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程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农业工程论文 >

水土流失对耕地资源的危害及防护举措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7-15 共2701字
论文摘要

  1、耕地资源及水土流失现状概述

  1.1耕地资源现状

  第一,人均耕地面积少,且有日趋减少的趋势。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而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同世界平均水平相差甚远。据调查统计,我国耕地的保有量是大约是12836万hm2,人均耕地的面积大概是0.1hm2。而近年来,我国的耕地面积以每年30多万hm2的速度不断减少,人口增长速度却一直居高不下,每年大概以1500万的速度增长。

  第二,土质优良的耕地越来越少。据统计,目前全国受污染的农耕面积已达到1000万hm2,由此造成的粮食损失每年大约119亿kg。再来看我国耕地的分布情况,分布在山区、丘陵、高原地区的耕地占全国耕地60%以上,有水源保障和灌溉设施的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9%左右,粮食产量处于中低水平的耕地占78%,微量元素匮乏的耕地大约占耕地面积49%以上,养分不足的耕地占全国耕地的70%左右,氮养分过量的耕地占30%左右。

  第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耕地后备资源少之又少。据调查表明,目前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总量为0.0752亿公顷,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主要以北方和西部干旱地区为主。受干旱缺水、风沙、盐碱、低温严寒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土地开发难度比较大,可利用的限制因素也很多。

  第四,耕地退化现象明显。全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68.8万hm2,而荒漠化土地面积已经超过了262万hm2,受荒漠化影响,全国干旱、半干旱地区39%的耕地都出现了退化。

  第五,大多耕地不合理化使用,造成浪费。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正在想工业化过渡,很多地方掀起了在“开发区热”、“旅游区热”、“乡镇企业热”和“房地产热”,占而不用、多占少用、闲置撂荒等现象频繁发生,使耕地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有些地方在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中,使基本农田减少。有些地方在耕地上乱建窑、建坟、取土或采矿等非农占的现象也经常发生,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及时的管治。再加上全球气候和环境的持续恶化,灾害频发,也使一些土地不能继续使用。

  第六,没有健全的土地保护措施和严格的监察制度。在我国土地管理包括土地行政管理和土地产权建设。其中,行政管理多是当地政府行为对土地产权的侵害也最为严重,一些政府官员擅用职权,把土地转为非农业建设用地,使国家不能更好的进行土地的宏观调控。

  1.2水土流失现状及原因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受水土流失现象的困扰。据调查统计,我国现在有约355万平方公里土地发生了水土流失,其中大约190万平方公里土地受到风力侵蚀,约164万平方公里土地受到水力侵蚀,约26万平方公里土地受水、风交错侵蚀。除此之外还有大概124万平方公里冻融侵蚀面积没有发布。水土流失现象遍布全国各地。全国平均土壤侵蚀总量达50多亿吨,其中长江流域土壤侵蚀程度接近全国土壤侵蚀总量的二分之一,约为24亿吨。海河和珠江流域土壤侵蚀总量超过2亿吨;淮河、辽河和塔里木河超过1亿吨。

  造成耕地水土流失的原因分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包括土质稀疏松动、垂直节理发育;降水量大,雨水集中,多大雨和暴雨情况发生,使土地受到强烈冲刷;植被越来越少,不能很好的对地面起到保护作用;人为原因包括: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大量大面积的频繁的砍伐;开辟矿石及其他工程建设的不当行为破坏了生态环境。其中人为原因是加剧耕地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对粮食、燃料的需求日益增大,为了寻求自我利益最大化,大量开山伐木,毫无限制的开荒、放牧,超出了植被的自我更新能力,使植被受到严重的破坏,加快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不注重科学的农林牧发展方式,把适合种植树木和放牧的土地改为农田。再者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方法。上游大量截取水资源,下游河道水量减少甚至干枯,造成两岸农田没有水灌溉,被长期废弃,以致裸露,易产生水土流失。最让人无奈的是人们为了追求利益,积极开发建设土地的同时忽略土地保护问题。如不合理修筑公路、、采石、挖煤等,破坏了植被,极易引起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更严重的地质灾害,造成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对耕地资源的危害

  水土流失对耕地的破坏无疑是致命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土地退化,水土流失使最表面的土层被剥离,细致的颗粒物质全被带走,剩下的大多是粗颗粒,土壤就变得贫瘠,使得经过数万年休养的土地变得没有任何生产力。

  第二,水土流失造成土壤养分不足,肥力下降。水土流失过程中土壤中各种有机质和矿物质也逐渐减少,土壤养分含量下降,结果土壤肥力不断减退。

  第三,土壤干旱缺水情况愈演愈烈。水土流失过程中耕地表层土壤不断减少,内部结构松散、储蓄水的能力变低、加上土壤蒸发能力日益增大,致使土壤水分严重缺少,加剧了干旱。

  3、防护的方法和举措

  3.1政策方针的调整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对环保、生态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们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政策,快速有效的推进水土流失治理脚步。第一,治理水土流失要有法可依。不断完善治理水土流失的相关政策法规和监督执法体系,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的管理和审批,对政府机关人员进行更严格的监察,避免违法批地的现象发生;第二,不同土地实行不同的水土流失防治规划,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在整治过程中能良好并存,优化落实各种措施;第三,多管齐下,增加投入,加快治理步伐。治理水土流失是一项大工程,需要国家、集体和个人都参与进来,增强人民水土保持的意识。

  3.2进行科学保护

  改变地形特征,增加坡度使地面更粗糙更容易拦住地表径流,增强土壤蓄水能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抗侵蚀性,达到保护土壤、增强蓄水、提高肥力和增加产量的目的。以科学为导向,对耕地资源进行深度研究与开发,提高耕地的使用率和产出率。

  3.3生态农业的推行

  生态平衡关乎于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切身利益,为了减少水土流失,需要大力推行生态建设,不断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养分、减少水分蒸发、提高降水利用率,使整个农业系统有更强的自我免疫能力,抗灾减灾,实行生态农业的模式,遵循生物链原理,使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有机结合,让人们,有地可种,有粮可收,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耕地对于中国这个农业大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环境恶化、人为占用耕地等原因让耕地越来越匮乏,水土流失严重,为了国家和个人的利益,应该运用科学的方法治理水土流失,不断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治理措施,加强水土保持,促进生态平衡,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党进谦,张新和,李靖.水土保持与耕地资源持续利用.农业工程学报,2012.
  [2]陈性平.浅谈盘县水土保持以及耕地资源的持续利用.贵州省盘县水利,201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农业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