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中国农民现代化问题研究之现状与反思
【内容摘要】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农民现代化问题已经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全文在全面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民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民现代化的本质与内涵、评价标准、制约和动力因素以及实现路径等方面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对学界在该问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和反思。
【关 键 词】农民现代化 实现路径 内涵 评价标准 学术反思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 2016 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做出了重要部署,其中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点。可以说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三农”的现代化,而农民的现代化又是破解“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因此加强对农民现代化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就近些年来学术界对农民现代化问题研究形成的相关理论观点作简要的梳理与反思,以期进一步推动学术界对这一重要问题的深入研究。
一、中国农民现代化的本质认识与内涵界定
全面深刻地认识和把握农民现代化的本质和内涵是做好相关研究的重要基础。从学术界研究的现状来看,学者们对这些基本问题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阐释。
(一)对中国农民现代化本质的认识
目前学术界对农民现代化的本质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可谓众说纷纭。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发展阶段过渡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中国农民现代化本质是中国农民从传统人变为现代人的过程,并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实现农民在思想意识、价值观、思维和行为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从传统逐渐向现代过渡转变的过程。
2.综合素质提升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中国农民现代化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要通过全面提高农民的各方面综合素质,使其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对人的综合要求的过程。
3.职业身份转化论。有的学者把中国农民现代化的本质理解为农民非农化的转变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与流动,农民职业的分化和农民社会身份的变迁。
4.农民全面发展论。有些学者认为,中国农民现代化问题在本质上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就是如何使农民成为融理性、科学性和制度性于一体,实现农民全面发展的过程。
5.文明形式论。还有学者认为,人的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主要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可以看做是代表着我们这个历史时代的一种“文明形式”。
分析比较学术界的上述观点,虽然研究的视角有所不同,但仍具有普遍的共同点:(1)中国农民的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农民从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化并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发展过程。(2)中国农民现代化的实现是一项涉及人和社会同步、协调、全面发展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3)农民现代化的实现以农民综合素质的提升并能够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为基本前提。
(二)对中国农民现代化内涵的界定
人的现代化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农民在诸多不同的社会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有着极其广泛的内涵。因此学术界对农民现代化的内涵问题的研究也形成了诸多观点。通过对这些观点的综合整理,总体上概括为以下几点:
1.“三要素论”。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农民现代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中国农民在生产方式上要实现现代化;二是中国农民在生活方式上要实现现代化;三是中国农民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方面要符合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这种观点也是目前学术界对农民现代化内涵较为普遍的理解。
2.“四要素论”。有些学者认为除了上述的三个要素外,农民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也是农民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此外,还有些学者认为农民现代化应包括科学与创新意识、市场意识、民主与法制意识和社会关系的现代化。
3.“五要素论”。有的学者认为农民现代化的内涵不仅包括前面所说的三个要素内容,还应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综合素质的现代化。此外,有些学者从我国现代化的农民应具有的特征对农民现代化的内涵进行了探究。他们认为农民现代化的过程就是要使农民能够树立并奋斗于社会主义理想;懂技术且有创新精神;有良好的经营能力和经济意识;能够适应农业和非农职业转换;有民主参与意识和主体性思维。
还有些学者根据人的现代化的内涵并结合各自的理解,对中国农民现代化的内涵进行了探讨,但这些观点多是从微观层面对农民现代化所应具备的素质方面进行考察。
综合上述学术界对农民现代化本质和内涵的研究与探讨形成的观点,我们可以认为,中国农民现代化是指中国农民在国家、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不断扬弃传统因素对自身发展的制约和迟滞,实现农民自身在价值观、道德观、社会心理、思维方式和劳动技能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与完善并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逐步向整体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
二、中国农民现代化的评价标准的探讨
农民现代化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设计和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描述、监测与分析农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国外学者研究的成果来看,相关研究多是从宏观角度对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人的标准进行分析。国内的一些学者也多是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对中国人的现代化的实现标准进行探讨,其中只有少数学者对中国农民现代化的评价标准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国内外学者对人的现代化评价标准的研究
1.英格尔斯对人的现代化评价标准的界定。在西方学者对人的现代化问题研究形成的诸多理论思想中,英格尔斯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通过对孟加拉国等六个发展中国家人的现代化状况进行大量的访问调查和个案分析,对现代人的内在特征进行了深入探究。他认为现代人应具备:能够并愿意接受新思想、新理念和新生活;具有开放思维,能够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值得信任和信赖;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新变革;能着眼当前,面向未来,有时间观念;充分尊重知识;有现代职业意识,不迷信传统教育;个人效能感和自信心强,处事高效;擅于计划;注重技术能力提升,崇尚按能取酬;相互了解、尊重和自尊;了解生产及过程这十二个方面的特征。虽然英格尔斯对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品质特征的分析是以西方市场经济条件为基础,并不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状况,但是他所列举的这些现代人应具备的特征和品质仍对我们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
2.国内学者对人的现代化评价标准的研究。袁洪亮从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的角度对人的现代化问题进行研究认为,人的现代化的实质是要求人在价值道德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具体而言,在思想观念方面,要实现由宿命论、迷信、宗教热忱向理性化、知识化、世俗化的转变;在交往方式上,实现由封闭的、地域型的人际关系向开放的、世界性的人际关系转变;在行为方式上,实现从束缚人的创造性向发挥人的创造性转变。
台湾学者金耀基在《从传统到现代》一书中对现代化的标准所做出的六个方面设定中,“普遍参与”、“理性的世俗化”、“高度的结构分殊性”和“高度的普遍成就取向”均属于人的现代化的范畴。有的学者从现代化的人的素质角度探讨了人的现代化的应具备的 12 个方面条件,为人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此外,还有些学者从人的思想观念的角度提出,现代化的人应具备 12 个方面的意识或观念,对人的现代化问题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二)国内学者对中国农民现代化评价标准的研究和探讨
国内少数学者对中国农民现代化的评价标准进行了体系性的探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内容:
1. 安徽大学人口研究所的马芒和周桂兰对农民素质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索。
他们认为,要加快推进农民现代化必须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实现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现代化,是农民素质现代化的基本体现。”他们把农民平均预期寿命、农村婴儿死亡率、农村中每万人所拥有的医生数、农村自杀者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这四个指标作为衡量农民身体素质现代化的评价指标;把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平均受教育年限、电视人口覆盖率三个方面作为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现代化的评价指标;把守法农民比率、文明村与模范家庭的比重、农民刑事犯罪率三个方面作为考量中国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现代化的指标。
2.河北经贸大学的王雅静在其硕士论文《农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对农民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她将农民现代化评价体系量化为包括农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想观念、身体素质和社会行为五个方面现代化的一级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将这五方面的一级指标细化为 24 个二级指标,形成相对比较完整的评价体系,她通过对河北省范围内的八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进行抽样调研和实证分析,对该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进行了验证。
此外,孙津在《中国农民与中国现代化》一书中,虽未对中国农民现代化的评级指标进行具体性的研究,但是他从构建中国农民现代化评价体系的指导原则和参考因素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他认为,“现代化指标体系并不仅仅是一套量化标准,而且在对发展目标的导引上有着性质的区别。”
应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在正确认识城乡差距、充分考虑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化指标体系进行创新认识和设计。
三、中国农民现代化的迟滞因素分析
国内众多学者对制约中国农民现代化发展的因素也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因研究的角度和侧重点多有不同,笔者对这些观点进行了分类整理,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一)农村制度方面的制约。大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现有的农村户籍制度、土地经营权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就业制度等不同程度地存在与农民现代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有些制度甚至已经严重阻碍农民现代化的发展。这些学者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金玲的观点,她认为在社会生活中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已经成为区分不同利益群体的身份性标志;现行的农村土地经营权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分化;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和不完善,使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影响,常年被排除在主流社会之外。这些制度的障碍极大地制约了农民现代化的发展。
(二)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制约。多数学者认为,建国后形成的城乡二元断裂产生了城乡之间的显着差异,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这种断裂还导致了城乡居民在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差别。有的学者认为,“二元结构像一堵无形的墙,将人们分割成两个世界,使农民享受不到现代文明的空气和阳光。城市如吸盘一般将实物资源和人才资源从农村抽走,导致农村知识和人才的贫困。被挡在文明之外的农民,过去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没有受到多大阻碍地继续影响他们,这也是宗法血缘阴影久久挥之不去的原因。”
(三)文化贫困的制约。许多学者从农村文化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农民现代化的制约因素。有些学者认为,中国农民的文化的贫困和由此演化发展形成的贫困文化,是制约农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最集中地体现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因而传统的思想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难以从内部焕发现代性。不仅如此,它的许多消极因素还严重地阻碍人的现代化发展和现代性获得。有的学者还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伦理观念和中庸思想抑制了农民的主体意识,阻滞了农民的创新精神。有的学者认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相对落后;管理体制不顺畅;文化产品匮乏,质量不高等方面原因阻滞了农民现代化的发展。
还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农村传统文化遗存中的群体本位价值观限制了农民多元价值观的发展;宗法家庭观念仍然抑制着农民现代民主法治意识的发展;传统的儒家道家伦理思想中的保守性阻滞了农民改革创新精神的发展。
(四)落后的思想意识的制约。学术界普遍认为,传统的小农经济产生的小农意识严重影响了农民现代化的发展。袁银传先生在《小农意识与中国现代化》一书中对小农意识(即农民传统意识)从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宗教心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他认为人的现代化对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国来说,就是一个摆脱小农意识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植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意识和传统价值观,抑制和束缚了农民的主体性思维,导致农民现代性的缺失,成为长期阻碍和迟滞农民现代化发展的根本障碍。
有的学者认为农民的法律意识普遍还停留传统法律观念的层面上,这种国家法律制度的快速现代化与农民相对滞后的法律意识之间的矛盾,必然会阻碍农村法治建设的步伐。此外还有学者认为,基于小农经济上形成的封建传统文化,必然会以极大的惯性冲撞着农民走向现代化的行为与思维方式。
(五)落后的农村教育的制约。学术界对农村教育的落后制约农民现代化发展的观点也颇多。其中具有带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农村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经费保障不够、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农村教师队伍的构成不合理以及对农村职业技能教育和成年人发展教育不够重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农村教育水平的长期落后,从而严重影响了教育作为向农村社会渗透现代因素的重要方式所应发挥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对现代因素的获取。
四、中国农民现代化的动力因素分析
学术界对中国农民现代化的动力因素相关内容的研究并不多,且散见于相关学术成果的部分论述之中,而且多数研究均是从社会整体发展的角度进行的。笔者经过整理和总结,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观点:
(一)利益驱动论。有的学者认为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动因。农民作为农村社会的主体,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将直接影响“三农”问题的解决和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因此“三农”问题实质上就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则是农民的根本利益问题。有些学者认为,利益驱动是社会主体在一定制度条件下追求自我利益,并以利益为动力从事相关社会、经济活动,改造社会经济活动的对象,创造物质财富的驱动过程。因此,建设和谐农村的关键在于在利益驱动下如何实现社会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和谐。还有学者认为,推动中国农民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就是解决农民的利益问题,实质就是要切实保障农民利益,使其能够与城市居民共同分享现代化的发展成果。
(二)制度驱动论。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虽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且农民发展仍存在体制机制性障碍,但是这种制度已经使城乡二元隔绝的社会结构逐步松动,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不仅为农民获得了更多的非农收入,提高了物质生活质量和水平,并以“人口红利”的形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但是该学者还同时认为,在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制度不完善或缺失迟滞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制度的驱动作用正在逐渐消减,应加强农村制度改革和创新的力度。
(三)文化驱动论。有学者认为,文化作为生产力已经成为推进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更离不开文化推动。有的学者认为,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切入点。还有学者认为,文化生产力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和深层驱动力,不仅可以成为精神动力,还可以成为创造力和竞争力。
(四)创新驱动论。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新战略。学术界对创新驱动促进“三农”发展的相关研究也日趋增多。虽然这些学者多是从如何依靠创新驱动来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进行研究,但这也可以认为是对促进农民现代化发展的有益探索。有学者认为,要破解“三农”问题,促进农村顺利实现现代化转型,必须贯彻落实创新驱动。还有学者认为,通过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充分释放改革红利,以创新驱动激发创新活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五)阶层分化驱动论。有学者认为农民工作为中国特色的劳动力的流动方式,不仅在流动中增强了自身的现代性,而且成为具有初步现代性的农民。农民工以中国特色的农民现代化的先锋和中介,为农民现代化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有的学者从人的现代性获得的角度研究农民工问题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农民大国,农民现代化的发展对中国现代化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中国农民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过程中,农民工已经成为界于传统农民和现代市民之间的过渡性群体,他们可以将在城市获得的对现代文明的体验带回乡村社会,在自身现代化的过程中带动更多的农民获得现代性,从而对农村社会的现代化变革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
(六)城镇化驱动论。有学者认为,城镇化发展对农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有的学者等认为,小城镇建设发展以其优越于农村的设施建设、生活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为农业主体现代化即农民知识化提供现实条件和可能。此外,还有学者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结论认为,城镇化开拓了农民视野,改善了农民生活,提升了农民政治意识的现代性。
五、中国农民现代化的实现路径探索
在中国农民现代化的实现路径问题上,学术界进行了广泛的思考和探索,并形成了诸多的理论成果,这些成果基本上从一个或几个视角对实现路径提出了建议。综合来看,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的角度。有学者认为,农民现代化的实现应从完善和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入手,通过积极推进农村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流动。一部分学者认为,农民现代化应通过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切实维护农民利益来实现。还有学者认为,农村土地经营权制度的完善,对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拉动力流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从而促进农民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另外,也有学者从农村治理制度建设的视角出发,认为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设将有利于增强农民的民主政治意识。
(二)从加强农民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建设的角度。诸多学者认为,传统和保守的农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是阻滞农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原因。应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为农民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的现代化转型奠定社会经济基础;通过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公民意识,为农民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思想基础;通过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提升农民的法律意识,为农民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司法保障;通过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促进农民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现代化提供思想文化基础。还有学者认为,应通过加强农村大众传媒建设,为农民思想意识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三)从加强农民教育角度。多数学者认为,加强农民教育是推动中国农民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他们主张以现代教育引领农民现代化。其中,有学者认为,科技教育对农民现代化具有巨大的驱动作用。也有学者认为,人权教育对提升农民主体意识、民主意识、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市场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是农民走向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还有学者认为,实现中国农民现代化重点应加强农民的素质教育,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优化农民的的受教育环境。此外,还有学者认为,应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形式的多元化建设,通过改变农村教育方式,不断提高农民素质。
(四)从加强农村社会文化建设的角度。众多学者主张以先进文化引领农民现代化发展。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对农民的现代化具有深刻影响,要从有利于人的现代化发展和农民现代性获得的角度,立足于人的需要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社会功能,对其进行现代性的重塑及整合,从而为人的现代化发展特别是中国农民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新动力。
有的学者认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应批判地继承,做到“古为今用”;对现代西方文化进行扬弃,做到“洋为中用”。还有学者认为应加强农村文化体系的构建,整合农村文化,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
(五)从加强农民主体性建设的角度。有的学者认为,农民主体性的确立是农民获得现代性并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问题,应通过消解二元结构、消除传统共同体等他构的方式和进行农民自我教育、组成新集体等自构的方式来全面建构农民主体性,从而推动农民的现代化发展。有些学者认为,农民主体性的不健全或缺失是破解“三农”问题的主要瓶颈,因此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就要通过增强农民在经济和政治上的主体性、激发农民主体意识和加强农民教育提升农民素质等方式对农民的主体性进行重塑。
还有学者认为,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应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政策引导等方式提升农民的主体意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实现其自身的现代化转变。
六、对研究成果的学术反思
综上所述,学者们均从不同领域和视角对中国农民现代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不断深化该问题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通过对这些学术成果进行综合整理、分析和反思,我们可以看到,有些方面问题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深化。
(一)对中国农民现代化内涵的研究方面,学术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的探究,对我们全面认识农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虽然学者们各自对农民现代化的内涵从不同层面进行了论证和阐释,但对内涵的界定尚未形成一致认识或是权威性的观点,从而影响了对其它相关问题的全面深入研究。
(二)对中国农民现代化评价和考量标准的研究中,虽然有少数学者对这一重要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并形成了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学术成果。但是随着我国“新四化”发展的不断加快,农民作为传统职业者其生产劳动技能已经受到深刻挑战,具有现代技术水平的新型农民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考量农民生产劳动技能水平的指标理应成为农民现代化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学术界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关于农民现代化评价体系的指标内容来看,均不同程度轻视甚至忽视了这一重要指标。
(三)对中国农民现代化动力因素的分析研究,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学术成果并不多见,前文中列举的几个方面是笔者对散见于众多学术成果中的相关论述进行整理、总结和概括形成的,而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把握,将对科学合理地分析和规划农民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学术界加强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四)对中国农民现代化实践路径的研究上,学者们大多局限于特定视角下从不同角度在宏观措施方面进行研究,很少从微观主体能动作用的角度对实现路径进行探讨。农民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实现过程不仅需要具备良好外界客观条件,也需要实践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我们在研究中不仅要深化对宏观路径层面的研究,同时还要在充分认识和把握实现中国农民现代化发展的内驱力因素的基础上,加强对增强农民实现自身现代化的主观能动性的途径研究。
(五)在研究中国农民现代化问题的方法上,学者们多数以人的现代化经典理论为基础,结合中西方人学、社会学思想,从价值哲学和科技哲学等不同角度,运用比较分析、历史演绎、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农民现代化问题进行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但是笔者认为,我们也要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思维方式对中国农民现代化问题进行综合性的探索和分析,在全面深入地探究和把握其内在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学界对人学和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内容的研究,从而形成系统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民现代化理论。
参考文献:
[1]任海洋.中国农民现代化的现状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23):104.
[2]苟颖萍,贺春生.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农民现代化路径探析[J].未来与发展,2009(04):5-7.
[3]王新祝.论科技教育在农民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论坛,1997(01):50-52.
[4]伏晓.论中国农民问题和农民的现代化[J].前沿,2005(12):198-202.
[5]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5.
[6]董慧峰.农民现代化:历史与内涵[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3):10-12.
[7]魏先法等.农民现代化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
[8]曾庆学.农民现代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6(06):6-11.
[9]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22-34.
[10]袁洪亮.人的现代化———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6-7.
[11]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98-103.
[12]金奇.人的现代化素质略论[J].北京社会科学.2002(2):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