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自1978年末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一方面,使贫困家庭中的父母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孩子,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另一方面,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制及“劳资不配比”的不公平待遇,使广大农民工没有办法及能力带着自己的孩子在城市中生活。本应是父母心中的“小皇帝”和“小公主”汇集起来并形成了一支特殊的弱势群体---空巢里的孩子(也称留守儿童)。本研究参照苏萍 的研究将农村留守儿童界定为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或寄宿在亲戚家中且在一段时间内(6 个月或以上)与父母分开居住、生活的年龄在 18周岁及以下的户籍所为地在农村地区的儿童。全国留守儿童规模为 6972.75 万,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为 6102.55 万。
其根据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计算的估算,当时全国农村留守儿童 5861 万人。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了 242 万。由此可见,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并没有减少,而是急剧的增加。近几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虽然已引起了各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且国内不少学者从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独特的视角给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解决对策,但是很少有学者采用大样本单独来探测人口学指标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预测作用,因此本研究将从性别、留守状况以及年级三个人口学指标来探测其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对策与建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各人口学指标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比较。
女童与男童相比,女童的 MHT 总分、学习焦虑、人际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非常高于男童达到非常显着差异(P<0.01);但是男童的孤独倾向高于女童达到显着差异(P<0.05)。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人际焦虑高于非留守儿童达到显着差异(P<0.05);留守儿童的MHT 总分、身体症状、冲动倾向非常高于非留守儿童达到非常显着差异(P<0.01)。从各年级之间的差异来看,各年级在 MHT 总分、学习焦虑、人际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上存在非常显着差异(P<0.01)
采用将各预测变量分步全部进入多层回归分析方法,预测MHT 总分的变化。回归分析共分 3 层,第 1 层进入自变量性别;第 2 层进入自变量留守状况;第 3 层进入年级。
三、讨论。
(一)各人口学指标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显着。
本研究发现,女童在 MHT 总量表上的得分显着高于男童。根据帕森斯的特殊功能论(1995)我们可以了解到,在一个核心家庭中,男子发挥着工具性功能,而女子则发挥着表达性功能。
因此,在“重男轻女”思想较浓的农村地区,女童因为性别上的弱势地位常常伴随有更多的心理不适,所以女童较男童体验更多的学习焦虑、人际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并且,女孩对自己的成绩期望相对较低,相对男孩来说,女孩在自尊与自信方面也略低于男孩;女童本身对于情绪情感的敏感性,也容易导致她们因家长关爱的缺失而体验更多的失落、焦虑情绪。但男童体验的孤独倾向则高于女童。由巴卡恩的能动性与合群性观点我们可知女孩在社交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合群性”,而男孩则表现出突出的“能动性”.同时,对留守情况的t检验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人际焦虑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MHT总分、身体症状、冲动倾向非常高于非留守儿童;这与国内范兴华、曾瑾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说明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辅导。
此外,从各年级之间的差异来看,各年级在 MHT 总分、学习焦虑、人际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上均存在非常显着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各个不同年级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接受不同教育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新需要,在处理新需要与原有心理发展水平的平衡时,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会产生不同的问题与体验到不同的焦虑情绪,因而各个不同年级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会有显着的差异。
(二)人口学指标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MHT总分与性别、留守状况和年级呈显着负相关,且回归分析表明,性别、留守状况及年级对 MHT 总分均具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由此我们可以构建方程模型:MHT 总分=-性别*3.874-留守状况*0.370-年级*1.451.从这个方程模型我们可知,人口学指标将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其中性别人口学指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负面作用,且不同性别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差异显着,女童比男童心理健康状况更差。年级人口学指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负面作用,且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差异显着,留守年级越低的儿童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差,留守状况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也具有负面作用,且不同留守状况的儿童的心理健康差异显着,父母都在家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父母不在家的留守儿童。
虽然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有很多,但是人口学指标同样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干预与辅导的同时,也要考虑性别、留守状况及年级等人口学指标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作用。还可加大人口学指标的规模,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周步成。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一、研究背景20世纪80、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农村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到了城市,极大了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他们的子女却成为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据2000年五普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
2015年8月3日晚,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揪动公众神经,贵州毕节市某村两名留守儿童在家中惨遭杀害。①这绝非个例,在今年的6月9日晚十一点半,同样在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4名留守儿童在家中疑似农药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②毕节市发生的多起留守儿童事故...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 进城务工的农民逐渐增多, 伴随而来的是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越来越多,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家庭教育落后, 学校缺乏关怀, 辍学现象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使留守儿童学习状况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有超过六千万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失健全的家庭教育,易因内、外部因素而产生心理问题。心理问题若长期得不到有效缓解,会严重阻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目前,国家从加强农业,发展农村,放活农民入手,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对社会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到了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但是,农业基础脆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缓慢...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很多人员进城务工后,将孩子留在家乡托付他人照料,以致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一个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大多缺乏教育、关爱和管理。随着该...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关爱工作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主要涉及政府、学校等多个层面."[12]安徽省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和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制定与实施教育与关爱方案,从设施、队伍、活动等方面不断加强和改进留守儿童教育与关爱工作....
劳务输出是安徽省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每年有一千多万农民到广东、上海、江浙一带打工.大量的农民涌向城市,留在农村的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发展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到农村的和谐稳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
研究结果显示, 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相结合的介入模式进行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工作介入, 对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较好的效果, 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