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

伦理学视角下中国信用消费问题探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3-30 共141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伦理学视角下中国信用消费问题探究
  【第一章】信用消费中的伦理道德分析绪论
  【第二章】信用消费的内涵、特点与本质
  【第三章】信用消费失范的伦理学分析
  【第四章】我国信用消费建设的伦理导向
  【结语/参考文献】信用消费体系的伦理学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摘 要

  信用消费主要是指消费者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一种消费方式。信用消费的发展有利于拉动经济的增长,对于银行和金融机构而言,信用消费可以使其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收入;对于消费者而言信用消费可以完成其预期消费的愿望。

  信用消费究其本质而言,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信用在信用消费过程中对其秩序的维护、效率的提高、发展的促进都是其研究的关键,同时信用消费也是契约精神和伦理品格的体现。如何正确把握信用消费的伦理内涵,是正确处理信用消费中经济与道德关系的重点。信用消费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上世纪 80 年代才刚刚起步,在整个消费规模中所占比例较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并且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消费观念障碍、信用制度不完善、个人道德风险等,这些都不利于信用消费在我国快速的发展。

  尽管我国对信用消费各方面的研究和发展较晚,但我国信用消费市场有很强的后发优势,在世界上的影响也日益明显。随着美国2008年经济危机的大爆发,人们发现信用消费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它还具有伦理意义。信用消费的伦理问题已经成为伦理学界尤为关注的焦点。在伦理学视角下,我们对信用消费进行道德反思,找到其信用缺失的根源所在,其主要原因有信用主体的道德缺失、信用消费制度的不完善。

  当前,加强信用消费的制度建设已经刻不容缓,仅靠道德的力量是不能够正真完成的,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信用消费的发展需要以伦理的原则为导向,加强信用主体美德的培养,在全社会形成价值认同、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同时加快信用消费体系的建设,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完善法律法规等措施一起共同促进信用消费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信用消费 信用消费发展 信用消费伦理


  目 录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1.5.1 研究的创新点
  1.5.2 研究的难点
  
  第 2 章 信用消费的内涵、特点与本质
  
  2.1 信用、消费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2.1.1 信用的缘起
  2.1.2 消费的本质
  2.1.3 信用对消费的作用
  2.2 信用消费的含义及特点
  2.2.1 信用消费的含义
  2.2.2 信用消费的特点
  2.3 信用消费的本质
  2.3.1 信用消费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2.3.2 信用消费是契约精神和伦理品格的体现
  
  第 3 章 信用消费失范的伦理学分析
  
  3.1 信用消费价值判断的二维向度
  3.1.1 信用消费的经济学讨论
  3.1.2 信用消费的道德反思
  3.2 信用消费失范的表现
  3.2.1 信用制度不完善、信用消费发展缓慢
  3.2.2 信用卡普及率低、恶性透支现象普遍
  3.2.3 信用消费导致的社会异化
  3.3 信用消费失范问题的伦理成因
  3.3.1 美德的脆弱
  3.3.2 契约制度的有限性
  
  第 4 章 我国信用消费建设的伦理导向
  
  4.1 发展信用消费的伦理必要性
  4.1.1 法制他律较道德自律的缺陷与不足
  4.1.2 伦理自律是信用消费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
  4.2 发展信用消费的伦理原则
  4.2.1 美德对规则的优先原则
  4.2.2 适度消费原则
  4.2.3 和谐、绿色消费原则
  4.3 发展信用消费的对策
  4.3.1 信用主体美德的培养
  4.3.2 诚信制度体系的健全与完善
  
  结 语
  
  参考文献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伦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