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的读后感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1-14 共2245字
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是批判唯心主义哲学,阐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战性着作。本书写于1908年2月至10月,有特定的政治和理论背景。这部着作有力地批判了马赫主义这一现代西方哲学中影响最大的实证论思潮 的典型代表,粉碎了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和俄国马赫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攻,为布尔什维克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这部着作从4个方面对经验批判主义做了分析批判:①前三章把经验批判主义哲学和辩证唯物主义作了比较,说明用新的谬论、术语和诡计掩饰起来的经验批判主义在全部认识论问题上的实质是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②第 4章确定了经验批判主义在现代其他哲学学派中的地位,指出它是从I.康德开始走向D.休谟和G.巴克莱,愈来愈明显地走向唯心主义,并和最反动的内在论学派密切结合起来。③第 5章考察了马赫主义与新物理学的联系,戳穿了所谓马赫主义是“自然科学的最新哲学”的谎言,分析了“物理学危机”的唯心主义实质。④第6章指出,俄国马赫主义者妄图把马赫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结合起来完全是徒劳的,应当充分看到在经验批判主义认识论的烦琐哲学后面,存在着哲学上的党派斗争,经验批判主义与唯物主义以及自然科学是根本对立的。
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前面的部分,列宁主要是对于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诸多观点进行了言辞激烈的批判。揭露了马赫主义认识论的出发点以及基本前提实际上都是唯心主义的实质。同时也相应的,对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前提也作出了深刻的阐述。
一开始列宁就提出了究竟是“物或物体是感觉的符合”,还是说“感觉是物的符号”,这样两种对立的观点。其实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谁产生谁的问题。甚至就直接关系到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问题。 “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 …”,我们现在对于“原则”这样的东西相对于自然来说是被抽象出来的,这在当时似乎还是很有争议,恰恰是杜林等人,用唯心主义的观点,本末倒置。后面讲述的“符号”与“映像”的区别很好。也更是在这里,直接点出来究竟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呢,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这样的联众哲学的基本路线的区别。更是对立的两种路线。很显然,如果说物事人的感觉的符合,世界是由人的“思想”产生的,实在太过荒谬。难道世界就只是“表象”?这最终将回到“唯我论”。总之,这样的一些观点太过于机械,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奇怪的。而后,列宁更是在接下来的论述中,毫不留情的对这样一些思想予以批判。
随后,马赫的哲学立场“朴素实在论和绝对幻想主义的混合物”,既有“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也有“唯我论”,看似正确,书中也说这几乎是接近真理了,但 是也许真理与谬误之间往往只有一步之遥。其实,这样的改动无非就是对于唯物主义的让步,但是真的很遗憾,这样的改变恰恰说明了其观点的错误性。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是“折中主义的残羹冷炙”,这样的想要两边都占的思想就好比是墙头草一样,对于自己的观点摇摆不定,非但起不到中和的作用,反而混淆了真理。这样的摇摆又怎能得出真理呢? 所以,阿芬那留斯提出了一系列诸如“同格”、“中心项”、“潜在中心项”、“嵌入”等等说法,都是为了去修补、美化经验批判主义,但是无论如何,一些根本性的错误是改正不过来的,所以我们看到,像“在人出现之前自然界是否存在”、“人是否用头脑思想”的问题,他们都不敢予以正面回答,因为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更是会戳穿他们的本质。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从起点上,马赫以及阿芬那留斯就是错误的,他们的出发点和基本前提其实是主观的唯心主义。
很多的马赫主义者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攻击和篡改,而列宁予以了强烈的回击和批判。“自在之物”是一个很重要的点,似乎在马赫主义者看来,自在之物是玄虚的,但其实是他们自己搞乱了,甚至犯了“断章取义”的低级错误,而列宁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那些所谓“批判”的逻辑问题。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去认识“自在之物”是可能的,而这个世界也是客观的,可知的。
文中,列宁也对于唯物主义进行了充分的论证。而论证的角度,有很多都是从“实践”来出发的。从煤焦油提炼茜素的例子不难发现,列宁用实践活动本身,论证了唯物主义实践是主体的对象性活动,因而我们发现了物的客观存在以及人类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这里面有三个重要的认识论:物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和感觉在我们之外存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没有任何原则的差别以及我们需要辩证的思考。毋庸置疑,这三条结论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有着极大的帮助。列宁的“三点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这三个结论是列宁认识论思想的基本观点。
此外,列宁对于切尔诺夫、巴扎洛夫等人的批判言辞甚为激烈。不光是从实践的角度论证的问题,其批判也直接的涉及到两种道路所代表的实践观。如果说像马赫那样完全的把实践和认识割裂开来,那毫无疑问是错误的。所以说,实践证明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正确性。 列宁对于真理的讨论是值得我们去思考探究的。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客观真理?很显然,马赫主义者在这个问题上是错的,宗教的问题就需要我们正视。至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确,真理有相对性,但是恩格斯也没有否认相对真理,所以这就是辩证法。二者实质上是并行不悖的。所以从这里面也多多少少存在着列宁的辩证法思想,特别的强调对立统一规律。
《唯物主义与实践批判主义》的前三章实质上是列宁在经验批判主义哲学和辩证唯物主义二者之间进行了一个充分的比较。当然,主要上还是对于马赫主义者的批判,无论是用新的谬论,还是术语,甚至是轨迹所掩饰起来的经验批判主义,在全部的认识论问题上的实质其实是唯物主义和不可知论,而这都注定了他们的错误。显然,马克思主义批判并战胜了马赫主义。
相关内容推荐
-
运用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分析困难与顺境的关系
前言:通过近一段时间对对立统一规律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进步,对分析现实问题也有了一个明确的方法。但如果对事物的各方面矛盾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只是一味的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简单的套用,那么会走入形而上的轨道。因此,必须要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
-
-
《共产党宣言》的全球化表现及其二重性
【内容摘要】:全球化对于当今社会的每一个人可谓是耳熟能详,其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文化、政治全球化。难以置信的是: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与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中涉及了有关全球化的思想与内容,虽然《共产党宣言》中没有直接使用全球化这一概念,...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精神弘扬及培育的关系
【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从事的最伟大的事业之一,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也是千百年来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推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锲而不舍的重要历史使命。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中,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极大...
-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产生及其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个丰富的。他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
-
以实事求是的思想看中国发展战略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发展战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用历史的眼光看中国发展战略,坚持马克思理论思想的指导,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实施科教兴国、三步走等战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3000字)
“原理”教科书的重点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这在技术上可以结合全书所列57个教学要点和51个关键词以及所设置的53个思考题加以把握。...
-
对马克思主义的个人理解与思考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解放全人类的哲学思想,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能有效指导实践的科学体系,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观是值得拥有的信念。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学无产阶级发展早在1919年,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李大钊...
-
对《马克思传》的阅读与认识
前言:从近代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的那一刻,其先进思想便不断的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进而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指导。最近几年经济危机的国际大环境下,其着作《资本论》又掀起了一股社会热潮。我们知道时过境迁,很多人,很多事,都会被历史的潮流所...
-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个人体会
经过了半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使我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于我们的国家、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与作用。这门课的学习,是我的思想有了深层次的改变,再次感受到了精神上的洗礼。在这里就把我对这门课的感悟与体会讲一讲以谋求思想上的...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