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长期不合理的开发以及过度垦殖,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而山西省吉县属黄河中游东岸,因此退耕还林势在必行。
1 试验区概况与设施建设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吉县2000-2012年退耕还林工程总面积2.93万h㎡,其中退耕面积0.63万h㎡,荒山造林2.21万h㎡;建设有4个坡面径流场标准地,其中乔木林建设2个,乔灌混交林建设2个,规格为5m×20m,地点分别位于桃园村边和赵尖村。建设自动气象站1处,位于车城口国营苗圃。建立不同标准地5处,其中:一是草地,规格5m×5m,地点位于桐卜岭村;二是乔木林,规格20 m×20m,地点位于桃园村;三是灌木林,规格10m×10m,地点位于赵尖村;四是乔灌混交林,规格15m×15m,地点位于赵尖村;五是坡耕地对照,规格10m×10m,地点位于阳坡村。
2 试验方法
测定的方法采用环刀法,2010年9月开展了土壤物理性质调查工作,首先在临时调查样地内选定具有代表性的测定地点,挖掘土壤剖面,分层后用环刀对每层土壤采取土样带回室内,然后采取烘干法和浸水法测定土壤含水量、容重、孔隙度等。
按照下式计算,即可得到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以及土壤的容重。
毛管孔隙度%=(B-D)/V×100总孔隙度%=(A-D)/V×100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土壤的容重=(D-W环)/v式中:A——浸润12h后,环刀质量+湿土质量/gB——在干砂上放置12 h后,环刀重+湿土质量/gC—-在干砂上放置1d以上后,环刀重+湿土质量/gD——环刀中质量+干土质量/gW环——环刀质量/g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孔隙度的变化 土壤孔隙度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测算结果如下。刺槐乔木林地,第1层总空隙度57.05%,毛管空隙度55.10%,非毛管空隙度1.95%;第2层总空隙度54.70%,毛管空隙度52.70%,非毛管空隙度2。山杏灌木林地,第1层总空隙度57.27%,毛管空隙度52.26%,非毛管空隙度5.02%;第2层总空隙度53.53%,毛管空隙度52.00%,非毛管空隙度1.53%。油松、山杏乔灌地,第1层总空隙度57.01%,毛管空隙度53.80%,非毛管空隙度1.90%;第2层总空隙度53.21%,毛管空隙度50.00%,非毛管空隙度4.10%。苜蓿草地,第1层总空隙度54.10%,毛管空隙度32.70%,非毛管空隙度5.50%;第2层总空隙度54.50%,毛管空隙度51.00%,非毛管空隙度3.50%。
核桃经济林地,第1层总空隙度52.54%,毛管空隙度44.79%,非毛管空隙度7.75%;第2层总空隙度46.05%,毛管空隙度45.05%,非毛管空隙度1.00%。未退耕地(对照地),第1层总空隙度55.46%,毛管空隙度48.64%,非毛管空隙度6.93%;第2层总空隙度52.97%,毛管空隙度47.52%,非毛管空隙度5.46%。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随着退耕还林的实施,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其变化规律也基本保持一致。从0~20cm表层土壤总孔隙度来看,依次为山杏灌木林地(57.27%)>刺槐乔木林地(57.05%)>油松、山杏乔灌地(57.01%)>未退耕地(55.46%)>苜蓿草地(54.10%)>核桃经济林地(52.54%);其中,山杏灌木林地的表层土壤孔隙度最大,刺槐次之。
3.2 土壤容重的影响 土壤容重越小,土壤越紧实,土壤的结构性越好。测定结果如下
2010年,刺槐乔木林地,第1层为1.04g/cm3,第2层为0.17g/cm3;山杏灌木林地,第1层为0.10g/cm3,第2层为1.10g/cm3;油松、山杏乔灌地,第1层为0.01g/cm3,第2层为0.30g/cm3;苜蓿草地,第1层为1.21g/cm3,第2层为1.27g/cm3;核桃经济林地,第1层为1.11g/cm3,第2层为1.28g/cm3;未退耕地(对照地),第1层为1.15g/cm3,第2层为1.21g/cm3。
从数据中可看出,不同退耕类型的土壤容重都明显低于草地、未退耕地,其中属油松、山杏乔灌地(0.01 g/cm3)的土壤容重最低,这说明油松、山杏乔灌地的土壤容重改良作用较为显著。从表层(0~20cm)看,不同退耕类型的土壤容重依次为:油松、山杏乔灌地(0.01g/cm3)<山杏灌木林地(0.10g/cm3)<刺槐乔木林地(1.04g/cm3)<核桃经济林地(1.11g/cm3)<未退耕地(1.15g/cm3)< 苜蓿草地(1.21g/cm3),这表明退耕还林后土壤容重得到了有效改善。
4 结论通过上述结果表明,退耕土壤的总孔隙度、土壤容重随着退耕年限的延长基本呈增大趋势;退耕还林后,土壤的物理性质得到了有效改善,提高了土壤的保水性能。但数据还不够完善、全面,不足以体现退耕还林后的效益,退耕对土壤的长期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礼先.黄土高原生态用水与植被建设.水土保持研究,2000,9(3):5-7.
贵州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多山省份,也是全国喀斯特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区之一.贵州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多山省份,山地和丘陵占97%,贵州省国土厅土地详查结果:贵州耕地面积490.35万hm,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67%,旱耕地占耕地面积69.53%,6~25的坡耕地占耕地面积61.17%,水...
倒春寒是衢州市春季最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随着近几年气候变暖,倒春寒灾害导致的损失越来越严重。倒春寒是衢州早稻播种育秧期、春茶生长期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是造成早稻烂种烂秧、春茶嫩叶受冻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前期温度偏高,后期温度比常年偏低,会使农...
随着人们对农业生产中长期、过量施用化肥所引起的诸如土壤板结、肥力下降、面源污染和pH值降低等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微生物菌肥作为改善土壤营养状况和提高植物抗逆性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微生物菌肥是由一种或数种有益微生物经发酵而成的无毒害绿色生...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和方向,它吸收了传统农业的精华,借鉴...
微生物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生物资源,随着人们对微生物认识的深入,微生物已应用到食品、医药、农业、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中,并已获得不菲的成绩。其中,用于农业生产的微生物肥料也发展十分迅速。1微生物肥料概述微生物肥料,是指能够使作物获得特定肥料效...
0引言优先流(preferentialflow),又称优势流、非均匀流,是土壤中常见的和重要的水流运动和溶质运移形式。国内外对优先流有多种定义,但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通常认为非均匀水流或优先流有2个重要特征[1]:一是水流运动过程中,部分湿润锋能以...
引言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颁布后,中央积极贯彻实施文件的精神,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了中央关心的重点,阻止了城乡二元经济越演越烈,在某种程度上为缩减城乡差距起到助力的作用。2004-2006年3年期间,中央财政共支...
在大部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壤和地下水含有过多的盐分,不能种植传统的农作物。土壤层中水溶性盐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会对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导致土壤生产力的降低。科技纵横土壤盐化是一个全球关注的严重问题,灌溉区的不当利用、乱...
1、引言在土壤红外光谱分析中,红外透射光谱需要压片制样,以确保分析样品的均一性和透过性,不仅耗时而且破坏样品结构;红外反射光谱对制样要求不高,但受样品粒径大小和散射光的影响。此外,这两种光谱技术都难以表征土壤样品的组成变异,尤其不适合于土壤有机矿...
引言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起来,并按照人类的社会需求进行物质生产的有机整体,是一种被人类驯化、较大程度受人类控制的生态系统。植物净第一性生产力(NetPrimaryProductivity,NPP)反映了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