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少数民族文学论文 >

新世纪以来贵州苗族作家的民族志作品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8-08 共5013字
论文摘要

  在中国,贵州素来以民族众多、文化多元而引人瞩目。地处中国西南腹地的贵州有 18 个世居民族(其中 17 个世居少数民族),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而苗族文化正是这多彩文化中的奇葩。在贵州高原上土生土长的苗族作家,怀着浪漫的想象,以民族志的方式呈现苗族社会奇特的社会文化现象,涌现出一批民族志作家。由于他们的民族志书写以深入的观察和切身的体验为基础,因而他们的作品流贯着一种内在一致的精神。本文拟对新世纪以来贵州苗族作家的民族志作品展开初步探讨。

  1 万胜昌:多彩的《寨头风情》

  万胜昌是土生土长的寨头人,熟悉、了解寨头的山山水水和风土人情。他的散文集《寨头风情》以人类学民族志的方式,呈现寨头苗族的历史沿革、自然风貌、人文风情和民风民俗,着力于展示原生态的苗族文化,以助推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

  《寨头风情》分为十辑:神奇寨头、风俗习惯、声乐歌舞、节日集庆、民间工艺、古迹遗迹、古迹文物、风土人物、自然风韵、宗教信仰,对寨头作了全方位的展示和呈现。

  作为“千里苗疆”的神奇寨头,是苗族的歌舞之乡,拥有众多的节日,如春节、二月二、姊妹节、清明节、吃新节、月半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牯藏节等。他们住吊脚楼民居,喜食酸汤,多姿多彩的,苗族服饰有 100 多种。另外还有奇特的礼仪、婚俗、丧葬、祭灶和拂尘、禳桥、禁忌、猎趣和草标等习俗,他们吹奏芦笙、唱苗歌、跳芦笙舞、吹木叶。寨头人对木叶情有独钟,木叶是一种自然天成的乐器,音色婉转悠扬、悦耳动听、脉脉含情,别有一番情趣。寨头的民间工艺主要有纺织、靛染、挑花、刺绣、剪纸、编织,古迹遗迹有钉粑塘古战场,古迹文物有醒碑,风土人物有万官保牛、万应关、万运和、万见顺、万德发、万绍成、潘召妹、张先成等。自然风韵方面,介绍了也现风光变迁、情缘杀狗田、传奇鲤鱼波、变迁的赣溶、蚩尤庙、也雾山。

  《寨头风情》呈现了苗族的草标习俗。苗族人使用的草标分为两种,即稻草和芭茅草。稻草标记一般用于生产方面,芭茅草标记一般用于日常生活方面:一是在路边水井中使用,二是人患急病时使用,三是动土开基时使用。如在路边水井中使用芭茅草,当人们白天在山上做农活,或者挖土种地砍柴等,感到口渴了就到路边的井里去找水喝,而后就在水井周围摘一根或三根芭茅草制成草标并放在水井里。草标的含义有二:一是告诉过路喝水的人,这水可以喝,没有毒害。二是作为钱币,表示饮水人给水井付的水钱,希望这里的井水以后更加清凉可口。这一做法已成了当地人的传统习惯,是美德的体现。

  2 欧阳克俭:《边风如歌》

  贵州是一个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的内陆多山的省份。素有“黔东南门户”之称的锦屏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贵州“边地”了。锦屏籍作家欧阳克俭的散文集《边风如歌》分为五辑,即怀情集、风土集、心香集、绿韵集、云水集。它取材于作者的故乡锦屏。这是一个苗、侗、汉杂居的地方,也是一个“层层叠嶂皆茵锦,处处春山似翠屏”的杉木之乡,素有“绿色山城”和“木头城”之美誉。

  《边风如歌》呈现了锦屏的秀山、丽水、奇洞、名胜古迹等,勾勒了黔东南林区特别是杉木之乡锦屏这块绿色宝地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表现出作家对“边地”风光无限的眷怀与深深的痴迷;通过对杉木之乡厚重的人文历史、“森林文化”、“江河文化”和“农耕文明”的钩沉与透视,表现了对“边地”故土情、江河情、亲情、民族情的无限追忆与怀思;对“边地”生存环境特别是森林生态、土地、教育、吏治、民族生态等问题的沉重的忧虑和深情的依恋,表现了对“边地”社会、对自然、对人性、对人生广泛而深切的人文关怀。欧阳克俭因此被称为“边地作家”。

  在艺术形式上,通过对杉木之乡的历史钩沉与透视,为其散文增添了历史厚重感。《古城隆里寻踪》既有对自然山水的描绘,也有对人文历史的钩沉。诸葛亮曾到过锦屏,亮江、亮寨便是因诸葛亮的名字而得名。唐代诗人王昌龄曾贬谪于隆里,留下了状元祠、状元墓、状元桥、龙标书院等历史遗迹,这里产生了大明黎平府乡试开科之人王大臣,清代曾受两朝皇帝褒奖的鸿胪寺少卿张应诏等历史名流。作者对文风蔚起的人文现象作了精辟的议论:“由唐至清,漫漫千年来,‘龙标书院’无异于从蛮荒边陲阗静一隅豁然升起的一面旗帜,像一棵生命蓬勃的大树,骄傲地耸立于古城之中,孕育了密密匝匝的一代莘莘学子。”

  大量引用民歌,也是《边风如歌》的一大特色。

  《锦屏写意》写到锦屏人依赖木材生存的方式时,引用民谣如“锦屏人住的是木屋,吃的是木饭(以木换粮),花的是木钱,靠的是地地道道的木头经济”、“篙子下水,婆娘夸嘴;篙子上岸,婆娘饿饭”、“肚兜儿花花戏晚江,两腿打水白汪汪。鱼不戏水水戏鱼,只怪鱼儿不翻梁。”这些民歌以其独特的方式表现某一特定时空、地域、民族乃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的变化。

  3 李文明:别开生面的《千年短裙》

  《千年短裙》共计 20 余万字,收入图片 200 多幅,以民族志笔记的形式,以图文并茂、回忆录与游记相结合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了加簸、两汪、空申、空烈、柳吉、乌洒、加卑、卡寨等几个短裙苗村寨的民俗风情以及原生态的民俗文化,既有美丽景观的描绘,又有传统习俗的叙述,夹叙夹议。在叙述的过程中,融铸了自己的切身体验和感受。

  3. 1 《千年短裙》的名称由来
  苗族是一个跨国民族,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支系,无论语言服饰还是生产生活习俗都有很大的差别。仅黔东南的苗族服饰就有 170余种,形成相对统一而又自成体系的文化格局。因此,苗族有“百苗”之称。历史上,对于苗族的称谓往往从他们的服饰、居住环境、风俗习惯来划分,如居住在高山的叫高山苗,居住在河边的叫河边苗,穿黑色衣服的叫黑苗,穿绣花衣裙的叫花苗,梳长角头饰的叫角苗等。短裙苗是苗族的一个支系,人数不多,居住在黔东南的深山里,主要居住在加簸、两汪、空申、空烈、柳吉、乌洒、加卑、卡寨等几个村寨。在清雍正以前,这一带是生苗区,属化外之地。

  短裙苗因妇女身着短裙而得名,《百苗图》第78 幅图如此表述:短裙苗,都匀八寨有之,男子穿短衣宽裤,女人短衣无领袖,衣襟,前不护脚,后不遮腰,下身穿裙不穿裤,其裙长只五寸许,极厚而细褶,聊以蔽羞而已。常采柴草为生,酒醉常卧于山凹。隆冬浴于溪涧。在历史上,以服饰的色彩来命名民族的称谓多少带有贬义,但是李文明认为,时至今日,歧视和侮辱的成分逐渐淡化,以服饰来称谓一个民族或者一个民族分支反而可以突出其文化特色。

  3. 2 短裙苗的文化特色
  由于地处深山,坡大林密,周围被强势文化包围,形成一个封闭而独特的文化圈,短裙苗的几个村寨还保留了不少原生态的民俗,这里被称为“歌的海洋,舞的故乡”。

  短裙苗的文化特色在于妇女裙子之短。两汪一带的妇女身着连滚边在内的百褶短裙,被誉为“世界超短裙”。短裙苗的裙子为什么这么短? 有几种传说:(1)苗族居住在深山,常年跋山涉水,耕田种地,下河捕鱼,穿短裙方便劳作。(2)古时候穷,没有布匹做衣服,用芭蕉叶来围住下身以遮羞和避风寒,有了布匹以后仿制成裙。(3)古时候这支苗族也是穿长裙的,而且裙长及地,裙脚常把鸡屎牛粪带回家,甚至把火塘和锅灶都弄脏了,得罪了祖先的灵魂,放虎、蛇来咬死了人,请鬼师来卜算,才知此事,于是议榔商议将妇女的裙子改短。

  (4)以前苗族妇女穿的是长裙,因为有姑娘出嫁后不落夫家的习俗。有一位姑娘老是回娘家去唱歌,丈夫生气了,说我把你的裙子剪短,看你还回去不回去。可是那姑娘仍然将剪短了的裙子穿回娘家。

  大家看到她穿短裙显得更加美丽,于是仿效她纷纷把裙子改短。

  3. 3 节日民俗、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千年短裙》呈现了不少独具特色的节日民俗、自然遗产,如芦笙民俗、婚姻民俗、茅人节等。

  作为民间法律民俗的榔规榔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短裙苗的茅人节尤其充满情趣。茅人节的实质内容是爬茅人坡。

  茅人节先由男方到女方家楼下唱喊歌:喊歌不仅情真意切,而且充满人生哲理,内容大多是岁月如流,青春易逝,趁着年轻先玩耍。喊歌首先唱问姑娘是否在家:“姑娘哟,你在家不在家,在家你就把门开,下楼与我们歌唱……”然后唱道:“蒿莱箍干田,树木箍山坡,岁月箍你我,转过弯就老,莫要虚过了春光!”如果唱到这里,姑娘还是没动静,就唱:“有水鱼儿才上滩,有你我们才来把歌唱,水枯鱼儿就会散,如果不是阿妹在,哪怕你家杀猪宰牛我们也不来。”如果姑娘仍然不下楼,便唱请姑娘父母劝姑娘的歌:“青年做重活,瞌睡睡得深,老人悠闲过,你们瞌睡少,耳朵呼真切,请老人发话,请姑娘下楼,来把歌儿唱,不枉我们苦呼唤。”总的来说,“茅人节”不是一个固定的节日,而是苗岭深处苗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它既不需要寨老同意,也无固定日子,而是在春节过后、农忙来临之前举行。

  通过“短裙”来写一个民族,写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当下的文化与生活状况,就是一种民族志写作的生动实践。因为苗族服饰不仅是一种文化符号,也是一种文化象征,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和标志。

  4 李再春:《母亲的石磨》

  《母亲的石磨》是李再春的短篇小说集,共收入 38 篇短篇小说。作者将它分作四个部分:乡村情节、风景记忆、文人履痕、街头漫步。其中《母亲的石磨》是对乡村往昔生活的追怀,写得真挚感人。故事情节极为简单,母亲出嫁时曾提出一个条件:要一盘石磨,因为石磨是山里人居家过日子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是家贫如洗的父亲未能让母亲如愿,于是母亲只得端着包谷、高粱去别家借石磨,后来家里省吃俭用从李石匠那里买回一盘石磨,母亲为自家拥有一盘石磨而高兴无比,在风风雨雨中与石磨相守一生。现在寨子里的人已经有了打米机、打面机,母亲也推不动那盘石磨了,石磨也成了农家的一种摆设,成了一种历史的记忆,但是,几千年前造型质朴古拙的古老石磨却是世世代代农家人必不可少的生活器具,那隆隆的石磨声唱出的是童话般的乡村歌谣。睹物思人,对石磨的回忆也是对人的回忆,对母亲的思念。《桃花棺材洞与苗族洞葬习俗》以民族志的方式叙述了苗族的洞葬习俗。桃花村棺材洞地势较高,洞内干燥,通风良好,为棺材置放和永久保存提供了良好条件。现保存完好的各种形制棺木 540多具,随葬器物近百件,被誉为“苗族文物陈列馆”。

  棺材洞历史悠久,据中国科学院地化所对516 号船形棺进行炭素标本测定,查明桃花棺材洞启用于唐肃宗至德年间,距今已有1280 多年;同时查明在洞内发现的一件彩色蜡染苗族百褶裙,属北宋时期人工制品,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彩色蜡染。洞内的棺材按死者家族的分支排列堆放,不分男女、老幼、辈份和尊卑,按死亡的先后顺序,一层一层往上堆放,表明了古代苗族人没有等级和尊卑之分。

  任何葬俗都是这个民族传统哲学观念的具体显现,桃花苗家的洞葬习俗为我们解读苗族的文化传统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路径。“生活在黔中偏僻山区的桃花苗家,用洞葬这样一种独特的形式,诉说着他们数千年来对故土的思念,有生之年不能回‘家’,希望死后魂灵冥冥中在神的引领下,渡过‘一条清水河’,‘一条黄水河’,回到祖籍地与祖先和亲人团聚。洞葬,是黔中桃花的苗族对家园的一种集体守望,他们用洞葬这种悲壮的方式,执着地讲述着一个几千年来不为人知的夙愿,这或许正是桃花棺材洞最神秘和最吸引人的所在。”

  5 结语

  民族志是人类学者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所撰写的关于某区域或某主题文化的文本,着力于对异文化“他者”的语言、行为实践、社会组织、文化制度等方面进行深描和阐释。人类学的民族志始于英国人类学家马凌诺夫斯基,他提出的以“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为主要手段的民族志成了“科学民族志”的经典。人类学的文学转向之后,带有较多人类学家主观性因素的小说、传记、散文、随笔、日记等在对他者的研究和阐述中凸显出来,并逐渐发展成民族志的一种文学性体裁。

  贵州苗族作家的民族志写作得益于生活在贵州高原这块得天独厚的地方,得益于这块土地所创造、所积淀下来的独特的民族文化的滋养。民族志书写的根本特点是用富于民族色彩的叙事来探寻根本性的个性文学表述,因此,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和民俗世相无疑是这些民族志作品的最大魅力。但又不仅于此,他们对民族地区风土人情的描写,诸如饮食、服饰、宗教习俗、礼仪等民俗不是生硬机械的嵌入,而是与其所要着力表现的民族内核即民族灵魂和性格融混在一起,自始至终流贯着强烈的民族尊严感、认同感和忧患意识。

  参考文献
  
  [1]万胜昌. 寨头风情[M]. 北京:中国文化出版社,2009.
  [2]欧 阳 克 俭. 边 风 如 歌[M]. 贵 阳: 贵 州 人 民 出 版社,2000.
  [3]李文明. 千年短裙[M]. 大众文艺出版社,2011.
  [4] 李 再 春. 母 亲 的 石 磨[M]. 北 京: 中 国 文 联 出 版社,200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少数民族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