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物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水利论文 > 水工建筑物论文 >

新疆砂砾石大坝中台阶溢洪道消能技术的设计使用

来源:四川水利 作者:唐占君
发布于:2021-03-22 共3959字

  摘    要: “U”型河谷布设拦河式砂砾石大坝枢纽工程,其中泄水建筑物的布置,溢洪道位置、形式及消能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本文以二道白杨沟水库为例,主要阐述台阶溢洪道消能技术在新疆砂砾石大坝中的设计应用。

  关键词: 水利工程; 砂砾石大坝; 溢洪道; 台阶消能; 设计应用;

  1、 工程概况

  二道白杨沟水库是以工业供水为主的拦河式小型山区年调节水库,水库总库容430万m3。水库枢纽由拦河坝、溢洪道和导流、放水隧洞组成,枢纽布置可充分利用左岸天然冲沟有利地形,将泄水建筑物溢洪道布置在左岸。将导流、放水隧洞布置于左岸岩体较为完整的山体内。

  坝体采用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最大坝高为82.6m,坝长为198m。坝顶高程1995.6m,防浪墙顶高程1996.8m。前坝坡1∶2.25,后坝坡1∶1.8。坝顶宽度为10m,坝顶上游设2.2m高防浪墙,坝顶高程1995.6m,防浪墙顶高于坝顶1.2m,坝顶设20cm厚混凝土路面,坝顶自防浪墙位置向下游设坡,坡度取2%。上游坝坡采用25cm厚的现浇混凝土板护坡,现浇混凝土板分块尺寸为(3m×3m),混凝土标号为C25F300W6。坝后共设2道“之”字形上坝路,路宽取8m,纵坡为8%,路基为20cm厚砂砾石。
 

新疆砂砾石大坝中台阶溢洪道消能技术的设计使用
 

  导流、放水隧洞为施工期导流、正常运行时放水。隧洞由进口段、塔井段、有压隧洞段、竖井段、无压隧洞段和出口消能段组成。放水、导流隧洞全长545m,洞身段长381m,设计底坡1:50,断面形式采用城门洞形。导流、放水隧洞为无压隧洞,施工导流时最大泄量为17.01m3/s。

  左坝肩布置岸边正槽溢洪道,溢流堰采用宽顶堰形式,泄槽底板采用台阶式。溢洪道起调水位为水库的正常蓄水位,堰顶高程同起调水位。

  图1 溢洪道控制段及渐变段上游剖面
图1 溢洪道控制段及渐变段上游剖面

  2、 溢洪道布设方案

  泄水建筑物溢洪道由进口段、控制段、渐变段、泄槽段、消能段和尾水渠段组成,溢洪道尾水渠末端接入放水隧洞尾水渠,总长271.50m,校核洪水下泄流量Qmax=164.47m3/s,设计洪水下泄流量Qmax=54.10m3/s。

  2.1、 进口段

  桩号Y0+000~Y0+021.85段为进口段,长21.85m,溢洪道进口段为岩石开挖平台,将洪水平顺地导向溢流堰,溢流堰前底板高程为1991.7,宽度为22m,坡度为i=0,右侧岩石开挖断面直墙高5m,2m平台后放坡,边坡系数1:0.5,断面不做衬砌,开挖断面直墙段及以上岩石开挖边坡布设18的砂浆锚杆,锚杆采用Ⅱ级钢筋,间距为2.0m×2.0m,锚杆长度2m,锚入岩石2m,采用梅花形布置,同时采用C20混凝土喷护,喷护厚度δ=100mm。

  2.2、 控制段

  桩号Y0+021.85~Y0+031.85为控制段,采用宽顶堰,堰宽22m,堰长10m,堰顶高程为1992.71m,宽顶堰底板厚0.5m,底坡i=0,左侧边墙靠山体,断面开挖直墙同边墙高为5.11m,2m平台后放坡,边坡为1∶0.5。右侧边墙与坝体相接,边墙高5.11m,边墙顶高程同防浪墙顶高程为1996.82。底板及边墙采用0.5m厚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及边墙布设22的砂浆锚杆,锚杆采用Ⅱ级钢筋,间距1.5m×1.5m,锚杆长3m,锚入岩石3m,采用梅花形布置,锚杆伸入钢筋混凝土,并与底层钢筋网焊接。边墙以上岩石开挖边坡布设18的砂浆锚杆,锚杆采用Ⅱ级钢筋,间距为2.0m×2.0m,锚杆长2m,锚入岩石2m,采用梅花形布置,同时采用C20混凝土喷护,喷护厚度δ=100mm。

  2.3 、渐变段

  桩号Y0+031.85~Y0+093.85段为渐变段,渐变段起端与宽顶堰连接,底板高程为1992.71m,末段与泄槽段首端连接,底板高程为1968.71m。

  渐变段底宽由22m渐变至6m,总长62m,扩散角θ=7.35°,坡度为i=1∶2.6,断面形式为矩形,断面开挖直墙同边墙高为5.2m,2m平台后放坡,边坡为1∶0.5。渐变段桩号Y0+031.85~Y0+070.00段右侧底板及边墙外采C20素混凝土衬砌,强风化层开挖成台阶式,混凝土衬砌外边坡为1∶0.5。渐变段底板采用h×L=1m×2.6m的C25钢筋混凝土台阶,h、L分别为台阶步高和步长,边墙采用0.5m厚C25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及边墙布设22的砂浆锚杆,锚杆采用Ⅱ级钢筋,间距为1.5m×1.5m,锚杆长3m,锚入岩石3m,采用梅花形布置,锚杆伸入钢筋混凝土,并与底层钢筋网焊接。边墙以上岩石开挖边坡布设18的砂浆锚杆,锚杆采用Ⅱ级钢筋,间距为2.0m×2.0m,锚杆长2m,锚入岩石2m,采用梅花形布置,同时采用C20混凝土喷护,喷护厚度δ=100mm。

  2.4、 泄槽段

  桩号Y0+093.85~Y0+211.25段为泄槽段,采用台阶消能式泄槽,坡度为i=1∶2.6,断面形式为矩形,断面开挖直墙同边墙高为5.2m,2m平台后放坡,边坡为1∶0.5。泄槽段底板采用h×L=1m×2.6m的C25钢筋混凝土台阶,h、L分别为台阶步高和步长。边墙采用0.5m厚C25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及边墙布设22的砂浆锚杆,锚杆采用Ⅱ级钢筋,间距1.5m×1.5m,锚杆长3m,锚入岩石3m,采用梅花形布置,锚杆伸入钢筋混凝土,并与底层钢筋网焊接。边墙以上岩石开挖边坡布设18的砂浆锚杆,锚杆采用Ⅱ级钢筋,间距为2.0m×2.0m,锚杆长2m,锚入岩石2m,采用梅花形布置,同时采用C20混凝土喷护,喷护厚度δ=100mm。

  2.5 、消能段

  桩号Y0+211.25~Y0+254.25为出口消能段,出口消能采用底流消能方式,消力池全长43m,其中斜长段长8m,池身段长35m,池深2m。消力池断面形式为矩形,断面开挖直墙同边墙高为8.50m,2m平台后放坡,边坡为1∶0.5。底板及边墙采用0.5m厚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及边墙布设22的砂浆锚杆,锚杆采用Ⅱ级钢筋,间距为1.5m×1.5m,锚杆长3m,锚入岩石3m,采用梅花形布置,锚杆伸入钢筋混凝土,并与底层钢筋网焊接。边墙以上岩石开挖边坡布设18的砂浆锚杆,锚杆采用Ⅱ级钢筋,间距为2.0m×2.0m,锚杆长2m,锚入岩石2m,采用梅花形布置,同时采用C20混凝土喷护,喷护厚度δ=100mm。

  2.6 、尾水渠段

  桩号Y0+254.25~Y0+271.50为尾水渠段,采用断面形式为矩形,坡度为i=1∶2.6,尾水渠末端接入放水涵洞尾水渠,接入点底高程为1921.18m。尾水渠底板及边墙采用0.5m厚钢筋混凝土结构。

  3 、消能形式选择

  根据坝址处地形、地质条件及泄水建筑物的布置,溢洪道末端消能设施采用底流消能形式,消能设施距大坝后坝坡较近,根据《溢洪道设计规范》(SL 253-2018),消能建筑物的局部破坏危机到大坝即挡水建筑物安全时,采用与大坝及挡水建筑物相同的校核洪水标准进行校核,消能设施设计标准为1000年,流量为164.47m3/s。工程采用底流消能,为等宽矩形断面消力池,消力池宽6m。对溢洪道不同消能方式,在同等水力条件下进行比较选择。

  3.1、 泄槽台阶消能、末端消力池综合方案

  溢洪道泄槽底宽为6m,底坡i=2.6;台阶溢洪道底板采用h×L=1m×2.6m的C25钢筋混凝土台阶,h、L分别为台阶步高和步长,边墙为0.5m厚的C25钢筋混凝土结构。

  经计算,台阶溢洪道泄槽段出现均匀掺气水流的掺气水深为2.49m,均匀掺气水流流速为11.02m/s。台阶泄槽段末端设置消力池,消力池池深d=2.0m,消力池池长L=35.0m。消力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标号为C25F300W6。

  3.2、 末端消力池消能

  溢洪道泄槽底宽为6m,底坡i=2.6,溢洪道泄槽段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厚0.5m,边墙厚0.5m。计算泄槽掺气水深为1.31m,流速为26.54m/s。泄槽段末端设置消力池消能,消力池池深d=6.17m,消力池池长L=75.0m。消力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标号为C25F300W6。

  表1 泄槽段不同消能方式特征
表1 泄槽段不同消能方式特征

  从消能形式上比较,溢洪道消能方式采用台阶消能,在千年一遇的的流量下,泄槽段消减87.3%的能量。溢洪道尾部水流流速小,很大程度上减轻对下游冲刷破坏,优势明显。溢洪道末端需设的消力池尺寸较合理的布置,而平滑钢筋混凝土断面末端流速较大,需设消力池尺寸较大,根据现有的地形,无法合理的布置,

  综合考虑,选择左岸正槽溢洪道泄槽台阶消能、末端消力池消能综合方案。

  4 、台阶溢洪道泄槽段设计

  4.1 、泄槽首端临界水深及临界底坡计算

  计算公式为:

  经计算,泄槽首端临界水深dc=4.38m,临界底坡ik=0.005。

  4.2、 台阶泄槽段水流流态判别

  依据昌桑计算公式:

  跌流水舌流态:(dc/h)特=0.0916(h/L)-1.276

  分离流流态:(dc)始/h=1.057-0.46(h/L)

  式中:h、L分别为台阶步高和步长,h=1m,L=2.6m。

  当dc/h<(dc/h)特时,为完全发展的水跃型跌流水舌流态。

  当dc/h>(dc)始/h时,出现分离流流态。

  计算得:(dc/h)特=0.310,(dc)始/h=1.039,则由dc/h=4.384>(dc)始/h可知,水流为分离流流态。

  当水流为分离流流态时,水流通过台阶面为一种稳定流,水流漂越台阶,并被陷落在台阶上的旋转水体所衬垫。

  4.3 、表面掺气计算

  从泄槽首端算起至长度L1处开始出现表面掺气,计算公式为:

  式中:d1———该断面水深,m;

  v———该断面平均流速,m/s;

  q———泄槽单宽流量,m3/s。

  计算泄槽表面掺气状况如下:

  表2 泄槽表面掺气计算
表2 泄槽表面掺气计算

  从堰顶算起至长度60.90m处开始出现表面掺气,该断面水深d1=2.04m,平均流速v=13.44m/s。

  4.4 出现均匀掺气水流的距离计算

  出现均匀掺气水流的距离L2的计算公式为:

  均匀流掺气水深d0为:

  表3 泄槽出现均匀掺气水流的距离计算
表3 泄槽出现均匀掺气水流的距离计算

  计算得出现均匀掺气水流的距离L2=121.64m,均匀掺气水流的水深d0=2.49m,相应平均流速v0=11.02m/s。实际泄洪通道长L=211m,由此可知泄洪通道出现均匀掺气水流,泄槽水流为均匀掺气水流。

  4.5 泄槽边墙高度

  由以上计算可知,泄槽段出现均匀掺气水流,则泄槽段边墙高度可按均匀掺气水深加安全超高计算,由计算所得均匀掺气水流的水深d0=2.49m,平均流速v=11.02m/s。

  则泄洪通道边墙高度:H=d0+△=2.49+1.0=3.49,则泄槽设计边墙高为3.5m。

  4.6 、消能率计算

  计算得总能头为68.36m的台阶式溢洪道消能率为87.30%,还有12.7%剩余能量,需设计消力池消能。

  5 、结语

  “U”型河谷布设拦河式砂砾石大坝枢纽工程,其中泄水建筑物采用台阶式溢洪道形式是可行的,在保证安全泄洪的情况下,经台阶式溢洪道泄槽段消能,有效减缓水流流速,消能率可达到87%以上,保障大坝枢纽工程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SL 501-2010,土石坝沥青混凝土面板和心墙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 SL 253-2018,溢洪道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3] 李红艳,刘耀宗.奈曼旗山区小型水库溢洪道及消能工型式选择[J].内蒙古水利,2014(02):45-46.

作者单位:哈密托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原文出处:唐占君.台阶溢洪道消能技术在砂砾石大坝中的设计应用[J].四川水利,2021(01):61-6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水工建筑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