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图书馆和智慧图书馆
( 一) 数字图书馆
现代日新月异的电脑技术和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同传统图书馆结合在一起构建出全新的信息系统:数字图书馆。它将物理世界中不同载体形式的信息资源以数字信息技术编码、分类、储存,集成为数字信息,构建集成为数据库。更方便及时的提供给互联网用户随时随地的查询和利用。数字图书馆实现了对图书书名、图书内容、图书分类等信息的整理存储。数字图书馆相对于传统图书馆的优势在于实现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虚拟化、信息化。
数字图书馆以互联网为基础,实现了网络信息系统的共享、共建,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实现了网络信息检索和馆际信息共享的无缝链接以及一个泛在的不受时空限制的信息资源空间。
数字图书馆以存储文献知识信息为目的,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并且借助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完成信息分类和精确检索,整合知识信息,让人们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可以获取所需信息资源。
( 二) 智慧图书馆
2008 年 11 月,IBM 明确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智慧地球”是以物联网为主要运行载体的现代高新技术的总称。其技术内涵是对现有互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智能信息处理等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是实体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处理的有效结合,是信息技术的一种大规模普适应用。智慧地球的概念为图书馆界创新带来了发展方向。
智慧图书馆是从智慧地球、智慧国家、智慧城市、智慧校园等这些概念延伸而来的。随着全球智慧地球与智慧城市的发展,智慧图书馆也在国内外的图书馆有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智慧图书馆”(smart library)率先由欧美国家地区的大学图书馆提出。2003 年,芬兰的奥卢大学图书馆提出了“Smart Library”服务项目,并明确该项目旨在帮助用户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检索到自己所需的讯息,享有能够被知觉的移动式服务。
台北市图书馆于 2010 年采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建立起第一个 24 小时开通无人值守的职能借还系统。随后上海图书馆率先开通了手机图书馆的移动服务。
目前图书馆界对“智慧图书馆”还没有一个确切统一的正式定义。从不同渠道、不同角度能获取不同的概述。从智能建筑的角度:智慧图书馆是把智能技术运用在图书馆建设之中形成的一种现代化建筑是智能建筑与高度自动化管理的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结合和创新。
从感知计算的角度:
智慧图书馆 = 图书馆 + 物联网 + 云计算 + 智慧化设备,通过物联网来实现智慧化的服务和管理。[3]
从数字图书馆服务的角度:充分利用 ICT 技术,不仅可能实现各种信息的电算化,还可远程进行阅览图书等资料、预约座位等操作的数字图书馆。
二、智慧图书馆的特征
智慧图书馆具有全面感知、互联高效、绿色发展、和智慧便捷的四个特点。图书馆借助物联网及相应的智能感知技术设备来完成全面感知,为用户提供智慧化服务和管理。图书馆从最初的以提供文献载体为主的传统文献服务,逐步发展到以数字信息传播为主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再发展到现在以知识传播为主的知识服务,而现在图书馆的智慧服务则是以用户的智慧生成为目的,在这一过程中致力于培育、辅助用户运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进而实现智慧创造。图书馆知识服务是智慧服务的前提和基础,而图书馆智慧服务则是图书馆知识服务发展的升华至最终目的的高级阶段。
智慧图书馆的互联高效是指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将读者与知识及图书馆的管理智能联接,实现知识的共享。通过知识的共享,实现了馆员对知识的智能管理,从而实现了图书馆对读者知识需求的快速、高效、灵敏响应,为读者提供了优质服务,节约了时间。
智慧图书馆的绿色发展是指图书馆秉承节能环保的原则,保护生态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遵从以人为本,追求人文和自然的健康和谐发展。图书馆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使用低能耗、无污染的技术设备。这也是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及和谐发展的人文精神。
智慧图书馆的智慧便捷是以人为核心要素,聚合各类资源建立起了跨系统、跨空间的立体互联,打破了物理上的时空限制,充分利用图书馆所具备的多种形态、方式的知识服务渠道来为用户提供快捷的知识响应服务。
三、智慧图书馆的构建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的王世伟在 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上,作了题为《智慧图书馆初探》的演讲,他认为:“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智慧图书馆的信息技术基础,人与物的互通相联是智慧图书馆的核心要素,而以人为本、绿色发展、方便读者则是智慧图书馆的灵魂与精髓。”
信息资源体系的构建是图书馆建设的基础,数字信息资源也是智慧图书馆奈以存在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馆原有的职能以存储集成文献信息为目的,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模式,集成为信息分类和精确检索系统的数字图书馆,随着智慧地球的概念创新为图书馆界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数字图书馆也逐步向智慧图书馆过渡。
构建智慧图书馆的三个层面:物质层面、技术层面、服务层面,分别是物联网技术、智能设施、智慧化服务这三要素,这三个层面相辅相成,共同支撑起图书馆的高级阶段: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是目前建立在物联网和数字图书馆基础之上的最为新型的图书馆,具有物联网和数字图书馆的双重特征。智慧图书馆就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用户和图书馆系统信息资源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图书馆模式。
目前,国内外的部分图书馆已经开始尝试推行了智慧图书馆的部分功能,通过物联网技术、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设备提供图书馆智慧服务。
在智慧图书馆模式中,以人为本,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将计算与信息融入人们的生活空间。智慧图书馆是立体互联,全面感知的图书馆,在书书相联、书人相联和人人相联的基础上为读者提供便捷高效的知识信息服务,提升整合集群后的规模效应和效能,将图书馆的各项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智慧图书馆将人、资源、空间三个要素以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设备支撑起基础架构,在追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智慧服务还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构建出一个可以全面感知、立体互联的能快速响应的知识服务系统,使读者能够快速便捷获取所需动态更新的知识信息。
发展智慧图书馆的根本就是要实现信息的相连,整合信息管理系统,将馆内的数字信息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网络信息资源及多媒体文献等实现连通。信息的连通还要建立在馆际信息资源联盟上,要求馆际间文献信息资源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资源共享,实现信息整合。另外,图书馆除了建立用户和信息之间的连通,还应打破对智慧图书馆的时空限制。智慧图书馆的外在特征是泛在的,读者能享受到无时不在、无所不在的图书馆服务,让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更为便捷快速。全天候开放可用的图书馆是智慧图书馆服务在时间上的延伸。在泛在城市(无线城市)的信息技术支持下,读者在任何地点都可以利用图书馆的智慧服务,这是图书馆服务和管理在物理空间的拓展。
智慧图书馆的内在特征是在已有传统图书馆的文献服务、信息服务、知识服务之上,进一步提供了核心的智慧服务。
四、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图书馆的服务是因循这个过程发展的,从最初的文献服务,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提升逐渐发展到信息服务,最后到知识服务以及智慧服务阶段。这一过程也是图书馆的服务从最早依赖资源与技术设备,逐步过渡到依赖图书馆员的智慧。图书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极大提升了用户和图书馆信息资源系统相互交互的方式,这种具有更高明确性、灵活性和相应速度的交互方式,正是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的智慧服务模式,也是图书馆服务的高级阶段。
传统的图书馆业务以自身及所有馆藏资源为中心,这其中会有因自身馆藏资源的局限无法满足的用户需求。智慧图书馆以人为中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因此图书馆的整个业务流程是围绕着服务展开的,其充分挖掘和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和能力来满足用户的需求[7].
智慧图书馆是从物联网和数字图书馆基础之上演化而来的新型图书馆,兼具物联网和数字图书馆的双重特征。智慧图书馆是依托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架构的技术基础。智慧图书馆的外在特征是泛在的,即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支持下提供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服务;而其内在特征是在传统图书馆原有的提供文献服务、信息服务、知识服务之外,又提供了以人为本的智慧服务,满足读者日益增长与不断变化的知识需求。可见,智慧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服务技术提升、服务理念创新、管理形态转型的一场革命。
图书馆界人士积极运用物联网、语义网、本体技术、网格化等新兴技术,最终实现将图书馆的知识资源服务职能智慧化。智慧图书馆在技术上的主要变革是引入了物联网技术,进而推动了数字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的转变。智慧图书馆的核心实质是实现知识服务的智慧化。智慧图书馆更多是采用物联网技术、本体技术、云计算等,建构起用户与图书馆信息数据库资源之间的立体互联关系,提升图书馆知识及服务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完成人、资源、空间三要素在智慧图书馆里交互融合,实现智慧化的图书馆服务模式。
随着计算机、物联网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事业已开始向智慧化方向发生了转型变革。从以自身及信息资源为中心展开服务的传统图书馆转向以人为本的智慧型图书馆。图书馆要以人为中心,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使得图书馆的整个业务流程围绕对用户的知识信息服务来展开,把满足用户的需求作为图书馆服务的最终目标。图书馆只有把人作为业务的第一要素时,图书馆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和焕发出所有的活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郭玲。 从数字图书馆到智慧图书馆发展探要[J]. 图书馆学刊,2013(9)。
[2]陈鸿鹄。 智能图书馆设计思想及结构初探[J]. 现代情报,2006,,26(1)。
[3]严栋。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J]. 图书馆学刊,2010(7)。
[4]“智能图书馆”改变了大学图书馆的风景[EB/OL].[2010- 12 - 01].
[5]王世伟。 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J]. 图书馆建设,2011(12)。
[6]严栋。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J]. 图书馆学刊,2010(7)。
[7]张晓林。 颠覆数字图书馆的大趋势[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5)。
第4章Google数字图书馆对构建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启示第二章和第三章就Google数字图书馆的最基本情况和成功经验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学到Google在建设数字图书馆时所得到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对我国的数...
摘要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逐步深入每个人的生活和学习当中,成为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字图书馆也慢慢的进入到我们的视野当中。数字图书馆不同于传统的图书馆,它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之上,实现了无纸化的信息数...
从认识论的角度,可以把数字图书馆信息接受活动看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是既包含了作为情境主体用户因素,也包含了作为情境客体的数字图书馆的诸多情境因素的整合体。数字图书馆情境是用户信息接受活动发生的背景和平台,数字图书馆情境能...
第5章结束语5.1本文主要研究工作论文从理论到实践对我国的数字图书馆的内容进行了阐述。论文从最基本的理论着手,对数字图书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进而对Google数字图书馆进行了阐述,包括Google数字图书馆与传统数字图书馆有哪些区别,以...
1引言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各种数字资源急剧增长,日渐成为信息资源的主流.数字资源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异构性和海量性等特点,这使得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整合的资源发现与获取服务变得至关重要,而元数据则是其中的关键.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
自20世纪90年代数字图书馆这一概念提出以来,有关数字图书馆各层面的相关研究就从未间断。当今,随着信息环境数字化、网络化、知识化、智能化的发展,人们在体验数字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不断变化的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现实情境与愿景目标的差距,尤其是...
嵌入性(Embeddedness)概念最初是由人类学家Polanyi于1944年在《伟大的转折》一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个人的经济动机嵌入在社会关系中,经济行动属于社会活动的一部分[1].1985年,美国新经济社会学学者Granovetter在《美国社会学刊》上发表了《经济...
第2章Google数字图书馆概述研究问题的提前必须是对事物的含义具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对Google数字图书馆进行研究,就应该从了解Google数字图书馆的最基本内容开始。2.1Google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区别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与Google数字...
近年来,在信息技术水平的推动下,数字图书馆建设成为我国各大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头戏,归根结底数字图书馆就是利用各种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如远程通信、三维成像等,借用这些技术实现为读者提供高效、便捷、贴心的资源访问服务。...
1.引言云计算是一门全新的IT技术,被看作是PC和网络之后的IT第三次革命。具体来说,云计算是分布计算、并行计算、网格计算和分布数据的发展。云计算的基本原则是将任务分配给大量分布计算机,而不是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换句话说,传统的信息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