多既是生产生活的必须,也是组建家庭“传宗接代”的重要责任和义务。因此,古代中国社会,每一个家庭都人丁兴旺且拥有自己特色的家风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所不同的是,家风的内容各不相同。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一般都是以不同的《家训》形式流传下来的文本样式。但这应该不是当时社会场景的全部写照。农耕文明时期,学习文化对于普通家庭应属于奢华的生活方式,只有经济条件充裕,且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名门望族”才有条件消受,并非一般家庭所能具备。因此,家风的真实状态应该还有那些没有“文化人”的家庭中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或生活作风。在那个“文化人”还占少数的时代,这类家风应该在当时社会中起相当大的作用。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这种带有浓厚的农耕文明特点的家风,应该起主导作用。在农村,特别是在我国目前还相对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我们今天还能够看到的,如早睡早起、勤俭持家、热情待客、诚实守信等,都应该是我国古代普通家庭中传承至今尚未被现代文明侵蚀的家风。

  因此,就内容而言,中国传统家风主要应有两种样式:一是以《家训》为主要内容的文本样式,二是以身体力行为主要内容的行为样式。与其他社会风气相比,我国传统家风有两个方面的属性特征比较清晰。

  一是与其他风气相似但内容却有差异的基本属性,即实践性、时代性和独立性的特征。家风的实践性是指作为一种风气,家风无论是文本样式还是行为样式,都具有可以在实践中践行的属性,没有一种内容是专门用以教化而不能见之于行动的。时代性说的是家风在继承前人的同时,还能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相适应,能够推陈出新。独立性强调的是作为社会风气的一种,家风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虽有与其他风气相互融合的交集,但更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与其他风气混为一谈。

  二是与其他风气不同唯有家风才有的特殊属性:稳定性、通俗性和继承性。稳定性说的是家风内容的稳定性。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家风可能会有些新的与时代相适应的内容,但主体内容却少有变化。比如“忠”“孝”“礼”“义”,直至今天依然为一般家庭奉为重要的家风内容继续传承。

  通俗性是指谓家风内容通俗易懂不晦涩艰深,这或是因为不同的家庭成员文化水平的差异所致,也可能由于中华文化的特殊性使然。人们更习惯于将一些深奥的道理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告诉人们,既便于记忆和诵读,也便于践行。比如人们都熟悉的忠孝,前人就将其嵌入人们喜闻乐见的对联中,其中“忠孝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这幅对联直至当代依然为人们津津乐道。继承性说的是,家风一般都能够通过家庭成员的相互影响绵延不断地世代传承,这与一般的社会风气不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社会风气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家风却能在家庭或家族成员的相互影响中潜移默化地延续。

  我国传统家风所以能够世代传承且历久弥新,关键在于其在家庭建设中发挥的特殊作用。

  从微观来看,家风具有锤炼个体道德品质,从而促进家庭内部团结,推动家庭整体发展的现实作用。

  我们知道,人的成长离不开生存环境的滋养和塑造。环境主要通过风气或风尚影响和造就一个人的个性品德。社会环境是通过社会风尚,诸如党风、政风、民风等影响人,家庭环境则通过家风,即通过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和风尚,以不同的作用形式在人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几个层面,影响和孕育家庭成员的个性品质。具体地说,有4个方面的影响是显见的。

  第一,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提高人的道德认知。社会对人的道德培养首先是通过学校教育,以知识灌输的方式提高人的道德认识。而家风主要是通过长辈对晚辈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等潜移默化的熏陶获得最初的道德认知。在孩提时代,家长们就用“好人”或“坏人”的简单判断影响孩子对一个人品质的评价,用“光荣”和“羞耻”来评价人的行为选择,用“褒扬”或“批评”来引导或矫正孩子的言行。这种善恶意识的培养看似简单,却因其来自极具可信度的亲人的影响而印象深刻,有的甚至终身难忘。正如颜之推所言“同言而信,信其所亲”[3]。

  第二,通过润物无声的亲情培养人的道德情感。社会环境对人的道德情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一些感人的事迹来陶冶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感动中国人物”,“最美乡村教师”,“最美孝心少年”,“最美乡村医生”等评选活动,就是通过大型的电视直播,用真实感人的故事,在催人泪下的同时激发人的道德情感。家风则是通过父辈对晚辈的温暖呵护、用心关爱、默默支持、耐心守望等润物无声的亲情养育一个人的道德情感。

  第三,通过传统家规的约束锤炼人的道德意志。道德意志的韧度决定着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高度。“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这句用难度来体现“韧度”的话,人们耳熟能详,说的就是道德意志贵在坚持的道理。家风主要通过严格的家规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使为则为,使止则止”[3],并促使其努力做到始终一贯地坚持,从而锤炼行为的“韧度”,以达到磨练道德意志的目的。

  第四,通过行为习惯的认同养成人的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个人品德的外在状态,是人们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基础上,对道德规范的实践。当这种实践成为一种持续的自觉的行为习惯,就会形成个人品德。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3]。家风通过行为习惯的认同,促成人们将被动的道德规范的约束变为自觉的行为习惯,从而使道德行为不再是艰难的支撑,而是愉快的下意识的自觉行动。因此,家风的这种认同,为人们道德行为的稳定性特质注入了动力添加剂,从而促成了个人品德的养成。

  由此可见,家风孕育了一个人的个性品质。

  虽然家风对人的塑造力在作用和结果方面与社会环境不可相提并论,但其基础的甚至是核心的地位却不容忽视。

  二、中国传统家风当代传承的社会理路

  传统家风的世代传承从来离不开社会环境的保障作用,只是由于时代的不同,社会作用的大小强弱各有差异而已。我国古代社会,是家国同构的社会管理模式。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为了抵御自然灾害,从有限的生产资料中获得生活保障,家族聚居现象十分普遍。在家族中,人数众多,且很少流动,族人之间朝夕相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庭只是家族的一分子,族长具有对家庭的绝对管理权。这种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为家风的形成和传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家风一直作为重要的社会风气传承延续,家族聚居形成的社会管理作用功不可没。

  现代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使得家庭规模大为缩小。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生育的国策深入人心,更使我国家庭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三口之家成为家庭结构的普遍形式。传统的家族聚居在我国的一些地方依然存在,但家族的社会管理功能已经基本弱化。此外,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家庭的功能由此而产生重大变革。诸如此类的原因,已经使得传统家风的形成和传承的基础不得不在一定的程度上从家族让位给社会。因此,在我国社会现代管理的过程中为家庭提供传统家风形成和传承的条件,已然成为我国传统家风当代传承的客观要求。

  (一)加大宣传力度,为传统家风的传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现代媒体的高度发达几乎让人目不暇接。电视、网络、手机等新闻传播载体的科技水平日新月异。大到国家领导人的社会活动,小到一个普通民众基本的生活行为,只要愿意,就可以通过主流媒体或非主流媒体的公开传播,做到“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因此,充分利用现代传媒,为传统家风的形成和传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人力和物力已没有什么障碍,关键是应加强宣传导向的正向引导,减少或封堵反向的不良诱惑。为此,我国社会应考虑对现代媒体适当加大管理力度。

  一要加大主流媒体的宣传力度。让社会的正能量通过媒体的传播充分释放,占领每一个可能占领的阵地。对有益于传统家风建设的好人好事应广为传颂,力求人人皆知。中宣部和中央文明办每个月评选的“中国好人”、每年度评选的“道德模范”中都有“孝老爱亲好人”和“孝老爱亲模范”的感人事迹,以及央视每年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最美孝心少年”评选等活动评选出来的体现家庭中的感人事迹,都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媒体应增加播报的频次,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

  要让这些先进人物得到的不仅仅是荣誉,还应该给以足够的社会认同度,使他们成为传统家风传承的中坚力量。

  二要适当限制非主流媒体负能量的传播。随着网络媒体的流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非主流媒体已然成为人们获得社会信息的重要渠道。由于非主流媒体对于经济利益的强势需求,他们对于传播内容的筛选更多地看重经济效益,能否“吸引眼球”是取舍信息的重要原则,而较少考虑这些信息的社会负效应。由于还没有适当而严格的管理制度,自媒体的随意性显得没有边界,甚至一些不实报道也可能不经调查就被大量转发。一些因为造谣生事已经锒铛入狱的所谓“网络大V”,就曾经因一些偶发的社会事件大肆造谣,引起人们思想上的混乱。因此,尽早制定出台相关的管理措施,为传统家风的传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刻不容缓。

  (二)制定相应制度,为传统家风的传承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传统家风的形成和传承离不开稳定良好的环境。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家族小环境的相关功能趋于弱化,使得传统家风的形成和传承更加迫切地需要社会大环境提供必要的保障。为此,社会应当制定相应的制度使家风的传承制度化、常态化,以免出现一时兴起、偶尔为之的现象。具体地说,当前至少可以考虑制定如下两项制度。

  一是制定节日制度。为时时提醒人们加强传统家风的传承和建设,使传统家风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可选择合适的日期作为纪念日。这一点,我们应该吸收西方文化中的一些做法,比如他们有父亲节、母亲节、情人节等等。尽管节日不过是个形式,但关键不在节日本身,而是要突出这一项内容对于人们现实生活的重要性。在杭州等一些大中城市,人们开展社区“邻居节”活动,就是一种通过邻里之间的相互帮扶、相互提携,充分调动社会积极因素,为传统家风的传承创设良好环境的有益尝试。

  二是制定奖惩制度。对那些在传统家风传承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对那些有益于传统家风传承的事都应及时给予表彰。对那些有损于传统家风传承的人和事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严重的应给以惩处。要形成专门的制度,适时召开专项会议,对人和事的先进典型要予以表彰。通过表彰,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使先进典型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对有负面影响的人和事应提出恰当的批评。形成是非对比,不姑息迁就,有益于人们明辨是非善恶,坚定正确的行为选择。否则,传统家风就会因无足轻重而被日渐淡化。

  (三)建立联动机制,为传统家风的传承形成闭合的保障体系。

  如果说广泛宣传和建章立制是给了传统家风的传承以翱翔的双翼,那么还需要给传统家风的传承提供可以遨游的空域,才可以让其真正纵横驰骋,健康发展。只有双翼而没有空域的鸟,即使是鲲鹏也最多只能当作宠物勉强保命。对于传统家风的传承来说,可以纵横的空域就是通过联动机制建立起来的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保障体系。

  一要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联动机制。目前,传统家风的传承遇到的困境之一,是青少年学生在传统家风中习得的品质,在学校里可能无人在乎,无所谓好坏,而到社会上甚至可能还会被认为是傻瓜。比如“忠厚老实”这种品质,千百年来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在学校往往被看成“平庸之辈”的代名词,在社会上,更是常常被人“忽悠”。因此,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联动机制,就是要求社会为了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为了传统家风能够从青少年抓起,尽快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快对传统家风进行甄别和整理,基本确定一些依然具有时代价值的传统家风的内容;二是通过主流媒体的宣传覆盖在全社会大力提倡;三是出版教材式的文本,让传统家风的现代版走进家庭、走进课堂、走进社会。从而使传统家风与时俱进,能够通过青年学生的传递和发扬再展风采。

  二要建立社区、单位、社会一体化的联动机制。对于从业人员来说,传统家风的传承遇到的困境往往是在家庭中被赞美的品质,在社区或单位却可能遭遇尴尬。比如“谦让”的美德。在家庭,谦让使家庭和谐美满,在社区或单位,谦让也应能够起到和谐人际关系的良好作用。但是,受市场经济意识的影响,人们往往看重一己私利而将老祖宗的温良恭俭让的美德抛之脑后,形成了“有利益就上,有危险就让”的不良风气。因此,建立社区、单位、社会一体化的联动机制,就是要为从业人员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培育从业人员的道德操守。一是建立优先激励机制,将荣誉和待遇相配套。对品质优秀的从业人员,只给荣誉,不给待遇的结果常常是荣誉绑架了品质,从大量的事实看,一般的表彰并不能使这类从业人员的优秀品质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有时还因此被一些人“道德绑架”。优先激励机制就是通过评选,将身边的道德模范张榜公示,不仅给以物质的奖励,还在今后的各类工作中,如职称晋升、职务晋级、破格提拔等能够享受优先考虑的待遇。二是建立相互联系机制,将个人家庭的传统家风传承的状况和党风、政风相结合。在我国传统官制中,就有“举孝廉”一说。就是将那些在家里孝顺父母的人推举出来做管理者。这种将家风与政风相结合的联系机制值得我们今天借鉴。从大量的腐败案件看,一些腐败官员往往是一个人倒台,一家人遭殃。追根究底,不难发现,这类官员的家风十之八九都有严重问题[4]。因此,要想真正使党风正、政风清、民风淳,就应将家风与党风、政风、民风结合起来,建立紧密的联系机制,将那些传统家风传承优良的家庭推到前台,成为社会效仿的榜样。使这些家庭的优秀成员在社会各个行业得到重用,成为净化社会风气的核心因子。让那些家风不正的人远离与党风、政风相关的行业或岗位。只有如此,才可能让全体国人拥有一个风清气正的和谐社会[5]。

  参考文献:
  [1]韩寒.“家风家教大家谈”来稿超2000篇[N].光明日报,2014-02-26.
  [2]吴小京.何东平总编辑参加《家风是什么》研讨会并发言[N].光明日报,2014-02-27.
  [3]颜之推.颜氏家训译注[M].吴玉琦,王秀霞,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3-11.
  [4]谢志军.关于领导干部家风问题的思考[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3).
  [5]洪彩华,王保庆.中国古代家训与新时期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3(4):19-2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伦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