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图书档案学论文 > 档案管理论文 >

工程化管理规范濒临档案抢救性保护工作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1-14 共4218字
论文摘要

  抢救性保护策略是濒危档案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对损伤严重的濒危档案采取有较强针对性的抢救措施,使其脱离濒危状态,从而延长其生命周期。传统的抢救性保护主要通过治理、修复和数字化等技术手段保护濒临档案。但从当前国内濒危档案的形成原因来看,并非都来自于技术层面的缺陷,更多因管理层面的不足与较混乱的管理程序造成。在这样的形势下,工程化管理成为规范濒临档案抢救性保护的必然发展趋势。

  一、濒危档案的相关概述

  所谓“濒危”,是指近乎灭亡、消失的生命群体急需保护现象与状态,反映出面临灭绝与消失的危险状态和彻底灭绝和消失的时间与距离。这一概念最初主要运用于生物学中,近年来,不同学术界引入濒危概念,如濒危语言、濒危文献、濒危档案等。将“濒危”概念应用于档案保护中,总的来说,濒危档案主要是指严重损坏而濒临消失,急需抢救与保护的档案遗产。当然,档案是材料载体和承载信息的有机结合体,其信息的有效可读性是体现其价值的意义所在,而材料载体的耐久性又是信息可读性的必然前提,两者不可或缺。因此,档案的濒危应涉及材料载体和承载信息两个方面。

  二、档案保护现状介绍及“濒危”成因分析

  据有关统计,目前我国共有各级各类档案馆3994个。不同的地区其档案保护的条件与形式都不尽相同。

  具体而言,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使得不同地区的馆藏情况和保护经费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表现为高等级档案馆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档案馆在库房建筑、库房保护、环境控制、抢救措施等方面要明显优越于低等级档案馆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档案馆。档案保护工作近几十年来得到了不断加强,但总体情况尚不容乐观。对濒危档案的抢救性保护上仍停留在浅层次的、单一的保护模式上,缺乏相应的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及实施。

  (一)总体状况不明

  据了解,我国尚未对档案遗产进行全面系统的调研工作。相关统计数据中显示,目前对濒危档案的调查和统计还是仅仅停留在数字上面,对于濒危档案的损坏程度、信息内容、珍贵级别等等一系列问题了解甚少。这种状况,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档案管不能对档案保护总体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因而难以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档案长期保护策略。

  此外,由于国家和上级管理部门缺乏对科学合理的宏观保护政策的实施,不能有效领导各级档案馆对档案文献遗产进行管理,从而造成各级档案馆各自为政、不规范管理现象的发生。

  (二)法规尚需健全

  我国在档案保护的总体发展战略和长期发展规划方面显得相对滞后。一方面缺乏科学而系统的战略性研究,对濒危档案的损毁原因理解面比较狭窄;另一方面,排斥国外较为先进的技术研究。

  当前,我国也初步制定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为核心的多部行政法规、行业法规及地方性文物保护法规等法律,同时加入了多项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组织。即便如此,我国对档案保护的法规构建尚处于初级阶段,其体系尚不完备,其研究深度还不够深入。

  对档案文献遗产的界定笼统,没有较为实用的操作性指标;另外,涵盖面也不是很广泛,很多法律中极少涉及档案保护的内容;最重要的是,我国关于档案保护的法律法规执行还不能尽如人意,造成了档案保护过程中人财物的浪费。

  (三)经费投入不足

  由于我国档案遗产需要保护的数量、范围较大,加之以前欠账较多,很多经费也只能满足于抢救性的保护上面,对于整体上的档案保护不能落实。与此同时,因缺乏有针对性的档案保护措施,使得在档案抢救修复模式上呈现单一化,从而不同程度的造成了有限财力的浪费。

  (四)人才素质滞后

  目前,我国对专业档案保护人才培养缺乏重视,高校档案保护类师资不足,存在着“人员缺、素质弱、培训少”的实际情况。

  大多数高校的档案保护(管理)人员不足10~20人,有的甚至2~3个,且在学习层次和知识结构上都不能满足档案管理的正常需求,兼职多,专职缺。即使各级档案馆对相关档案保护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但不够全面和规范,如在档案修复过程中缺少专业规范的技术指导,工作人员容易出现操作失误的问题,加大了档案文献的损坏程度。

  三、濒危档案抢救性保护的工程化管理策略

  工程化管理是以一个工程项目的角度对管理对象进行的从工程管理概念设想到运营的全过程管理,主要包含投资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分析、最终决策制定、勘察设计、招标、采购、施工、试运行的系统管理。

  从上述问题分析中可了解到,目前我国档案抢救性保护还处于较为分散的状态,主要体现在对档案档案抢救性保护的非技术性抢救工作受限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同时在技术性问题的解决上存在较多的难点。因而实施工程化管理可以对档案抢救性保护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与指导,从而达到管理规范化,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的损坏和影响,发挥各种技术的最佳保护效果。

  (一)制订方案

  制定濒危档案方案主要是对濒危档案的抢救工作进行总体的设计和规划,其主要包含详尽的抢救措施、操作技术以及规范标准等,目的是最大限度的保护濒危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因此,在制订方案环节上,要事先对濒危档案的数量、抢救的基本条件、目的意义等都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论证。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正式的试验、修复之前,档案馆或档案管理部门要以馆藏内容为抢救性保护对象,按照有关要求,对濒危档案的范围进行细致、全面的调查核实,并统计分析相关数据,争取第一手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在此基础上,采用切合实际的抢救方法,编制抢救方案,以最大限度的延长濒危档案的寿命周期。一般来讲,那些破损严重的、年代久远的、利用率高的、价值相对重要的濒危档案要优先进行抢救,相反的,则可以放至后期条件成熟时进行。但对于损伤特别严重的,要抓紧时间进行抢救。

  (二)组建信息库

  建立濒危档案抢救信息库主要是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统计并分析有关数据信息,并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中建立一个综合的开放的、濒危档案信息数据库。

  为了保证信息数据库的可靠运行,应建立国家、省、市三级互动信息监测机制,其内容应包含:

  第一,建立包含档案载体情况、保存现状、损坏程度、形成时间、稀缺程度等基础资料的信息库,建立包含抢救材料种类、品种、规格和价格等有关信息库。

  第二,建立专家数据库,将我国有关档案抢救与保护的专家引入,指导档案保护,以促进抢救性保护计划与决策的可行性。

  第三,建立完整的档案抢救保护过程的数据信息库,将已抢救成功的档案案例和抢救失败的档案案例纳入信息库中,以供档案抢救保护工作人员参考,实现抢救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与服务的网络功能。

  (三)建立抢救档案

  建立抢救档案是对以抢救过的档案文献遗产的抢救过程进行记录归档工作,其中包含档案抢救前、抢救中及抢救后的详细信息,尤其对于抢救过程中的抢救方法、材料、细节、时间、人员等信息进行详尽的归档。

  建立抢救档案,有利于保证档案文献遗产原件的完整性,以防后人在再次抢救档案的过程中出现随意改变物质组成的现象;其次,建立抢救档案还能在档案原件被改变的情况下提供相关改变的具体信息,为后人提供 档 案 保 护 的 一 手 参考资料。

  最主要的作用还 在 于 其 保 留 了 抢 救信息,沉淀了丰富的抢救 经 验,便 于 同 行 借鉴,取长补短。

  (四)制订抢救标准

  在 我 国 档 案 抢 救性保护中,多凭借抢救人 员 的 自 身 经 验 而 进行档案修复抢救,缺少相关的规范标准,这样根本不能保证档案抢救的完整性。因此,我国各级档案馆都应该制订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抢救标准与规范,首先要将公用的核心技术与方法转变为技术标准,并将在实践中成功的修复材料转变为修复材料标准。重点还应制定档案修复材料、修复技术与修复用具等通用标准和不同类档案修复保护技术标准等。通过规范标准的制定,保证濒危档案的抢救质量与完全。

  (五)规范抢救流程

  濒危档案抢救性保护主要包括濒危档案的修复和数字化两个方面。在抢救标准规定下,只有规范档案保护的抢救流程,才能提高档保护的效率。因此,在实施修复抢救前,档案馆要对抢救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其掌握规范的抢救工作流程和抢救方法。

  抢救人员在对档案的抢救过程中要对待抢救的濒危档案进行会诊,有针对性的实施具体抢救方法,避免档案遭误损、毁坏的想象。濒危档案的抢救性保护流程流程具体见图1。值得重视的是,濒危档案数字化流程包含登记数字化档案、选择具体方法、实施操作步骤与数字化档案归档等。因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根据《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DA/T 31-2005)等相关的标准进行操作。特殊情况下,在数字化实施之前,可对濒危档案先进行修复,在数字化之后按相应的管理流程消毒入库。【1】

论文摘要

  (六)完善验收机制

  濒危档案的验收机制指对实施抢救性保护后的档案文献遗产进行验收,依据验收结果评价其抢救效果。其主要内容除对档案文献遗产的抢救技术、所用材料、实施方法、操作人员等进行验收外,其核心是监督、检查抢救性保护的全过程,并对操作后的档案文献遗产进行抢救质量验收,依次来抢救过程和结果是否符合规范,达到了预先的抢救目的。评估机制是指有相关人员和专家对档案文献遗产自身的状况、其可能面临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科学的分析与其抢救性保护有关的问题,为进一步制订合理的保护策略打下基础。

  (七)健全资质认证制度

  鉴于目前从事档案保护的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与知识结构的差别性,甚至有些档案馆从事档案修复的技术人员属于临时性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

  在档案修复的过程中难免会影响档案保护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档案馆应该聘用具有从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还应积极开展对档案文献遗产抢救与保护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以此提高濒危档案的抢救质量与抢救效率,减少不必要人为损坏现象。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档案馆应该按照有关上岗要求实行资质认证制度,充分保证档案抢救与修复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在开展培训工作上,要依托于国家档案局教育培训中心和一些具有相关师资力量的高校,培养科学规范的档案文献遗产抢救与修复的专业人员,从而提高现有档案抢救与修复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刘昕.浅析 濒危档案 文 献 遗 产 抢救性保护的工程化管理[J].黑龙江档案,2011(04).
  [2]吴雁平.重 点档案抢 救 实 施 工程化管理研究[J].档案管理,2008(04).
  [3]郭莉珠,唐跃进,等.我国濒危历史档案的抢救与保护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9(02).
  [4]梁沙,史江.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兰台世界,2011(06).
  [5]张美芳.档 案保护技 术 战 略 评 估 实践的研究[J].档案学研究,2009(0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档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