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灾害一直是困扰着人类生存的话题,它通常会对人类的生命、物质财产、精神和心理造成巨大的伤害,民间故事承载着民间社会的灾害记忆。民间故事中对灾难的理解,应对以及预防,反映了不同民族的世界观与思维模式。傣族民间故事将灾害的发生归因于天神的惩罚、恶魔,或恶神的作祟、神灵的受伤、神性动物的作祟,以直接对抗或通过一系列的仪式、祭祀活动的方式去应对,预防灾害,反映了傣族文化对灾害的独特理解和丰富想象力,表现了傣族先民积极面对灾难的态度和昂扬的斗志。
关键词 : 自然灾害;灾害记忆;傣族;民间故事;
Abstract: Disaster has been a topic troubling human survival, and it usually causes great harm to human life, material property, spirit, and psychology. Folk stories carry the disaster memory of the civil society. The understanding of disaster, response and prevention in folk stories reflect the world view and thinking patterns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ccording to Dai folk stories, the causes of disasters are the punishment of gods, the devil or evil makes trouble, the injury of gods and the trouble of pine animals.Dai ancestors deal with disasters directly or through a series of rituals and sacrificial activities to prevent disasters. It reflects Dai culture's unique understanding and rich imagination of disasters, and show the Dai ancestors' positive attitude and high morale to face the disaster.
Keyword: Natural disasters; Disaster memory; Dai ethnic group; Folk stories;
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伤害性。虽然说灾害是一时的,但是给人的精神和心理上的伤害是长久的。“有史以来,自然或人为的灾害经常对人类生命、物质财产或精神造成重大的伤害,形成灾难性事件。这些事件在人的群体意识上刻下印记,并被以各种方式记载下来,如文字记录、影像记录、空间纪念物、纪念仪式等。在民间文化中,最常见的灾难记忆方式是民间叙事”[1]。“民间叙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记载民众的灾害体验和心态,也传承民间社会抵抗并消除灾害的生活智慧”[2]。少数民族关于灾害的民间叙事则更具区域性特点与民族特色,主要表现在人们对自己生活区域内所发生灾害的记忆及应对策略。傣族民间故事中所记载的各种自然灾害就是这种区域性灾难记忆的典型,它反映了傣族先民对自然灾害的独特理解和应对方式。
一、灾害的类型
在傣族民间故事中,较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是洪灾、火灾、旱灾、地震、虫灾等。这些灾害不但对傣族先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破坏,而且给他们留下了惨痛的记忆。
(一)洪灾
洪水是中国民间文学中最常见的灾害形式,其往往会对世界和人类造成极大的破坏,甚至是灭顶之灾。在《傣族古歌谣》和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中也对洪水对人类、世间万物造成的破坏作了形象的描述。如《傣族古歌谣》中的《洪水泛滥》一节写道:“洪水滚滚来/岩石被冲散/大树被冲倒/森林被淹没/大地水汪汪/一片白茫茫/只有一座高山/山顶露出水面/跑上山顶的人/才留下一条命/跑不脱的人和畜/一齐死在大水里/水中的大蛇/水中的大鱼/见到水面漂蓿的尸体/张嘴就来吞/咬断头,咬断脚/天下一片臭腥腥”[3]。万物被洪水摧毁、人类居无定所、大地一片狼藉,这些描述显然反映了洪水带给傣族先民刻骨铭心的恐怖记忆。
(二)火灾
火灾亦是傣族民间故事中常见的灾害类型,在《傣族古歌谣》和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中生动地描述了火灾对人类和天下万物造成的巨大伤害。如《傣族古歌谣》中的《大火烧天》写道:“火焰烧通天/森林一片红/烧死蛇/烧死虎/石头炸/大树倒/越烧火越大/大火烧到山洞边/浓烟卷进山洞内/大人惊/小孩哭/洞内洞外乱轰轰/有的蒙脸哭/有的抱头跑/像野猴受惊/像小鸡逃散/人跑不过火/烧死很多/烧烂皮/烧碎骨/死者像焦炭/认不出是谁/”[3]。此外,史诗中的《神火毁地》一节中,也对火灾作了描写:“大火猛烧/烈焰猛燃/烧了十万年/烧通雅麻乃层1/地球被烧毁/毁掉十三层/只剩簿簿的三层/没有被烧毁/天被烧通了/地被烧烂了/大火灾/灭人类/万物毁/五万年不熄/十万年燃烧/后人把这叫做火灾”[4]大火数万年不熄灭,烧死了人类和动物,烧毁了地球,对世界造成巨大的破坏。这些故事都生动地描述了火灾给傣族先民带来的惨痛记忆。
(三)旱灾
对于傣族来说,旱灾对其造成的伤害同样是惨烈的,旱灾往往会造成庄稼死亡,人类遭受饥荒。如在《傣历年传说》[5]和《放高升的故事》[5]写到,烈日似火,导致大地上烈焰蒸腾,河海溪流干枯,禾苗草木枯死,人们饥渴无比,受到了死亡的威胁。庄稼与草木枯死、人类生活在饥荒之中,这些故事生动地记录了旱灾给傣族先民带来的巨大伤害,也深深留在了傣族先民的记忆之中。
(四)地震
地震所带来的破坏也是恐怖的,其往往会对山川、河流造成巨大的破坏,会对人类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傣族故事《巴阿伦2传说》[5]对地震灾害作了描述。故事写到,在人们居住的大地之下,躺着一个会使大地颤抖的庞然大物——巴阿伦。巴阿伦睡觉时的一呼―吸会使大地不停地抖动,当睁开双眼,眼皮碰着地层,大地便会随着眼皮的张合而震动,当他感到躺得不太舒服,身子发疼、发痒,便翻身子或是在地壳上摩擦,借以止痒。每到这种时候,大地便会剧烈地晃动。虽然这则故事没有直接描绘出地震给傣族先民所带来的破坏,但就故事对地震成因所作出的解释,可以说,地震灾害存在于傣族地区,曾给傣族先民造成巨大的伤害,留下了可怕的记忆。
(五)虫灾
作为稻作民族,虫灾是影响傣族先民生产生活的主要灾害,往往会对庄稼作物造成直接的伤害。故事《打疗3的由来》讲道:“天上负责伺养天马的神灵召马和地上种田的召纳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年秧苗返青时节,天马和许多飞虫把召纳田里的秧苗吃得一干二净。召马因没有保护好朋友的秧苗而感到内疚,于是教会召纳用打疗的办法来保护秧苗,此后,召纳的秧苗没有了病虫危害,长得又肥又壮”[6]。这则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傣族民众曾深受病虫灾害的影响,打疗仪式不仅是预防虫灾的方式,也是其灾害记忆的载体。需要指出一点,关于虫灾,更多的是表现在傣族的农业祭祀习俗中。作为一个有悠久稻作文化的民族,傣族早已认识到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于是在诸多与农业有关的祭祀仪式中表现出对虫害的惧怕和预防。
二、灾害的起因
若把这些灾害视为一种自然现象,研究者们可以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对其成因进行解读。但是,从灾害民俗学的观点来说,主要是从社会现象或者文化现象的角度对自然灾害的成因进行解释。傣族民间故事不仅对各种灾害所造成的破坏作了生动形象的描述,也解释了灾害发生的原因,主要分为天神的惩罚、神灵的受伤、恶魔或恶神的作祟、神性动物的作怪。
(一)天神的惩罚
在民间故事中,天神对人类的惩罚是常见的导致灾害发生的原因。在傣族民间故事中,洪灾和火灾的发生,多是因为天神见到世界混乱无序、人类懒惰、浪费粮食、不敬神等不义行为,而降下灾难惩罚人类。如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中,天神看到自己创造的大地一片肮脏、混乱,于是要毁掉大地上的一切,史诗记载:“由于神生气/由于神发怒/要惩罚大地/要毁灭人类/大火才毁地/大水才淹地”[4]。此外,在故事《金葫芦》[7]讲到,神创造了第二代人,但他们长的奇形怪状,心肠恶毒,不守规矩,父女、母子违背伦理道德。于是神怒不可遏,发动洪水毁灭了人类。由此可见,傣族民间故事中,天神对人类的惩罚和大地秩序的重建是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恶魔或恶神的作祟
在傣族民间故事中,恶魔或恶神的作祟也是导致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恶魔或恶神肆意妄为,时常导致人类受到巨大的伤害。例如,在故事《过年泼水的传说》[5]中,就讲到火灾和洪灾发生是由魔王作怪导致的。故事写到,魔王十分凶恶,能呼风唤雨,风会产生邪火,雨会导致洪灾,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苦难。此外,在《傣历年的传说》和《放高升的故事》中,旱灾和水灾的发生是因为恶神“捧麻点打拉扎”肆意妄为,无视天规。故事写到,“捧麻点打拉扎”精通各种法术,掌管人间的风、雨、晴、阴大权了。他无视天规,肆意刮风下雨,释放热量,造成了三季4混乱,把灾难带给了人间。由此可见,傣族民间故事中,恶魔或恶神任意妄为是导致灾害发生的另一原因。
(三)神灵的受伤
在傣族民间故事中,神灵受伤之后,无法动弹,也是导致灾害发生的原因。如故事《若温奇遇》[5]讲了龙王因双眼失明而导致了旱灾的发生。故事描述,到了耕作时间,老天却不下一滴雨,一个叫若温的小伙子决定去寻找水源。在途中,他发现东海龙王双眼意外失明,无法移动,躺在大河中,不仅堵住了水源,也无法施法降雨。后来在若温的帮助下,龙王双眼复明,及时行雨,解除了旱情。由此可见,傣族民间故事中,掌管天气的神灵受伤往往也是导致灾害发生的原因。
(四)神性动物的作祟
“在中国古人的宇宙观中,除了天空由撑天柱支撑之外,大地也常有对应的撑地柱支撑,大地因此才不至于陷落,不过更多见的是,大地由某种神圣动物在地下支撑着。这类神圣动物有牛、龟、鱼、蛇、象、鲸、龙、鸡等。每当神圣动物翻身、眨眼、呼吸或者休息的时候,便会发生地震”[2]。在傣族民间故事中,亦有相似的记载,上述故事《巴阿伦的传说》就讲到地震是由大鱼巴阿伦呼吸、眨眼、翻身导致的。
三、灾害的应对
在傣族民间故事中,面对突然爆发的灾难,傣族先民不但总是积极去抗击,力图尽快消除损失和危险,而且在灾难过后,也会采取各种措施去预防灾难的再一次发生。各种应对预防措施也是傣族先民灾害记忆的载体。
(一)直接应对的措施
1、人与恶魔的直接较量
“在中国民间文化的灾难记忆中,尽管神灵会帮助人们度过灾难,但在抗击过程中,人类并非是缺位的。他们积极抗击灾难的意志和努力,是战胜灾难的关键因素。这些人既有普通人,也有英雄”[8]。在傣族的民间故事中,傣族先民亦是如此。
面对灾难,普通人能够无所畏惧地走在前面。在《过年泼水的传说》中,当作恶多端的魔王给乡亲们带去巨大的灾难时,被魔王抓走的七个姑娘没有向魔王屈服,而是设法杀死魔王。最终,以依罕丹为首的七个姑娘除掉了魔王,为人们解除了灾害。在故事《若温奇遇》中,若温不愿看到人们遭受灾难,独自寻找水源。而后找到了神药,治好了龙王的眼睛,消除了灾难。以依罕丹为首的七个姑娘和若温都是普通人,他们无所畏惧的投入到抗击灾难的斗争中。他们就是傣族民间社会的力量,是勇敢抗灾的傣族先民的代表。
2、躲进葫芦或爬上大树
葫芦是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中常见的意象,或作为躲避洪水的工具,或作为孕育人类和万物的母体。同样,葫芦也是傣族先民躲避灾害的一种方式,如一则故事讲道:“洪水淹没了大地,一对兄妹躲进了葫芦里,避开了洪灾,而后兄妹成婚,繁衍了人类”[9]。
遭遇灾害时,爬上大树也是傣族先民直接应对灾害的办法,大树在灾难过后也往往被奉为神树,而神树就成为傣族先民灾害记忆的有形载体。如故事《山神树》[5]写到,洪水漫上了高山,淹到一棵古树附近,洪水中漂来了两群人——5家傣族和7家爱尼人。大树的枝叶像竹筏似地挡住了他们。这12家人拉住12条大树枝,爬上了大树,躲避了洪灾。
3、洗塔求雨
洗塔求雨透露出傣族先民希望风调雨顺、预防灾害愿望,而塔也成为了傣族先民灾害记忆的载体。“据佛经记载,很久以前,连续几年天上都不下雨,于是,地上的人、兽类、禽类等万物各自的首领便联合起来,到天上找天神‘帕雅天’谈判。最后达成协议每年雨季天神要下雨,而且要在夜里下,白天不下,否则会干扰人们干活,如果插秧时节仍不降雨,人们便认为这是天神疏忽所致,就要举行洗塔求雨仪式。届时,家家户户都要预先准备好遮雨的草帽和雨伞,然后挑水到村子后山的佛塔上去洗塔,佛塔便会将人们求雨的信息传达给天神,雨水很快就会降临”[10]。
(二)预防手段
在傣族民间故事中,对灾害的预防更加突出了灾害带给傣族先民的惨痛记忆。正是在灾难发生过后,其带来的恐惧和惨痛挥之不去,才促进了一系列预防手段的产生,傣族先民以期通过预防措施,阻止灾难的再一次发生。这种预防手段主要表现为各种传统习俗,仪式和祭祀活动。
现举几例予以阐明。
1、泼水节与放高升
在上述《傣历年传说》和《过年泼水的传说》的故事中,泼水节是为了纪念7位勇敢善良的姑娘,但是“我们要透过泼水节神话、传说的面纱,看泼水节的本来面目。我认为泼水节本质上是稻作生产中的祈雨仪式。从以上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魔王代表着干旱,他的头颅或者鲜血寓意酷热、不洁,这个恶魔是导致无雨的原因。可见,泼水节其实是‘灭旱魔’的愿望”[11]。
放高升是傣族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它不仅昭示着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期待,也象征着把人间的疾病、灾难送走。《放高升的故事》中,英雄帕雅晚意外死去,民众通过放高升的方式向帕雅晚传送节日来临的信息。帕雅晚在天看到高升之后,便请风、雨和五保之神到人间来欢度佳节,并且还把当年雨水的好坏,收成的丰歉预先告诉民众。由此可见,放高升实质是傣族祈福消灾的一种方式。
从这一点看,泼水节和放高升活动,实质是傣族先民在经历灾难之后,希望通过二者起到一种预防灾害的作用。两者不仅是一种预防灾难的措施,也是傣族先民灾害记忆的一种表现形式。
2、“赕坦纳”仪式
傣族的“赕坦纳”仪式,即祭祀“谷魂奶奶”。“谷魂奶奶”在傣族的信仰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她能保佑傣族民众和农作物不受灾害的威胁。在故事《谷魂奶奶》中,“雅奂毫5不满佛祖,便带谷魂离开,谷魂一离开,世间就遭受了严重的旱灾,大片的土地荒芜,庄稼颗粒无收,到处是饥饿的人群,而后瘟疫横行,每个村寨都有人和牲畜死去。佛祖束手无策,就只能去求雅奂毫回来。雅奂毫回来后告诉百姓说:想要消除灾难不仅要种好稻谷,还要把我的故事写进经书,以此来教育后人”[5]。此后,祭祀谷魂奶奶的仪式就流传了下来。傣族希望在稻谷生长期间雨水充足,无灾无害,即通过“赕”来保佑庄稼丰收,避免灾害。笔者曾对该仪式做了详细的田野调查,以下是对一村民的访谈:
笔者:你觉得“赕”有什么用呢?对生活会有什么影响呢?
玉应香6:肯定会有影响的,“赕”就是为了驱除恐惧,心理得到释放。
笔者:“赕坦纳”是不是为了避难,不让洪水淹没庄稼?
玉应香:对的。以前,雨水多、虫子多,水稻会受到灾害的影响,所以要“赕”,插“达寮”,让水稻丰收。虽然现在没种水稻,但我们离不开土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所以就要“赕”,祈求平安幸福,远离灾害。
从这一点上看,“赕坦纳”仪式不仅是傣族民众预防灾害的手段,也是傣族先民灾害记忆的载体。
3、“报干”祭祀活动
在稻谷的生长过程中,举行“报干”仪式也是预防灾害的重要措施。云南武定东坡等地的傣族会在六月初一至二十三日举行“报干”祭祀活动,祈求灾害远离水稻,获得丰收。届时,傣族民众会拴一头牛在村中神树下,巫师站在神树旁,念叨《咒词》:
“秧苗已经栽下田里……雀吃揪掉耳朵,鼠吃敲掉牙齿,咬着秧根叫它死,咬着秧尖烂全身,烂得就像臭鸡蛋,烂得就要生大蛆,吃尖的叫它嘴歪掉,吃根的叫它脚掌弯。一切鬼怪和精灵,统统撵到山旮旯,统统撵到卧岩下,统统撵到落水洞,统统撵到大树林”[12]。
“《咒词》中有非常狠毒的诅咒话语,诅咒不准雀鼠害虫危害主稼,咒骂越毒辣,越表现出人们对稻谷的爱护和对丰收的殷切愿望”[10]。由此可见,《咒词》对病虫狠毒的诅咒,不仅表现出傣族先民曾深受病虫等灾害的威胁,也是傣族先民对灾害记忆较为独特的表现方式。
除以上措施,傣族民间还流传诸多御灾防灾手段,如祭寨神、祭天神、祭仓龙等,这些手段表达了傣族民众祈求远离灾害,风调雨顺,保障自身的生产生活的愿望。樱井龙彦等人认为“记忆的再生和传承有存在可视形体的时候,也有以潜在的、无形的形式传承的情况。灾害的记忆也是通过有形和无形这两种形象进行表现和传承的。与灾害有关的历史文化遗产(都市空间、建筑物等)是灾害记忆的有形载体,谚语、传言、传说、口头传承、祭祀礼仪等是灾害记忆的无形载体”[13]。由此来看,上述的神树、佛塔、“赕坦纳”仪式、“报干”祭祀活动等,不仅是傣族民众御灾防灾手段,更是傣族先民灾害记忆的有形和无形的表现形式。
综上所述,与灾害斗争的经历和体验以民间故事的形态,深深根植于傣族先民的记忆之中。“记忆是社会性地构建出来的,它以现实为导向,构成经验,并在实践中起到功能性的作用”[14]。傣族先民对灾难的理解、应对以及预防,反映了傣族先民的世界观、思维模式和生命价值取向。傣族民间故事中,有关灾难的记忆和应对灾难的经验,它凸显着傣族先民强烈的抗争意识和面对灾难积极进取、努力重构新秩序的美好愿望。
参考文献
[1]樱井龙彦,陈爱国灾害民俗学的提倡[J]民间文化论坛, 2005(6):62-70.
[2]杨利慧世界的毁灭与重生中国神话中的自然灾害[J].民俗研究,2018(6):60.
[3]岩温扁,岩林.傣族古歌谣[M].云南:中国文艺出版社, 1981:32-34.
[4]西双版纳州民委巴塔麻嘎捧尚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9:121-123.
[5]岩香.傣族民间故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24-25, 136-138,285-296.
[6]杨胜能.西双版纳一勐巴拉娜西民族丛书- 农耕文化[M]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6:78-79.
[7]岩峰,王松,刀保尧傣族文学史[M].昆明:云南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5:86.
[8]王卫华.中国民间文化中的灾害记忆一基于北运河精怪传说的分析[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46(5):4.
[9]刀承华傣族文学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111.
[10]刘荣昆傣族生态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10:26-27.
[11]屈永仙傣-泰民族的泼水节起源神话及其祈雨本源[J] 民间文化论坛, 2014(4):32.
[12]王国祥.傣族历史文化求实录[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6:36-37.
[13]樱井龙彦,虎萍,赵彦民灾害的民俗表象一从“记忆”到"记录 再到表现"[J].文化遗产, 2008(3):76-87.
[14]李永祥灾害场景的解释逻辑、神话与文化记忆[J].青海民族研究, 2016,27(3):1-5.
注释
1雅麻乃层:传说神开天辟地时,也把地球划分为十六层,地心下的第十三层就叫做”雅麻乃层”。
2巴阿伦:传说中酣睡在大地底下的鱼,传说这鱼苏醒时,会使大地发生震动。因其带有神性,故归为神性动物。
3打疗:即“达寮”,是傣族原始宗教的法器,具有辟邪禳灾的功能。
4(1)三季:傣历分冷季、热季、雨季,每季四个月。
5(1)雅奂毫:即谷魂奶奶。
6(2)玉应香,女,52岁,西双版纳勐龙镇曼勐村村民。
傣族民间文学中,一直延续着万物有灵的原始思维及其浓厚的生态审美意识和生态思想。虽然从单个作品来看,其中有些篇章会由于兼顾实用性而导致审美性不能充分展示,其生态审美与生态思想不构成完整的体系大厦,但总体上看却如满天的繁星点点,仔细辨别,便能...
傣族是一个绿色的民族,其文学和文化都是充满绿韵的。在历史长河中,傣族人民创造了歌谣、神话、传说、故事、叙事诗等一大批优秀的文学篇章。翻开这些作品,那种浸满生趣的绿色气息总能使你在回归自然中体味到生命之美。从神话、歌谣中对人与自然万物的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