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8日,来自全国70余所高校图书馆馆长、高校知名学者等200多人参加了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在百年学府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组织召开的“纪念高校文科图书引进专款项目30周年暨高校文科文献保障体系建设会议”。会议以贯彻党的们l大精神、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提高哲学社会科学文献条件保障体系与服务能力为主题,回顾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保障体系的建设历程,总结了推进协同合作,努力实现文献共建、共知、共享的经验,讨论了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的新使命,探讨了未来建设国家级文科文献保障体系的新思路。有关部门的领导、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中国社科院和中国科学院等图书馆的馆长和专家出席了会议。
高校文科图书引进专款项目是由季羡林等多位老一辈专家学者积极倡议,在万里、谷牧、方毅、姚依林等国务院领导热心关怀下设立的。经过三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己初步形成了服务全国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信息收藏和服务体系,为支撑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文献资源和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凝聚着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和专家学者的心血,承载着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任,也寄托着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望。在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发展纲要》、全面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关键时期,高校广大图书文献工作者将牢记使命,不忘重托,攻坚克难,努力奉献,大力提升文献资源和服务体系的共建、共知、共享水平,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背景材料
1、高校文科图书引进专款项目简介
1981年,我国正式建立学位制度。同年7月,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召开的第一次学科评议组会议上,季羡林、任继愈等一批文科着名学者,向中央建议划拨专项经费,尽快改变国外文科图书资料匾乏的状况,以适应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需要。万里、谷牧、方毅、姚依林四位国务院领导批准了教育部提出的具体方案,从1982年起,由财政部设立专项,每年划拨200万美元,用于引进外国及台港澳地区出版的文科图书文献,“高校文科图书引进专款项目”(简称“文专项目”)正式启动。
文献信息资源是哲学社会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条件。三十年前,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动荡,国民经济百废待兴,高等教育巫待恢复重建,在财政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国家设立了“高校文科图书引进专款项目”,专门用于高校图书馆合作引进国外文科文献,以满足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
经过三十年的努力,“高校文科图书引进专款项目”取得了很大成就,引进120多万种图书、1.3万余种期刊和一批文献数据库,基本覆盖了文科核心学术文献,打开了获取国外文科文献的通道。另外,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国高校的文科文献收藏和服务体系,在有限的经费条件下,形成了文献保障体系的共建共享机制,为今后继续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简介
进入新世纪,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文献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条件,人文社会科学文献资源的不足,特别是外文文献的保障严重不足,制约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建立面向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信息资源和服务保障机制,教育部在整合外文期刊项目、外文图书专款项目等资源的基础上,于2004年3月15日正式启动了“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hinaAcademic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Library简称CASHL)项目。中心以“共建、共知、共享”为原则,以“整体建设、分布服务”为方针,以外文资源为基础,同时整合国内重点大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各类文献资源,为专家学者提供高水平的文献信息服务。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是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中心、区域中心、学科中心三级服务体系为主体的运行管理体系。有组织的分工协作,让全国高校图书馆的夕陕文献资源建设变得高效有序。在中心的协调下,统一采购图书,统一进行编目,并且在同一个网络平台上为社科学者提供服务。
在网络平台下,用户可以检索到自己需要的文献资料,并通过馆际互借的方式异地获取文献。2006年底,通过整合高校文科图书引进专款项目,在CASHL平台上进一步集成外文图书资源,大大提高了外文图书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其效益。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门户网站“开世览文”,意为“打开看世界的窗口,纵览人文社科文献”。自2004年正式推出以来,建立了夕陕期刊、夕陕图书、电子资源、大型特藏文献和图书联合目录、期刊目次数据库等二次文献数据库资源,以外文印本期刊为例,目前藏量达到万种以上。一扇纵览世界人文社科文献的窗口打开了。
截至目前,CASHL的主要收藏包括:外文期刊:13065种,其中被SSCI和A&HCI收录的核心期刊3638种。期刊数量是启动时的5倍。占国外人文社科期刊比例从I/6增长到2/3。
外文图书:积累到70万种,分散收藏在70所文专图书成员馆。覆盖人文社科领域各个学科。
电子期刊:逾1900种,来自JSTOR, PAO, LRC,APA。
电子图书:34万种,来自EEBO,ECCO,MyiLibrary. EAI。
高校人文社科外文期刊目次库:2933万条,回溯至17世纪。
高校人文社科外文图书联合目录:100万条,回溯至巧世纪。
文专图书订购平台基础书目数据库:330万条供选书目数据。
58种大型珍贵特藏文献:涉及历史、哲学、法学、社会学、语言学、区域学、文学艺术等多个一级重点学科,在国内具备相对唯一性,单馆经费很难采购,均为档案、图书、缩微资料、数据库等第一手的原始文献。
2009年10月,CASHL又推出了国内首个外文图书协调采购网络平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完成协调采购图书38383种:自主采购图书33277种。平台的推出一举结束了长期以来各高校自行采购造成的分散、遗漏、重复建设的落后格局,开启了高校范围内外文图书统筹规划、按学科和核心收藏、按年代持续收藏的联合保障的新局面。
随着CASHL资源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用户对CASHL反映热烈,使用CASHL的服务,CASHL收藏的资源得到了100%的充分利用,目前已有700余所高校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等非高校机构正式签约成为CASHL的成员馆,服务总量超过70万篇。外文图书也开始在高校中开展校际借阅服务。随着CASHL的不断发展,学者给予CASHL“造福后学,功在千秋”的高度评价。在资源和服务不断发展的同时,CASHL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也作了有益的探索,并在组织与运行机制、资源与服务的创新发展及其绩效评估等主要领域不断创造自己的特色。从发展战略角度出发,CASHL的资源建设具备数字信息资源体系的特点,兼顾了当前与长远两个层次,不断拓展,完整收藏并整合了国内外不同类型、不同学科的人文社会科学重要学术资源,科学地划分了公益性免费资源和非公益性的收费资源,合理地规划了核心资源和外围重要资源,并使资源得到长期保存,可以永久使用,从而逐步成为国家级人文社会研究的最终资源保障基地,实现各类文献资源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