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邓小平关于改革是一场“伟大的实验”的论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9-18 共9737字
论文摘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给社会主义中国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经过 30 多年的改革开放,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一场"伟大的试验".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关于改革的两个重要论断.如果说第一个论断揭示了改革的必然性和深刻性,阐明了改革的性质和意义,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找到了直接的动力;那么,第二个论断则揭示了改革的探索性和创造性,表明了改革的特性和要求,为社会主义的发展确立了科学的方法论原则.目前,我国的改革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部署.在纪念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诞辰 110 周年之际,重温邓小平关于改革是一场"伟大的实验"的论述,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深刻理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走出一条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子,胜利实现我们既定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所进行的改革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是一场探索社会主义发展新路子的伟大实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从事的事业,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是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所以,邓小平曾多次指出,我们所进行的改革是一种带有革命意义的变革.因而,我们把改革当作一场革命.即"中国的第二次革命".①在强调改革是一场革命的同时,邓小平又反复强调改革是一场试验.他认为,从另一种意义来说,我们现在做的事都是一个试验.改革是一场伟大的试验,或者说"是伟大的实验".②只有通过改革这场伟大的试验,才能走出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路子,干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事业.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改革的试验也必然是一场全面试验.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试验,而且是"最大的试验".其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最大的试验"是先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的改革见了成效后,我们开始了城市改革的试验.城市改革实际上是全面的体制改革,不仅涉及经济领域,也涉及文化、教育、科技领域,更重要的还是涉及政治体制改革."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总的来讲是要消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和基层的积极性."①这是一场伟大的试验.此外,"对外开放也是改革的内容之一,总的来说,都叫改革"②.作为改革的内容之一,对外开放也是一种试验.建立经济特区"是个试验"."我们的整个开放政策也是一个试验,从世界的角度来讲,也是一个大试验."③总之,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场试验、一场伟大的试验.

  改革所以是一场试验,这主要是因为:第一,马克思列宁的书本上没有"现成的答案".马克思、恩格斯依据唯物史观,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的预见和设想,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并且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是一个"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④但是,他们并没有、也不可能在当时就未来社会中如何进行改革以促进社会发展的问题给出具体、详尽的答案.所以邓小平说,我们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

  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况且他已以社会主义道路上第一个探索者的亲身经验昭示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本来就是一个试验.列宁曾经形象地把探索俄国社会主义道路喻为"攀登一座还没有勘察过的非常险峻的高山",指出"在这里既没有车辆,也没有道路,什么也没有,根本没有什么早经试验合格的东西!"⑤因而只能"这样试试,那样试试".我们的改革也如此.

  第二,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进行这样一场伟大的改革,在我国的历史上确是不曾有过的.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上不可能有;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上也不曾有.邓小平在回顾、总结这一段的历史经验时说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确实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国人确实站起来了.但从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近 30 年中,我们又确实有不少失误.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任务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1949 年取得全国政权后,解放了生产力.但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以后,如何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以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件事做得不好.毛泽东意识到了这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并且试图实行改革,但他却没有能够在实践中推进改革,或者还因为未找到正确的改革途径而犯了另外性质的错误.结果不但生产力没有顺利发展,反而受到了阻碍.从 1958 年到 1978 年整整 20 年里,农民和工人的收入增加很少,生活水平很低,生产力没有多大发展.直到 1978 年底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非常严肃和认真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的近30 年的经验,才"确定了我们的根本政治路线,把四个现代化建设,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在这个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主要是改革和开放政策."⑥也正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我国才开始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所以说,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改革是前人没有做过的,是一场试验.

  第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确切地说,是没有干成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从本世纪20 年代后期起的 70 多年间,在以苏联为主的国际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丰富的正面经验,也暴露了在原来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国家中建设社会主义所难以避免的一些缺点,暴露了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一些扭曲的认识.其中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及其他有关的体制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缺点,正如胡绳所概括的:第一,过分地依赖集中的国家权力,以此来管理一切,支配一切,既使国家负起了力所不能及的沉重担子,又使除集中的国家权力以外的一切社会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出来,甚至受到压抑.第二,没有从资本主义社会吸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有用的一切文明成果.其中有些可以拿来直接应用,有些需要加以某种改造.这种社会主义的模式,反映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某些不正确的或不完全正确的认识.按照这种模式,社会生产力虽然也会有一些发展,但发展是很有限的,甚至明显地表现为停滞.⑦为了克服这种社会主义模式的缺点,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1970 年代后期以来,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实行了改革.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事实说明,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失败的.其实,即使他们的改革成功了,其经验也未必完全适合我国的情况.所以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的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各国的经历也不同,所以要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探索适合本国情况的改革和发展道路.

  此外,我们的改革试验又是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大国里进行的,这在世界上更是"没有先例".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通过改革的试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分三步走,努力把中国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20 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21 世纪用 30 到 50 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目标,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如果我们的改革试验成功了,实现了我们的雄心壮志,不仅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而且单就改革成功本身"就很了不起";"第一,是完成了一项非常艰巨的、很不容易的任务;第二,是真正对人类作出了贡献;第三,就更加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①所以,邓小平不仅强调改革是一场试验,而且还特别指出改革是一场"伟大的实验".

  二、改革的实验特性决定改革会有风险,要求我们在改革中既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又要审慎从事、走一步看一步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同时又是前无古人的伟大的开创性事业,既没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更没有什么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抄照搬.进行这样一场伟大的实验,需要遵循什么样的具体原则呢?

  关于这个问题, 《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中有很多重要论述.1985 年 4 月,邓小平在谈到城市改革问题时曾明确指出,城市改革比农村改革更复杂,而且有风险.因此,确定的原则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我们不靠上帝,而靠自己努力,靠不断总结经验,坚定地前进.城市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对外开放.因此,邓小平所讲的城市改革的原则,也就是整个改革---这场伟大的实验所必须始终遵循的原则.

  所谓"胆子要大",第一,是要坚定不移地搞下去.中国现在所进行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其内在的必然性.邓小平多次说过,我国原有的经济政治体制有自己的长处,在历史上也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由于我们把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一些确有成效的经济政治措施和方法不加改变地沿用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于我国曾照抄照搬了苏联的理论和"社会主义模式",由于在指导思想上的"左"的错误日益严重,结果形成了过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和僵化单一的经济体制,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体制,并由此导致了经济上缺乏生机与活力,政治上缺乏民主与法制,思想上封闭、僵化、迷信盛行,管理上手段单一、缺乏效率,从而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正如邓小平所说的:"中国社会从 1958 年到 1978 年 20 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这种情况不改革行吗?"②所以,在 1978 年底举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在确定工作中心转移的同时,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只有对原有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各种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人民才会信任我们党的领导,才会信任我们的社会主义,我们的事业才有无限的希望.否则,"只能是死路一条".因此,一定要下决心,把改革这场伟大的实验坚定不移地搞下去,直至获得成功.

  第二,是要敢闯敢"冒",敢于试验.改革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要变革旧体制、旧秩序,而且要冲破旧观念、旧习惯,要想没有阻力、没有困难、没有风险,一帆风顺地完成,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在改革刚刚起步时,邓小平就曾指出,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我们不熟悉的、预想不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尤其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涉及的面很广,涉及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但是,改革又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不改革不行.因此,我们决不能畏惧改革的艰巨,怕冒风险,怕有失误,怕出乱子,而不实行改革.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创新的闯将.搞改革也是如此.在 1992 年初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还强调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没那么回事,我就从来没有那么认为."①所谓"步子要稳",首先是决策要慎重,要讲究科学性.改革是一种创新的试验.改革的规律需要在改革的实践中逐步探索和把握,改革的任务只能在改革的实践中逐步实现和完成.既然是实验、是探索、是创新,就不可能会一帆风顺、马到成功.特别是在新旧体制更替的过程中,更要充分估计到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估计到在利益关系调整、运行机制转换和思想观念撞击的情况下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估计到改革面临的困难和可能出现的失误、问题.既要大胆、坚决、勇于探索、勇于试验,又要细心、周到、审慎从事、讲究科学,努力避免出现大的失误.这就首先要求我们必须慎重决策、科学决策,尽可能地避免大的决策失误.所以邓小平在谈到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时指出:"这个问题太困难,每项改革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广泛,很深刻,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需要审慎从事.我们首先要确定政治体制改革的范围,弄清从哪里着手.……国家这么大,情况太复杂,改革不容易,因此决策一定要慎重,看到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以后再下决心."②所谓决策要慎重,也就是要科学决策,使决策具有科学性.其科学性具体表现为"成功的可能性",表现为"切实可行",表现为"看准了".为了使决策具有科学性,邓小平强调改革要先从调查研究入手,用一定时间先拿出一个蓝图,把主意拿好再下手.在调查研究中,还应注意研究国外的做法和经验,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比较各国的经验,集思广益,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就是在强调"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时,邓小平也还明确要求要把"看准了"作为"试"和"闯"的前提.因为只有这样,才不至使我们的改革出现大的失误.

  第三,要走一步看一步,及时总结经验.由于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是一个"新事物",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也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改革是一个试验.既然是新事物、新事业,是探索、试验,就不可能预先设计出一个全面配套的、具体详尽的规划或方案,然后按部就班地铺展开来,而是必须走一步看一步,先在局部范围内经过试点,取得经验,然后再逐步加以推开.所以邓小平指出,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要先从一两件事上着手,不能一下子大干,那样就乱了.政治体制改革是这样,其他方面的改革,包括对外开放,也是如此.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既然是新事物、新事业,是探索、试验,也就"难免要犯错误,我们的办法是不断总结经验,有错误就赶快改,小错误不要变成大错误"③.也就是说,不能因为改革会有风险、会犯错误而产生畏难情绪,放慢改革的步子或停止改革,但处理具体事情要谨慎小心,及时总结经验,小错误难免,避免犯大的错误.在整个改革过程中,我们每走一步都要总结经验,哪些事进度要快一点,哪些要慢一点,哪些还要收一收,没有这条是不行的,不能蛮干.就是城乡改革的基本政策,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概言之,"我们是走一步看一步,有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就是了"④.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够避免犯大错误,保证改革的最终成功.

  三、"实事求是",是指引改革---这场"伟大的实验"不断取得胜利、直至最终获得成功的唯一正确的方法论原则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和精髓,也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和精髓.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的基础,又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邓小平曾经明确指出,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1992 年初,他在南方谈话中又强调指出,要提倡实事求是,"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⑤.为了在改革中避免犯大的错误,确保改革这场伟大试验的成功,邓小平提出过许多具体要求,并进一步概括地说:"总之,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实事求是."⑥邓小平这里所讲的实事求是的原则,就是改革试验的总的方法论原则.遵循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原则,也就是遵循邓小平所总结和概括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思想路线.这是指引我们的改革这场"伟大的实验"不断取得胜利、直至获得最终成功的唯一正确的总的方法论原则.

  在改革中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方法论原则,第一,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从实际出发,把全部工作的立足点都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对客观情况的科学估量,提出和确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方法,引导我们的事业走向胜利.

  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时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怎么搞?中国搞社会主义走了相当曲折的道路.从 1958年到 1978 年,20 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正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过去作了系统的总结,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中心点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到开放,从固守成规转到各方面的改革.邓小平认为,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首先是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为此,他提出要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真正摸准、摸清我们的国情".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党作出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论断."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对我国国情的基本概括,也是我国最大、最基本的实际.因此,邓小平强调指出:"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①可以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关于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方法、步骤和措施等,都是从我国的国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制定和提出的.这包括在改革的方向问题上,强调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强调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极端重要性,坚决反对"全盘西化"的资产阶级自由化主张;在改革的范围问题上,强调改革的全面性,即不仅要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而且要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同时还要对外实行全面的开放;在改革的战略步骤上,强调先改革经济体制,而后再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及其他方面的体制,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又强调先搞农村改革,而后再搞城市改革;在改革的原则问题上,强调经济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强调政治体制改革要兴利除弊,保持我们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实行民主集中制、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在改革的保证问题上,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要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等等.正因为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正确地制定了各项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才使我们 30 多年来的改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第二,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必然要求和有序发展,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内容和根本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改革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同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革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党领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因此,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和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1984 年 10 月,邓小平在总结改革的经验时说:"我们取得的成就,如果有一点经验的话,那就是这几年来重申了毛泽东同志提倡的实事求是的原则.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6 年来,中国农村就是根据这样的原则,走自己的路,取得成功的.最近通过的以城市为重点的改革的决定,也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是我们吃了苦头总结出来的经验."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所制定的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可以说都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今后,我们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更大胜利,仍然必须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

  第三,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这里所讲的实事求是,是作为我们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四个基本点" (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之一的"实事求是".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和归宿,也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目的 (即从"实事"中去"求"得"是") 和核心.邓小平曾经指出,革命导师历来重视从研究历史和现状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指导革命."实事求是",就是要从"实事"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就是要在"一切从实际出发"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邓小平认为,"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①.在改革中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从我国改革的具体实际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指导改革,就是要按照改革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改革的方针、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正是这样做的;今后,仍然应该、也必须继续坚持这样做.

  第四,必须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运动发展过程,也是实事求是的重要方法论原则.邓小平把"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作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基本点,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在邓小平看来,我们开会,作报告,以及做任何工作,都为的是解决问题.我们说的做的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这样做了,才有可能正确地或者比较正确地解决问题,而这样地解决问题,究竟是否正确或者完全正确,还需要今后的实践来检验.如果不这样做,那就一定什么问题也不可能解决,或者不可能正确地解决.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不断试验、不断总结经验、不断纠正错误、不断发展真理的动态过程.在改革中坚持实践标准,就是要用改革的实践来检验关于改革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坚持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东西,纠正已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东西,并随着改革实践的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理论,制定出新的方针政策.不仅如此,邓小平还把实践标准同生产力标准、人民利益标准统一了起来.他认为,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因此,他又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并进而把是否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以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与不变的标准.他在回答有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变与不变的问题时,总是充满信心地说:"我们现在制定的这些方针、政策、战略,谁也变不了.为什么?因为实践证明现在的政策是正确的,是行之有效的.人民生活确实好起来了,国家兴旺发达起来了,国际信誉高起来了,这是最大的事情.改变现在的政策,国家要受损失,人民要受损失,人民不会赞成."②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在 1992 年初的南方谈话中特别强调指出: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

  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③总之,改革是一场试验、一场伟大的实验.我们就是要通过这场伟大的实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雄心壮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经过 30 多年来的改革实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从而也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如***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讲话中所指出的:"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于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国过去 30 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④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制定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只要坚持既定的方向和原则,抓住机遇,坚定不移,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我们的改革实验就一定能够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马克思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