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2012~2013年我院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腰俞穴麻醉情况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5-26 共1902字
论文摘要

  腰俞穴麻醉是肛肠科常用麻醉方式,因其操作简便、安全及效果明显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肛肠科自1998 年开始使用腰俞穴麻醉,广泛应用于肛瘘、肛周脓肿、肛裂及混合痔的手术,临床效果可靠。现就2012 ~2013 年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腰俞穴麻醉情况进行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716 例住院临床患者中男 378 例,女 338例; 年龄18 ~78 岁,均于腰俞穴麻醉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1. 2 腰俞穴麻醉方法
  1. 2. 1 腰俞穴定位 患者取左侧卧位,俯首屈曲双腿,暴露腰骶部,腰俞穴位于第21 椎下凹陷中,相当于骶裂孔位置; 亦可定位于臀间线终点处,第四骶骨脊下缘的凹陷处; 或第4 骶椎棘突与两骶骨角所组成的等腰三角形的中心处。黄乃建对原有定位法进行了改进,称五骨突定位法: 具体指骶裂沟的外形以三角形居多,其上角为骶中脊末端膨隆处,三角形的两下角为左右骶骨角,三角形的中央即为标准穿刺点。除三角形标志外,三角形下面还有一个正方形或梯形或长方形也是取穴的标志。其中正方形上面为两骶骨角,下面是两尾骨角。可根据以上的5 个骨突准确定位到该穴位的部位。
  1. 2. 2 操作方法 患者取左侧卧位,俯首屈曲双腿,暴露腰骶部,予以骶尾局部常规消毒,准确定位腰俞穴后以右手持注射器 ( 7 号针头) ,垂直进针,通过骶尾韧带有落空感后抽吸无血,推药阻力不大,即可缓慢推入1. 5%利多卡因15ml,若无阻力或阻力小、无局部皮肤隆起、患者有酸胀感亦为成功,若进针困难,可在穴位上下、左右寻找裂隙或适当调整进针角度。改为坐位5 ~10 分钟,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及待无不适反应后转为手术体位。
  1. 2. 3 注意事项 ①坚持无菌操作,防止造成局部感染,若局部有皮肤病及感染则不适合做腰俞穴麻醉。②注药前回吸,有血时要重新穿刺,防止麻药入血。③穿刺不宜粗暴,反复穿刺造成组织损伤。
  1. 3 麻醉效果判定 显效: 完全无痛,肛门括约肌松弛,对牵拉、手术电灼刺激无反应; 有效: 疼痛不明显或单侧疼痛,肛门松弛,仅需要加少量局麻药物即对牵拉及电灼刺激可以耐受,能顺利完成手术; 无效: 疼痛明显,需更改麻醉方式或完全改为局麻后方能行手术治疗。

  2 结果

  麻醉效果显示,显效 67%,有效 31%,无效 2%。麻醉效果确切。

  3 讨论

  腰俞穴为督脉上的穴位。腰,腰部也,俞,输也。腰俞名意指督脉的气血由此输向腰之各部。其位于骶部正中,正对骶管裂孔。故腰俞穴麻醉,简称简化骶管麻醉,由成都中医药大学肛肠科曹吉勋教授于1957 年发明,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已于 1998年始将其广泛应用于肛门病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两年对腰俞穴麻醉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进行总结,从观察结果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腰俞穴麻醉具有以下特点: ①操作简便,副作用小。行腰俞穴麻醉术后患者可自行下床及行走,对血压、心率、脉搏影响很小,无需特殊护理。②麻醉过程痛苦小。因会阴部神经丰富,感觉敏感,故于肛周行局部麻醉患者非常恐惧且疼痛明显,而骶尾部麻醉患者感觉不敏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③麻醉后对肛缘形态无影响,不产生水肿,有利于手术进行。④麻醉后局部无麻药浸润,不影响电刀正常使用。⑤麻醉后可正常进食,减少患者术后不适反应。⑥针对混合痔的病人,因避免了局部麻醉后改变痔核体积及外形的缺点,行结扎术后维持原有正常肛缘皮肤形态,对术后保证肛门外观平整有重要意义。对于腰俞穴麻醉失败及效果不佳的原因予以总结以下几点: ①穴位选择不准确,因病人体质肥胖或骶尾骨畸形等原因加大了麻醉难度。②患者本身对麻药不敏感。同时在临床观察中,我们发现腰俞穴麻醉同样存在一些并发症: a 毒麻药反应,在 716 例患者中有2 名患者出现麻醉后头晕、舌麻、呼吸困难及耳鸣的情况,通过平卧、吸氧后症状可自行缓解,因患者发生毒麻药反应同时常伴有焦虑及烦躁等症状,故麻醉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一般状态,有不适症状出现后立即停止推药,转为平卧位并防止患者跌扑,必要时予以安定注射液 10mg 肌注。需要注意的是,注药前回吸无血时亦可出现毒麻药反应,不能麻痹大意。
  b 术后尿潴留,因腰俞穴麻醉能阻断 S2 节段神经支配的肛门和膀胱的神经,从而阻断肛门局部感觉而达到局麻麻醉,松弛括约肌的功能,但同时还能同时阻滞骨盆内脏神经,引起尿道括约肌痉挛和膀胱平滑肌收缩无力,导致尿潴留。一旦出现尿潴留,通过缓解病人精神紧张情绪及诱导排尿通常可正常排尿,若仍不能正常排尿需导尿一次,待次日麻醉完全失效后排尿恢复正常。

  参考文献
  [1]黄乃健. 中国肛肠病学[M].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91.
  [2]曹吉勋. 中国痔瘘学[M]. 成都: 四川科技出版社,1985:101.
  [3]路永超,孔伟. 哈乐防治肛肠病术后尿潴留临床观察[J]. 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 9) : 57.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麻醉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