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计量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图书档案学论文 > 文献计量学论文 >

白鹤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来源:野生动物学报 作者:潘鸿茹;李孪鑫;田晔;
发布于:2020-06-12 共7271字

  摘    要: 白鹤(Grus leucogeranus)是我国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物种。本研究通过整理近39年来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中白鹤研究的国内外研究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9年来白鹤研究领域发文量呈波动增长趋势;从文献数量、h指数及被引次数分析,中国白鹤研究的文献数量和质量排名世界第一,发文量排名前3的虽为俄罗斯学者,但中国学者文献质量较高;中国期刊影响力较高且发文期刊较为集中,我国从事白鹤研究机构较多且分散,尚未形成集中的研究机构群;从被引频次上分析,近几年来我国文献关注度高;宏观研究方向文献多于微观研究方向文献。总体来讲,我国在白鹤研究领域排行世界前列,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但在白鹤的研究上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未来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白鹤; 文献计量学; 研究现状;

  Abstract: Siberian crane( Grus leucogeranus) is a first-class protected wild species in China and assessed as critically endangered in the IUCN red list. In this study,we reviewe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on Siberian crane research in Web of Science database and CNKI database covering the most recent 39 years. W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 results using bibliometric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olume of Siberian crane research in the past 39 years showed a fluctuating growth trend. Based on quantity of publications,h-index and times cited,China ranks first in the world in terms of literatur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studies on Siberian crane. Russian scholars ranked in the top three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but Chinese scholars had higher literature quality.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periodicals was relatively high and the publication of periodicals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Many and diverse research institutions engaged in Siberian crane research in China, but these have not yet established a formal group of research institutions.From the analysis of times cited,in recent years,attention on Chinese literature is high. Macroscopic research projects were more frequently reported than were microscopic studies. In general,China ranks among the top in the world in the field of Siberian crane research,and has a high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However,the research on Siberian crane is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development,and there remains broad space for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Keyword: Siberian crane(Grus leucogeranus); Bibliometric; Research status;

  白鹤(Grus leucogeranus)又称西伯利亚鹤、黑袖鹤,属鹤形目(Gruiformes),鹤科(Gruidae),鹤属鸟类[1],是我国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物种(CR)。白鹤在历史上有3个种群,分别越冬于印度、伊朗和中国,都在俄罗斯西伯利亚苔原地区进行繁殖[2,3,4]。由于栖息地破坏,目前白鹤种群的98%在我国越冬,数量约3 500—4 000只左右[5]。白鹤作为全球15种鹤类中唯一极危级物种,其研究保护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高度关注。
 

白鹤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文献计量学是以文献体系和文献计量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学和统计学的计量研究方法,对文献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反映所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6]。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白鹤的现状研究多见于一些综述性文章[7,8],尚未有对白鹤发表文献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对白鹤研究的文献产出量、研究国家、研究作者、研究机构、期刊分布、被引次数最高文献和研究内容进行量化统计分析,从而揭示白鹤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为白鹤的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本文基于ISI Web of Science(http://isiknowled-ge.com)数据库和CNKI(https://www.cnki.net/)数据库中没有被WOS引用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发表的白鹤文献,以及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主题为“Siberian crane”、“Grus leucogeranus”和“白鹤”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间为1950—2019年,检索所有发表的有关白鹤研究的文献,筛选并剔除不相关文献、重复文献和会议类论文。共检索文献208篇,其中期刊文章189篇,硕博论文19篇。应用Excel、Web of Science和CNKI中自带分析软件和EndnoteX 9.1进行论文整理,对白鹤研究现状进行多角度分析。

  2、 结果

  2.1、 白鹤研究文献产出趋势

  对检索文献进行整合分析,最早一篇涉及白鹤研究的论文发表于1981年。从图1全球白鹤研究文献量及被引次数趋势可以看出白鹤的研究包含3个阶段。1981—2001年为白鹤研究的起始阶段,此阶段白鹤研究文献较少,共17篇,占文献总量的8.17%。仅部分年份有1—2篇文献产出,其间有较多年份未有研究文献发表;2002—2012年为白鹤研究的初步发展阶段,此阶段共有文献70篇,占文献总量的33.65%。2010年文献被引次数增加,白鹤研究开始引起关注;2013—2019年为白鹤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此阶段白鹤研究文献数量整体增加,达到121篇,占文献研究总量的58.17%。其中2014年研究文献量达到峰值,为26篇,占此阶段文献量的21.49%。从图1被引次数趋势图可以看出,2009年以后白鹤文献被引频次整体呈上升趋势,被引次数大幅度增加,这可能与2009年白鹤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名录有关,国内外学者开始广泛关注白鹤种群的变化情况,加强对旗舰种白鹤的保护和研究。208篇白鹤研究文献总被引次数1 290次,每篇平均被引次数6.20次,h指数19。总体而言,近39年来白鹤研究前期发展缓慢,后期呈波动增长态势,被引频次大幅增加。

  2.2 、研究国家分析

  在对某一领域进行基础研究评价方面,高水平文献发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不同国家和机构的整体研究能力[9]。对检索的文献进行国家和地区统计,排名前15的国家和地区如图2。可以看出中国在白鹤研究领域的发表文献量排名第一,其发文量显着高于其他国家,文献量142篇,占比为68.27%。发文量排名第二的国家为俄罗斯,文献量38篇,占比为18.27%。发文量排名第三的国家为美国,文献量13篇,占比为6.25%。其他国家发文量占比较低。

  图1 文献量及被引次数趋势
图1 文献量及被引次数趋势

  Fig.1 The trend of literature volume and cited times

  图2 白鹤研究领域排名前15的国家和地区统计
图2 白鹤研究领域排名前15的国家和地区统计

  Fig.2 Statistics of the top 15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the field of Siberian crane research

  对白鹤研究领域排名前3的国家进行每年发表文献量变化统计(图3)。1981—1999年之间,关于白鹤领域研究的文献量较少,中国、俄罗斯和美国发文量略有差异,最早一篇文章为周福璋等于1981年发表的《发现大群白鹤在中国越冬》。2000年后中国开始增加对白鹤的研究,研究文献数量显着增加。2013—2014年是中国白鹤研究文献增长高峰期,总发文量32篇,占中国总发文量的22.86%,其后文献产出数量趋于稳定,每年发文量约11篇;俄罗斯在2003年后发表文献较多,约平均每年2篇;美国则平均每年不足1篇。由此可见,中国在白鹤领域的文献产出上占主导地位,其次为俄罗斯,再次为美国。

  h指数是一种综合评价指标,综合考虑了学者论文数量和质量[10]。h指数是指其发表的NP篇论文中有h篇每篇至少被引h次。h指数受到广泛认可,已被引入国内外各种数据库,应用于评价个人学者、科研群体、学术期刊等多个领域[11,12]。中国地区文献h指数为15,平均被引频次5.99,总被引次数839次。俄罗斯文献h指数为6,平均被引频次2.76,总被引次数105次,美国地区h指数为7,平均被引频次15.69,总被引次数204次。由此可见中国h指数和总被引次数显着高于其他两国,中国白鹤研究文献质量处于领先地位。美国与俄罗斯相比,虽然文献数量上少于俄罗斯,但h指数、平均被引次数和总被引次数都高于俄罗斯,因此美国在白鹤研究领域文献质量高于俄罗斯。综上所述,白鹤领域的研究中国占据核心地位,其次为美国,再次为俄罗斯。

  2.3、 研究作者分析

  统计1981—2019年白鹤研究领域的所有作者发文量,提取排名前10的作者,结果如表1,可以看出在白鹤研究领域排名前10的作者中5人来自俄罗斯,5人来自中国,其中排名前3的作者皆为俄罗斯人,3人文献研究方向为基因遗传、生物化学、生殖生物学等微观方向。对比发文量排名前10中的中国学者,在白鹤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为生态环境科学、行为学等宏观研究领域。由此可见,中国学者对于白鹤微观领域的研究较少。

  文献质量的评估对研究学者的科研水平评价上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3,14,15]。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排名前10的中国学者文献总被引次数234次,平均被引次数46.8次,总他引次数224次,平均他引次数44.8次。平均h指数4.4。排名前10的俄罗斯学者文献总被引次数97次,平均被引次数19.4,总他引次数60次,平均他引次数12.0次,平均h指数2.8。中国学者的h指数和总被引次数和他引次数皆高于俄罗斯学者。由此可见,发文量排名前10的作者中,中国学者文献质量水平相对较高。

  图3 白鹤研究领域排名前3的国家每年发表文献量变化图
图3 白鹤研究领域排名前3的国家每年发表文献量变化图

  Fig.3 The annual change in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in the top 3 countries in the field of Siberian crane research

  表1 白鹤研究领域排名前10的作者
表1 白鹤研究领域排名前10的作者

  2.4、 研究机构分析

  根据文献量,对白鹤研究领域排名前10的研究机构进行统计,结果如表2。白鹤研究领域排名前10的科研机构来自中国、俄罗斯和美国,其中中国机构有6个,俄罗斯机构有3个,美国机构有1个。发文量排名第一的研究机构为俄罗斯科学院,发文量27,占总文献量的12.98%,占俄罗斯总发文量的71.05%。发文量排名第二的研究机构为东北林业大学,发文量22,占总文献量的10.58%,占中国总发文量的15.71%。中国所有发表文献共涉及93个科研机构,其中署名只有1次的研究机构有47个,占总机构数的50.54%。由此可见,俄罗斯在白鹤领域的研究上已经形成较为集中的研究机构群,主要集中在俄罗斯科学院与其他机构进行合作。中国对于白鹤领域的研究机构数量多且分散,总体来讲我国白鹤领域的研究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尚未形成集中的科研机构群。

  2.5 、来源出版物分析

  统计白鹤研究领域文献来源出版物情况,选取排名前10的期刊,结果如表3。排名前3的来源出版物皆出自中国,分别为《野生动物学报》《动物学杂志》《生态学报》。发文量分别为18篇、12篇、11篇。排名前10来源出版物中中国期刊7个,俄罗斯期刊2个,美国期刊1个。排名前10的中国期刊总被引次数平均为53次,高于美国20次,高于俄罗斯14次。白鹤研究领域中国期刊h指数平均为4,美国和俄罗斯平均h指数为2。排名前10中国期刊总发文量63篇,占中文发文量45%。由此可见在白鹤研究领域,中国期刊影响力最高且发文期刊较为集中。

  表2 白鹤研究领域文献量排名前10的研究机构
表2 白鹤研究领域文献量排名前10的研究机构

  表3 白鹤研究领域排名前10的来源出版物
表3 白鹤研究领域排名前10的来源出版物

  2.6、 被引频次分析

  论文被引情况可以反映学者们对某一领域的关注度和对论文质量的认可度[16]。对白鹤研究领域文献进行被引频次统计分析,选取被引频次排名前10的文献。结果如表4。排名前10的文献皆来自美国和中国,其中中国文献7篇,总被引次数210次,他引次数210次,平均被引次数30次;美国文献3篇,总被引次数110次,他引次数110次,平均被引次数36.67次。排名第一的文献为“Phylogeny of‘core Gruiformes’(Aves:Grues)and resolution of the limpkin-sungrebe problem”,来自美国,发表在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期刊,研究方向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被引次数49次,他引次数49次。排名第二的文献为“Birds and people both depend on China's wetlands”,来自中国,发表在Nature期刊,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被引次数45次,他引次数45次。排名第三的文献为“A global overview of cranes:status,threats and conservation priorities”,来自美国,发表在Chinese Birds期刊,研究方向为动物学,被引次数41次,他引次数41次。从发表年代来看,排名前10文献中2010年后发表文献美国1篇,中国5篇。由此可见近10年我国文献关注度较高。

  表4 白鹤研究领域被引次数排名前10的文献
表4 白鹤研究领域被引次数排名前10的文献

  2.7 、研究方向

  对白鹤研究领域的文献研究方向进行统计分析,选取发文量排名前20的研究方向,结果如图4。排名第一的研究方向为生态环境科学,发文量103篇,占总文献量的49.52%;排名第二的研究方向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发文量68篇,占总文献量的32.69%;排名第三的研究方向为行为科学,发文量51篇,占总文献量的24.52%。在发文量排名前20的研究方向中,宏观方向有8个,微观方向有12个。发文量排名前3的研究方向都为宏观研究方向,且文献占总文献量的比例较高。微观领域研究方向排名第一的为基因遗传方向,发文量35篇,占总文献量的16.83%;排名第二的为生殖生物学方向,发文量25篇,占总文献量的12.02%;排名第三的为生物化学方向,发文量24篇,占总文献量的11.54%;由此可见在白鹤研究领域,宏观研究方向集中于生态环境科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行为科学方向;微观研究方向集中于基因遗传、生殖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方向。微观研究方向较多,但在文献量上宏观研究方向较多。

  图4 白鹤研究领域文献排名前20研究方向
图4 白鹤研究领域文献排名前20研究方向

  Fig.4 Top 20 research Areas in the field of Siberian crane

  (1.生态环境科学;2.生物多样性保护;3.行为科学;4.基因遗传;5.大气气象学;6.生殖生物学;7.生物化学;8.营养学;9.发育生物学;10.进化生物学;11.解剖形态学;12.数学计算生物学;13.经营经济学;14.免疫学;15.植物学;16.细胞生物学;17.生理学;18.兽医学;19.传染病学;20.微生物学)

  (1.Environmental sciences ecology;2.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3.Life sciences;4.Genetics heredity;5.Meteorology atmospheric;6.Reproductive biology;7.Biochemistry molecular biology;8.Nurition dietetics;9.Developmental biology;10.Evolutionary biology;11.Anatomy morphology;12.Mathematical computational;13.Business economics;14.Immunology;15.Plant sciences;16.Cell biology;17.Physiology;18.Veterinary sciences;19.Infectious diseases;20.Microbiology)

  3、 讨论与结论

  文献计量学通过对文献数量和质量的统计分析,定量评估了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本文对1981—2019年期间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中白鹤研究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统计。结果表明,白鹤研究的发文量呈波动增长趋势。白鹤研究领域主要研究国家为中国、俄罗斯和美国。从文献数量、h指数和被引频次上看,中国文献数量最多,总被引频次839次,平均被引次数5.99次,h指数15,文献质量最高。说明中国对于白鹤研究的发展较快,占据核心地位。相比于发文量排名较高的国外研究学者,我国具有影响力的学者发表文献研究方向主要在宏观行为、生态等方面,而发文量排名靠前的俄罗斯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基因遗传、生物化学等微观领域,这与白鹤繁殖地在俄罗斯,越冬地和中途停歇地在中国有较大的关系。随着我国学者对于白鹤研究的关注度的提高,未来将会加强对白鹤微观领域的研究投入。

  发文量最高的研究机构是俄罗斯科学院,其多篇文章与俄罗斯奥卡保护区和莫斯科国立大学进行合作,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71.05%,俄罗斯在白鹤领域的研究上已经形成较为集中的研究机构群。相比于中国,研究机构数量较多,排名前10的研究机构有东北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江西师范大学、中国林业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主要来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只有1次署名的研究机构占科研机构总数量的51.67%,总体来看,我国尚未形成集中的科研机构群。中国关于白鹤研究的文献主要集中于《野生动物学报》《动物学杂志》和《生态学报》,总被引次数和h指数皆高于俄罗斯和美国,期刊影响力较高。被引频次最高的前10文献中,美国平均被引次数较中国高,但是从发表年代来看,我国近几年的文献量较多,关注度较高。白鹤的宏观研究方向集中于生态环境科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行为科学方向;微观研究方向集中于基因遗传、生殖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方向。宏观研究文献较微观研究文献多。

  未来应加强各个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建立长期交流合作平台,加大对微观领域的投入,推动白鹤研究领域的整体发展,为濒危物种白鹤的保护提供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1] 约翰·马敬能,卡伦·菲利普斯,何芬奇.中国鸟类野外手册[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2] POTAPOV E.Some breeding observations on the Siberian white crane Grus leucogeranus in the Kolyma lowlands[J].Bird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1992,2(2):149-156.
  [3] KANAI Y,UETA M,GERMOGENOV N,et al.Migration routes and important resting areas of Siberian cranes(Grus leucogeranus)between northeastern Siberia and China as revealed by satellite tracking[J].Biological Conservation,2002,106(3):339-346.
  [4] 邹红菲,黄华智,宋雅玲,等.我国松嫩平原鹤类研究进展[J].野生动物学报,2018,39(2):433-437.
  [5] BirdLife International.Species factsheet:Leucogeranus leucogeranus[DB/OL].[2019-10-20].http://www.birdlife.org.
  [6] 邱均平,段宇锋,陈敬全,等.我国文献计量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科学学研究,2003,21(2):143-148.
  [7] 朱奇,聂旸,贾万梅,等.白鹤的现状与保护[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9,15(1):43-45.
  [8] 赵娟,崔多英,谢钟,等.中国白鹤圈养种群现状与保护[J].野生动物学报,2018,39(4):864-868.
  [9] 黄宝晟.文献计量法在基础研究评价中的问题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20(6):108-111.
  [10] 熊回香,叶佳鑫,丁玲,等.基于改进的h指数的学者评价研究[J].情报学报,2019,38(10):1022-1029.
  [11] 赵基明,邱均平,黄凯,等.一种新的科学计量指标——h指数及其应用述评[J].中国科学基金,2008(1):23-32.
  [12] 吕娜.科研人员h指数动态变化趋势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38(5):112-115.
  [13] 崔绍朋,李玮琪,伊丽娜,等.中国动物行为学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兽类学报,2016,36(4):476-484.
  [14] 孙丽娜,仇贵生,张怀江,等.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桃小食心虫研究动态分析[J].果树学报,2015,32(6):1208-1219;1318.
  [15] 吴名杰,伍一宁,李春峰,等.基于文献计量的土壤中多氯联苯研究现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8(5):90-93.
  [16] 孙书军,朱全娥.内容质量决定论文的被引频次[J].编辑学报,2010,22(2):141-143.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
原文出处:潘鸿茹,李孪鑫,田晔,雷泽锋,邹红菲.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国白鹤研究现状[J].野生动物学报,2020,41(02):505-51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文献计量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