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树立学科育人新观念,解决学科文化功能育人育才问题。
学科是高校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学科建设是高校育人育才的基础,而学科文化育人育才是一种从大学生学习生活情境出发的育人育才方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围很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民族学、新闻学、人口学、宗教学、心理学等学科。不同学科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科知识本身、学科背后潜藏的文化背景及其价值的教育意义,对大学生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养成,对认识世界的科学态度与高尚人格的形成,具有“有意”或“无意”的育人育才功能。
但在育人育才功能作为大学文化的本体功能受到高校广泛关注的同时,大学学科文化所具有的育人育才功能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实际工作中,正如***总书记所言: 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依然存在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有“失语”的情况①。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现行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基本上是仿照西方而建立起来的,即是“西学中用”,包括有的教材是直接从西方引进,在内容上,有些虽做了一些变更,做了一些新的注解,但基本逻辑结构和思维方式还是西方的。用西学的理论来解释中国的实践,显然是不太符合国情的。因此,建立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当务之急是解决一些学科设置同社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学科体系不够健全,新兴学科、冷门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比较薄弱的问题,就更要自觉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融会贯穿到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中。
从学科建设和学科文化彰显育人育才作用角度,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育人育才功能及其质量提升,并通过学科文化表现出来,是学科建设的水平和质量是关键。当前,按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 年) 》的界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共有 9 大门类、38 个一级学科,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学科体系。全国高校共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 37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176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 600 多个[6],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取得明显成效。此外,一大批在高校孕育发展形成的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也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和完善提供了坚实的学科基础。
自 2005 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分布已在除西藏外的全国 30 个省份布局,成为国内高校地域覆盖面最大的学科,但还不是整体实力最强的学科。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又是领头的学科,新增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学科代码 0305) ,仍暂设置于“法学”(学科门类代码03) 门类内,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作为一级学科应有的学科文化育人育才功能的发挥。因此,学科育人育才根本的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更要建设一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这对于发展 21 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达到学科文化育人目的,无疑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四) 树立学风育人新路径,解决做人做事做学问问题
何为“学风”? 在高校,有两大主体,对学生而言,是学习之风,是学生的科学精神、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氛围等方面的综合反映; 对教师而言,是为学之风,是治学之风,具体通过教学之风、学术之风体现出来。
当前,大学生的学风总体是好的,但仍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做一个有社会价值的人的高远成才志向; 学习动力不足,对所学课程专业不感兴趣,不愿做学习之事; 学习纪律松散,考试靠“突击”,甚至作弊,失去诚信做人底线; 学习能力欠缺,缺乏自主学习、问题争鸣的意识与创新精神,不具备攀登学问高峰的意志品质等现象。学生自“我”育人的本体功能丧失了。对教师而言,教师的教学之风、学术之风对学生的的影响显然是巨大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表明的是教师在学风建设和育人育才过程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决定着学风的优劣。
《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落实在教师身上,其表现就是教学之风。但目前看来,在课堂上,教师面对大班制教学的众多学生,很难做到去关心每一个人是否听懂了,是否掌握了所教学的内容,存在只“授课”
不“传道”,只“教书”不“育人”的情况,教学育人的效果往往是通过考试去检验的; 在课堂下,教师也有科研等其他繁忙的工作,致使很少有充裕的时间和学生面对面地答疑解惑,疏于对学生学习的指导、督促与考查等。弱化了教师教学之外的人格魅力、优良品性、做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对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致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并未得到很好的体现。
教师的学术之风,从某种意义上说,其优劣将直接影响一所大学学风的优劣。但做学术又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教师学术中的学风,受各种因素影响,这一领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术浮夸,虚假学术,背离真理,“空谈心性,治学流于空言”; 存在学术不端,东拼西凑、粗制滥造,“剪刀一剪,糨糊一粘,大名一签,长长一篇”; 存在学术腐败,篡改文献、捏造数据,“窃他人之果以成己说”等不良风气。
诚如***总书记所言“着作等‘身’者不少、着作等‘心’者不多”。凡此种种,把教育工作者育人育才的使命担当与学术研究对立起来的做法,在理论、理性、理想三个维度上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导致学生在做学术学问的过程中,产生这样研究学术和学术研究到底是为什么,产生到底是做学术学问重要还是做人重要的道德价值观取向模糊等问题,一旦学生在思想上产生怀疑和动摇,除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有百害而无一利外,更会把学生带入歧途。
因此,大力弘扬优良的教学之风、学术之风,并以此育人育才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总书记强调“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解决好学风问题”。这是一个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问题,是一个关系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毛泽东曾把学风问题视为思想方法问题、工作态度问题,乃至“第一个重要的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中做到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就是做人,立功就是做事,立言就是做学问,进而才能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
四、以“一中四学”新格局促进哲学社会科学提升育人育才质量
(一) 把学术研究成果价值融入到育人育才目标之中,提升学术育人育才质量
学术是人类智慧的体现,在本质上是对真理的追求。学术又不仅是知识和技能,还是一种价值体系。基于“问题”导向的学术,为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理性的依据。当前,高校应以我国正在进行的伟大而独特的新实践为学术研究起点,把重大现实问题、重大理论问题、重大实践经验,如,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如何看待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如何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等,从学术层面予以总结、研究和提炼,形成具有真理性、超前性、独创性、深刻性和系统性且可融通转化的学术价值,切实将我们已有和现有的“发展优势”“实践优势”科学地转化为“话语优势”“思想优势”,切实把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转化为实际行动,进而凝结成学生内在的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二) 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多学科协同作用于育人育才目标之中,提升学科育人育才质量。
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学位[2012]17) ,该《意见》明确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义、基本原则和目标,明确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和要求。强调要在实践中不断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加强科学研究,通过若干年的努力,“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优势学科。”[7]因此,高校应不断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及其相互联系,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宣传解读、加强对社会思潮的跟踪辨析的过程中,引导大学生读原着、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把学生培养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同时,又要结合《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64 号) 的要求,特别注重在法律、新闻、经济、中文、历史以及一些“绝学”、冷门学科、新型学科和交叉学科等其他学科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不断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更多学科群高峰,进而协同推进、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育人育才功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达到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境界和科学思维习惯,培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兼备交融的一流人才的目的。
(三) 在培养学生中开展学术研究,在学术研究中发展学科,学术学科融通融合,共同提升育人育才质量
高校拥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 80%的研究力量、80%的研究成果,代表着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实力和水平①。高校与党校、社科院、政府部门、民间咨询机构四路哲学社会科学大军最大的不同在于集研、教、学合一,老师既是研究人员,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学术研究成果可直接应用于教学,与学生的互动促进了学术研究,学术研究又促进了学科建设。因此,将扎根中国大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学术前沿成果及时充实到学科教材中,融入到“一中四学”育人育才新格局中,体现到课堂上,落实到教学内容、教材体系和教学模式以及“教”与“学”的实践各环节,用与时俱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中国化的学科内容和原创性学术成果去破解学生成长发展中的困惑疑惑,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四) 以优良的学风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提升育人育才质量
党的作风建设,给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风建设树立了典范,也给哲学社会科学如何育人育才传递了明确的信号。因此,高校应建立健全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将学风建设要求体现到教学评估、教师考核、职称评聘、学位授予等各方面,通过学风建设,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在课堂上,主讲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师应把“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行为言论有底线”的教学之风要求落到实处,讲究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在课堂下以多闻阙疑的治学精神赢得学生的尊重,进而效仿; 以崇德重义的价值追求引领学风,促使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更要树立做大学问、做真学问的学术价值取向,树立以学术报效国家、服务师生的崇高志向,也要有着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执着坚守,以学术之风使所育之人能够成为先进思想的践行者、学术研究的创新者、时代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参考文献]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Z].1998-08-29.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Z].2010-03-01.
[3]杨叔子.治学育人必正其风 [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 : 12-13.
[4]吴泽群.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的原则[N]. 人民日报 2016-09-12(15) .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21,120.
[6]张东刚.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J].文化软实力,2016,2(2) : 6-7.
[7]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Z]. 2012-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