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神话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可见一斑,没有神话,民族难以发展,在神话故事中,应用了很多隐喻手法,如果没有隐喻,很多文学作品都不能很好的体现其主旨.神话是一卷原初时期的诗,神话故事中有很多隐喻手法的应用,对隐喻进行分析,可以透过神话故事的表面,去探析神话故事中的民族精神的发展.神话不仅是从远古时期一直延续到现在的一首歌谣,更是一种精神与文化的传递和延续.中国神话中对于隐喻的应用主要是由于如下两个原因:一是古代人认知有限,表达方式有限.古代人对于世界的了解是朦胧的,在那个时候,无法站在前人的智慧上去了解,他们所接触的事物有一定的局限性,从神话的源头可以发现古代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了解总是不全面的,总喜欢运用一些神话故事去解释问题,运用隐喻的方式去尝试描述他们所生活的世界,知道时代慢慢的发展,人们不断的纠错,从那些隐喻的古老神话中找寻一些解释并结合自己的感知去表达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二是生产落后,在远古时期,人们的生产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对大自然中的很多现象不能解释,在长期的生活中,便凭借着自己的想象,创造了神话故事.他们的想法较为天真且直观,并没有去探索现实的可行性,只是以一种可能的甚至是超能力的方式去认知世界,以此来反映对大自然现象的天真解释,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文主要从隐喻的定义以及古代神话中隐喻的具体应用谈起,运用隐喻认知阐述中国的古代神话,这对于探究中国神话是一种新的认知方式也是非常重要而又意义的事情.
二、隐喻的概述
隐喻是用一种抽象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意思,那些话的描述在描述的过程中不会直观的去表达所想表达的事物,有时候会选用一个寓言故事,或是一段历史等方式去描述.在神话故事当中,很多都是来源于古代的人们对自然界的解释,他们无法知道为什么天上有月亮和太阳,就创造了嫦娥的故事还有后羿射箭的故事,并用这个故事去阐述他们对于自然界最原始的最抽象的了解,通常来说,是用人们已知的思维方式来对未知的东西进行阐释,用具体的形象来说明抽象的形象.很多学者只是简单的把隐喻当做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单纯的认为隐喻的作用只不过是修辞文学和故事的一种技巧.但是,近年来随着对隐喻的研究逐渐加深,对隐喻的认识也逐渐加深,有学者研究得出,隐喻是人们利用语言对抽象的意识和概念进行表述的一种重要方式和工具."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的观点已普遍为人所认识和接受,隐喻不仅仅是语言上用来修辞用的,更为高层次的是一种认知的概念.更为具体地说,隐喻是用自己在生活历史中的生活经验以及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或是表达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思维模式,人类利用对两种本质上有相似之处的事物进行感知,通过不同的感知之间的交融来对真实的感受和感情进行表达以及评价,是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在隐喻的表达手法和结构中,一般会将两种看似无联系的事物相提并论,使得人们通过自己的认知产生相应的联想,最终对抽象的情感进行表达.总体说来,隐喻是人类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在一个领域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来对另一个未知领域中的事物进行描绘的过程,是一种思维模式的体现.因为隐喻的存在,两个领域中看似并不相关的事物可以相提并论,可以进行类比和对比,从而使得人们对未知领域中的事物也可以准确的认识以及阐述.
三、中国神话中应用的隐喻思维
中国神话有着我国民族特有的历史色彩,在很久以前就有很多神话传说流传下来.在神话故事中,应用隐喻思维也是十分普遍的.神话是源于远古时期的人们对世界以及自然的一种认识,在神话中应用隐喻思维,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运用翻译的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隐喻即是真正的"移译"或"翻译",神话表达的真正目的,不是将世界的一种客观的面貌表现出来,而是要将人们对于社会和生活的理解进行表达和阐述.例如:最初的盘古开天辟地,就有这样的描述: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 "仔细阅读这段文字,就可以发现,古代人运用了"翻译"的方式在描述当时盘古开天辟地的场景.例如,在这段文字文字中的皮毛为草木,汗流为雨,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这些比喻都是根据两者的相似性来进行描述的.如果将这个故事中所蕴含的神话色彩分开,那么可以看出这个故事想要表达的就是创造人类的一个过程.其中,源的范围是人以及人的创造性,而目标范围则是宇宙.这段文字是一段深化,但其中体现的却是人们对宇宙的一种发展观,对宇宙的一种整体认识.
(二)运用类比的方式
此外,在《西游记》中也有描述:"天和地连在一起,像一个大鸡蛋.有个叫盘古的神人将天地一劈为二,后来三皇治世,五帝定伦,分地面为四大洲 ".天地是连着一起的,像一个球形,因此像鸡蛋的形状,此外,天和地中间还有万物,某种程度来看又是是隔开来的,发展到后来,就有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以及后来的皇帝治理国家,大地就更变成了四个大洲,分成了四个部分.整个神话是运用了鸡蛋去类比地球,这种隐喻的方式在其他的神话中也有很多的一些应用,但这不是单单的类比而已,我们在探究古人如何在神话中描述自己意识的时候有了这个背景就要知道很多时候,这是古人有意识地以彼思想内容的名称指代此思想内容,并用人的生活用语谈论神灵,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论未知世界.
(三)故事系统中的隐喻神话故事中,隐喻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表现手法,是人们用已知思维去表达未知世界,用熟悉的事物去表达陌生事物,用简单来表达复杂的一种方式,是对世界进行理解的一种手段.中国的神话着作有很多,其中最原始的一部是《山海经》,这其中所记载的一个世界,比如其中山水、人物等,其实是人体结构的一种象征,那些山水之间的缠绕和连接,就像是人体内的各种经脉一样,错综复杂地联系在一起,看似像一幅风景画[1].实则是对人体的一种阐述.之所以能够应用山川河流来象征人体的内在结构,其实是中国神话的隐喻手法的一种绝妙体现.
(四)神话隐喻中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在神话以及语言的思维中,都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会用部分代替全局,用局部代替整体.古代的修辞手法中就将其称作是隐喻.在这种背景下,语言以及神话中的部分就变成了整体.在语言中,两个有相似特征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关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实体,我们在对它进行叙述的时候,都可以与它的相似之物之间进行有效的转移.这种隐喻的特征以及运作方式至今还是我们比较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比如盘古开辟天地,这是我国一个比较古老的神话故事,其中写道"首生盘古, ,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2]
如果将这一段话中所蕴含的神话色彩去掉的话,我们可以看到,这段话中的隐喻机制,这其中,隐喻的源是人以及人是如何创造出来的,目标则是宇宙以及在其中的所有事物.但这些文字中本身就蕴含了一种神话基调,这是人们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宇宙观以及发展观的体现,是这种观念的一种隐喻体现.
(五)在文字中运用隐喻的手法
神话中的隐喻思维,很多都是通过语言以及文字表现出来的,因为隐喻思维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载体,对于神话而言,载体就是文字.尤其是我国古代的象形文字中,体现的隐喻思维更为丰富.象形文字是利用形状来表现字的意思,通过这些文字的组合,往往可以带来不同的隐喻意义.比如日和月之间的组合,形成了光明,比如嫦娥这两个字,去掉了偏旁,则变成了常我,表示的是一种永恒常久的意思[3].这种利用文字来表达隐喻思维的方式在神话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至今都还在应用,在神话语言的构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比如在《山海经》中"共工"二字其实是"洪江"的隐喻,代表的是泛滥的江河,这种利用文字进行隐喻表示的手法,这种思维模式,可以说是我国的文字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四、结语
神话故事的隐喻认知包含了很多因素,各种变幻的要素都可以通过隐喻的手法体现出来.从本质上讲,神话是一个幻想的世界,是远古时期的百姓在长期的生活中累积的一种对自然对世界的看法,是源于他们的真实生活.但是神话故事的表达并不是按照逻辑的方式进行的,而是以一种隐喻的认知来表达的,利用具体的展示抽象的,利用已知的展示未知的.中国神话是我国的思想国粹,对人类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国神话有其独特的特点,一般而言,中国神话中运用了许多的隐喻认知,我们去探究中国古代神话的隐喻认知,就可以探究我国古代先民的思想,这样可以帮助我们以一种宏大的历史观去解释古代先民认识世界的方式,弄清楚隐喻认知的应用还可以让现代人去探索此前中国先民如何思考自然现象,对无法恢复的历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郭强.修辞隐喻、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关系再探[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1):96-98.
[2]张文安.宇宙论哲学与盘古创世神话[J].古代文明,2007(4).
[3]王德保.神话的由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86-96,113.
[4]古春梅.论中国神话中的神性、人性与圣性[J].作家,2009(2):101-102.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革刚刚结束,世界瞩目东方文化,中国文学也在经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之后开始寻找民族文化之根,在此背景下李锐也开始倾心乡土,并在80年代末创作了《厚土---吕梁山印象》。《厚土》一经出版,广受好评,以其创作机制、价值影响为...
中国西南的纳西族因东巴文化着称于世,2005年,东巴古籍列人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东巴叙事传统指纳西族民间祭祀-东巴在东巴仪式及民俗生活中进行叙事活动的文化传统;它以宗教信仰及行为实践作为叙事动力,以仪式及民俗活动为载体,以神话为叙事内容及表现形态...
神话反映仪式,水神巫术神话所反映的即是水神巫术仪式。水神巫术仪式是人们通过对水神施加影响而达到降雨止雨或控制水域的手段。张紫晨指出:巫术是人类企图对环境或外界作可能的控制的一种行为,它是建立在某种信仰或信奉基础上,出于控制事物的企图而采取...
在中国民间故事中,有一种着力塑造聪明机智、善于持家处事、敢于向封建礼教和伦理观念发起挑战、主张自主婚姻爱情的女性形象的故事,这类故事学术界称为巧女故事,它是以巧女形象为中心的民间叙事。《汉中地区民间故事集成》中收录的巧女故事同样具有以上共...
20世纪初,随着域外神话的大规模输入,许多学者开始在汉语典籍中寻找相应的神话。不过,令这些学者备感受挫的是,见载于《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书中的神话资料,呈现出与希腊、北欧诸国神话截然不同的面貌。面对残存于汉语古籍中的神话碎片,如...
自20世纪前期中国现代学术在探索中萌生和起步以来,梁祝故事就进入了众多学者的研究视野。一百年来,有关梁祝故事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丰富的成果,稳定的研究方向和极富借鉴、参考意义的方法论资源。总体来说,20世纪以来的梁祝研究,经历了一个由民俗学研究...
对中国故事学人而言,从事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具有很多优势:一是随着三套集成工作的完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大量在民众口头流传的民间故事文本被记录下来;二是在一些农村地区,传统的讲故事活动依然存在,为故事讲述活动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歌谣与谚语作为普遍存在于各民族中的文化创造,同样大量存在于中国历代社会生活中。因此,自《尚书》始,歌谣谚语便与史传文学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歌谣与谚语,本为两种言语形态,即歌谣大多可以歌唱而谚语则不能,歌谣主要以实时或即兴演唱的姿态出现,而谚...
摘要神话蕴含着一个民族先民们的生活智慧,内容涉及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先民互相传述,并将神话信以为真。神话也是一个民族最原始的文学样式,在神话中,形形色色的人、事、物都反应着先民最原始的文学表达方式。...
作为中国民间文化中极具生命力的一种形式,传说以其鲜活的角色形象,错综的情节单元,深厚的生活感染力在文化传承中生生不息。传说的背后蕴含着人类共同的思维逻辑和深刻的心理结构,反映并满足着人类各种实际的或象征性的需要。在民间传说一系列家喻户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