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语言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普通语言学论文 >

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尚待解决的问题及策略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6-02-23 共3524字
摘要

  学界探讨过的问题有: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的真正机制;为了能够做到准确猜测所需词汇的种类和数量;是否需要对显性猜词策略进行讲解;对显性猜词策略进行讲解的价值;不同种类阅读文本的影响;词汇注释的效应;词汇附带习得的局限性。[1-6]关于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下面是接下来要进行概述的三个问题:为成功习得某个目标词汇而需对其进行的反复掌握次数与方法;不同猜词策略的有效性;知识来源的有效性。

  一、对目标词汇所进行的反复掌握次数与方法

  (一)意见分歧

  词汇附带习得取决于对一个词在不同上下文的多次接触。然而,需要进行多少及怎样的反复掌握却没有一致的意见。Saragi,Nation和Meister[7]在1978年对第一语言习得者学习偶尔接触在文章内的伪造词汇所进行的研究表明:要想完全掌握某个单词,至少需要反复学习10次。Nagy,Herman和Anderson[8]估测认为:从上下文经过一次学习,学会该词的可能性是10%及15%.然而, 进一步的研究 (Herman etal.1987[9])发现这种可能性甚至更低,只有5%.Nation[10]所作的这些及其他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为了完全掌握某个目标词汇,需要反复掌握5到16次。

  (二)待定因素

  不管怎样,学习一个目标词汇涉及到如此多的变量,要想准确算出任何一个所需反复掌握的次数是不可能的。很多情况取决于以下因素:在一个特定文章中该词的突出性 (Brown[11])、该词作为同源词的易识别性 (Holmes &Ramos[12])、该生词的词法、习得者的兴趣、能否获得上下文线索等。当然,另外一个变量就是成功习得概念本身。正如Henriksen[13]所指出的,目标词汇学习结果可进一步祥细划分为词汇知识和词汇使用技能,而后者又可分为部分的识别知识、精确知识以及产出使用能力。所以,"成功学会"某个目标词汇所需反复学习的次数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该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二、词汇处理策略

  (一)影响词汇习得效果的认知策略

  许多研究发现要想对目标词汇进行有效的猜测,就需要灵活地应用许多处理策略,包括对词汇的字母识别方法,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上下文的综合利用 手 段 等 等。例 如,Dubin & Olsh-tain[14]对41位讲本族语的成年人所作的完型填空研究发现,当失去词形线索而不得不进行猜测的时候,需要依靠下面的知识:句子或段落内的结构信息、句子层面的语义信息、句子和段落层面以外的语义信息、主题内容方面的知识以及一般性的文章以外的知识。这种对推测进行解释的方法与Pressley etal[15]所使用的方法是一致的。

  Pressley et al[15]把习得者的认知策略与他们的知识储备进行了区分,此人向前更进一步解释了策略使用与成功猜测的关系。

  Pressley et al[15]认为有五个因素对于策略的成功使用是重要的。这些因素是:(1)不仅要拥有具体模块中的策略,还要具有广泛的一般性策略;(2)具有恰当的并在合适的语境下使用策略的能力;(3)具有广泛的与任务相关的知识储备,从关于世界的普遍性知识到与具体策略相关的知识,并知道使用这些策略成功与失败的原因;(4)能够自动实施猜词策略,并对策略的使用与各种各样的知识来源进行协调;(5)要具有下面的意识:虽然成功与努力有关,只有努力可能是不够的。在此语境下,Pressley et al[15]

  把"归因于努力和归因于策略性的努力"进行了区分。根据这一区分,恰当的策略使用者意识到:重要的不仅仅是努力,而且是那种策略性的、与任务相匹配的努力。

  (二)影响词汇习得效果的超认知策略
  
  1.超认知策略与词汇附带习得Parry[16]在她的纵向实证研究中发现她的优秀的二语学生在进行词汇附带学习时使用了非常不同的策略,有些采用了综合法,而其他的优秀学生则采用了分析法。Gu &Johnson[17]在对一所中国大学的850名二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所进行的研究发现:两个超认知策略-主动学习和兴趣选择-成为词汇学习最好的预示物。他们的研究是以问卷和标准词汇测试的分数相对比而得出的结果为基础的。

  2.最有效的超认知策略-核实与自问。在所有策略当中,核实与自问比其他策略更有效。第一语言的一些研究已经表明:在阅读和理解整篇文章方面,使用自问是有潜在益处的(Singer & Donlan[18])。这些研究表明:自问不仅可导致对所阅读的材料进行更加积极的处理,而且可激活相关的背景知识 (Wong[19])。

  (三)整体策略与局部策略学生使用的策略包括重复、核实、跟踪检查、自问、分析及类推。在Huckin & Bloch[20]

  的模式中,这些策略是习得者在作认知决策时而进行使用的,同时习得者在与原文进行着互动,形成并测试着他们的词义假设。结果显示习得者把重复作为主要策略而进行使用。如下观点得到了支持:就成功猜词策略来说,习得者对词汇进行猜测时所使用的整体策略,要比其所采用的局部策略效果好 (Nation[10])。

  (四)推测策略分析表明,虽然一些策略比其他策略所进行的推测更加有效、成功,然而,这些策略的综合运用效果却是有限的。在Pressley et al[15] 的架构下,这些策略被当作非策略性尝试的例子。其他非策略性尝试的例子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些句子高度依赖词汇的重复。当然,重复词汇本身可能是一个有益的策略,尤其当这种策略能够有助于学生弄清楚某个词的词义,这要通过该词的语音及词法表述 (Ellis & Beaton[21])。

  (五)知识来源策略
  
  1.语言及非语言知识来源策略的使用基于对三个中级英语水平的、从语境推测词义的中国学生所作的探索性研究结果,Huckin& Bloch[20]提议一种二语词汇推测认知处理模式。该模式包括两个独立的组成部分:生成评价组和超语言控制组。生成评价组包括无数个互相联系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模块。生成评价组的作用是:基于模块中各种各样的知识来源,对所遇到的词义提出假设并给予评估。超语言控制组包括一系列连续及平行的决策步骤。

  Huckin &Bloch[20]指出,当习得者试图从语境推测词义时,他们使用了各种各样的知识来源,也使用了各种各样的认知策略。

  Paribakht & Wesche[22]发现他们的大学二语习得学生,当试图从语境中推测出生词的词义时,也使用了各种各样的语言及非语言知识来源。

  2.最常使用的知识来源策略。在所有知识来源中,学生们最常使用的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性知识。学生们对语法知识不怎么经常使用,这表明从语境对生词的词义进行猜测时,关于词汇的语法功能信息不是他们所需要的。然而,甚至当确实使用了词汇的语法功能信息时,这一知识来源所带来的成功率并不高。这一发现与Parry[23]的发现是一致的。她所研究的是关于语法知识的有用性,她长期调查的是一个日本学生如何从学术文本中获得生词的词义。

  Parry[23]发现词汇与所推测的词义之间,与其说存在着句法联系,不如说存在着语义联系。如此解释之后,这一发现可以为下列观点提供支持:从语境获得生词的准确词义的过程,是一个词条建设的过程 (de Bot et al[24]),在此过程中,只依靠该单词的句法信息-这是多数熟练的习得者很容易完成的,该词的词义是不会有所进展的。

  总之,最成功的学生是那些相对少数的 "爱读书的人".这些学生认为:自然接触和仔细研究 (而不是死记硬背)是相辅相成的词汇学习方式。"积极的策略使用者"紧随其后,他们学习积极性很高,也很刻苦,并有意地使用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策略。

  Ahmed[25]对300名苏丹学生所作的研究发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比成绩差的学生使用了更加广泛的词汇学习策略。他同时发现:随着学生们的学习经验越来越丰富,他们也会改善自己的学习策略。

  Lawson & Hogben[26]对15个澳大利亚学习意大利语的层次较高的学生所进行的实证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Fra-ser[27]的研究表明:通过查字典对推测进行证实的方式 是一种很 有价值 的超认知 的词汇习得策略。

  三、结论

  作为二语学生扩展词汇量的主要途径,词汇附带习得引起了相当多的来自于研究人员的关注,这种状况并不令人惊讶。本次文献回顾概述了以往调查研究的主要论点,要点如下:

  首先,虽然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采用词汇附带习得策略的可能性会逐渐增加,但是对于成功习得而言,需要进行多少次及怎样的反复掌握,还没有一致的意见。

  其次,有效的词汇猜测要求对多种处理策略给予灵活应用,从字母识别这样的局部策略到使用更广泛的涉及到上下文含义的综合策略。

  此外,还有另外一些相关问题需要探讨;当然,教学专家也会继续从事此项工作。

  参考文献:
  [1]黄若妤."讲授型外语学习"语境下的 "计划性词汇教学"(Pli)模式构架 [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4):30-33.
  [2]梁端俊.L2/FL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研究综观 [J].国外外语教学,2005(4):50-56.
  [3]王海华,孙智.词汇知识框架与词汇研究 [J].外语教学,2007(3):52-55.
  [4]寻明.二语词汇习得途径探究 [J].外语界,2006(1):22-27.
  [5]赵龙武,杨杰.词汇附带习得及其相应的词汇知识储备 [J].外语学刊,2010(3):144-147.
  [6]赵龙武.阅读文本、词汇注释与显性猜词策略 [J].外语学刊,2012(5):129-131.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词汇学论文
返回:普通语言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