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农业推广论文 >

新形势下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现状、问题及治理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3-23 共2538字
论文摘要

  0引言

  农业技术推广乃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科研成果能否尽快地转化成社会生产力,关键在于农业技术推广[1]。但是,新形势下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现状令人堪忧。

  1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侯马市位于山西南部临汾与运城盆地之间,汾河与浍河交汇处的平原地带。东连曲沃县,西接新绛县,南屏紫金山与闻喜县、绛县毗邻,北隔汾河与襄汾县相望。总面积220km2,总人口29.7万人,其中城市常住人口14.2万人,暂住人口5.5万人,农村人口10万余人,劳动力72500人,总耕地面积0.967万hm2。

  由于业务主管部门对乡办农技站重视不够,人员配备不齐,编在人不在的现象严重,职称、工作经费难以保障,服务手段落后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和农技服务事业的发展。

  2乡镇农业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农技人员结构调整不一,知识更新慢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长期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工作条件差,待遇低。一是没有外出考察学习机会,与外界沟通少,信息闭塞,对新技术、新成果知之甚少,知识老化,观念陈旧,适应不了新形势下的农业推广工作。二是不能及时有效地学习新的专业技能,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一些生产技术问题不能有效地解决,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技术创新,现有的知识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需要,从而制约着农民增产增收[2]。

  2.2农技推广经费短缺,服务难以开展

  乡镇农技站多年来业务主管部门不够重视,除人员事业工资外,基本没有推广经费。农业项目投入渠道主要是业务部门进行投入,业务工作由乡镇农技人员配合完成,承担部分责任问题,对新技术、新品种和好项目,只能以发宣传单的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引进示范试验工作难以开展,适应性评估不能进行,种植风险难以把握[3]。致使乡镇农技站有些工作干起来束手无策,试验示范不能较好地开展,整体工作长期业务荒废,严重制约了技术推广中的应用。

  2.3服务条件滞后,服务与需求脱节

  服务条件跟不上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需求,一般是凭着多年老经验、老办法,在农民中学习的技术,来指导农民生产。对新事物、新成果和新技术心中无底,无法推广,农业技术推广在农民的心中可有可无,起不到关键性的指引作用。还有些农技推广人员不切实际,没有长远规划,直接影响农业技术推广的实效。

  2.4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严重缺乏

  人才就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中之重,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实际上有的乡站只有1个农技人员在工作,编在人不在的现象严重。真正在乡站工作的农技人员由于工作长期在基层,思想有些漂浮,对新事物了解不准确,农技推广无法进行。

  2.5缺乏激励机制,消极思想严重

  缺乏有效的激励监督运行机制,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部分农技人员长期以来形成“干和不干一样,干多干少一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消极思想,严重制约农技人员的积极作用[4]。

  2.6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

  目前,侯马市的体制是业务主管部门只在业务上给予指导,人、财、物及党务等工作仍全部由乡镇政府管理,造成农技人员大部分时间为乡镇的中心工作服务。由于管理体制不顺,形成了条块分割,人事分离,使农业技术指导严重脱节,技术推广普及不能很好地向农村延伸,阻碍了农业科技的有效转化。同时,在运行机制上,缺乏农技人员的科学评价、考核、激励和奖惩机制,农技人员的付出与回报难以挂钩。

  2.7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主要是形式化太过于严重,3个站配3辆车,配备些仪器,但无科技推广费,无办公经费,也无人应用设备开展工作,形如摆设。

  3发展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
  
  针对乡镇农技推广工作的现状,为切实解决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创新开展乡镇农技推广工作思路,在农业发展的转型期,应从解决服务“三农”问题的实际出发,大胆探索乡镇农技推广工作的新模式,创造性地开展乡镇农技推广工作。

  3.1改变管理体制,充实乡镇农技推广人员

  农业发展靠的是科技,科技成果转化靠的是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能否顺利推广到生产实践中与农技人员有密切的关系[5]。①要求农技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提高素质。②人员到位,在编在岗,如没有人员到乡站,可招录一批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或农业院校应届毕业生特定岗位人员,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技队伍。③村级农技人员的聘用实行动态管理制度,工作报酬适当补助,考核后财政统一发放。

  3.2重视乡镇农技人员的再教育培训

  根据乡镇农技人员的学历结构、职称和所学专业等合理制定培训计划、再教育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技人员进行正规、系统的业务培训,外出考察学习来提高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更新知识、技术等来服务于“三农”。从而建立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和技术培训长效机制,形成制度,保障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的学习时间和培训费用,使乡镇农技推广人员每年都能参加业务培训,以适应科技进步、产业发展和农民需求的变化。

  3.3协调好群众性组织团体对农户进行培训

  依托农业大户,建立村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点,利用其场地和技术优势,实施农业技术推广,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上下连成线,网点带动片,示范面对面。

  3.4因地制宜,建生态观光采摘园

  采摘园是劳作体验活动场所,能满足人们娱乐、休闲的需求,把人们从繁忙的工作解脱出来,舒缓压力,娱乐身心。在现有的耕地,要想建好采摘观光园,必须遵循“人有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一是在老果园围绕“强拉枝、巧施肥、减密度、无公害”进行更新改造,改变栽培观念和模式建立高标准示范园区。

  二是在农作物上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划分区域,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由检测站不定期进行产品检测,确保产品达到无公害。

  3.5依法增加推广经费,履行服务职能

  农业推广是一项专业性较强、涉及面较广的工作,农业是弱势群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在新形势农业发展的需求下,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保障农技推广工作经费,改善条件,才能稳定和强化农业技术推广队伍,调动广大科技人员为农民服务的积极性,才能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徐秀芳.新形势下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对策的几点思考[J].新农民,2011(10):249.
  [2]杨万江.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现状、问题与政策启示:兼析基层农技人员与乡镇经济的关系[EBOL].2007(2007-0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农业技术论文农业技术推广论文
返回:农业推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