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图书档案学论文 > 图书馆学论文 >

青春文学图书出版不足及原因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4-08 共495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 “郭敬明团队”青春文学图书出版问题探究
  【绪论  第一章】我国“青春文学”概述
  【第二章】青春文学图书与出版商业化
  【3.1  3.2】以品牌为核心的团队出版模式
  【3.3】以市场为导向的图书营销模式
  【第四章】青春文学图书出版不足及原因分析
  【第五章】 “郭敬明团队”的青春文学图书出版启示
  【参考文献】郭敬明青春文学图书出版困境研究参考文献
  
   
  第 4 章 “郭敬明团队”的青春文学图书出版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郭敬明团队”的青春文学图书出版中存在的问题

  4.1.1 情节同质化、内容空洞,缺乏文学底蕴

  “郭敬明团队”的青春文学图书大多来看有一个显着的特点,那就是图片非常多。

  无论是郭敬明的小说还是其成员的散文集中,都出现了许多风景、作者的唯美照片。在郭敬明主编的《最小说》中,早期郭敬明与 STOKIS 合作拍摄了许多插图,这种放置大量俊男美女的照片,其中也包括郭敬明自己的风景艺术照等。这种文字与图片结合呼应的方式,使得读者在阅读文字时更容易被图片所吸引,造成阅读的分心,这也大大掩盖了文字的空洞,情节的乏善可陈。这也加强了“郭敬明团队”打造偶像青春的效果。

  通过梳理郭敬明迄今为止的作品,风格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幻城》这种偏日系动漫风格的作品。例如《爵迹》,从文字风格到内容立意都与《幻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是《爱与痛的边缘》《夏至未至》这种散文式悲伤又明媚的青春故事。例如后期的《悲伤逆流成河》,甚至《小时代》系列虽然主打的是都市故事,充满了时尚,但是其内核同样还是悲痛的成长系列故事。“郭敬明团队”中其他成员的写作内核大致也不出这样的两个范围。比如落落,本身就是漫画评论出身,对日系写作风格了如指掌,结合女性情怀,写出了甜美清新的校园故事。可以归为第一类,这类还有恒殊、琉玄等。

  而笛安、安东尼可以说是第二类,同属海外军团,都是以都市类为背景,但是他们的写作风格却略有不同,笛安以故事取胜,安东尼以散文取胜。可以说,“郭敬明团队”的作品属于一个菜系,虽然食材不同,但是吃起来的风格惊人一致,这都源于他们对青春的体验、解读和描绘都是肤浅单调的。

  在传统的文学理论中,只有读者才是最有资格认可和衡量一个作家或者作品的真正人选。然而在现在,一部作品是否具有文学底蕴,却不能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虽然“郭敬明团队”的青春文学图书的读者数量是非常庞大的,但是这不能掩盖其作品本身是缺乏文学底蕴的。很多书看完之后会完全不记得情节和其中的人物,长时间之后甚至自己都要怀疑当初买书的初衷是什么。稍微年长的一些人都会不屑于看这样的文字。前文提到过,“郭敬明团队”图书更新的时间非常短,连核心作者的平均时间差不多也就一年左右,试问古今中外多少流芳千古的图书是一蹴而就的。短时间的创作无法写出厚重的文学底蕴也是必然的。

  4.1.2 价值观单一、拜金思想,缺乏正能量

  从最初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就把一大批郭敬明、韩寒式的特立独行的学生从课堂直接拉到公众的视野中,直接暴露在市场下。最初为了迎合市场的潮流,他们以“青春文学”为标签,将时下流行的各种元素,不分好坏的吸纳到作品中。作品呈现出了自我享受、拜金主义、权利崇拜、欲望贪婪等披着青春外衣的毒素,归根结底是这些作者尚在未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候,就过早的被市场经济的消费主义思想腐蚀。

  郭敬明本人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也公开表示过物质主义和自恋情结是他写作和事业成功的原动力。郭敬明将自己的价值观以隐性观点隐藏在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其粉丝,向他们宣扬生活的时代就是由物质欲望、权力崇拜和情色幻想构筑的世界。①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人性特点。但是在被这样的思想观念洗脑之后,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是强烈的消费主义价值观。

  “郭敬明团队”的青春文学图书最令人诟病的一点就是价值观导向。以《小时代》系列为例,“小时代”是与大时代对应的充满个人色彩的生活,描述的是上海物欲横流的生活。小说中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西方奢侈品牌的追求,以及对西方生活方式的向往。

  甚至作品中人物名字的设定都是英文组成或者是充满洋腔的中文名字,人物的衣着打扮都是各种国际名牌。这种所谓的价值观一方面招致了骂声一片,但在这个社会骂声也是出名的方式之一,另一方面也吸引了一批狂热的消费主义读者。

  在“郭敬明团队”中共同创作的《下一站》系列,分别是《下一站 济州岛》《下一站 神奈川》《下一站 台北》《下一站 吉隆坡》《下一站 伦敦》,从名字也可以看出,这些地方是小资文青最喜欢的旅游胜地,这些相当于游记,全是风景图片作为插画的图书,也赢得了市场的青睐。这些地方不是平凡大众可以去旅游的地方,贯穿在其中的软价值观就是要追求更多的经济价值。当然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郭敬明团队”却以此为商机,兜售缺乏正能量的价值观给尚未形成成熟自我价值观的青少年是不道德的。

  4.1.3 作品良莠不齐

  广义的“郭敬明团队”有 80 人,他们均为最世文化公司的签约作者,然后这个团队中的核心人物是郭敬明、落落、笛安和安东尼。这 80 人的作品水准参差不齐,销量也差别非常大,在下游的基本上在 5 万册左右,中游维持在 10--20 万册,而销量 50万册的就基本上是“郭敬明团队”的核心人物了。同样都是由郭敬明来打造,为什么销量还是有如此的天壤之别。这就取决于每个作者本身固有的水平了。

  笛安的父亲是获得“赵树理文学奖”、“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的着名作家李锐,母亲为山西省作家协会会长、知名作家蒋韵,她的起点是很高的。在未进入“郭敬明团队”时,她的第一个小说《姐姐的丛林》,就被收录在《收获》杂志上。2004 年收获长篇小说专号刊登了她的长篇《告别天堂》。她的文字是得到了传统文学界的认可,相较于团队中其他人来说,更具有文学底蕴。有其主编的《文艺风象》也成为一本偏严肃文学风格的青春文学杂志。

  而落落的生活经历丰富,青春叛逆时期曾离家出走,曾中途退学从事在漫画资讯杂志编辑这种在长辈看来不靠谱职业,时隔几年又重新回到上海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兼动漫编辑。她从最初在动漫迷中人气很高的知名编辑兼漫评者转型为校园小说的创作者,成为了《新蕾 STORY100》的深受读者喜爱的作者。郭敬明看到了落落的潜力,随即在郭敬明的策划下出版《尘埃星球》,《年华是无效信》《不朽》《须臾》《剩者为王Ⅰ》等作品。最终落落成为最世文化公司的文字总编,由其主编的《文艺风象》在 2010 年 12月已上市。

  同这些团队中的核心作者比,通过“THE NEXT ·文学之新”比赛进入“郭敬明团队”的青春文学作者而言,既缺乏生活历练,更缺少文学底蕴的生长环境,凭借的更多的是处在青春期阶段的灵感与情绪来创作,这样的文字虽然可以得到粉丝最初的支持,然后接下来的后劲不足,会导致粉丝的流失,更严重的是有些人无法创作新的有创意的作品就剑走偏锋,以博人眼球的描写和价值观来吸引读者,这是比雷同更令人担忧的事情。
  
  4.2 “郭敬明团队”的青春文学图书出版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4.2.1 经济利益的驱使

  出版社在改制之后,要自负盈亏,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郭敬明团队”在挖掘新的青春文学作者时,逐渐走上了商业包装的路线。包装好的有潜力的作者,会一炮而红,打造亮丽的偶像外表和过人的华丽语言,这些才能吸引大量有购买力的青少年读者。这样,“郭敬明团队”出版的青春文学图书所占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而其挖掘的作者知名度逐步提升,形成了一个固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例如在 2012 年,莫言是迄今为止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应该说有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光环,莫言的书的销量一下子激增。然而在年底的时候人们惊奇的发现,郭敬明仍然是当年度发行量最大的作者。可见,郭敬明的商业模式有多么诱人的商业价值。利益的驱使让谁也不肯轻易放弃成熟的可以挣钱的产业链,而再去寻求更多的创新。

  “郭敬明团队”在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迎合、鼓舞甚至引诱人们在大众文化下的消费需求,大众喜欢什么,他们就生产什么,这样就造就他们生产出了一种纯消遣的娱乐文学,一种完全没有营养的快餐文学,一种无差异的符号消费文学。文学的其他功能在此时都是被忽视的,只有娱乐功能被无限放大。

  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郭敬明本人作为团队的领军人物,他被当做一种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成为了一种符号消费的“商品”.他已然不是一个单纯的人了,他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和符号。凡是打上了他的名字就像商标一样,有了一种附加的价值。“郭敬明团队”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没有底线的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为了把钱从消费者手里拿走。

  4.2.2 消费市场的需求

  “郭敬明团队”打造了一个有着自己理念的青春文学图书的王国,在这里“郭敬明团队”被神化,借助电视、网络等新媒体巨大的传播能量,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崇拜和喜爱着他们。无论他们是不是抄袭,内容是不是千篇一律,故事乏善可陈,总是会有人买账,他们的作品始终在畅销。这也说明了一个现象:在当下青年一代在精神上更加个人化,而这种个人化跟市场经济结合形成了“我消费、我存在”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尽管这种“消费”的能力是有限的,可是这个群体拥有庞大的人数,从总量上来看,还是十分可观的。最鲜明的表现就是《小时代》系列小说的热销及其电影票房的大卖,尽管这些在豆瓣的评分都不高。这也导致了“郭敬明团队”的不思进取,总是没有实质性的新的进步。

  江冰在《论 80 后文学的文化背景》中论述到 80 后“青春的叙述”获得热烈的反响,来满足青少年消费市场的需求,文学消费成功实现,网站因此成为热门,反过来会奖赏作家,并以现代方式进行“偶像包装”,进一步刺激生产和消费。于是作者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开始快速提供相似的产品,使得文学资源转换为更大的利润。这样就造成了大量同质化的作品产生,情节也惊人的相似,没有浓厚的文学底蕴。

  ①上海是一座特殊的城市,每年都吸引着大批外地淘金者蜂拥而至,很多人即使蜗居在此也不愿离开这里,目前落魄的人心里都有一个“上海梦”,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飞黄腾达。而这群人也是“郭敬明团队”的消费人群,这样的文字更好地贴合了他们内心的律动。

  这是大众文化的消费需求,“郭敬明团队”的青春文学图书紧扣市场的需求,精准把握读者的趣味,注重阅读的娱乐功能而并非审美功能,主张既拥有传统文人那份对写作的坚持,也能走上商业道路。这就是鲍德里亚所谓的“符号消费”,“郭敬明团队”的青春文学图书不再只是单纯的书,而是拥有使用价值,被赋予了附加价值具有符号象征意义,例如是地位、品味的象征。粉丝通过购买行为来自我表达和身份认同,满足了读者对自我的预期。

  4.2.3 青春文学与生俱来的特点

  “80 后”是青春文学的主创者,“郭敬明团队”也是清一色的“80 后”.可以说“80后”从它诞生之初就与市场有难解难分的关系,他们这一代人的成长可以说是市场经济制度逐步确立和完善的过程。他们深受时代的影响,他们所创作的作品也被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改革放开以后,国家着手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制,把原本属于国家统一规划生产的文化单位推向了市场。自此出版社走上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道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出版社不得不研究市场的需求,从而发现了青春文学。他们把目光瞄准了从“新概念作文大赛”脱颖而出的韩寒、郭敬明等人。在与出版社合作的过程中,他们把青春文学固有的缺点也放大了。

  同前代人相比,“80 后”的创作严谨性相对较弱,他们更多的是个人风格的彰显。

  他们的艺术作品大多具有通病:复制现象明显、自我超越幅度不大、艺术造诣不高等。

  往往为了追求销量,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偶像化”的道路。因为他们本身的阅历比他们最初的读者群丰富不了多少,他们只能用偏激、不全面的方式来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在这就造成了他们的艺术苍白。这与他们的文化传承、生活阅历、自我要求等多种因素相关。

  他们在刚出现文坛的时候,就被传统文坛的人抵制与批评,这时出版商向他们张开了双臂。他们被出版商发挥了多重宣传手段,包装成为明星,而这种明星身份带来了很多粉丝与收入,这也使得他们在如何追求提升自我文学素养和当前经济利益上找不到平衡点,进而迷失了自我。甚至郭敬明在自己的专访中这样评价道:“我并没有说要在自己的作品里达到多么高的思想性,或者要展示什么写作技巧……没有必要把它放在一个很高的高度来谈。”

  ①这也许是最真实的回答,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创作的作品是大众文学,不能以很高的文学艺术的标准来衡量,他的作品始终不是“阳春白雪”.他已经给自己定好了位置,找准了自己的粉丝群。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图书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