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

吸血鬼形象转变与美学变迁的关联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1-24 共6434字
摘要

  随着吸血鬼元素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小说和影视作品中,吸血鬼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地位远超狼人、巫师等超自然生物,可以说是独领风骚,成为了一种独立的文化符号。人们印象中的吸血鬼总是睡在古堡中的棺材里,夜晚才会出来觅食,它们十分俊美,如同贵族一般优雅。但是了解吸血鬼文化后人们就会发现,那些出现在最早的传说中的吸血鬼与它们现在的形象大相径庭。时代在变化,人们的美学观念也在不断地发展,西方美学、文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审美观的变化都给吸血鬼的形象带来了重大变更。学者们对于吸血鬼文化的研究基本局限在吸血鬼传说以及相关的文学作品的分析方面,但在哲学层面上却未怎么涉及。吸血鬼的形象是如何从原先的丑陋邪恶发展成如今这贵族般的绅士模样的? 为何吸血鬼的形象越来越受欢迎? 吸血鬼究竟"美"在何处? 本文将讨论吸血鬼形象的变化与美学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以突出人们审美观念的发展变化。

  一 早期的吸血鬼形象

  人们以为吸血鬼的传说来自于东欧,其实不然,吸血鬼的传说遍布世界各地。早期的吸血鬼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称呼,直到 18 世纪"vampire"这个专业词汇才出现,它源于 18 世纪初塞尔维亚地区发生的一起非常有名的吸血鬼事件。农民阿诺德·保勒据说曾被吸血鬼咬过,他意外身亡后虽被埋葬,但是却有村民时不时看到他出没,之后村民们莫名其妙地死于失血过多,并有十几人感染成为阿诺德·保勒一样的吸血鬼。奥地利当局调查了这起事件,并在报告中首次使用了"vampire"一词。"该事件的影响扩散至整个欧洲,法国 1732 年 3 月 3 日出版的《拾穗者》杂志中出现了'vampire'……在德国'vam-pire'这个词也在 1732 年首次被提及 …… 在英国'vampire'一词则是通过一篇写于 1734 年发表于1745 年的游记进入英语词汇的……此后'vampire'一词便成为吸血鬼的固定称谓。"当时的人们总幻想死后的世界是怎样的,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想法,但是他们大多相信灵魂的存在,也相信死人会重返人世。回到人间的灵魂有实体,会袭击人类或牲畜并吸食他们( 它们) 的血液。吸血鬼的概念就是这么产生的。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有吸血生物的传说。西方的吸血生物大多是死人复活,而东方则多被称为僵尸。譬如东南亚一带流传已久的不死僵尸,据说就是由邪恶的巫师所炼制的,其器官可以脱离躯体,甚至只留一个脑袋或者手就能攻击活人并吸食他们的血液。由此可见,早期吸血鬼的形象并不好看,他们大多呈死人模样,有些还能保持完整的人形,有些仅能保留人体的一部分。这或许是为了让人们产生恐惧。因为借助于人们对吸血鬼的恐惧,教会可以控制教民的言行举止,统治者可以迫使臣民顺从,崇尚邪恶的人可以掩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吸血鬼保持着丑陋、狰狞的面目,还与当时社会的美学价值取向有关。西方古典时期,人们最大的审美理想就是追寻事物的和谐、有序,亚里士多德把美的主要形式归结为"秩序、匀称与明确".到了封建神学统治的中世纪,人们把美的本源归于上帝,认为美的事物其本身应当和谐完整、比例适当。这一时期,人们审美观念的价值取向呈现出一种外在的、客观的、理性的和静态的特点,把事物的外在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和谐当作美,而且把与善和真相统一作为美的最高形态。所以,无论是绘画与雕塑,还是传说与文学作品,对人物的塑造都是脸谱化,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善良与凶残、智慧与愚昧等的二元对立表现得十分鲜明。正如普洛丁( Ploti-nus) 所说: "物体美是由于分享一种来自神明的理式而得到的,凡物质还没有完全由理式赋予形式,那就是丑的。"吸血鬼是邪恶的代表,它们与以基督教为主导的社会道德秩序相背离,为了迎合美学的时代特点、维护既有社会道德,人们只能把它们刻画成形象恐怖的生物。

  在 18 世纪中后期,理性主义在启蒙运动中取得了胜利,各种迷信严重受挫,但由于宗教方面的干预,吸血鬼迷信风潮反而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俨然成为了社会现象。当时的文学界分成了两个阵营,对吸血鬼的存在与否进行了激烈的论战。论战的结果只有两个: 一是这类迷信过去在很多地区属于道听途说,二是所有人都接受了"吸血鬼"这个词,使"vampire"得以系统地固定了下来。另外,从那时开始,吸血鬼的三个特征也普遍为人所接受: 它是附体的鬼魂,而不是虚无的幽灵; 它只在深夜活动,从坟墓或棺材里出来吸食活人血液,以延续自己的生命;被它袭击过的人,死后也会成为吸血鬼。由于这一时期的审美价值取向是理性的,所以在一些文学家的笔下便形成了吸血鬼传统的丑恶形象: "这些夜间的幽灵喜欢借着月光光顾睡梦中的人们,吸食他们生命的精髓……它们皮肤苍白、牙齿锐利、嘴唇猩红、指甲很长……它们变化多端,能化为苍蝇、老鼠和蝙蝠。吸血鬼们最初的面孔阴森而又可怕。"
  
  二 近代的吸血鬼形象

  到了浪漫主义时期,形势就一边倒了,文学家们欣然接受了这种"非科学的"吸血鬼,不少文学家都写过含有吸血鬼元素的小说,并以此为他们的作品增加浪漫、瑰丽、神秘的哥特式色彩。"这场浪漫运动的最大特点就是炽热,因为人的感情积累得太浓重,过于炽热,所以它维持不了多久",但它却促使美学形态发生了巨大的裂变,并给吸血鬼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

  浪漫主义被视为是对于启蒙运动的反弹,是一种对启蒙时代的反思。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强调演绎推理的绝对性,而浪漫主义则强调直觉、想象力和感觉。康德( Immanuel Kant) 认为美是主观的,审美是一种情感的判断,因此它是自由的.黑格尔(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性需要和感性成为统一体才能产生美,而审美是对日常生活的超越,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种感性中夹杂着理性的美学观,让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变得更主观、更感性、更强烈。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美的价值取向不再是一种秩序、和谐和统一,而是对秩序、统一的破坏。例如在《巴黎圣母院》中,人物的外表与内心截然相反: 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却蛇蝎心肠,敲钟人卡西莫多面目丑陋却心地善良。在这种内在的、主观的、非理性的审美形态下,文学家笔下的吸血鬼形象也发生了变化,尽管它们没有脱离邪恶的范畴,但却有了华丽的外形,并且有了一些人类的性格和思想。"尽管它们的意识中流露出来的多是邪恶、卑劣、淫荡,但是这却为吸血鬼作为特定的一种魔鬼下了最后的定义,此后有意识的吸血妖怪统一被称之为吸血鬼,而无意识的则被称之为僵尸。"吸血鬼就此被赋予了新的特点,它们不再是死而复生、只知吸血的怪物,而是拥有自我意识的超自然生物。

  真正让吸血鬼形象改变并风靡的是吸血鬼小说之父---爱尔兰作家布拉姆·斯托克( Bram Stoker,1847 - 1912) .他的小说《德古拉》是以历史人物弗拉德三世为原型创作的: 德古拉伯爵是一位外表俊美的罗马尼亚民族英雄,他骁勇善战,领兵出城抗击来犯的土耳其军队。他的妻子伊丽莎白日日为他的性命担忧,"每晚都被血腥恐怖的噩梦折磨".

  清晨,一支箭飞进了她的窗子,箭上紧裹着一张字条,说德古拉已经被杀。伊丽莎白不知是土耳其人的诡计,"片刻之后,她狂乱地奔跑,在第一线曙光露出之前,跑到了城垛的最高点……"德古拉胜利归来,见到的是"被衣服掩饰而看不出破裂、碎开的尸体,仍源源地冒出血来",听到的是"自杀而死的人当然是不能埋在圣地的",这让他悲痛,让他气愤。他"伸手抓起金圣杯,将杯中所盛的圣液随意泼弃。然后,他又冲回伊丽莎白身边,弯身用圣杯在最深的一摊圣血水中舀出半杯血水,再将杯子高高举起……一饮而尽。"他诅咒上帝、诅咒一切,化身成为不生不死的吸血鬼。四百年后,德古拉从罗马尼亚来到伦敦,遇到了伊丽莎白的转世---蜜娜。

  虽然蜜娜已成为人妇,但前世的羁绊使她与德古拉相互吸引、坠入爱河,为了与德古拉永生永世在一起而变为吸血鬼。德古拉伯爵风度翩翩,具有吸引异性的魅力和控制受害人思想的能力,他蛊惑了蜜娜和她的好友露西,将许多人变成了吸血鬼,把伦敦搅得血雨腥风。最终,他遭到猎人的追杀,被割裂了脖子、刺穿了心脏,但他死后展现的仍是"一张年轻、安详、又英俊的人脸".随着《德古拉》的问世,人们对吸血鬼的印象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近代吸血鬼的形象也开始有了模板,"俊美"、"永生"、"没有呼吸和心跳"、"容颜不老"、"贵族的身份"、"性格阴郁"、"生活在阴暗的古堡中"、"害怕阳光"、"银制品能对其造成伤害"等便成为描写吸血鬼的关键词。

  从大众审美角度看,随着美学价值取向的改变,人们对于外表美的追求越来越任性,甚至在 18 世纪末、19 世纪初的西方,达到了疯魔的程度。为了曲线美,贵族女性可以忍着痛苦、病变去束腰,甚至让医生取下她们的最后一根肋骨以缩小腰围,或者不惜放血来追求苍白的脸色。吸血鬼形象的转变正是发生在这一时期。斯托克笔下的男吸血鬼德古拉,皮肤苍白、神情阴郁、举止优雅; 法纽( Joseph Sheri-dan Le Fanu,1814 - 1873 ) 笔下的女吸血鬼卡蜜拉,高瘦纤细、肤色灿亮、音色甜美。它们英俊、美丽且容颜不老,举手投足散发着高贵的气质,这正是当时人们所追求的形象。这种外形的变化,使吸血鬼少了几分恐怖,多了几分魅力。但是,这一时期的吸血鬼仍会显露出狰狞的面目,因为其内在本质仍然是邪恶的。哈克就注意到了"伯爵那留有长指甲且手掌上竟长了毛的手"以及他那"尖锐的犬齿"、"邪恶的笑容","凝视他的脸,再次感到震惊---一剎那,他觉得好像正望着一具尸体".德古拉带着棺材和狼群来到伦敦,是为了酝酿阴谋,以期在大都市繁衍扩充吸血鬼队伍,最终征服人类,他只能是一个披着画皮的恶魔。

  三 当代的吸血鬼形象

  19 世纪中期以后,非理性主义、个人主观主义逐渐成为审美思想的基础。人们纷纷把美与人的非理性的感受联系在一起,认为真正的美在于人的直觉感受而不是外在事物本身的和谐与适宜,社会审美观念的价值取向呈现出一种主观的、内在的、非理性的、非功利性的、动态性的特点。例如存在主义的审美观,把美和人的存在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又往往把人的存在看成一种孤独的、荒谬的、痛苦的、沉沦的存在,因而文学和艺术也就是对人的这种痛苦、荒诞和孤独生存的揭示。受其影响,在西方当代文艺作品中,几乎没有了高大而丰满的大英雄,有的只是弱小的、彷徨的、苦闷的、孤独的、异化的小人物,折射的是现实社会及身处其中的人们的生存状况和精神困境。所以,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吸血鬼实际上是现实社会中那些被主流社会歧视和抗拒的边缘群体的象征。颠覆传统吸血鬼形象的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安妮·赖斯( Anne Rice,1941 - ) .研究美国当代吸血鬼文化的专家威廉 · 戴 ( William PatrickDay) 曾赞扬说: "赖斯是文学史上第一个赋予吸血鬼丰富内心和个性的作家,之前的吸血鬼尽管也有些个性特征,可仍只是鬼怪而已。"[16]

  1976 年 赖斯发表了她的成名作《夜访吸血鬼》[17],在形象塑造上把吸血鬼打造成一种立体而丰满的超完美生物。"吸血鬼( 路易) 全身洁白光滑,如白骨雕刻而成……他的头发如波浪般一层层梳向脑后,发卷摩挲着白色的衣领。"将路易变成吸血鬼的莱斯特"有着白皙的皮肤和金黄色的头发,一举一动都很优雅,而且像猫一般敏捷。""和《圣经》中的天使一样".作为吸血鬼,他们仍具有嗜血的本性,同样要以吸血维持生命。但他们竟具有人性,吸食人血会让他们内心充满痛苦和矛盾。路易初为吸血鬼,对杀人吸血心存内疚,所以在 4 年内只吸食老鼠等小动物的血; 莱斯特一直只杀人,但最后也在沉重的道德感驱使下专门挑选那些作恶的人作为吸食对象。路易怀念他的弟弟,同情芭贝特并对她产生了某种程度的爱,他与莱斯特两个男人之间则是朦胧模糊的暧昧关系。莱斯特一直照顾着自己凡世间的父亲,他把小女孩克劳迪娅变成了吸血鬼并与之保持着一种父女般相依为命的关系,他们和路易组成了一个三口之家。这一类吸血鬼与德古拉明显不同,不仅俊美,而且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鲜明的个性,他们不再是妄图征服人类的魔鬼,而是渴望得到人类社会的理解和认同的"另类".如果说德古拉象征的是 19 世纪末欧洲没落、垂死的旧贵族,那么路易和莱斯特代表的则是当代美国社会中不被主流文化所接受的同性恋群体。

  由于符合时代的美学价值取向,《夜访吸血鬼》中的吸血鬼形象深受读者喜爱,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美国文坛掀起了一股吸血鬼热浪,赖斯也被誉为"吸血鬼之母".之后,赖斯接连创作了《吸血鬼莱斯特》、《被诅咒的女王》、《肉体窃贼》、《恶魔迈诺克》、《潘朵拉》、《吸血鬼阿曼德》、《吸血鬼维多利奥》、《梅瑞克》、《血和黄金》、《布莱克伍德庄园》、《血颂》,以其非凡的想象力谱写了一首吸血鬼族的史诗。她笔下的吸血鬼不再是单纯的魔怪形象,不仅个个年轻貌美、举止优雅、充满贵族气质,而且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鲜明的个性。他们犹如同性恋者、激进女权主义者,追求真、善、美和爱情,在生与死中寻找生存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这样的吸血鬼形象之所以受到人们的认可,是因为它关联到了特定的社会存在,折射着存在主义的审美观。

  当代吸血鬼作品的主题已不再是单纯的善恶二元对立,作品中增加了不少元素,使吸血鬼的形象变得更加饱满。《暮光之城》[18]以一对苦命鸳鸯的情感纠葛为主线,融合了吸血鬼传说、校园生活、恐怖悬念、喜剧冒险等元素,描写了中学生贝拉与爱德华的浪漫爱情故事。爱德华来自一个"素食"的吸血鬼家族,拥有迷人的外表、超人的身体,又有着看透人心的本领,他的青春将永驻。而贝拉是一个天生运动神经差、皮肤苍白得像生了病一样的普通女孩,她的青春终将腐朽。他们两个人的世界,真的存在着交集吗? 作者让我们见证了青春的璀璨、初恋的美好以及理智与情感的搏斗、灵魂与肉体的挣扎。

  吸血鬼已被人性化,就连德古拉也概莫能外,在改编的影视剧中,他的形象变得越来越好,甚至成了具有反抗精神的斗士。2014 年上映的电影《德古拉元年》,将其塑造成为一个深陷爱情悲剧的"缺陷英雄".从这种形象的吸血鬼身上,仿佛可以看到现实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精神困境。他们或令人同情、或令人爱慕、或令人畏惧,尽显人性之善与人性之恶,他们其实与我们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四 结语

  哲学家休谟( David Hume) 认为,"美不是物自身里的性质,它只存在于观照事物的人心之中,每个人在心中感受到的美是彼此不同的。"[1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是关于吸血鬼这种带有迷信色彩的超自然生物的传说却盛行不衰。它之所以成为文学宠儿,并由丑恶的形象幻化为善良的形象,原因就在于不同时代的人在心中感受到的美是彼此不同的。从早期实用主义美学发展到当代的存在主义美学,西方的美学形态和审美价值取向经历了由理性到非理性的嬗变,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吸血鬼形象的变化则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美学形态和审美价值取向。传统的美学讲究的是"和谐"与"有序",追求的是事物的外在形式与理念之间的完全统一,故而传统的吸血鬼形象是面目狰狞、毫无人性。在理性至上的时代,文学作品中吸血鬼的形象只能沿袭传统的吸血鬼形象。康德美学将感性与理性统一起来,这对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从而改变了文学作品中美的价值取向,催生了新的吸血鬼形象。

  这一时期的吸血鬼依然存在着邪恶的一面,但有了俊美的外表,也有了一点人性。及至当代,非理性主义、个人主观主义逐渐成为审美思想的基础,吸血鬼文学被注入了大量人文主义的血液。吸血鬼的形象也因此变得更加饱满,不仅拥有俊美的外表,而且颇具人性,不同吸血鬼有着不同的心理世界。从美学的角度看,西方文学作品中形形色色的吸血鬼都是"人类无意识的恐怖、向往和激情所汇凝成的肉体化身"[20],他们的身体中必然被刻进了时代美学的基因。

  参考文献:
  [1] 苏耕欣。 吸血鬼小说---另类自我化的挑战[J]. 外国文学评论,2002( 2) : 67 -72.
  [2] 曲丽洁。 当代美国社会中的"异态"化的"常态"人物[D]. 济南: 山东大学,2005.
  [3] 王灵娟。 试论《吸血鬼编年史》中的吸血鬼形象[D]. 湘潭: 湘潭大学,2007.
  [4] 于姮,李超,邱迪。 论吸血鬼本源---德古拉: 《德古拉之吻》赏析[J]. 神州,2013( 28) : 15.
  [5] 刘礼飞。 从传说到传奇---吸血鬼形象的起源与演变[J]. 燕山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14) : 5 -9.
  [6] 陆启宏。 近代早期西欧的巫术与巫术迫害[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2009.
  [7] 朱光潜。 西方美学史: 上卷[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77.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