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 18 世纪,Adam Smith 在《国富论》一书中,使用“无形的手”来映射市场在资源分配中的基础性作用。Mclosky对经济学语篇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经济语篇中隐喻普遍存在。她提出了经济学研究新方法,强调经济语篇中存在实体隐喻,提出“经济学中的数学推理和经济学建模也是隐喻的,甚至线条、曲线、表格上的点都是通过隐喻表征经济变量”。
人类的认知能力受到了外界及自身因素的双重影响。也就是说,人们要认知周围的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就必须利用已有的概念映射到未知的领域。孙厌舒认为,经济语篇中的隐喻,反映出经济领域的认知结构和规律,体现经济领域的隐喻思维模式及其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
本文语料来自杂志《财经界》,选择了 2013 年第九、十、十一和第十二期总共 34 篇文章,分析经济语篇中的经济词汇,论证经济语篇中的隐喻现象。
一、理论简介
Lakoff 和 Johnson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出概念隐喻理论来解释隐喻现象。他们认为,隐喻普遍存在于语言中,语言中词汇绝大多数是隐喻的,而且,而且存在于思想和行动中。Lakoff 认为人们利用一个具体的概念域中词汇来描述另一个抽象的概念域,即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人们通过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域来认识陌生的,抽象的概念域。这种映射是不对称的,是部分的。每一种映射都是源域也目标域的实体之间一系列固定的本体对应。一旦那些固定的对应被激活,映射可以把源域的推理模式投射到目标域的推理模式中去。映射不是任意的,它源于人体和人的日常经验和知识,因此,映射的基础是人体的经验。
二、经济语篇中的隐喻分析
创造相似性的隐喻通过发现没有任何联系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为人们了解某一事物提供了新的角度。因此,隐喻性思维其实也是科学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经济学科也是社会科学的一部分,因此,隐喻也存在于经济学科之中。
进入新的世纪,经济现象日新月异。依靠原有的词汇已经不可能满足描述经济现象的需求。人们就需要使用隐喻这一认知工具,使用现有词汇来描述经济现象。经济语篇描述的经济现象被认为与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经验有关,于是,经济现象被视为各种不同的实体。根据始源域的的隐喻特征,本文阐释经济语篇中的隐喻,举例说明如下。
(一)源于人体的隐喻
人体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物质基础,没有人的肉体这一物质基础,人的生命也就不存在。人们对于自己身体的认识和了解就被用于描述经济现象,出现在经济语篇之中。
例(1):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政府出台经济政策往往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特点。(《财经界》第十一期)例(2):正在翘首以待的还有长株潭、武汉,甚至还有新疆、陕甘宁等中西部地区。(《财经界》,第十一期)例(3):“金融空转”与监管缺位既增加了金融风险,又导致实体经济供血不足。(《财经界》第十一期)“头”原指大脑的最上部分的身体的那一部分。“脚” 是人体最下部接触地面的部分,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器官和运动器官。在在例(1)和例(2)中,“头”和“脚”在指代经济中的某个环节。“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在例(3)中,血液指代经济单位从事经济活动需要使用的现金。“肥肉”主要指的是肥猪肉,比如五花肉、肘子肉上的一些部分。
(二)源于水的隐喻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人类忍受饥渴的痛苦,最终会失去生命。因此,水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中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有了能用于灌溉农作物和滋养身体的水,人类社会的繁衍生息才得以一直继续下去。
(6)如果再继续像以往那样货币供应“开闸放水”,整个中国经济将有可能被货币之水大面积“稀释”。(《财经界》,第十一期)(7)自 21 世纪以来,房价持续攀升,房地产泡沫逐步显现。(《财经界》,第十一期)“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般无毒。水在常温常压下可以有泡沫,浪潮等表现形式,是人类生命的源泉。
在例(6)中,水是指在由于央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到在市场中增加的流动性强的货币。“泡沫” 是聚在一起的许多小泡。由不溶性气体分散在液体或熔融固体中所形成的分散物系。在例(7)中,是指因经济活动极度活跃,商品的市场价格大幅上涨,高于商品的实际价值,导致经济表面繁荣的一种经济现象。“浪潮”指的是如潮水般汹涌起伏的波涛。
例(8):资金向实体经济的流向意愿却不强,以各种途径和各种产品的形态在虚拟经济内部循环。(《财经界》,第十期)水的分子结构是呈圆形的,水分子会在重力作用下涌向低处,因此才会出现流动。“滴”液体照准固定点一点一点落下来。在例(8)中,“滴”指财政资金一点一点被占用或挪用的现象。“流向”水的流动方向。在例(9)中,“流向”是指市场经济环境下,资金被被用于投资的领域的趋势。
(三)源于机器的隐喻
自从英国工业革命爆发后,机器普遍被用于英国的工厂,大大的提高了英国的生产力。英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立日益强盛,曾一度成为世界霸主。人们认识到机器对于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例(10):互联网发展不仅是国家创新的引擎,而且更关乎国计民生。(《财经界》,第十一期)例(11):智能终端市场被国际品牌垄断的格局将被打破,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品牌将迎来更多的机会,向产业链延生。
(《财经界》,第十一期)例(12):我国有必要主动推动国内的“去杠杆”过程,及时释放金融和经济风险。(《财经界》,第十一期)“引擎”是发动机的核心部分,因此习惯上也常用引擎指发动机。引擎的主要部件是气缸,也是整个汽车的动力源泉。
在例(10)中,指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链条”一般为金属的链环或环形物,多用作机械传动。在例(11)子,链条是指在有各个环节组成的经济整体。“杠杆”是指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在例(12)中,“杠杠”是指利用小额的资金来进行数倍于原始金额的投资,通常为数倍收益率。“稳定器”是稳定井下钻具,起防斜作用的工具。连接在靠近粗径钻具的一段钻杆柱上,用来稳定钻进方向的装置。
(四)源于战争的隐喻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壮大,人类社会内部,比如大到国家,小到各到,容易产生越来越多的利益冲突。如果没能好好地处理利益冲突,就会发生战争,比如近代的世界第一次战争和全世界第二次战争就是很好的证明。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反映的一部分就是战争史。因此,人类对战争的熟悉程度也就不言而喻了。
例(13):小米也是异军突起。(《财经界》,第十一期)“军队” 国家或政治集团为准备和实施战争而建立的正规的武装组织。在例(13)中,“军队”是指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相互竞争的两方或者两方以上的市场主体。
例(14):以货币超发和国际金融次序变革为主要标志的“货币战争”的持续“发酵”等等。(《财经界》,第十一期)“战争”是一种集体和有组织地互相使用暴力的行为,是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领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战斗。在例(14)中,“战争”是市场经济活动参与者为获取自身更多利润,减少其他参与者利润而采取的行为。
通过对经济语篇中经济词汇的认知分析,可以看出隐喻是一种认知工具,架起了人们通过人们对自身和世界经验来观察、研究、了解和预测经济现象的一座桥梁,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认识理解经济语篇中描述的经济现象。通过隐喻这一认知工具,还可以将非经济词汇投射到经济范畴,扩大了非经济词汇的使用范围,同样减轻了人们创造新词来描述经济现象的负担,提高词汇的使用效率。
美国学者斯坦利罗森(StanleyRosen)曾在总结20世纪语言哲学的发展之后,预测其中一些争论将在元层次(meta-level)上继续推进.从2011-2012年国外重要哲学期刊发表的语言哲学论文重点讨论的问题当中,就体现出了这一点.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包括:指称理论...
一、关联理论1.关联理论及其基本概念.关联理论是由斯拍波和威尔逊(D.Wilson)于1986和1995年在其着作《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提出的.这本书一经出版,立即在西方语言学界、认知语言学界、哲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进而促进了该理论研究的深化,加快了...
礼貌问题是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语用学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许多学者都在这一领域做过深入的探索.1978年,由布朗和列文森两位英国学者共同执笔的文章《语言使用中的一些普遍原则:礼貌现象》发表,文中首次系统的阐述和探讨了礼貌与面子这个问题.他们认...
1引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13745-2009),学科(disci-pline)是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通常具有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其中相对、独立和知识体系三个概念是定义学科的基础---相对强调了学科分类具有不同的角...
姜望琪指出:语用学是研究言外之意的学科。中国传统文献中对于言外之意现象概念的界定,其表述都比较模糊。我们认为,言外之意是说写者在特定语境中表达字面意义的同时表达出的与实际交际意图有关的意义。西方语言学界普遍认为语用学和语义学各自拥有独...
一引言随着语言学的发展,语篇的构建不再是单纯的以词作为基础,语法作为框架,以一定的词法和句法规则组句,形成段落,然后意义关联的段落组成大的语篇。像这种线性的、静态的结构不能揭示语篇构建中多种语言信息形式、人的情感意识和认知思维动态参与的...
一、关于说谎本身说谎是一种常见的社会行为,上至圣经中亚当被毒蛇欺骗吃了苹果,下至当今的各种网络欺骗,无论国界,不论时间,说谎总是充斥在我们身边。事实上,通过心理学家的调查,人们平均每天要说两次谎,说谎的内容通常与情感与感觉有关的,包括观...
I.Threepolitenessprinciples.1.Deferencepolitenesssystem.Itisasysteminwhichtheparticipantsofcon-versationareconsideredtobeequalsornearlye-qualsinsocialpositionbuteachregardstherela-tionbet...
语言使用与社会心理密切相关。1997年,加拿大学者Turnbull和Saxton[1]首次使用了社会心理语用学这一术语,并在此框架下分析了会话者在面对冲突性话语时,以面子为目标采取的语用策略。近年来国内研究也表明,在社会心理学视角下,可以从人际关系、社会身份、心理...
一、相关性Sperber和Wilson对于相关性概念的明确指出是在二人的合著《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之中。他们依次从语境效果、交际主体和言语现象对语言的关联性进行了界定。此书对关联性的界定是基于语境效果为基础的:在,并且仅在,某个设想于一个特定语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