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教育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人们能够对教育自觉的接受。在教育的大环境中,通过有效的引导,使学生潜获取或者是直接体验各种教育性经验的过程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和个体身心健康发展。
1、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1)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对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予以弥补。目前,对当代大学生所灌输的那种纯理论性的,显性思想政治的说教已经过时了,但过时并非是没有价值。在一些环节上,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教育所无法比拟的。但在当前社会大背景的巨大变化下,也带动大学生的表达习惯、处事风格、思维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高校教育者应审时度势、对教育地方习惯和方法不断进行调整,以随时随地的适应这种变化,与大学生的现实需求相适应。教育者应有意识的在各个中介体中,融入学生喜欢和乐于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意图和内容。如各种志愿服务、考察参观、课外和校园活动等等,这样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中,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得到了锻炼,而且还在各种活动中,受到各种感悟,参悟到许多的真谛。这种教育效果,恰恰是学校所希望和要求的。今天所处的时代,价值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一刀切”已经被淘汰,必须充分尊重每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断创新和开发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深受欢迎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进一步加大挖掘的力度,对灵活多样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善于运用和实施。
(2)在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多角度、全方位的贯穿,教育效果非常显着。大多数高校在目前还是通过课堂,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课堂的学习之后,学生的业余生活时间还非常丰富,还有大量的剩余时间。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显得非常的无力和苍白,大学生课堂之外的教育又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打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仅受课堂教育的局限性,就要在大学生的课外生活中,多角度、全方位的贯穿隐性思想教育。
渗透式教育理念,是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它侧重于用管理制度威慑人、用人格魅力和文化感染人和影响人,用环境熏陶人。这种教育会使大学生不知不觉的接受,并在大学生课外教育中始终贯穿。
2、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1)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认知上的不足。针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存在着认知上的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隐性思想政治作用效果起到了很大的影响。针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这种认知上的不足,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起到了很大的影响。针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有着认知上的匮乏。而教育者,又过多强调的是显性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的是以灌输式课堂教学为主。这种解惑和传道的道德教育,并没有取得显着的教育效果。
(2)缺乏充足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没有足够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运用,会对顺利开展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起到了严重的制约作用。首先,没有恰当的隐喻蕴含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在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必须以一定的认知为基础,在精心构筑的教育环境和选择的教育载体中,将恰当的隐寓蕴含在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内容之中。因此,隐寓的恰当、合理与否,是决定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能够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而丰富和多样的隐性教育资源,对隐寓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否具有多样性,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3、开展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树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由于我国长期形成的教育理念的原因,致使高职院校德育以灌输式显性教育占主导地位;而忽视了隐性教育方式的存在,很多教育者甚至否认隐性教育方式。但事实上,隐性教育的作用始终在潜移默化的发挥着作用,因此,要想使隐性德育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首先就要使教育者具备隐性德育教育的意识,隐性德育的作用必须使他们正确地认识到,只有这样才能使隐性教育被自觉地运用到德育教育工作之中。
(2)创新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道德教育的效果:一是受教育者是否愿意接受和能够接受的程度;二是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能否对其需要进行满足。只有使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在功能上实现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才能使教育的效果达到理想化。
(3)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开展。以一定的方式和途径,通过自组化个体的过程,实现个体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以及道德信念的内化,并实现个体的道德行为的外化形成,实现人生境界的提升的目的。这种效力具有潜移默化的功效,通过大学生的亲临其境,使之受到启发,并得到提升;同时它又会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把思想道德水平不断的提高,使他们产生丰富的思想道德情感,培养出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战斗力。
4、结论
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高校德育。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的理论与实践,就是把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的加强,使德育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从客观现实得知,研究隐性教育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提出隐性教育旨在对当前德育现状进行反思与超越。高职院校德育惟有与时代发展特征和青年学生的发展状况紧密结合,不断调整和更新自我,对新的教育方法进行积极的探索,对现有的德育模式进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才能实现理想的德育功效。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根据新时期的历史任务要求做出的重大决策。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
【摘要】:教育环节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重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制定、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三大环节不同程度地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低效性。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民群众利益紧密结合,从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确立思...
【摘要】:大学生党员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社会未来的重要建设者,肩负着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重要使命。新时期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
逐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后的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然,它本身就是国家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表征。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邓小平就提出了改革开放,提出了要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就必须...
【摘要】:主体间个性化深度辅导是为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个性化成长发展而实施的创新举措,主体间性理论强调主体的共生性、平等性和统一性。从主体间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个性化深度辅导的内涵和本质,系统阐述了实现大学生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