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民间文学论文 >

我国民间故事讲述的语言特点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1-18 共7397字
摘要

  日常生活中的民间故事讲述活动(以下简称讲故事),是讲述人在特定场合用口头语言与听众互动中的讲述行为,其互动话语兼具口头艺术和人际交流的特征。有关讲故事的语言交流的深入研究,是我国故事学亟待拓展的视域之一。正如万建中所说,民间故事是语言的艺术,但“故事是如何‘说’出来的”等问题令20世纪我国故事学家们束手无策。①讲故事的语言,不仅包括方言、语音、声调、节奏、重复、省略等口语媒介层面,还关涉话语互动的语境、听讲主体及其辅助行为、故事生成等。本文只对此问题做一些粗浅的探讨,期待志同道合者的批评或反思。

  一、我国民间故事的语言研究的综述

  事实上,与文本研究、类型研究的洪流相比,我国学界对于民间故事语言问题的研究如涓涓细流,只断断续续地被一些学者论及。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钟敬文、刘万章、葛孚英②、周作人③等就提出记录故事的语言诸问题。对故事记录语言的把关,就是对故事本真性的确认。建国后,仍有不少学者对此发表见解(钟敬文1950、1980④;刘魁立1957、1960;许钰1985、1996⑤),延续到90年代。可见此问题的重要性和解决的难度。从表面看,它是文字记录技术处理问题,实则关涉故事口头性本质特征的理解。因此,这些讨论带动了对讲故事话语互动交流特点的思考。

  许钰较早讨论了故事讲述的语言特点。其文《现代传说的语言问题》关注了现代传说的口语特色,分析口头叙述的语言基调、讲述人叙述的功能、叙述语言的变化、生动的口语词汇。该文结合听讲经验,对比作家文学风格,阐释了被记录整理的传说文本中讲述人口头叙述的语言特点,触及到口承故事语言的一些基本问题。①至20世纪80年代,尤其1984年之后,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编纂促使故事搜集整理在全国展开,发掘出数以万计的故事、成百上千的故事家、数个故事村。秉持“忠实记录、慎重整理”的原则,加上录音机的采用,催生了一批尊重地方口语风格的采录者及其采录的故事集,以及研究故事家讲述特点和语言风格的着述。如张振犁《从曹衍玉的故事谈起》指出曹衍玉“古拙”而有别于书面语的话语艺术特色②;袁学骏《耿村民间文学论稿》归纳耿村各故事家的讲述风格和语言特点③;王作栋《从村落到社会---中国农民故事家刘德培故事活动简论》分析刘德培与听众话语互动中借风扬谷、相机切入等特点④;江帆《民间叙事的即时性与创造性---以故事家谭振山的叙事活动为对象》总结谭振山面对不同类型的听众时根据叙事程式即兴创造的话语行为特点。⑤ 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是研究者从采录现场“听/看”出、或从故事家回忆中“悟”出、或从采录文本中“读”出讲述人话语行为的概貌,而关注具体语境中话语互动的系统考察却很少见。

  故事的普查揭开了一幅宏阔的、讲故事的生活画卷,引起学者对故事本质的深度认知。许钰撰文对讲故事的民俗性质和口语特点进行深入思考,将讲故事视为民俗活动之一,以语言学知识重新诠释口承故事的语言问题,分析了听众和讲述人的互动反应、讲述人的讲述方式、结合体裁的叙述特点以及表演中口语的语词类别、结合体态语等表达特点,提出围绕口头语言记录故事的田野作业法。⑥ 许钰把故事重置于广阔的民俗生活中,视之为讲述人和听众参与共建的民俗事象,强调在讲故事的民俗活动整体中来考察讲述行为和语言,推进了此后的故事研究进程。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民间文学界加强吸收国外理论方法、反思国内研究历史和现状,努力寻求学科独立、突破困境,产生了学术理念和研究范式的转变。西方近60余年的学术演进中,口头语言和表演行为作为口头传统的重要构成逐渐得到系统观照:从博厄斯、萨丕尔研究“民族语言学模式的文本”,雅各布森奠基言语民族志,到泰德洛克开拓民族志诗学,再到鲍曼把表演作为艺术交流方式。口头程式理论、表演理论、民族志诗学、行为视角等理论方法被尹虎彬、朝戈金、巴莫曲布嫫、杨利慧、安德明等陆续译介与运用。⑦ 这触发了我国学界对口头范式的反思,对口头语言和行为研究的关注。刘铁梁、刘宗迪、贺学君等强调从书面范式向口头范式的转换;万建中致力于口头语言范式和生活属性的研究;周福岩、江帆、杨利慧等关注了口头叙事表演;笔者、林继富等探索村落语境中讲故事活动现状与传统,口头的、行为的、表演的、过程的研究正改变着“以文本为中心”的故事研究现状。⑧上述学者中,万建中对故事的口头交流的理论研究较多。其文《论民间文学的口头语言范式》

  将口头交流视为民间文学的存在形式,分析民间文学(以故事为代表)的口语范式的优越性、以“声音”构建场域的特征,主张记录和研究要面对“声音”展开。① 在专着《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史》中,他总结中国故事学的成绩和不足,指出以文本、类型研究为基础的学术短板阻碍了故事学进程,提出面对故事生存现状、还原故事生活形态来寻求如下新视域:正视传统故事变迁、建构声音故事学、突破表演理论困境、重新理解故事、开拓“行为视角”、关注文本制造过程。这为我国故事学指出一条理解讲故事的生活意义、关注参与者共建过程的新路。② 特别是关于声音故事学、行为视角等方面,都直接指向了故事的语言交流或话语互动的研究。

  在这一研究领域,目前仍有两个基本问题需要厘清:

  1.作为语言交流模式之一,讲故事有怎样的结构要素、互动序列和话语性质?

  2.讲故事话语的田野研究将如何开展?

  下文将简要探讨这两个问题。

  二、讲故事的结构要素、互动序列和话语性质

  (一)讲故事的结构要素

  笔者曾借用雅各布森(又译雅柯布森)的言语交际要素来概括故事讲述的六大构成要素以及相互的关系③,如下图所示:

  这六大要素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已讨论过,不再赘述。重要的在于:听讲双方之间交流的是故事,而不是文本。据凯瑟琳·杨的区分,故事与文本不同,故事离不开语境。④ 简言之,讲故事是在特定语境中讲述人和听众用口头语言围绕故事进行的话语交流过程。

  日常生活中的讲故事,是社会性与个人性、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结合。讲述人、听众作为主体,是个人性的,但要彼此互动交流,又是社会性或主体间性的;讲故事伴随时间流动的过程,是历时性的,但六大要素共同作用,又是共时性的。然而,上图只能让读者看到被抽象的共时性的结构与关系,却无法明晰这些构成要素互相作用后在话语行为层面上形成的历时性过程。因此,下面论述讲故事的话语互动序列问题,以作补充。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民间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