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人类学论文 >

广西巴马世居人群的皮褶厚度及年龄变化状况调查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8-29 共3208字
论文摘要

  皮下脂肪作为人体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机体物质代谢有着密切的关联。皮褶厚度值的大小则是反映人体皮下脂肪含量及其发育分布状况,由于基因遗传、地域差别、饮食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体脂分布状况可能存在各自的特点。

  目前,对我国青少年的皮脂发育水平的研究较多,对 60岁以下成人皮脂发育状况也有不少报道,但对世居广西巴马的人群,特别是 60 岁以上的长寿人群其体脂发育及年龄变化特征仍缺乏研究报道。为此于 2009 年 7 月对巴马世居人群的皮褶厚度及年龄变化状况展开了调查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对居住在广西巴马县甲篆乡(坡月、平安、巴盘、弄劳、百马、甘水等)共 992 例(男 463 人,女 529 人)20~110岁的世居人群进行 6 项皮褶厚度(面颊位、肱二头肌位、肱三头肌位、肩胛下位、髂前上棘位、腓肠肌位皮褶)的测量。被测者世代居住巴马,无身体异常,以农作者居多,按性别、年龄(每 10 岁为 1 组)分组,90 岁以上合为 1 组。

  测量工具:仿日本荣研式改良皮褶厚度仪(精确到0.5mm)。测量方法:(1)面颊皮褶(T1)将拇指固定在被测者嘴角外侧,食指正对耳垂,两指夹捏起皮肤和皮下组织;(2)肱二头肌皮褶(T2)在肩峰点与桡骨连线中点的肱二头肌肌腹处,皮褶方向与上臂长轴平行;(3)肱三头肌皮褶(T3)在肩峰点与尺骨鹰嘴连线的中点处,皮褶方向与上臂长轴方向平行;(4)肩胛下皮褶(T4)在肩胛下角下方,皮褶方向向下外 45°角;(5)髂前上棘皮褶(T5)在髂前上棘上方,皮褶方向向下内 45°角;(6)腓肠肌皮褶(T6)在小腿直径最大处内侧,皮褶方向与小腿长轴平行。人体皮褶厚度值呈非正态分布,采用几何均数计算,公式:[x﹦lg-1(∑lgx/n)],通过 Brozek 改良公式计算体脂百分含量。

  2、 结果

  巴马世居人群皮褶厚度测量结果见表 1。巴马世居人群男女 6 项皮褶厚度的年龄变化见图 1 和图2。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3、 讨论

  3.1 皮褶厚度

  (1)男性:表 1 和图 1 可见 6 项皮褶厚度值在 4.09~13.80mm 之间,其以肩胛下位最大,其次是面颊位、髂前上棘位、肱三头肌位、腓肠肌位,而最小值是肱二头肌位。由于面颊皮褶厚度值能总体地反映面部皮下脂肪的发育水平;肩胛下、髂前上棘皮褶厚度主要反映躯干皮下脂肪的发育水平;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腓肠肌皮褶厚度大体反映四肢皮下脂肪的发育水平。因此,通过图表显示可以大体得出,男性躯干背部皮下脂肪最厚、四肢较薄尤其以上肢皮下脂肪最薄,面部、腹部居中。

  (2)女性:表 1 和图 2 可见 6 项皮褶厚度值在 6.29~19.64mm 之间,总体以髂前上棘位、腓肠肌位、面颊位皮褶厚度值较高,肩胛下位、肱三头肌位次之,而肱二头肌位皮褶厚度值最小。除肱二头肌皮褶外,其余 5 项皮褶厚度值较大,且分布较集中,5 条曲线互相交错重叠,显示除上肢前部皮下脂肪最薄与男性相同外,相同年龄段女性腹部、下肢、面部、背部的皮下脂肪厚度值相当,相互间差值不大,均较丰厚,分部较均匀。表 1 及图 1、2 显示,男女间相对应年龄段的皮褶厚度值,女性均高于男性,这是由男女之间生理差异所决定的。

  3.2 年龄变化

  (1)男性:表 1 和图 1 显示,6 项皮褶厚度最大值都出现在最年轻的 20~29 岁年龄组。反映四肢皮下脂肪发育水平的肱二头肌位、肱三头肌位、腓位 3 项皮褶厚度值,随年龄增长,在 30 岁前就已有下降趋势,30 岁以后则保持在较平稳水平,至 70 岁以后又呈小幅下降状态。而反映躯干背、腹部皮下脂肪水平的肩胛位、髂前上棘位 2 项皮褶厚度值,在40 岁以前一直保持较高水平,40 岁以后有较明显的下降幅度,至 50 岁以后维持一定低水平。面颊部皮褶厚度随年龄增长,持续保持较平稳的水平状态,至 70 岁以后有小幅下降趋势。

  数据显示,随年龄增长,男性 6 项皮褶厚度曲线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降幅均较小,说明男性一生的皮脂变化不大。

  四肢皮脂较躯干的皮脂提早 10 年变薄,而面部皮脂到 70 岁后才变薄。这可能与巴马的长寿因素有关,巴马世居人群处在气温和湿度调节合理的自然环境,以玉米、豆类为主食,火麻仁、芝麻、黄豆油为主要食用油,从而使其营养吸收合理。加上巴马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一生不忘劳作的传统习惯,使其体脂于 20 岁以后消耗稍大于蓄积,体脂呈现较为平稳绶慢的下降过程为其特点。

  (2)女性:表 1 和图 2 显示, 6 项皮褶厚度值曲线在40 岁以前均呈现“V”形的波动形态,底值位于 30 岁年龄组,随年龄增至 40 岁组可见曲线回升达到各自的高峰值(除腓肠肌位外),40 岁后 6 条曲线呈波浪式持续下降,至 90 岁各组达最低值,体脂百分含量也最小。提示女性在 40 岁年龄段,皮下脂肪出现较明显的堆集增厚的高峰期,以腹部脂肪增加最明显,此后各处体脂持续的下降,其幅度明显大于男性。

  女性皮褶厚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分别为:面颊位 3.05(男1.66)、肱二头肌位5.72(男2.91)、肱三头肌位6.2(8男2.95)、肩胛下 5.88(男 3.05)、髂前上棘位 6.77(男 1.41)、腓肠肌位 8.1(男 1.99)、体脂%率女 7.1(男 2.8)。数据显示,女性一生皮下脂肪变化较大,形成先小幅降后回升又下降的过程。这与女性内分泌变化雌激素水平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3.3 与其他人群比较

  广西巴马世居人群与广西东部壮族、布依族、郑连斌数据中的北京汉族、俄罗斯族、乌孜别克、仫佬族的皮褶厚度资料对比分析。男性:面颊位、肱三头肌位皮褶厚度均大于上述前五个民族;髂前上棘位、肱二头肌位皮褶厚度均小于上述后两个人群;而肱三头肌位、肩胛下位、髂前上棘位、小腿腓肠肌位皮褶厚度与俄罗斯族、乌孜别克等其他民族差别不大。广西巴马世居人群成人皮褶厚度均高于布依族(除了髂前上棘位、腓肠肌位外)和广西东部壮族(除了肱二头肌位外)两个民族。女性:面颊位、肱三头肌位、腓肠肌位皮褶厚度均大于上述前四个民族;髂前上棘位、肱二头肌位、肩胛下位皮褶厚度均小于上述后两个人群。数据显示特点明显有别于李坤有关“皮下脂肪的厚度寒冷的北方地区比温带或热带的南方地区发达”的论述。与上述六个人群相比较,广西巴马世居人群成人皮下脂肪发育面部和上肢最为发达,下肢次之、躯干最薄。本次调查对象广西巴马世居人群,地处平均海拔 435~698 米(最高海拔1216 米)。石山高耸延绵,四季常青,雨热同季,冬暖夏凉,气温气湿调节合理,饮食以低脂肪、低动物蛋白、多蔬菜类型,热量摄入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饮食有节,不妄劳作,大多从十多岁直到 60 多岁甚至一百零几岁还从事体力劳动。

  有晚婚晚育的传统,平均初婚年龄分别为男 27 岁,女 23 岁。

  性格乐观开朗,安于现实,思想单纯。由于遗传、气候环境、生活习性、营养状况等长寿因素的影响,使广西巴马世居人群的皮下脂肪发育水平稍差于北方的北京汉族、大连汉族,而与北方的俄罗斯族、乌孜别克族相近,优于布依族及广西东部壮族。

  参考文献:
  [1] 韦荣耀,黄秀峰,韦经富,等.百色市壮族青少年皮褶厚度与体成分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3): 334-335.
  [2] 黄拥军,李传健,苏成柏,等.广东瑶族中小学生皮褶厚度变化规律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12,33(11):1387-1388.
  [3] 胡富松,马维民.亚热带不同年龄青少年皮下脂肪发育状况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6):75-81.
  [4] 肖艳杰,席焕久.西藏7-18岁藏族学生皮褶厚度与体成分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7):1236-1238.
  [5] 窦义蓉 曹型厚 唐平.重庆市 7-22 岁学生皮褶厚度及其与生长发育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5):619-620.
  [6] 李坤,刘鹏,黄广琳等,等.广西东部壮族成人皮褶厚度及其年龄变化特征[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09,26(3):399-401.
  [7] 张淑丽,郑连斌,陆舜华,等.布依族成人皮褶厚度的年龄变化[J].人类学学报,2005,24(1):58-63.
  [8] 郑连斌,朱钦,王树勋,等.达斡尔族成人的皮褶厚度及其年龄变化[J].人类学学报,2003,22(1):45-50.
  [9] 索利娅,陆舜华,郑连斌,等.俄罗斯族成人的皮褶厚度及其年龄变化[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21(3):103-108.
  [10] 郑连斌,栗淑媛,陆舜华,等.乌孜别克成人皮褶厚度的年龄变化[J].解剖学杂志,2004,27(4):438-440.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人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