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农业推广论文 >

甘肃省旱作农业的技术推广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5-04-16 共1839字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甘肃地区的旱作农业发展越来越快。旱作农业主要是指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半干旱、半湿润以及半干旱偏旱地区,依靠天然降水进行农作物种植。这种种植业也被称作雨养农业。旱作农业的推广,主要是因为地域分布不均、自然降水量少,导致农作物的生长是属于旱作状态的。甘肃地区主要的农业发展是以旱作农业为主,但是旱作农业的种植区的基础条件比较薄弱,旱灾是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最主要限制因素。本文就甘肃省的旱作农业推广技术进行分析。

  1 甘肃旱作农业的发展现状

  甘肃省的旱作农业主要是分布在西北内陆,该地区的气候属于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地形分布比较多样,且较复杂,气候的变异性比较大,全省的太阳辐射能十分充足,由于地理位置,该地区的光照也比较充足,气温比较凉爽,热量充足,尤其是旱作种植区处于典型的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热量条件[1]。甘肃全省干旱少雨,自然降雨量少且空间分布不均匀、年际变化大,雨热同季,降雨集中期与主要的农作物需水关键期差位大,而且春夏旱十分严重,因此,经常会导致春播作物无法下种,干旱是限制甘肃省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限制因素。

  2 甘肃省旱作农业的技术推广

  由于甘肃省地区雨水利用率低,传统农作制度与降水资源不协调,旱作农作物的产量、效益低而不稳,因此,要形成了完整的旱作农业发展思路,围绕用好天上水做文章,创立科技抗旱技术体系,探索出发展旱作农业的技术道路。

  2.1 地面覆盖蓄水保墒技术 在甘肃省地区推广旱作农业,首先,要知道旱作农业的技术核心是如何保住土壤水、蓄住天上水、用好地表水,这样就能够通过覆盖抑蒸、雨水拦蓄入渗,然后利用雨水富集叠加,实现保水、拦水、用水、截水及蓄水五大环节的高效用水。所以,在旱作农业种植技术中常用的是地面覆盖蓄水保墒技术[2]。

  地面覆盖蓄水保墒技术主要是用全膜进行覆盖,以达到蓄水保墒增温,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进而增加作物的产量,扩大作物的种植区域和品种的布局,提高复种的指数的目的。在甘肃省旱作农业中使用地面覆盖蓄水保墒技术主要有渗水膜覆盖、一膜两用、膜侧沟播、全膜覆盖双垄集流沟播、播前地膜覆盖集雨保墒等技术。这些技术在覆盖方法、播种方式上主要是从半膜覆盖、春播覆膜、平铺穴播转变成全膜覆盖、顶凌覆膜和秋覆膜、沟垄种植,进而能够有效地保障作物的安全、提高作物的产量,提高农民的收入,解决温饱问题。

  地膜覆盖技术除了地面覆盖蓄水保墒技术之外,还有沙田地膜覆盖技术、秸秆覆盖技术沙田栽培技术,在这就不一一做介绍。

  2.2 科学施肥、培肥地力技术 在甘肃地区推广旱作农业,常用的技术还有根据测土配方创造的种植技术。由于甘肃地区的耕地质量比较差,中低产田面积大,因此,重点建设耕地质量,改造中低产田,然后推广增施有机肥、化肥深施、测土配方施肥等一些科学的施肥技术改善土质,为了提高旱作产量,推广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合理轮作等方式,这样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质量,提高耕地质量水平,促进提高旱作的产量和质量。

  2.3 生物抗旱技术 为了提高旱作产物的质量和产量,调整抗耐旱品种的结构,推广生物抗旱技术,这样能够有效地调整种植业的内部结构,选用需水规律和降水规律一致、水分利用效率高的品种(马铃薯、沙打旺、紫花苜蓿、玉米等抗旱作物),这样能够有效地利用雨水资源,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进而提高旱作农作物的产量。

  2.4 抗旱播种技术 甘肃地区的旱作种植区在早春时期土壤墒情差,降雨少,这样就会导致一些春播作物不能够及时下种,因此,会通过耐旱品种、农艺抗旱技术、雨水注入以及注水沟播、玉米撮苗、点浇点灌、坐水播种等抗旱播种技术来提高旱作物的出苗率,解决春旱无法下种的问题。

  3 结语

  甘肃省的旱作农业技术还有很多,根据旱作农业种植区的不同生态特点、气候条件、降雨等自然条件,结合不同作物的种植制度,根据农业发展和生产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旱作农业技术,有效地种植旱作农作物。根据自然条件,有效地改善土壤质量,提高旱作物的生长影响因素,利用天然的与水资源,提高旱作物的成活率,不断推广高茬收割、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机械深松、表土处理、以地膜或秸秆覆盖播种、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与施肥为内容的旱作农业保护性栽培与耕作关键技术,形成有效的栽培技术模式,并能够与改善的生态环境相结合,提高旱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尚勋武. 甘肃发展旱作农业的思路和技术体系.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12).
  [2] 陆作生. 西北地区旱作农业的推广技术. 农业发展,2011(3).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农业推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