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人口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迁移, 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 农村地区一步步演变为城市地区。农村人口城市化是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标志, 也是推动现代化发展的活力源泉。然而自建国以来, 人口城市化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了众多难题, 如何合理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 促进农村社会协调发展尤为关键。
关键词: 人口; 城市化;
1、 农村人口城市化出现原因
1.1、 城市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工业革命的出现以及迅猛发展带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 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工厂制的运行, 这一过程中“推-拉”效应带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劳动力转变, 农业人口向城市集聚。不同层次的人口引申出多样性需求, 从而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随着工商业发展居民收入变得可观, 创造财富的机会增加, 先进的技术水平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吸引了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聚集, 以谋求更高的工资, 和待遇。因此, 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这是城市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1.2、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要求
对比一些发达国家成熟的农业现代化体系, 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 要想达到资本与技术的结合, 就要开展土地规模经营, 这就需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投入生产要素, 从而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对劳动力的要求也就随之减少, 而非农化的就业结构也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人口集中, 形成聚集效应, 加快农业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
1.3、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平衡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先缩小后扩大, 而后再缩小再扩大。总体来讲, 我国农村发展大大落后于城市, 具体表现为教育, 医疗, 公共投入等方面的不平衡。我国的教育投入的发展重点大多在城市, 完备的设施,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质的教育资源都聚集于此。另外, 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较低, 政府有关部门的财政投入低, 而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要优于农村地区, 这些基本生活条件的不平衡, 导致城乡发展的不协调, 推动了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进程。
2、 农村人口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2.1、 促进工业化及农村社会发展
农村人口城市化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优化, 生产效率提高, 工业化水平提升。就业机会增多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为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了更多的人力资源, 来自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便转化为产业工人, 而剩余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增加, 从事规模生产和集约经营的效益增强,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向城市转移的部分劳动力也可享受到城市劳动力的福利待遇, 利于协调发展。
2.2、 农村土地弃耕抛荒现象加重
农村人口城市化在发展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土地闲置和弃耕抛荒问题。由于现行户籍制度的不完善和发布的一些限制性条例, 使得向城市转移的农村人口只能暂时性的在此居住和务工。在不缺乏劳动力的竞争环境下, 失业下岗的风险时刻存在, 只有在农村享有的土地才能作为其固定资产的保障。然而, 青壮年劳动力大多被城市的就业环境和待遇所吸引, 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趋于老龄化。这部分劳动力体弱多病, 已不具备耕种土地应有的体力, 从而引起良田无人耕种, 生产效率和生产积极性大幅降低;农业效益低下, 且没有更多的财力支持投入在土地耕种方面, 土地抛荒现象就越来越严重。
2.3、 过度城市化引发“城市病”’
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的涌入, 会使人口压力增加。对于城市中的水、电、燃气等资源的消耗增加, 进而会出现废水, 大气污染和生活垃圾的排放量变大。而一座城市的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 超出了一定范围, 人口压力导致的能源消耗和造成的生态环境大面积污染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二, 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 人们盲目的开发, 滥砍滥伐, 抢占土地资源, 从而影响到生态平衡,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会对自然和谐发展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 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发展对策
3.1、 加快建设新型城镇,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城市的生存环境给农村人口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而农村的居住环境和条件却是促使人口城市化的原因。因此, 要尽快加强新型城镇的建设, 建立起农村和城市之间沟通的桥梁, 作为一个发展的节点, 让农村人口适应在享有更好的生活条件的同时, 将产业化效益发展到最大。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高效率和规模生产, 优化产业结构, 利用发达的交通运输和信息覆盖, 打造品牌优势, 加强与城市间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数据的交流整合, 推动区域的协调发展。
3.2、 加快制度体系改革
农村人口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便是现有制度的障碍引发的社会矛盾。要改革城市的户籍制度和地方间教育制度的差异, 减少教育资源不平衡和不公平等现象的发生。对在城市谋求生存发展的农民工, 要加快对其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基本知识的普及, 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化对于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同时要保证社会福利对这部分人的优待, 在医疗保险和住房方面的予以支持, 安抚他们在城市生活的信心, 增加居民生活幸福指数。只有通过制度体系的改革, 逐渐缩小城乡间经济、文化, 政治等方面的差异, 才能促进社会稳定进步。
3.3、 对生态环境加以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
人口压力的剧增, 会加速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 长此以往, 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得不到保障。因此, 要切实保护好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杜绝胡乱开发, 盲目砍伐的现象。城市用地的规模要做好合理详尽的规划, 污染物和废弃的排放严格按照标准处理, 生活垃圾及时分类, 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政府还应制定相关政策和鼓励政策, 加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能源意识, 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竹节.论农村人口城市化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3 (6) :32.
[2]王玉芬.论农村人口城市化[J].改革与开放, 2010 (10) :51-52.
[3]余丽, 钱高霞.改变社会政策促进农村人口城市化[J].消费导刊, 2009 (8) :238.
[4]陈凯荣.加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
[5]范志权.转型期中国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13.
一、前言。自1978年末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一方面,使贫困家庭中的父母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孩子,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另一方面,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制及劳资不配比的不公平待遇,使广大农民工没有办法及能力带...
为了解决我国“三农”问题, 振兴乡村,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党的十九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当前, 如何实现乡村振兴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