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中医标准化客观化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 对当代中医内科临床标准化客观化的现状简要总结。
关键词:中医内科; 标准化; 客观化;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 是中华民族祖先对于人类健康探索的成果和结晶。在现有的社会结构、现有生产力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下, 中医需要现代化。而中医的标准化和客观化就是中医现代化之路。本文总结了一些中医同仁在中医内科临床标准化客观化方面做出的探索和研究。
中医的客观化标准化势必要包括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方剂及临床的客观化、标准化, 中医理论在开始当代教育模式中分出了以上详细的学科, 而中医诊断十分贴近临床, 与临床密不可分, 故本文主要总结一下中医诊断及中医内科的客观化和标准化一些研究和探索。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的主要手段, 但是传统中医的舌诊、脉诊, 主观性较大, 缺乏客观指标及相关标准化, 当代学者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了较多的探索和研究。
在对四诊的客观化研究中, 舌诊和脉象是中医的特色, 针对这两项检查手段, 国内外学者已经在不同角度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 在舌诊方面国内开展过舌荧光检查、舌印检查、舌活体显微镜检查、血流变学检查、舌血流测量仪器检查、电子显微镜检查、舌苔脱落细胞学检查、纤维胃镜检查、舌面酸碱度测定等[1]。有学者为克服中医师视觉差异及临床经验不同造成视觉的误差, 采用色差仪对面色做光电比色, 将光电信号转换输入计算机, 进行分析处理, 而取得客观定量结果, 比肉眼观察的精确率提高[2], 尽管使用仪器进行相关检查, 在临床使用推广存在难度, 但在基础研究及未来使用前景上有一定价值。
脉诊客观化已历经较长时间的研究, 国内出现了很多品种, 不同原理的脉象仪, 进行了脉图的描绘, 但在实用性和可推广性上还有待研究, 德国有人运用电子脉象仪描绘出了符合中国脉学的寒、热、虚、实脉象图 (并对四季六气变化与脉象关系进行了讨论。脉诊客观化的研究, 得到了医学界和生物医学工程学者的广泛重视。现已进入声象图领域, 对脉图的定量分析法, 通过数学建模, 运用超声心动图、超声多普勒及血液流变学分析各种脉象的特点和形成机理。日本已经有学者将脉诊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 如将脉搏描绘用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与疗效判定, 甚至列入心血管的常规检查。四诊客观化是标准化的重要前提, 如果客观化不能实现, 标准化也很难实行, 希望在不远的将来, 对于四诊的客观化检查能够从研究过度到实际应用, 进而能有更加客观的标准化指标应用于临床。
虽然暂时中医没有客观化得检查手段和指标, 但是中医临床也一直在从症候和用药上进行客观化和标准化的探索和研究, 中医学术流派众多, 学术观点不同, 在对疾病的认识看法上有很多不同, 依据自身经验, 在对疾病的症候分类也不统一, 甚至对于症候概念, 也有不同认识, 如成氏, 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关于“证”的五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指出了其定义的狭隘性, 并认为证候是“泛指医生收集到的可用作中医诊断凭证的有关病人的信息”, 有学者认为证候是一类由于细胞因子网络紊乱的基本病理过程和临床综合征。也有学者认为证候是疾病状态下的病理生理概括, 虽然概念不统一但证候无疑是中医认识和诊断疾病的前提和基础。
症候概念尚且有不同观点, 细化到对于疾病的病名, 分症论治则更加不同, 对于一个疾病常会有多达几十种的分型论治, 为中医诊疗的规范化造成的很大的难度, 中医想要实现标准化客观化, 先要逾越这一鸿沟, 暂行的一些诊疗规范, 在证候涵盖性和治疗的有效性上并没有大量数据的支持, 一些症状名词也缺乏规范, 例如饮食减少有食欲不振、食欲减退、食少、纳呆、纳呆的多种表述形式, 而且缺乏程度上的区分, 从中医理论讲, 食少在虚证、实证辩证中均可以出现, 如何更具特征性, 不仅需要制定规范, 而且还需要将规范实际应用并在临床中应用大量数据验证。
目前对于中医内科的标准化, 一些专科和学会进行了一些诊断标准的制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 依据建立了一系列血瘀证诊断标准, 该诊断标准通过前期考察, 认证了血瘀证在冠心病中的高占比, 依据原有诊断标准, 依据多位专家的共识意见进行修改优化, 形成新的诊断标准草案, 并用回顾性病例分析, 统计草案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应用该标准采用随机双盲进行疗效观察, 印证的新标准的可行性。推动了中医药行业规范化、标准化, 满足了国际学术交流的重大需求。是中医内科客观化、标准化的一个成功案例。
中医作为一门医学, 作为济世救人的手段, 传承不单单是要继承, 是要整理、印证、改进, 要让这门医学适应时代发展, 不被时代所淘汰, 客观化, 标准化是就是中医改进的一条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王琦.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的现状与思考[J].中医杂志.2000年4 (41) :242-245.
[2]谈正卿.论中医医学工程学及其发展现状[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8, 1 (11) :41-43.
脾肠病症属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呕吐、腹胀、嗳气及食欲减退等,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临床治疗该病多采用西医治疗,但其易发生不良反应,近几年,我院采用中医内科治疗,取得良好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0年9月至201...
近些年随着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 脾胃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 若患者未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改善生活习惯, 脾胃疾病治愈后其复发率高。...
心理治疗是指应用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通过治疗者和被治疗者的相互作用关系,医治病人的心理、情绪、认知行为等问题的一类治疗方法[1].广而言之,凡是能通过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以提高治疗疾病效果的方法,均可属于心理治疗[2],这就为心理治疗理念在中医内科...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现在医院里面的中医内科并不是单纯的传统中医,而是运用了现代先进的西医技术,中西医相结合的综合性的治疗方法。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中医逐渐被西医取代,趋向没落,更多的人愿意选择西医,相信西医,但是传统的中医...
中医内科疾病患者大多数是难以治愈的慢性病, 多次治疗效果不佳, 且病情易反复发作, 对患者身体以及心理均造成严重影响, 随着中医学的发展。...
一、祖国医学之中关于胁痛的观点我国着名的医学全书《内经》认为产生胁痛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胁痛患者的身体之中尚且有着寒、热等疾病,这些存在的疾病导致胁痛患者的肝胆部位产生病变,最终导致患者胁痛的产生;在《素问刺热篇》里面也存在关于胁痛的知识:...
题目: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学治疗方法综述目录摘要(详见正文)关键词1、病因和发病机制2、辨证分型3、中医药治疗进展4、总结5、参考文献以下是正文摘要: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广泛运用其来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疾...
中医药在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毒副作用小,较长时间的服用可有效控制复发,为患者所易接受。中医疗法中除服用中药方剂外,也有采用针灸疗法的报道,该方法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推广。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以来我院中医内科收治的1...
中国医药学是中国人民历经几千年与疾病进行斗争而形成的有科学性、实践性、实用性的医学知识宝库,它不仅形成了独立独特的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而且有效地指导了一代代中医工作者的临床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中医对人类自身疾病的认知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