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对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经济效益、折旧费用等方面进行探究,阐述该技术在应用中的问题,进而体现出该技术的经济性,收获更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经济分析;
一、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概述
节水灌溉借助现代化技术进行高效灌溉,突出节水灌溉技术的效益和效率,同时通过辅助措施降低水分蒸发,以降低灌溉工程成本,实现农作物秸秆的重复利用,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水肥一体化技术将施肥和灌溉相融合,借助自然地形落差或压力系统,节约施肥量和用水量,降低成本,提升农户的经济收益。
二、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经济分析中几个问题
(一)经济效益计算
1、节水经济效益问题
节水灌溉技术将水资源直接供给到农作物,规避水分蒸发问题,提升工作物产量,虽然其中会出现成本投入,不过整体上利大于弊。节水灌溉中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中,所节省的取水费用计算公式为:B=DS?W,其中B是节水效益、DS是用水单价,单位是元/m3、W是每一年的平均节水量。水单价计算包含两种类别:其一,供水单位的差异性。如管道取水和水库渠道取水,水价中既包含水资源费,同时还有供水利润及成本。其二,水源来自天然水,如井、湖、河等地区,水费即水资源费。水费直接计算模式较为科学,但由于部分水源充足的区域水费较低,因此无法直观计算节水的经济效益,且节水经济效益在用水量中所占比重较低,会影响种植人员对节约水资源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提升农业种植者的节水积极性,各区域的节水灌溉工作中可以结合自身水资源情况制定节水费用节约公式,调动种植者的节水积极性,节约灌溉成本。
2、用水转移问题
其一,初次转移计算。此方式主要是将某一行业所节约的用水量转移至另一行业,计算公式是:B=(D2-D1)?W,其中,B是节水效益,D2是水资源在转移后的用水单价,D1是转移之前的用水单价,单位是元/m3,D2与D1中均包含供水成本。农业中水资源单价较低,因此可以通过用水转移,收获经济效益。该方式宏观上水资源节约量较低,将节约的水量进行转移,主要从水价较低的用水主体向水价较高的用水主体转移水量,能够提升节水灌溉中水分一体化技术的科学性,公平合理地使用水资源。
其二,二次转移计算。部分地区在节水规划时,主要采取节水灌溉方式,将节省的水量应用于新开发的果树中,将该区域果树的年效益作为节水灌溉经济效益,具体计算公式如下:B=Dm?W/M,其中B是节水效益、Dm是新增农作物的年效益,单位是元/公顷、M则是新增工作物的灌溉定量。此计算公式完成了两次转移,第一次是用水方、第二次是评价主体,由水资源转变为农作物。相较于前两种模式,该模式增加了其他劳动投入量,需要借助另一种作物的生产、种植、收获、销售获取经济效益,将其转换为节水效益不够科学。因此,若想提升节水经济效益,建议使用直接计算模式或一次转移模式。
(一)工程折旧费用计算
在建设节水灌溉中水肥一体化项目时,常常需要对设施申请资金完成重建和修复工作,存在重建轻管问题,主要原因是折旧费提取机制不健全。因此,种植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必要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持续发挥工程项目收益。节水灌溉工程水肥一体化项目中,折旧费是设施有效使用期间内,每年需要投入的固定资产投资金额。在设备使用的过程中,其价值会伴随着使用年限和磨损程度逐渐转变为折旧模式,借助货币形式累计设备损耗情况,用于添置新设备和优化工程,能够回收种植投资资金,完成灌溉设施和设备的更新和升级。
大部分灌溉工程一般会计算折旧费,在灌溉项目中将其归入年费用体系,其中会出现相关概念模糊不清问题。因此,若想科学分析折旧费用,需要围绕“提取”这一核心,单独划分项目折旧费,每年将其纳入固定的账户中,进而确保工程在结束使用寿命前使用累计折旧费,进而重新建设新工程。不过大部分折旧费会用于无形转移和利润分成,因此应结合具体情况科学提取折旧费,实现灌溉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由于节水设备和设施具体的折旧年限存在差异性,需要在其报废前进行更新,建设和管理部门既要编制《费用提取计划》,还应编制年度使用计划。
(三)节水灌溉产量、节水、效益方面的经济分析
利用传统灌溉方式完成农作物的灌溉生产,很难有效提升农户经济收益,而引入农业灌溉一体化技术可以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有效价值,进而建立灌溉操作系统,缩短灌水周期、节省水资源浪费问题,增加农作物质量和产量,帮助农户收获经济和社会效益。例如,以某区域蔬菜种植基地为例,在依托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基础上,围绕节水灌溉操作系统中的产量、节水、效益层面分析其经济价值。当前此基地通过水肥滴灌方式对农作物完成灌溉,提升了蔬菜作物的水分吸收效率,经过计算发现,每年基地节水量超过6万平方米,节水费用为3000元。在作物产量层面,应用节水灌溉一体化技术,会降低农户关于蔬菜灌溉、种植层面的经济投入,便于集中采取科学的技术对蔬菜完成培育,提升400kg/公顷的蔬菜产量,增加基地生产总值和效益。此种植基地通过使用新式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增产增收,满足市场对于农作物的需求量,促进区域农作物种植产业的发展,突出产业结构的规模化,提升农民种植收益,借助节水灌溉技术收获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灌溉成本和增收途径方面的经济分析
由于节水灌溉属于综合工程,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水资源,降低农作物灌溉成本和灌水周期。传统灌溉模式中我国每年灌溉投入资金较多,帮扶资金分配紧张,对于区域农业收入增长提供了挑战,在引进新式农业节水灌溉模式后,拓展了灌溉方面的资金经费投入空间,使得种植者得到国家更多的发展资金支持。先进的技术实现了农作物的增收,进而极大程度地增加了经济资金的回报率。同时,节水灌溉方式主要向农作物供给水资源,提升其产量,当前灌溉技术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成本的投入量,且增加了种植岗位需求,丰富农民增收的途径,进而优化了传统经济环境,借助经济增收实现技术创新。
三、结束语
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区域农业的高速发展,优化了农业经济条件,因此需要对此技术的经济效益、工程折旧等问题开展经济分析工作,突出其经济效益优势,找寻节水灌溉新方法、新思路,进而有针对性地推广该技术,增加现代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拓宽农业经济收入渠道。
参考文献
[1]李素珍.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经济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0.
[2]刘纪虹.农业节水灌溉的经济分析[J].中国市场,2018.
0引言在干旱地区,水分缺乏和土壤贫瘠是限制干旱区农业发展的重要障碍,水分条件是限制干旱区土壤生产力提高的主要因素。不合理的灌溉和施肥不仅导致了土壤肥力的下降和土壤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浪费了大量水肥资源。土壤水分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土壤对作物...
前言最近几年,由于生态不断恶化,此时人们开始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积极地开展环境治理工作,其中水环境治理工作就是当前最为关键的处理事项。在具体的开展治理工作的时候,必须参照特定的标准时期量化。尤其是我们国家入世之后,竞争不断加剧,此时很多...
虽然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所以, 应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提升, 有效控制农业生产中的水资源浪费现象, 从而保证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1前言节水灌溉,简单的来讲就是只采用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的生产率。就是要改变千百年来人们的农业用水习惯,改变粗放灌溉为精细灌溉、改不重视降雨的利用为充分利用降雨[1].节水灌溉不仅节约水源,而且带来的相关效益也比较显着。...
目前,国内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在施工当中所在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都是有相对的复杂性的,施工难题也是肯定存在的,工程的资金投入大以及工程的寿命短和使用的周期长等等问题层出不穷。节水灌溉工程与农业和农村以及农民利用的工程息息相关,水利部门应在...
我国农业主要是以灌溉为基础,传统的灌溉方式是采用地面灌溉,但这种方式不能充分地利用水资源,而且存在着严重的费水、费工等问题。近年来,我国水资源问题日益严重。在农田灌溉时,水浪费、水污染等问题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因此,加强我国小型农田水...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过程中,想要真正意义上推广使用节水灌溉系统,需要保障其运行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及规范化发展,并且以各个地区实际情况上的差异做出差异及灵活化的管理。...
山东省莘县地处聊城市西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下辖24个乡镇(街道),1154个行政村,人口100.3万,总面积1416km2.自80年代开始兴建节水灌溉工程,主要推广了喷灌、滴管、管灌等节水技术,目前,发展节水灌溉面积达9393.33hm2,不足全县耕地面积的12%.1节...
1、概述宁南山区十年九旱,水资源匮乏,农业用水供需矛盾日趋突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以种植马铃薯与蔬菜为主现代设施农业,大力推广节水农业灌溉技术是解决水资源危机的主要途径。近几年,通过当地政府实行土地流转,截至2012年底已经在西吉县蒋台堡、原州...
0引言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缺乏.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膨胀,使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水资源紧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灌溉作为我国的用水大户,用水量约占总水资源量的65%,且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因此,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