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唯物史观视角下的民生问题研究意义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2-22 共5028字
论文摘要

  所谓民生,就是人民群众在国家所享有的得以实现自我生活的不断发展、完善和充实的状态和机会,等等。民生问题是关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民生问题既包括一些地区人民的生存问题,还突出表现在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保、安全等方面。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包含着实践的精神,将人的生存与发展视为重要的问题,是中共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以唯物史观分析和指导我国的民生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民生与民生问题

  1.民生

  民生作为一个古老的话题从中国古代延续至今,从古代的民本思想开始,随着时代发展,中国的民生具有时代烙印,具有与时代相结合的新特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今天,民生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

  中国特色的民生思想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积淀,马克思主义中蕴含着深刻又丰富的民生思想。马克思明确提出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就是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解决所谓吃穿等生活必需品,这样才能够实现历史的创造,人民群众必须首先满足自我生存的物质需求,他们的最终需求是为了创造历史,因此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不断发展是建立在人民群众实际生活需要的不断满足的基础之上的。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生有了新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生存资料,当生存资料实现扩大和丰富之后,人民就有了享受的需求,并开始寻找扩大再生产的途径,因此民生问题的矛盾开始萌芽。随着社会主义中国的不断发展,民生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为民”思想,邓小平为代表的“富民”思想,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利民”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中国梦等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民生建设的重视,并坚持以唯物史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

  2.民生问题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许多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经济实力迅速增强,民主政治建设颇见成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蓬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然而,在经济建设不断发展,人民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许多关乎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也在不断的暴露,贫富差距与两极化问题、社会公平问题、物价居高不下等问题亟待解决。目前,我国民生问题集中体现在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方面。关注社会民生问题,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取得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民生问题与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生态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经济建设上看,民生问题直接表现在人民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的物质层面上,只有生产力不断发展,物质财富不断积累,才能够更快更好地解决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解决好民生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最终目标,首先需要实现经济发展这一基本条件。从政治建设上看,民生问题是与国家建设、政权稳定等政治问题密切相关的,马克思认为民生问题是关乎物质利益满足以及政治权利实现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更是强调党要心系人民,让人民监督,保证人民民主权力的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的要求,把民生问题放在了党和国家工作的更高位置。从社会建设上看,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水平高度发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目前,我国社会总体发展稳定和谐,但在一些关乎民生的,诸如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住房、物价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和隐患,甚至一些矛盾直指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文化建设上看,社会的进步发展必然会带来人民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文化民生的发展既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也要关注社会主义民生建设,既要不断满足人民的文化发展需求,又要保障人民的文化权利。从生态建设上看,生态建设和民生建设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生态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我国国民幸福,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需要成为了当前人民群众基本需要,生态问题已逐步演变成为当今社会重大民生问题。”

  二、民生问题的唯物史观基础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民生问题是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性问题,唯物史观从创立之始就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民生问题具有深刻的唯物史观基础。

  1.生产方式与民生问题

  (1)生产力发展与民生问题

  以唯物史观的视角看,人们最基本物质利益的解决是民生问题得以解决的基础,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但是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引发民生问题的出现,当社会生产力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时,民生问题也会随之消失。生产力的缓慢发展甚至停滞不前,会导致社会贫穷,贫富差距现象不断扩大和发展,腐朽的东西便会重新出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生产力作为决定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其不断充分的发展会推动经济以及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从而实现民生问题的解决,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异化劳动存在,极少数人掌握着社会生产资料,广大劳动者进行最大化的劳动和最强化的生产,但是却占有极少甚至最少化的财富和生产资料,社会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资本家通过对劳动者进行最大限度的压榨而不断获得剩余价值,这些从根本上严重制约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持续发展,遏制了民生的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自身独特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生产力得到更加快速和均衡的发展,可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从而实现人民生活水平更加快速的提高,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生产关系变革与民生问题

  民生建设的不断完善,以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为依托,同时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只有同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结合起来,民生问题才能得以妥善解决。

  解决民生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实际的利益问题。恩格斯认为,社会经济关系是由利益关系表现出来的,而利益问题归根到底也是社会经济关系,即为生产关系问题,因此,解决民生问题就必须处理好生产关系这一问题。在原始社会及奴隶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严重制约,社会生产力难以发展,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难以得到保障,在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正式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后,由于生产方式的更新,社会生产力得到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实际,导致劳动者的劳动量和取得的财富回报无法对等,因此人们的生活并未得到真正的改善和提高,反而逐渐凸显出矛盾和不满。

  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必须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使其符合生产力发展,建立合理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这就需要贯彻马克思所强调的社会变革的方法,实现社会和民生的新发展。

  2.历史观与民生问题

  唯物史观中的历史观所阐述的核心问题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基于人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的社会现实情况,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而“民生”则成为唯物史观解决历史观基本问题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的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揭示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时,是在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的现实生活过程的基础上来论述生活过程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同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以及他们的现实生活分不开的,现实生活过程和条件即为社会存在,现实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即为社会意识,无论是社会存在还是社会意识,都必须与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相联系,才会有其现实的意义。按照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就是社会存在最基本的内容,社会存在的基本情况决定了以此为基础的社会意识问题,因此物质生活条件即为解决历史观基本问题的基础,即民生问题即为解决历史观基本问题的基础。

  正如列宁所提出的观点,过日子、经营事业、生产物品等最基本的物质生产条件是客观存在和发展的,是不依赖于人的社会意识的,这充分说明社会存在不依赖于人的社会意识而存在,因此解决历史观问题就必须要解决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即解决民生问题是解决历史观问题的基础。

  3.群众史观与民生问题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得过程中,为了不断追求和争取属于自身的利益,将物质生产和自身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美好的生活和自身的全面发展不断进行探索和选择。人民群众利用自身的智慧不断创造历史,成为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成为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尊重社会的发展规律,尊重人民群众的选择,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进而达到实现民生、改善民生的目的,因此,必须要在社会现实条件的基础上,充分重视民生问题,重视经济发展问题,实现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一方面,重视民生问题,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虽需要的的物质条件,保障最基本的民生,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重视民生问题,就要进一步满足他们的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充实民生的内涵。

  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实现民生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作为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其利益的实现问题显得至关重要。正是如此,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将人民的利益实现问题视为工作的重点,从为民、富民、利民,到以人为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党一直在关注、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基础上的具体表现。

  三、唯物史观视角下的民生问题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首先,有利于实现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理解。民生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产生创立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以唯物史观的视角分析民生问题,有利于凸显民生的历史意义,有利于全面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马克思主义。

  其次,有利于拓展民生建设研究的深度。虽然民生问题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而在我国对于民生问题的研究尚浅,用唯物史观的视角进行民生问题研究,有利于明确指导思想,拓展民生研究的深度,促进问题研究的创新。

  再次,有利于为民生问题解决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引导。以唯物史观的视角分析民生问题,有利于对唯物史观进行更准确地把握,丰富唯物史观的研究问题,为民生问题解决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引导。

  2.现实意义

  首先,提高了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民生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对于民生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民生问题的重视和研究,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念的肯定,巩固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地位,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指导力,提高了其与社会现实的适应力。

  其次,唯物史观视角下民生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民生建设的良性发展,民生问题的科学解决。当今社会,民生问题得到了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对于民生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理论成果。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民生建设,以唯物史观的视角进行民生研究,以科学的理论探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基本规律,寻求解决民生问题的科学方法,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民生研究的理论成果,而且可以从实践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一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7.
  [2]黄娟.生态民生化与民生生态化[J].鄱阳湖学刊,2012(4):89.
  [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54.
  [4]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8.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民生问题论文
返回:马克思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