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方东美之美学观念探析
【绪论】方东美美学思想探究绪论
【1.1】存在还是价值——“普遍生命”之特征研究
【1.2】一体还是两离——“普遍生命”与中西本体论渊源辨析
【1.3】哲学还是宗教——“普遍生命”与方东美晚年的神学转向
【2.1】艺术之源:“普遍生命”及对其的感知方式
【2.2 2.3】亦诗亦哲:艺术与哲学的和谐统一
【3.1】古希腊之物格化思想及其艺术流变
【3.2】近欧xuwuzhuyi精神及其艺术流变
【3.3】中国超越形上学及其艺术流变
【结语/参考文献】方东美对艺术发展流变的梳理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三节 哲学还是宗教--“普遍生命”与方东美晚年的神学转向
一、《人与世界在理想文化中的蓝图》与晚年方东美的宗教思想
方东美在对待宗教神学的态度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转变。方东美早年所写的《科学哲学与人生》中大多从中性甚至贬义的角度使用宗教一词,如他在描述中世纪之时代精神时便认为“欧洲中世,人人趋于宗教的狂欲,蔽于天神,喑于人理,一千年间人类各方面之活动无显着之进步者,其由来已久,非一日矣。”4其所谓“由来已久,非一日矣”,则指的是基督教神学源自于柏拉图的有神论思想,因此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在《中国人生哲学》中方东美则对古希腊的奥菲宗教、希伯来的犹太教及印度的佛教展开批评5,认为哲学不能走宗教的途径,并以中国哲学毫无宗教色彩为荣。可见方东美对于宗教及有神论是不持肯定态度的。但是到了耳顺之年,方东美的态度却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据其学生张振东回忆,“他在辅大授课时(自 1973 年 9 月至 1977 年生病入院前--笔者注),曾告诉学生说:‘人生该有一个宗教信仰,不管你信的天主教、基督教、佛教、回教、或其他有神的宗教;有宗教信仰后,你的生命与生活才能往以提升;否则,在世上追求的物质、艺术、哲学等皆无法得到圆满的结束与回答。’换言之,有了最高之神在上,人的心灵与生命才可往上提升。”6.而《原始儒家道家哲学》中则认为哲学家若缺少宗教精神则只能成为“世俗的哲学家”并产生很大的流弊。
自其观之,“假使一个哲学家忘记自己还应该有宗教家的身份,就只能形成世俗的哲学,只承认世俗的世界。这就造成一层云雾,把神圣世界与平凡世界隔绝了,把人类万物与宇宙中生命之源的精神隔绝了,最后造成了流弊,使上帝被放逐了。”1方东美的宗教思想在《人与世界在理想文化中的蓝图》(笔者按:以下简称蓝图)中体现得最为的明显。对《蓝图》的论述详见于《从宗教、哲学与哲学人性论看‘人的疏离’》与《中国哲学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前者发表于 1969 年第五届东西方哲学家会议,后者则是 1973 年台北“秋季学术讲座”之演讲稿。
恰如《从宗教、哲学与哲学人性论看‘人的疏离’》一文之标题所述,方东美在该文中从宗教、哲学与人性论三个角度对人的疏离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文章的第三部分,也即是专门探讨哲学的部分,方东美认为西方的哲学由于受到二分法的影响,将世间存有之领域层层隔绝,造成了人的疏离。因此,“若想从根本上解决人的疏离这个严重问题,则我们在共同分享存有时,都必须学习真正怀着公正平和的心态,去贞定一个广大悉备的蓝图,使万有在不同的存在领域各安其位。”2但《从宗教、哲学与哲学人性论看‘人的疏离’》方东美对于蓝图并没有作过多的解释,而是在指出“若要恰当阐释下页图表,势需若干卷帙的比较哲学。目前不可能详作申论。”3后便开始了另一话题的探讨。幸运的是,方东美在 4 年后关于《中国哲学对未来世界的影响》的演讲中极为详尽的对“蓝图”进行了讲解,使我们能一窥其中奥妙。
“蓝图”共分六层,由低到高分别为:物质生活之领域、生命生活之领域、心理生活之领域、艺术生活之领域、道德生活之领域和宗教生活之领域。其中,物质条件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及支柱。只有充分利用好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丰厚的物质资源,才能发挥生命的创进天性,追求更高的价值意义。首先需要发挥的是艺术的理想,以纯美的艺术精神将自然宇宙点化为生机勃发的生命园地从而激发人的爱人利物之心,从审美的境界趋至道德上的至善,再从道德的至善提高到神秘的境界--也即是宗教上的领域。最后,位于蓝图顶层,统摄宇宙间一切真相一切价值之精神实体则是“神秘莫测的神”(God the most high)。一方面,方东美认为这个“神秘莫测的神”代表着宇宙永无止境的真相与秘密,人类一切的智性都不足以揭开他的奥妙,用西方的 God 仍不足以形容他的伟大,必须用God-head、God the most high ,或者“皇矣上帝”1等词才足以形容。另一方面,《蓝图》中的“神秘莫测的神”也是一切精神价值的来源与人性超升的动力。方东美解释道:“为什么人类能够这样子兴奋?精神这样子能够振作?到达一种生命的成就,他不停止,还要向上面超升……,这就是因为宇宙在最高境界里面有一个精神的力量,拿那个精神力量去贯注在宇宙每一个角落里面的人、物、万有。
这样,宇宙每一个角落里面的人、物、万有,都贯注有神圣力量在里面,这个世界才可以提升,人类的生命价值才可以增进,人类的愿望才可以满足。那么,这个人可以把他提升到神性的地位!”2宇宙的最高精神力量“神秘莫测的神”将其无穷伟力贯注于一切众生,这便是方东美所言之“下回向”,而人秉受“神秘莫测的神”之伟大精神而奋发突进,从物质境界、生命境界一直超升,最后成为“高贵的人”(Homo Nobilis),“神人”(Divinity),此即是方东美所言之“上回向”.但是,无论是“下回向”还是“上回向”,都必须依赖于“神秘莫测的神”,它不仅是一切精神和价值之来源,也是人性超升之最终归宿。
二、“普遍生命”与“神秘莫测的神”之异同
那么,方东美对于“神秘莫测的神”的论述能否成为对于“普遍生命”说的补充与说明?有不少学者确实将方东美“蓝图”中的某些说法套用到“普遍生命”中。如《方东美哲学思想研究》一书中指出:“作为宇宙本体的普遍生命,将其创化动力‘贯注到整个人间世来',’贯注在宇宙每一个角落里面的人、物、万有‘.这是普遍生命大化流行中的’下回向‘.正是通过这样的流向,宇宙间最高、最神圣的精神力量贯注于人的生命和万物之中。于是,人的生命精神就随着普遍生命大化流行中的另一个流向’上回向‘,去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更完善的人格。这表明,人格层层超升的’上回向‘之所以能够实现,是由于作为宇宙本体的普遍生命,通过’下回向‘将其创化动力贯注于人的生命精神之中。”3又说“方东美的生命本体论是一种唯心主义哲学,而这种唯心主义也有其特色。他以’普遍生命‘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认为它是创化天地万物、无所不在的精神力量,整个世界即是被这种神秘的精神力量所造就。”1还有诸如《方东美美学浅析》、《方东美生命美学及其现代意义研究》等文章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其实,无论是“上回向”、“下回向”,还是作为“宇宙万物本源的……无所不在精神力量”,这些其实都是方东美发表于 1973 年的《中国哲学对未来世界的影响》中对“神秘莫测的神”的观点。而在对“普遍生命”进行集中论述的《中国人生哲学概要》、《中国人的人生观》及《人生哲学讲义》中都不存在这样的论述。尽管“普遍生命”与“神秘莫测的神”都是一切精神价值(当然也包括审美)的来源,因而具有美学本体论的意义。但是这两种本体论是截然不同的。正如上文所述,“普遍生命”以“即价值即存在”作为特点,它是对宇宙生命力与创造力的形容,绝非超自然的精神力量。《中国人的人生观》一书明确表示:“’自然‘对我们来说,是普遍生命流行的境界,其真力弥漫,贯注万物,因此自然是无穷的,它不被任何事物所局限,也没有什么’超自然‘驾临其上。”2.因此,用《中国人生哲学》的术语来形容,这种“普遍生命”应该被称为“万物有生论”.但是,“蓝图”却将自然界自身的创造与发用归结为一个玄之又玄的神,甚至认为自然界中的花草之所以可以灿烂的盛放也是源自于神的眷顾3,这样一种“有神论”的说先显然就背离了前期方东美的观点了。因此,将对“神秘莫测的神”的说法照搬至“普遍生命”,认为“普遍生命”是“神本体”、是“创化天地万物、无所不在的精神力量”.此类说非皆违背了《中国人生哲学概要》及《中国人的人生观》的原意,也与同期撰写的《中国人生哲学讲义》中“即价值即存在”之说法相谬。“蓝图”的提出距离《中国人的人生观》之发表相距 13 年,期间方东美的思想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即使是方东美在《从宗教、哲学与哲学人性论看’人的疏离‘》及《中国哲学对未来世界的影响》使用了“普遍生命”这一术语,认为“普遍生命”是一股创造万物的精神力量,我们也必须将其与《中国人生哲学概要》及《中国人的人生观》中的“普遍生命”相区别。更何况方东美在《从宗教、哲学与哲学人性论看’人的疏离‘》及《中国哲学对未来世界的影响》中就根本没有提及到“普遍生命”,可见方东美也是有意地将作为“蓝图”之神本体与前期所提出之“普遍生命”相区别开来。因此,将对“神秘莫测的神”的论述套用到“普遍生命”当中只会引起不必要的混乱,对于把握方东美之原意并无帮助。总述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普遍生命”在方东美艺术思想中的意义。
首先,在存在与价值的问题上,一方面“普遍生命”指的正是流行贯注于自然万有之勃勃生机,而并非凌驾在宇宙之上的精神力量,这股盎然生意是与宇宙密不可分的,离开现实存在之外再无所谓“普遍生命”.另一方面,“普遍生命”所周行的宇宙自然也是真、善、美等精神价值的本源,它不仅是丰沛的道德园地,也是盎然的艺术意境,中国一切美的艺术作品无一不是在投身于大化流行中悟出,无一不表现出宇宙中的生命活力,因而“普遍生命”具有美学本体论的地位。
其次,在传统美学及西方美学的问题上,方东美的“普遍生命”尽管融会贯通了西方某些思想因而多少与中国古代传统美学相异,但是,在“一体与两离”这一根本特点上仍然与传统的中国思想相契合,而没有像柏拉图及基督教思想一样另立一超自然的天国并将精神价值存放其中。因而,说方东美的思想是对柏拉图及基督教美学的改造,是一种西方本位的思想等说法需要仍然提出更多论据作为支撑。最后,尽管方东美在晚年的确越发的偏向于宗教、偏向于神学,他在《蓝图》中所构筑的“神秘莫测的神”具有浓厚的神学色彩。但是,方东美并没有在《蓝图》中使用“普遍生命”这一术语,且“神秘莫测的神”也与“普遍生命”即存在即价值之特征相刺谬,因此,我们所要做的应该是对方东美的思想进行分期,弄清方东美前后期思想之不同及其原因,而不是将其在不同时期的本体论思想混为一谈。
1时尚的界定和分类时尚是对fashion的译读,是舶来品。将英文对fashion的界定译为汉语可表述为:流行在特定时期内,其后有可能变化的衣着、发型或行为方式。现实生活中的时尚可分为:装饰类时尚、休闲类时尚、艺术类时尚;人群也可被分为三类:时尚的...
第一章普遍生命--方东美美学本体论探究对于美学家而言,本体论的问题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因为美学家不仅要对各种审美活动、审美现象做出描述,还要从根源处对美是什么的问题做出回答:是上帝的光辉?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还是自由的象征,自由的形式?或者说...
《周易》是先秦时期一部哲学着作,内容以高度抽象的六十四卦的形式表征普遍存在的关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变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文明的活水源头,李泽厚说,《周易》对中国美学的影响,首先不在于它所提出的个别直接具有美学意义的概念...
引言庄子,前355年--前286年。名周,战国时蒙人,曾担任蒙漆园吏。在先秦时期,作为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庄子是着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以及着名的文学家。他的代表作是《庄子》,包括内篇、外篇、杂篇共三十三篇。在老子之后,庄子继承并发扬了道家思...
虽然人们延续了Aesthetica这个美学的名称,公认提出这个现代知识新学科的鲍姆加登是美学之父,但由于鲍姆加登所设想的这个新学科的出身、对象、价值目标等有别于其它现代知识的属性及其复杂度,后来的美学家们对这个新学科做出了多种多样的理解、阐释和判断...
4林语堂生活美学思想的人生智慧与行为实践林语堂的生活美学思想有其丰富性和复杂性,其具体表现也是深广的。对林语堂生活美学思想的表现是本论文的核心和重点,本章主要从生态意识、社会态度、人生哲学、爱情婚姻和日常生活审美五方面重点阐释林语堂生活美...
第二节一体还是两离--普遍生命与中西本体论渊源辨析一、以两离作为特征的柏拉图哲学、基督教神学本体论在对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方面,方东美获得学界极高的赞誉。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此一桐城学堂的校训可说是对方东美治学路数之最佳概括。纵观其...
与其他人文学科一样,美学也应当有自己的哲学基...
一、和:从日常体验走向哲学审美《说文》中记载:和,相应也。和的本意来源于人们日常饮食口中所需的粮食,而粮食的春种秋收,循环往复,则需要阴阳和谐、风调雨顺。西周末年,史伯在与郑桓公的政治问答中首次提出了和实生物的美学命题:夫和实生物,同则不...
著名现代美学家、哲学家宗白华(1897~1987)先生,是我国现代美学研究的先行者,是现代中国古典美学的开拓者、继承者和比较美学的拓荒人,也是我国高校首开美学课程的第一位美学教育家,被誉为学贯中西艺术理论的学院派美学家、一代美学大师。他的主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