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从传统自给自足个体农业发展到高科技现代农业,在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和土地集约化利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人类社会开始反思农业发展的政策、模式和技术,认识到农业的发展,不仅要提高产量满足人们对粮食和农产品的数量需求,还要提高产品质量,保障食物安全,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1〕我国拥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传统农业知识,而农业人口多、耕地资源少、水资源紧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的国情,决定了发展现代农业既不能照搬美国、加拿大等大规模经营、大机械作业的模式,也不能采取日本、韩国等依靠高补贴来维持小规模农户高收入和农产品高价格的做法,而是必须探索一条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现代农业以及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一批富有远见的科学家根据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将传统农业的优势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逐渐发展了生态农业这一新的发展理念与实践方式。在近30年里,我国的生态农业在内涵和外延上已基本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且在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各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许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得到了开展。各试点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状况的极大改善,〔3〕〔4〕证明了生态农业理论的正确性、可行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的生态农业是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高效利用资源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它既是农业发展的一种战略决策,也是一种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为进行新农村建设、解决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供了一条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5~7〕目前,生态农业的理念已经日益为广大群众和各级领导所接受,从2004年中央 “一号文件”回归农业至2015年,有多份 “一号文件”明确提到“要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已经从理论发展到实践,并最终上升到国家决策的高度。近年来,生态农业虽然在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目前开展建设的101个国家级生态农业县从数量来看在全国所占的比例较低,而农业与农村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严峻的问题。〔8〕〔9〕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生态农业来解决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充分发挥其在实现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对现阶段生态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生态农业的内涵
生态农业的内涵既是我国生态农业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是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所应遵循的重要原则。我国的生态农业以生物组分为中心,是一个复合的生物-社会-经济系统,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寻求整个系统的综合效益。〔10〕其内涵涵盖了可持续发展所倡导的循环、低碳、绿色、高效等几个方面。
1.循环
我国的生态农业是将生态系统与生态经济学理论运用于农业实践的具体表现形式,实现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是我国生态农业的本质特征。它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基本原理,从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合理化人手,建立生态优化的农业体系。它特别强调农林牧副渔大系统的结构优化和系统内各生产环节之间的 “接口”强化,通过产业链接,既可充分发挥各个专业和行业部门的专项职能,也强调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和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全面协作,形成了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产业结构和综合管理的经济体系。〔11〕中国传统生态农业中的桑基鱼塘、稻田养鱼、稻鱼鸭复合系统以及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等发展模式,已较好地体现出了当今我们所倡导的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思想。在传统生态农业知识与现代农业技术结合基础上形成的南方“猪一沼一果”、北方 “四位一体”等现代生态农业模式,更是从理论与实践的两个侧面证明生态农业通过不同生产过程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达到了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的作用。
2.绿色
中国的生态农业是绿色的农业,它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和产品质量问题。在我国的传统农业中,常常通过生态关系调整、系统结构功能整合等方面的微妙设计,利用各个组分的互利共生关系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农作物的抗性和品质,控制农业有害生物,尽量减少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的使用,使我国的生态农业在生产绿色农产品方面具有天生优势。〔12〕在当今,我国生态农业的绿色性更是体现在以维护和建设产地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产出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和保障人体健康为核心,以倡导农产品标准化为手段,达到稳产、高产、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之中,它强调系统地解决我国的农业问题,将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农业综合效益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3.低碳
如上所述,我国的生态农业通过生产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极大地促进了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减少了农业生产活动中能源、资源的投入以及环境污染物的排放,体现出了低碳经济 “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特征。
农业生产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13〕而水稻种植则在农业生产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中占据重要位置。在我国生态农业的稻鱼共生系统中,鱼类的活动搅动了土壤,同时杂草和浮游生物的呼吸作用减弱,单位面积甲烷排放量平均可减少31.42%.〔14〕此外,生态农业中农村沼气工程的实施,可以减少农村生产、生活过程中对薪柴及化石燃料和电能的消耗,也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4.高效
“高效”始终是我国生态农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包括高的效益和效率两个方面。我国生态农业所追求的高效率包括高的投入产出率、高的能源资源利用率以及高的土地产出率等方面。与西方的生态农业宁可牺牲农业的生产力,也要追求回归自然的思想所不同的是,中国生态农业的倡导者一开始就强调追求高的土地生产力,因为生产力水平是判断一个系统成功与否的关键,这一目标的实现,是通过在时间与空间上改善系统的结构、增加系统中的养分循环和强化对系统的管理来实现,而不仅仅是通过依靠增加对系统的投入。
生态农业的核心是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转变为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一方面,它突破了单一狭隘的产业限制,通过多种物质产品的提供来满足管理者的经济需求;另一方面,它将努力克服或转移单一种植所可能面临的风险,特别是降水异常、市场波动、病虫害、杂草以及肥料成本过高等所带来的经营风险,因而比一般的农业生产类型具有更高的稳定性,能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除此之外,生态农业大大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在源头尽量降低了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等污染土壤和水的可能性,极大地改善了农田的生态环境。并且,在我国自然植被破坏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农田生态系统已经超越了其作为食物生产地和原材料提供地的功能,还具有调节大气化学成分、调蓄洪水、净化环境等许多其他的服务功能。〔15〕〔16〕并且经研究证明,采用生态耕作模式稻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往往比常规单作要高,例如稻鱼共生系统在固碳释氧、营养物质保持、病虫害防治、水量调节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势。〔17〕中国的农业文明在近万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延续,我国的生态农业正是建立在对传统农业精华的传承和提高的基础之上。在现代文明全面渗透的今天,推广生态农业,将有利于引导地方政府和社区重视和弘扬民族文化,减缓传统知识丧失的速度。我国的生态农业紧紧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关注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还关注农村的生态文化建设和社会稳定,以促进农村的综合发展。生态农业相对于常规农业,是一种劳动相对密集的农业模式,有利于充分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因而生态农业也具有较高的社会文化效益。
纵观人类1万年的农业发展史,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原始农业,持续约7000年;二是传统农业,持续约3000年;三是现代农业,发展至今约200年。中国当前已进入全面改造传统农业、升级石化农业,走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特色生态农业之...
在经济新常态之下,农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结合农业发展实际,分析新问题,迎接新挑战,出台新措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亟需认真思考和解决的新课题。以新眼光、新视角把握现实问题按照中央对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必须把握好几问题...
1引言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全球环境和人类社会面临着各种复杂且相互关联的问题,如生物多样性消失、气候变化、土地退化等,阻碍了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其中气候变化已成为胁迫全球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素之一[1].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已对全球陆地和海洋的自然...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但人均占有耕地资源相对有限,而且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很不协调,有些地方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现象。土壤和肥料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障,确保土壤和肥料均衡发展,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
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 土壤肥料利用直接关系农作物产量及质量。基于此, 探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土壤肥料应用问题, 从施肥不科学、环境恶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