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资本主义社会中间阶层的群体心态和阶级立场是不稳定的,具有保守性和革命性的双重特点,其政治立场和心态变化对无产阶级革命至关重要。马克思指出: “中间等级即小工业家、小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他们同资产阶级作斗争,都是为了维护他们这种中间等级的生存,以免于灭亡。所以,他们不是革命的,而是保守的。不仅如此,他们甚至是反动的,因为他们力图使历史的车轮倒转。如果说他们是革命的,那是鉴于他们行将转入无产阶级的队伍,这样,他们就不是维护他们目前的利益,而是维护他们将来的利益,他们就离开自己原来的立场,而站到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来。”⑨一方面,中间阶层与其他劳动者群体一样都处在资本的剥削和奴役之下,因此总体上二者具有利益诉求和政治主张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中间阶层毕竟与广大的无产阶级处于不同的经济地位和社会等级,因此还存在着利益诉求和政治主张的差别性和异质性。中间阶层由于自身利益的狭隘,往往在革命与保守之间踯躅徘徊和犹疑不决,因此,无产阶级必须善于把握中间阶层的群体心态和革命立场的变化,并及时调整斗争策略,最大限度团结一切革命力量。
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思想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理论指导作用,无论是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都一贯坚持了团结和争取中间阶层、壮大革命力量的政策,从而为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四、马克思、恩格斯中间阶层思想的当代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的中间阶层思想是他们在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阶级阶层变动规律深入考察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和进一步深化对这一思想的认识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一) 这一思想有助于我们科学认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阶层关系的变化及其实质,正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向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由于科技进步、生产社会化提高以及自身的调整和改良而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其中,新的中间阶层崛起和不断扩大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变化的一个突出特点。首先,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产业结构得到极大改善,尤其是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使直接从事物质生产和体力劳动的工人数量不断减少,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数量不断增加。其次,生产的社会化以及股份公司的迅速发展,使得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分离,致使专门从事企业管理和服务的高级经理阶层得以产生和不断扩大。随着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系列的调整,广大无产阶级的生存境遇相对得到改善,中产阶层队伍不断扩大,对抗性阶级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使得资本主义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稳定发展。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本经济制度,也没有消除资本对劳动的剥削,阶级对立的物质根源依然存在。新兴中间阶层尽管拥有高于产业工人的收入、财富、教育水平以及社会地位等,甚至部分人对生产资料享有一定的控制权和对劳动的监督权,但就其实质而言,他们仍然属于资本主义总体雇佣劳动队伍的一部分,其受雇佣和剥削的地位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尽管中产阶层看似享有了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更多福祉,甚至过上似乎同资本家一样的富裕生活,但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即中间阶层以及广大无产阶级生活的提高、境遇的改善是伴随着资本的奴役和扩张实现的,只要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关系不变,那么其被奴役、被压迫的社会地位就不会改变,对抗性的阶级矛盾和斗争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也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的。
( 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中间阶层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以及中间阶层的培育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分析,在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抗条件下,中间阶层的绝大部分群体由于不断受到资本扩张的挤压和倾轧,基本的利益诉求得不到充分实现,生存条件趋向恶化,因而有可能成为颠覆现存社会秩序、瓦解旧的社会制度的革命力量。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社会基本矛盾从对抗性矛盾转变为非对抗性矛盾。同时,剥削阶级作为一个完整的阶级也已经被消灭,中间阶层存在的对抗性阶级基础不复存在,因此其主要社会功能也随之发生根本性转变,即从原来阶级对抗条件下瓦解和颠覆现存社会制度的力量转变为维护、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力量。这一社会群体的不断成长和壮大,将会对缓冲和削弱社会不同阶层间的矛盾,维系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起到重要作用。这一认识的重要启示在于,在当下中国,要实现社会的稳定、持续和健康发展,就必须构建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进一步培育和扩大中间阶层群体,充分发挥其作为社会改革、发展的“推进器”和“稳定器”的双重功能。
从目前情况看,中国社会的分层秩序尚未完全建立,中间阶层整体规模相对狭小,发展还不够成熟,社会结构不够合理和优化。特别是在中国现阶段,由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利益分化和贫富差距扩大,使处于社会底层的部分群体产生了不满的情绪和社会心态,造成社会局部的矛盾和冲突,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严重影响。因此,要化解这一矛盾,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切实有效地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改善其生存和发展条件,有效缩小贫富差距。并通过畅通各种渠道促进社会阶层的上升性流动,能够使更多低收入人群提升到中等收入阶层,从而有效扩大中间阶层在社会人口中的比重。
同时,还应当看到,由于中间阶层来自于各个不同的社会群体,并不是一个高度同质化的整体,其内部的各个群体必然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难免产生矛盾和冲突。因此,中间阶层作为社会“稳定器”和“推进器”的功能若要得以实现,不仅取决于未来中国社会能否形成一个庞大的中间阶层群体,更为重要的是营建和完善有利于中间阶层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存空间、制度环境和保障机制,充分满足这些群体的多元利益诉求,保障其各项权利得以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分配模式的多元化发展,社会阶层结构不断发生分化,原有的“二阶级一阶层”的传统格局逐渐被打破,出现了诸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兴社会阶层,从而使中间阶层队伍不断发展和壮大起来。从中国社会中间阶层的构成来看,既有由普通干部和部分知识分子等构成的传统中间阶层部分,也包括了改革开放以后产生的大量新兴中间阶层,这些群体既存在整体利益的一致性,也存在着利益诉求的差异甚至冲突。就一致性而言,构成中间阶层的各个群体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在谋求社会发展和国家利益这一根本价值要求上来说都是相同的; 但同时,由于这些群体来自于不同的行业和职业领域,必然会存在不同的社会心态、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
因此,中间阶层的培育必须要照顾到其内部不同利益群体,充分尊重和满足他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需求,有效协调中间阶层内部以及中间阶层与其他社会群体的关系,积极构建团结和谐的群体文化,凝聚各方面共识和力量。
注释:
①②③⑤⑦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版第1 卷第272-273 页,第 273 页,第 297 页,第 271 页,第 280 页,第282-283 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版第 46 卷第 1001 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版第 3 卷第 470 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版第 34 卷第 647 页。
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马克思正义观,开启了人类思想史上的根本转变,他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与现实物质生产实践的角度为社会正义预设了科学的时空坐标。在马克思看来,正义从来都不是某种超时空的经验主义,而是现实社会实实在在的反映与价值选择。同时,...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论述的唯物史观中,《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一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西方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兴起后,从道德哲学角度对1史观的视域中建构道德理论或...
3.3身体概念与唯物史观的形成马克思的新的建构论的世界观同时也是一种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之所以说它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是因为它以现实的人作为历史前提以及历史发展的动力,而这一现实的个人在马克思看来就是肉体组织以及由肉体所决定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物...
自1932年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公开问世以来,东西方学者就围绕着《手稿》的性质以及马克思哲学的实质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多样化的甚至是截然对立的观点.着名学者张一兵在《人本学的青年马克思:一个过去了的神话...
通过本文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将《矛盾论》视为简单的经验堆积的“总结说”,还是将其视为苏联哲学教科书复制品的“抄袭说”,都是站不住脚的。...
所谓民生,就是人民群众在国家所享有的得以实现自我生活的不断发展、完善和充实的状态和机会,等等。民生问题是关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民生问题既包括一些地区人民的生存问题,还突出表现在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保、安全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