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计量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图书档案学论文 > 文献计量学论文 >

我国三线建设研究相关文献计量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0-16 共7254字

  从 1964 年开始,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开展了一场以调整工业布局、加强国防为主要目的的经济建设运动,史称“三线建设”.三线建设在新中国建设史上历时 16 年,跨越 13 个省区,涉及四百多万人迁徙内地,近千万人参与建设,共投资 2052 亿人民币,建起近 2000 个大中型项目。[1]544对于这样一部浩大的历史,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是不可小觑的。然而,这段重要历史,在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年一代那里却备感陌生,随着历史的前行,三线建设的历史日益走出人们的记忆,这颇值得人们反思。本文主要从文献计量分析角度,通过对“中国期刊网”文献资源的检索,从研究进程与发展趋势、研究主题与基本内容、研究视角与学科分布、研究团队与平台建设等多个角度出发,对我国三线建设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以期更好地推进中国三线建设研究向前发展。

  一、研究进程与发展趋势

  “三线”在新中国历史上曾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词,也是共和国史上颇具争论的一段历史。三线建设走过了六七十年代的辉煌,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的调迁改造,迎来了世纪之交的西部大开发,又恰逢近年来掀起的全国文化建设热潮,这就使得三线建设研究如同三线人的命运一样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变迁,跌宕起伏,潮涨潮落。综合三线建设学术论文年度发表情况,在三线建设的研究中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上世纪 80 年代以前。三线建设是上个世纪60 年代开始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运动。在紧张的国际局势背景下它基本处于保密状态,三线军工企业按照“靠山、分散、隐蔽”的建设方针进行部署,而且实行严格的保密制度。因此,三线建设在当时那样一个特定时代,鲜为人知,更谈不上什么学术研究。
  
  第二阶段: 从上世纪 80 年代到上世纪末。上个世纪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国内也开始着手对国民经济进行整顿和调整。在这样的背景下,三线建设的一些问题不断被暴露出来,社会上开始出现一股质疑三线建设的声音,甚至出现全盘否定三线建设的论调,国家开始着手三线企业的调整改造与调迁。从这个时候开始,三线建设才揭开其神秘面纱,由保密逐渐见于报端。从 80 年代到 90 年代,陆续出现的一些评价性论文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向展开。其一,鉴于对三线建设的质疑开始出现了一些关于三线建设的评价论文,如《对三线建设的一些认识》( 1982) 、《研究新的标准,正确评价三线军工企业》( 1987) 、《我国三线建设及其得失浅析》( 1988) 、《从现代战争看我国的三线建设》( 1992) 、《“三线建设”评析---学习毛泽东“三线建设”理论的体会》( 1993) 等。其二,适应三线建设调整改造需要,研究三线企业调迁之路。这也是这一阶段三线建设研究的重点方向,共发表论文 41篇,占此期论文总数的 51. 2%,并出现过两次研究高潮,分别为 1986 年前后和 1994 年。总体来看,此期三线建设研究主要着眼于三线建设调整改造现实问题的解决,尚未进入到真正意义上的史学研究视野。也是在上述背景下,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多次视察四川三线建设企业,一方面科学阐明三线建设的历史意义,客观评价三线建设的历史作用,如他在1993 年 4 月视察四川三线建设重点项目后题词,“让三线建设者的历史功绩和艰苦创业精神在新时期发扬光大”.[1]2另一方面通过视察调研,对三线企业调整改造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路和方案,对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三阶段: 本世纪初至今。世纪之初,国家正式出台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问题受到学者广泛关注,研究成果剧增。学界以此为契机,一些问题被重新思考和讨论。一方面围绕着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这一热点问题展开,但又不仅仅拘泥于此,最具代表性的论着当属陈东林所着的《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开发》( 2003) .近年来,伴随着全国兴起文化建设新热潮,三线文化遗产保护与三线文化精神传承问题越来越引起政界、文艺界、媒体界等多方关注,各地纷纷打出“三线文化”牌,争建三线博物馆,以三线建设为题材的文学影视作品不断问世。在学术界,三线建设研究也出现新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 其一,研究成果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不论在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有了一个新的飞跃。仅2011-2013 年三年间共发表研究论文 63 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 20 篇。其二,学术界开始重视三线建设历史史料的保护、挖掘和整理,扎实地做好三线建设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徐有威主编的《口述上海---小三线建设》一书于 2013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由其领衔的《“小三线”建设资料的整理与研究》获批2013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也正着手组织指导相关市州开展《三线建设在四川》资料丛书的收集、整理和编写工作。其三,三线建设研究开始逐步走出“散兵作战”状态。继2012 年首届“三线建设史学术研讨会”召开之后,2013 年再次召开了全国第二届三线建设学术研讨会。2014 年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三线建设研究网”门户网站也已开通上线。

  二、研究主题与基本内容

  笔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以“三线建设”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截止到 2013 年 12 月为止,共检索( 经人工筛查后) 出271 篇论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84 篇。对30 年来公开发表的两百多篇学术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主要围绕着三线建设决策,即提出的背景与原因、三线建设的实施、三线建设评价、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三线建设的调整与改造、领袖人物与三线建设、三线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包括区域性经济发展) 、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问题等方面展开,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发表论文分类统计数据显示,在上述问题当中,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地方三线建设研究、三线建设的调整与改造、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的比较研究、领袖人物与三线建设以及三线建设的评价五类问题上,共计发表论文190 篇,占到论文总数的70%,其中核心期刊论文63 篇( 见表1) .【1】

  
  概括而言,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地方三线建设研究。三线建设涉及的地域十分广泛,既包括广大的大三线地区,也包括一二线腹地的小三线地区,因此分省市进行地方三线建设历史研究,梳理三线建设在各省市的实施与开展情况,考察三线建设对各省市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成为三线建设研究的重要内容。

  第二,“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从比较的视域将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战略进行比较性研究,总结三线建设经验与教训,为世纪之交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经验和借鉴。学者们认为,三线建设是一场备战时期的西部开发,它为新世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奠定了基础,但后者并非是前者的简单重复和延伸。[2]

  第三,中共领导人与三线建设。主要涉及到以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刘少奇、彭德怀等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三线建设决策与实施过程中所做的贡献,以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三线建设调整与改造的思想。[3]

  第四,三线建设评价。三线建设功过是非之评价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也是影响力最大的论题之一,在公开发表的 19 篇学术论文中,就有10 篇论文发表在 CSSCI 来源期刊上,1 篇论文发表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占到总数的 57. 8%.关于三线建设的评价学术界褒贬不一,经过长期争论和不断深化,目前学界基本达成共识,也就是说,对三线建设不能简单评价,应当以一种辩证的眼光,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作出符合历史实际的客观评价,这就要求人们跳出简单的经济评价标准和视野,不断转换视角深化研究。

  第五,三线建设的调整与改造。关于三线建设的调整与改造,研究者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就宏观层面而言,主要是从总体上对三线建设调整与改造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基本特征、所取成效、相关经验、存在问题等进行探讨。从微观层面来看,主要以三线企业为切入点,从三线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困境出发,探索新的时代背景下三线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出路问题。

  三、研究视角与学科分布

  三线建设研究视角和学科分布情况反映了中国三线建设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近 30 年来,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和相关学科出发,对三线建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回顾三线建设研究 30 年发展历程,中国三线建设研究在研究视角和学科分布上总体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从宏观视野出发对三线建设进行整体性、宏大叙事性研究较多,从微观入手的个案性研究较少。从研究内容来看,目前学界主要从宏观层面对三线建设的原因及背景、实施过程、影响与评价、调整改造、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领导人与三线建设等内容进行比较多的探讨和梳理。就研究区域来看,目前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省一级层面,涉及多数三线省份,如湖南三线建设始末( 2011) 、湖北三线建设述评( 2009) 、甘肃三线建设述论( 2008) 、广西三线建设的概况( 2008) 等等,而以市、县为对象,以典型三线企业为对象进行的个案研究较少。[4]

  第二,主要关注领袖人物在三线建设中的决策、思想和活动,对普通建设者关注不够。[3]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的 271 篇论文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总计有 26 篇论文直接论及领袖人物与三线建设的关系,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关于毛泽东在三线建设中的决策、思想和活动。有学者指出,三线建设的主体是广大的普通的三线人。在三线建设时期,成千上万的三线建设者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感召下,背上行囊,背井离乡,来到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风餐露宿,肩挑背扛,建起了上千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在三线建设大军当中,同样涌现了一批批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三线建设研究应当加强广大三线建设者,尤其是三线建设典型代表人物的研究,充分展示三线建设者身上那种“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

  第三,从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军事学等学科角度出发,研究经济效益、工业布局等问题较多,从社会学、文化学、人口学等学科出发把三线建设当作社会史、文化史进行研究的较少。[5]过去三线建设研究主要把三线建设定位为一场备战时期的特殊经济建设运动,因此,学界多从军事史的角度考察了三线建设决策背景和原因,分析了三线建设对加强国防建设、巩固我国国防安全的意义和价值; 从经济史的角度研究了三线建设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以及对西部经济发展的作用,并探索了三线建设在经济布局上存在的问题和弊病; 从管理学角度研究三线企业调整改造和出路问题; 从政治史的角度考察中共主要领导人执政与区域发展理念的变迁。总体来看,目前从社会学、文化学、人口学等学科出发对三线建设展开多学科研究,特别是学科交叉的研究还十分不足。
  
  四、研究团队与平台建设

  研究团队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保证,研究平台是支撑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过去三线建设研究总体上处于一种“散兵作战”状态,缺乏专门的研究团队和良好的科研平台,严重制约了三线建设研究的深入,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目前国内的三线建设研究才刚刚开始,处于分散无意识的、自发的萌芽时期。[6]

  第一,缺乏研究力量和研究团队。三线建设研究首先离不开人,三十多年的三线建设研究当中出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者,包括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陈东林、上海大学徐有威、东北师范大学李彩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宋毅军等学者,他们在三线建设研究方面均发表过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研究成果①.但统计分析也表明,在公开发表的 271 篇论文中,有70% 的论文作者只发表过一篇三线建设的主题论文,换言之,这些作者并不是真正长期关注和专注于三线建设问题研究。迄今为止,在国内也还没有发现相关科研团队的组建,充其量也只是以课题组形式存在,缺乏研究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第二,尚未成立专门的三线建设研究机构。三线建设研究机构可以为三线建设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一个包括人力、财力、物力支持的综合性研究平台。目前,除了刚成立的作为三线建设研究组织性机构的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外,国内还没有哪个学校或科研机构成立相关研究机构( 研究中心或研究基地) ,三线建设研究迫切需要打造若干个地方( 尤其是西部三线建设重点省份和城市) 乃至省部级以上研究中心或基地,并集结各方力量,联合不同机构共同打造三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第三,三线建设研究成果发表与交流缺乏平台支持。从公开发表的 200 多篇论文来看,很大一部分期刊并无多大学术影响力,甚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期刊,除了《当代中国史研究》等少数重要学术期刊长期关注三线建设研究成果外,其他期刊,特别是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刊发三线建设研究的成果十分有限,30 多年中,刊发三线建设研究论文 2 篇及以上的学术期刊共计 16 家,累计发表论文 66 篇。此外,三线建设研究领域缺乏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学术氛围不够浓厚,目前仅召开过两届三线建设学术研讨会。三线建设研究缺乏一个良好的成果发表与学术交流平台,这反过来又影响了研究者的研究兴趣,抑制了研究者的研究热情。

  第四,三线建设研究课题立项数量有限,缺乏资金支持。尽管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 2007 年、2012年、2013 年中均设有三线建设研究选题,分别为毛泽东等关于“三线建设”的思想及其实践、“三线建设”和西部开发研究、新中国三线建设史研究,但从 1994年到2013 年20 年中,三线建设研究方面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总计只有 7 项,含 1 项重大招标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数为零。其他地方性科研立项项目不仅数量少,而且资金明显不足。

  总之,三线建设研究尚未形成浓厚的学术环境,还处在一种边缘化境况。伴随着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的成立,各方面工作和相关建设都有待持续推动,正如着名学者朱佳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成立大会上所指出的,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的成立,标志三线建设史研究作为国史研究的分支学科,向学术殿堂迈出了重要一步。

  五、研究反思

  毛泽东曾指出: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 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7]534对于共和国史上这样一段跨越十几年,影响几代人的历史,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将它转化为真正的公众记忆,在新的起点上加强三线建设历史与三线文化及其精神的研究。

  第一,高度重视并重点做好三线建设文献史料的收集、抢救、挖掘和整理工作。过去,由于三线建设的保密性,许多文献资料,特别是地方三线建设文献史料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和整理,这直接影响了三线建设研究的拓展和深入。在公开发表的 271 篇论文中,有不少论文多是对三线建设整体历史泛泛而谈,对三线建设研究并无实质性推进。因此,要推动三线建设的进一步发展,首先必须重点做好三线文献史料的收集、抢救、挖掘和整理工作。建议由中央党史研究室牵头,组织各省市地方党史研究室并联合相关研究机构,将三线建设文献史料收集和整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出版一整套大型三线建设文献史料丛书。

  第二,扩展研究视野,加强三线建设的多学科研究和交叉研究。三线建设是一场以备战为主要目的的经济建设运动,在经济学看来,三线建设奠定了中国西部的经济发展基础; 在军事学看来,三线建设是对中国国防工业发展的一次极大推动; 在社会学家那里,三线建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最宏大的“移民”运动,着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就曾认为: 三线建设使西南荒塞地区整整进步了50 年; 而在文化学家看来,三线建设推动了东部城市文化向西部扩散的进程。[8]因此,对于三线建设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经济学、军事学等学科,还应从社会学、人口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角度展开研究,特别要加强学科交叉研究,以展示三线人的激情岁月,客观还原三线建设历史的整体风貌。

  第三,加强三线建设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弘扬三线建设精神。三线建设时期遗留下来的大量厂房、车间、附属设施以及生产设备、产品、工艺流程、文献、照片、音像资料都成了“三线”建设历史活的见证物,是新中国发展史上珍贵的文化遗产。特别是广大三线人在努力完成许多宏大建设工程项目的同时所创造的“三线精神”,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保护、开发和利用好三线文化资源,使三线文化与精神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潮中再次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当前,三线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丢失、损毁、消亡等严重问题,保护、开发和利用好三线文化遗产工作迫在眉睫。同时,三线建设研究当中必须处理好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总结三线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弘扬三线建设的精神。

  第四,打造三线建设研究团队,营造三线建设学术环境,搭建三线建设研究平台。三线建设研究是一项十分繁杂的浩大工程,无论是三线建设文献史料搜集和挖掘,还是三线建设文献史料的整理和编撰,无论三线建设文化遗产的普查,还是保护与开发,无论是三线建设精神的解读,还是三线精神的弘扬等等,都呼唤更多的三线建设研究领军人物,组建若干阵容强大、实力雄厚的研究团队,从而把三线建设研究进一步推向前进。当前,三线建设研究迫切需要结束散兵作战状态,打造三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集聚人力、物力、财力做好三线建设学术研究和三线建设文化传承工作,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不断营造三线建设研究的学术环境,扩大三线建设研究的学术影响力,增强三线文化的社会传播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 倪同正。 三线风云---中国三线建设文选[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3.
  [2] 王庭科。 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J]. 党的文献,2000,( 6) .
  [3] 段娟。 近 20 年来三线建设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述评[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 6) .
  [4] 王小蓉。 略论三线建设在广安的发展及影响[J]. 中共党史研究,2013,( 3) .
  [5] 李玉。 口述史研究为国史研究提供新方法[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9-30( A01) .
  [6] 胡言午。 触摸“小三线”建设的鲜活历史---访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徐有威[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5-30( A03) .
  [7] 毛泽东选集: 第 2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
  [8] 童鹤龄。 回 望“三 线”[N]. 安 顺 日 报,2010-01-29( A03) .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文献计量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