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 5 月 31 日,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黑龙江分公司林甸直属库发生火灾事故,造成 80 各粮囤、揽堆过火,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307.9 万元,以及严重的社会影响。经认定为火灾责任事故,6 人移交司法机关,9 人被纪律处分。
2013 年 6 月 3 日,吉林省德惠市的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共造成 121 人死亡,76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 1.82 亿元。经认定,该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为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2013 年 11 月 22 日凌晨,位于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秦皇岛鲁和斋堂岛街交汇处,中石化管道公司输油管线破裂,造成原油泄漏,10 点 30 分发生了爆燃,造成 62 人遇难,136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 7.5 亿。
经国务院调查,定性为特别重大责任事故,对 48 名责任人分部给予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 15 人依法移交司法机关。
上述近期发生的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均造成重特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通过调查报告可以发现,均暴露出企业在发生突发安全事故时,应急处置不当,导致事故蔓延扩大的特点。2014 年 3 月 8 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发生 MH370航班失联,截至 3 月 15 日,中国政府从积极联系马方进行广泛沟通,到直接派出大量军舰、军机进行搜救,烟草商业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张升云甚至动用十余颗卫星,在一步步接近真相的同时,充分展现了中国政府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冷静和果断。
上述案例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居安思危。
一、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概念
应急管理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事后恢复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应用科学、技术、规划、管理等手段,保障公共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一般意义上,应急管理按照时间序列划分为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四个阶段。
这四个阶段前后相互关联、交织,共同构成一个循环系统。同时,每个阶段又彼此独立,每一阶段又是构筑在前一阶段之上,互相包含彼此关键性要素和目标。企业应急管理:指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安全生产事故和可能给企业带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各种外部突发公共事件,以及企业可能给社会带来损害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处置和恢复重建等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二、开展应急管理的必要性
1. 严峻的安全形势
中国安全生产的事故发生的频率、事故死亡人数、受伤人数、重、特大事故发生量、各类事故危害人群总量等都是世界第一,中国每年因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GDP 损失高达 6%,损失 20 万人生命。公共安全问题每年给中国造成经济损失计 6500 亿元人民币。
2. 政府要求
党的十八大部署和要求:要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3. 法律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都对社会生产单位在应急管理的健全组织、隐患排查、制定预案、组织演练以及不按规定进行相关工作的各种情形的处罚措施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为社会单位组织开展应急建设工作提供了法律基础。
4. 企业职工自身的需要
安全是获得幸福的首要条件,没有安全感就不会有幸福感。安全,是人类生存和企业立足首要的需求;缺失了安全,人的生存与企业的价值就失去了“依据”和“保障”。习总书记指出:“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5. 企业发展内在要求
在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市场需求强劲的形势下,企业生产任务很重,装置设备高负荷运行,安全生产压力增大。对此,必须提高警惕,将应急管理工作视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把企业的发展建立在安全保障的基础上。统计表明,有效的应急救援可将事故损失降至无应急救援时的 6%。
6. 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一般指的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其中,安全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包括对员工进行广泛深入的安全教育,消除安全隐患;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事故制定应急预案;将安全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小等方面。
三、烟草商业企业的应急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烟草商业企业应急安全管理现状
2012 年 5 月 7 日,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下发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做好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2〕66 号),从制度上对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相应要求。随着近期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工作,以及各地政府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逐渐重视,对应急体系建设也逐步深入,并从内容到形式上与当地政府发布的相关预案进行了对接,基本形成了覆盖生产安全事故、卷烟经营、突发公共事件等的预案体系,相关组织机构、职责等也基本建立。
2. 存在的问题
预案制定的系统性不足。目前存在总体预案、专项预案制定较完善,但现场处置方案较为缺乏的情况。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对应急管理体系要求的理解不够深入。预案的可执行性有待提高。由于受各单位应急管理资源条件的限制,以及部门职能划分等的影响,存在应急方案可执行性差,如方案中只提“第一时间报告应急小组领导”,但在方案中无应急领导的联系方式。
方案中依赖外部力量的救援程度大,自防自救的成分较少等。
预案演练内容单一,效果较差。由于现场处置方案的建设不足,导致在实际演练过程中内容针对性不强,演练流于形式,甚至很多预案仅为了应付检查,从未进行过演练。员工的应急救援及自救互救知识相对缺乏。由于受企业各种条件制约、员工自身等方面原因,员工的应急和自救互救知识相对缺乏,教育培训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3. 烟草商业企业应急管理方向
随着烟草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逐渐实施,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上了新的台阶,新型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逐渐得到应用,尤其是班组安全管理,作为配送环节的重要内容,得到了一定的加强。班组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的“细胞”,是应急管理中的重点工作方向。因为卷烟生产经营一线存在各种易发事故,一线员工掌握应急技能,对实现自救互救,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四、烟草商业企业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
随着烟草商业企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经营范围的拓展等,以及由于卷烟仓储、分拣工作和烟叶复烤等工业化特点,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有害物质和能量不断增大,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可能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环境破坏,以及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建立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组织及时有效地应急救援行动,成为烟草行业抵御和防范风险的重要而关键手段。
1.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和特点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救援行动,尽可能的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这里面第一位的是组织营救受害受困人员、组织车辆或采取保护措施保护维护区域内的其他人员。事故救援的特点:事故救援具有不确定性、突发性、复杂性、后果和影响易猝变、激化、放大等特点,因此在处置时必须坚决果断,而且越早越好,防止事态扩大。这就要求应急救援行动必须做到迅速、准确、有效。
2. 事故应急管理的相关法律法法规要求
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文件,如《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等,对危险化学品、特大安全事故、重大危险源等应急救援工作提出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3. 现代事故应急救援理论
现代应急救援管理主张对突发事件实施综合性应急管理,强调全过程的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恢复等各个阶段,充分体现“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理念。预防一是对事故的预防工作,二是在假定发生事故的情况下,通过预先采取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包括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而事先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称,包括意识、组织、机制、预案、队伍、资源、培训演练等各种准备;应急响应指发生后采取的各种紧急处置和救援工作,及时响应是应急管理的又一主要原则,也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阶段,实战阶段,考验着烟草企业的应急处置能力。恢复阶段则是在突发事件得到控制或消除后采取的处置措施。
4. 预警机制的建立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构成:按照《全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总规划方案》(安监管办字[2004163号]的相关要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主要有组织体系、运行机制、支持保障系统以及法律法规体系等部分组成,如图所示。①组织体系组织体系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主要包括应急管理的领导决策层、管理于协调指挥系统以及应急救援队伍。②运行机制运行机制是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保障,目标是实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级响应、统一指挥,资源共享、协同作战,一专多能、专兼结合,方就结合、平战结合。应急救援活动一般分为应急准备、初级反应、扩大应急和应急恢复四个阶段,应急机制主要有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和公众动员四个级别机制组成。③法律法规体系法律法规体系是应急体系的法制基础和保障,也是开展各项应急活动的依据。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做支持,应急救援活动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④支持保障系统支持保障系统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运转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主要包括通信信息系统、培训演练系统、技术支持系统、物资与装备保障系统等。由于烟草行业近年来经营压力的增大,支持保障系统的建设工作始终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成为烟草商业企业应急管理的短板。
事故应急响应机制。根据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事态发展趋势和控制能力实行分级相应机制,对不同的相应级别,相应的明确事故的通报范围、应急中心的启动程度、应急力量的出动和设备、物资的调集规模、疏散到范围、应急总指挥的职位等。典型的应急相应通常分为三级。①一级紧急情况必须利用所有有关部门及一切资源的紧急情况,或需要各个部门同外部机构联合处理的各种紧急情况,通常要宣布进入紧急状态。②二级紧急情况需要两个或更多个部门相应的紧急情况。③三级紧急情况能被一个部门正常可利用的资源储量的紧急情况。
作为烟草商业企业,应重点关注二级和三级的能力建设工作。事故应急救援响应程序。事故应急救援的响应程序安过程可分为接警、相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等几个过程。
①接警与响应级别确定接到事故报警后,按照工作程序,对敬请做出判断,初步判定的相应级别。如果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体系的最低响应级别,响应关闭。在这里,接警并判断是最关键一步,对接警人的职责、能力及授权必须明确。
②应急启动在确定了应急响应级别后,按照所确定的应急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如通知应急中心有关人员到位、信息、通信网络的开通、调配救援所需资源(包括应急队伍、装备等)、成立现场指挥部等等。
③救援行动救援队伍进入事故现场后,迅速开展事故侦测、警戒、疏散、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等有关救援工作,专家组为救援决策提供建议和技术支持。当事态超过相应级别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室时,向应急救援中心请求实施更高级别的应急响应。
④应急恢复事故总指挥宣布关闭应急程序,应急结束。现场指挥系统的建立:由于事故发生的现场情况往往十分复杂,且汇集了各方面的应急力量与大量资源,应急救援行动的组织、指挥和管理极为重要。目前在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在发生事故后,汇报的人员过多,信息混乱;②事故相关信息不准确,决策机制不足导致应急救援的整体目标不明确;③通信不畅;④授权不清,任务不明。
对事故态势的管理方式决定了整个应急行动的销量。为保证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有效实施,必须建立事故指挥系统 (ICS),形成清晰地指挥链。现场应急指挥系统的结构应该在紧急事件发生前就预先建立,以便在救援过程中更好地连续性职责。
五、事故应急预案编制
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
1. 事故应急预案体系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 中第四条规定:“应急预案应形成体系,针对各级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险预案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
一般情况下,按照应急预案的功能和目标,应急预案分为三个层次,如图所示。【图】
综合预案。综合员相当于总体预案,从总体上阐述预案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机构及相应的职责,应急行动的总体思路等,通过综合预案,可以清晰的了解应急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及预案的文件体系。
专项预案。专项预案是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是在专项预案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编制的。它是针对具体装置、场所、岗位所指的那个的应急处置措施。它的特点是针对某一具体场所的特殊为现场及周边环境情况,在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应急救援重点各方面做出具体、周密而细致的安排,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对现场具体救援活动的指导性。
2.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基本要求及烟草行业商业企业预案存在的问题
编制预案应进行合理策划,做到重点突出,反应主要的重大事故风险,避免预案相互鼓励、交叉和矛盾。
《生产经营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17 号)第五条对应急预案的编制做出了如下要求:①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②结合本地区、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③结合本地区、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④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⑤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⑥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地区、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⑦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⑧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在当前安全管理扁平化、标准化的大趋势下,应急预案的编制还应具体结合 YC/T384-2011《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4.18 应急管理的相关要求,对相关部位制定相应的现场处置方案。
目前烟草行业商业企业的应急预案存在各自为政现象,国家局层面对应急管理停留在对下属单位指导层面,没有建立行业级别的应急预案体系,各省局(公司)的预案体系基本参照省政府发布的各综合应急预案进行本地区的预案制定,虽然在与政府级别的预案衔接比较紧密,但与本系统内的协调沟通层面上尚需加强。
3. 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 第 3.2 条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程序。一般包括 6 个步骤。
成立工作组。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单位主要负责人主管应急预案的编制,能充分保证预案的质量,在编制前宜以方案的形式进行保障。
资料收集。组织人员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技术标准、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案例分析、本单位技术资料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一定注意其适用性。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在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编制依据。应急能力评估。对本单位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应急预案编制。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注意贯彻全员参与的原则。应急预案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及相关部门的预案做好衔接。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评审有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评审后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并经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评审过程要充分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相关要求,切实做到适用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4. 事故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 第五条至第八条详细规定了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主要内容。
完整的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应急预案概况。应急预案概况主要描述生产经营单位概况以及危险特性状况等,同时对紧急情况下应急事件、适用范围和方针原则等提供简述并做必要说明。
应急预案体系首先应有一个明确的方针和原则来作为指导应急救援工作的纲领。方针与原则反映了应急救援工作的优先方向、政策、范围和总体目标,如保护人员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对于烟草行业商业企业来讲,结合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对人员的营救和疏散无疑是第一位的。
事故预防。应急预案时有针对性的,具有明确的对象,其对象可能是某一类或多类可能的重大事故类型。应急预案的制定必须给予对所针对的潜在事故类型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评价,识别出重要的潜在事故类型、性质、区域、分布及事故后果,同时,根据危险分析的结果,分析拥挤几元的力量和可用资源情况,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①危险分析的最终目的是要明确应急的对象(可能存在的重大事故)、事故的性质及其影响范围、后果严重程度等,为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减灾措施提供决策和指导依据。危险分析包括危险识别、脆弱性分析和风险分析。
②资源分析针对危险分析所确定的主要危险,明确应急救援所需的资源,列出可用的应急力量和资源,包括:
a. 各类应急力量的组成及分布状况。
b. 各种重要应急设备、物资的准备情况。
c. 上级救援机构或周边可用的应急资源。
通过资源分析,可为应急资源的规划与配备、与相邻地区签订互助协议和预案提供指导。
准备程序。准备程序应说明应急行动前所需采取的准备工作,包括应急组织及其职责权限、应急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应急物资准备、预案演练、与相关机构签订相关协议等。
a. 机构与职责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反应迅速,协调有序,必须建立完善的应急机构组织体系,包括应急领导机构、应急响应中心以及各有关机构部门等。所有的应急中承担任务的应急组织,都应明确相应的职责、负责人、候补人、联络方式等。
b. 应急资源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应根据潜在事故的性质和危险分析,合理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各种救援机械和装备、监测仪器、堵漏和清消材料、交通工具、个体防护装备、医疗器械和药品等,并定期监测维护与更新,保证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c. 教育培训和演练对员工进行应急知识也防灾自救意识方面的全面培训,提升员工自救互救能力。
应急程序。应急程序主要包括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信、事态监测与评估、境界与治安、人群疏散原值、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与抢险、泄漏物控制等。无论何种应急过程都必须围绕上述功能和任务开展。
a. 接警与通知:准确了解事故的性质和规模等初始信息是决定启动应急救援的关键。接警作为应急响应的第一步,必须对接警要求作出明确规定,保证迅速、准确的向报警人员询问事故现场的重要信息。接警人员接警后,应按预先确定的通报程序,迅速向有关应急机构、政府及上级部门发出事故通知,以采取相应的行动。
b. 指挥与控制:对应急行动的统一指挥和协调时有效开展应急救援的关键。建立统一的应急指挥、协调和决策程序,便于对事故进行初始评估,确认紧急状态,从而迅速有效的进行应急响应决策,确定重点保护区域和应急行动的优先原则,合理高效的调配和使用应急资源等。
c.警报和紧急公告:当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地区,对周边地区的公众可能造成威胁时,应及时启动警报系统,向公众发出警报,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发出紧急公告,告知事故性质,对健康的影响、自我保护措施、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公众能够及时作出自我保护响应。
d. 通信:通信是应急指挥、协调和与外界联系的重要保障,在现场指挥部、应急中心、各应急救援组织、新闻媒体、医院、上级政府和外部救援机构之间,必须建立完善的应急通信网络,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应始终保持通信网络畅通,并设立备用通信系统。
e. 事态监测与评估:事故监测与评估在应急救援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决策支持作用,其结果不仅是控制事故现场,制定消防、抢险措施的重要决策依据,也是划分现场工作区域、保障现场应急人员安全、实施公众保护措施的重要依据。
f. 警戒与治安:为保障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是十分必要的,其目的是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并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
g. 人群疏散与安置:人群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也是最彻底的应急响应。
h. 医疗与卫生:对受伤人员采取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合理转送医院进行治疗,是减少事故现场人员伤亡的关键。
i.公共关系:在事故发生后对新闻媒体的关注时,应将有关事故的信息、影响、救援工作的进展等情况及时向媒体和公众公布,以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避免公众的猜疑和不满。在发布过程中,应注意事故和救援信息的统一发布,避免信息的不一致性。
j.应急人员安全:由于应急救援工作危险性极大,必须对应急人员自身安全问题进行周密考虑,包括安全预防措施、个体防护装备、现场安全监测等,明确紧急撤离应急抢险人员的条件和程序,切实保障应急抢险人员的安全。
k. 抢险与救援:这是应急救援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目的是为了尽快的控制事故的发展,防止事故的蔓延和进一步扩大,并积极营救事故现场的受害人员。
尤其是涉及磷化氢等危险物资的火灾事故,应对消防和抢险的器材和物资、人员培训、方法和策略以及现场指挥等做好周密安排。
1. 危险物质控制:必须对抢险过程中的危险物质进行及时有效地控制,如对泄漏物的围堵、收容、洗消等。
现场恢复。现场恢复至事故被控制后所进行的短期恢复从应急过程来说意味着应急救援工作的结束进入到另一个工作阶段。在恢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可能的危险如建筑物倒塌、复燃等。现场恢复工作的程序包括:宣布应急程序的结束;撤离和交接程序;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现场清理和受影响区域的连续检测;事故调查与后果评价等。
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应及时对预案的制定、修改、更新、批准和发布做出明确的管理规定,保证定期或在应急演习、救援后对预案进行评审和改进。
六、应急预案的演练
应急演练是应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演练可以及时发现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明确职责,检验应急相应人员对应急预案、执行程序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国家安监总局相关要求,所有的发布的应急预案都必须组织演练,因此必须根据各单位部门的人员、资源和生产经营情况,合理谋划,制定相应的演练计划,确保演练效果。下述组织演练的内容和要求,主要针对大型、跨单位、部门组织的演练,各单位、部门可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采用,以取得实效为根本目标。
1. 应急演练的类型
根据应急演练的组织方式、演练内容和演练目的、作用等,按组织方式可分为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按演练内容可分为单项演练和综合演练;按演练目的和作用分类可分为检验性演练和示范性演练等。
2. 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
一次完整的应急演练活动包括计划、准备、实施、评估总结和改进等五个阶段。
(1)计划阶段:
a. 演练单位根据自身应急演练年度规划和实际情况需要,提出初步演练目标、类型、范围,确定可能的参演部门并充分沟通。
b. 演练组织单位根据演练需求、目标、类型、范围和其他相关需要,明确细化演练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安排日程计划。
c. 演练组织单位起草演练计划文本,内容包括:
演练目的需求、目标、类型、时间、地点、演练准备实施进程安排、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构成等。
d. 根据相关管理要求,将演练计划报主管部门或领导审批。
(2)准备阶段:
演练准备阶段的任务是就演练计划成立演练组织机构,设计演练总体方案,并根据需要进行培训和预演,为实施演练做好准备。
演练准备的核心工作使设计总体方案,总体方案的设计一般包括确定演练目标、设计应急情景与演练流程、设计技术保障方案、设计评估标准与方法,编写演练方案文件等内容。
(3)实施演练实施是丢演练方案进行行动的过程,是演练的核心环节。
a. 演练实施前检查:演练实施当天,演练组织机构的相关人员应在开始前提前到达现场,对演练所用的设备器材进行检查,对进入现场的人员进行清点签到,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b. 演练前情况说明和动员:在演练开始前,由相关人员召集控制、评估人员、演练人员对现场演练规则、演练情景、演练计划等进行说明和动员,以统一思想。
c. 演练启动:由领导小组负责人进行动员,宣布演练启动。
d. 演练执行:以实战演练为例,演练活动始于报警信息,在演练过程中应急组织人员和参与人员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演练现场规则,确保演练活动安全进行。
相关记录人员采用文字、音视频等形式记录演练过程。
演练宣传报道人员根据方案做好相关的宣传报道工作,扩大演练的宣传教育效果。
e. 演练结束及意外终止:演练完毕后,由领导小组负责人宣布演练结束,参与人员集合后进行现场点评,保障组对演练场地进行清理和恢复。
在出现下述情况时,经演练领导小组决定,由总指挥按照事先规定的程序和指令终止演练:一是出现真实突发事件,需要参演人员参与应急处置时,参演人员迅速回归岗位,履行应急处置职责,二是出现特殊或意外情况,短时间内无法妥善处理或解决时。
3. 评估总结
演练结束后,演练组织单位召集相关参演人员或参演单位,讨论演练的评估报告,并总结演练的经验教训。评估结束后,由相关部门跟进演练记录、演练评估报告、应急预案、现场总结材料等对演练进行全面的总结,并形成演练总结报告,经相关领导审批后存档。
4. 改进
对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演练组织单位和参与单位按照改进计划中规定的责任和时限要求,采取措施予以改进,包括修改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人员的教育培训、对应急物资装备及时更新。
1加强卷烟企业自主品牌研发的必要性随着国际、国内提出的控烟条款的逐步生效以及中国烟草行业大力推进大企业、大品牌的战略部署,卷烟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和产品竞争。在行业宏观政策发生重大调整的发展格局中,要坚持自主品牌研发不动摇,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