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区域经济学论文 >

“西南宜宾”计划的主要内容及交通城市发展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2-07 共5359字
论文摘要

  一、宜宾城市发展新定位与西南宜宾计划

  (一)新定位内涵

  按照宜宾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批准的《宜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宜宾市城市性质定位为“到2015年,基本建设成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经济强市和成渝经济区次中心。”“到2020年,建成区域性综合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宜居乐业、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区次中心。”《宜宾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版本中,对宜宾城市性质的定义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酒都,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及综合交通枢纽。宜宾于2012年提出发展战略突破口亦有打造“一枢纽(综合交通枢纽)、构建一城(百万人口现代化城市)两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四基地(酒类食品、综合能源、化工轻纺、机械制造)”的表述,2012年后,进一步提出实现建设“一枢纽”(川滇黔结合部综合交通枢纽)、“一城”(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百万人口特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一区”(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两中心”(川滇黔结合部现代物流和商贸中心)、“五基地”(酒类食品、综合能源、化工轻纺、建材和机械制造五大基地)的目标任务。可见,城市的定位内涵是在不断动态发展和深化的,是一个值得持续探讨的问题。同时,上述定位仍有必要加强针对性、具体化,能够结合宜宾的城市特征、发展背景,使之具有更高的认知性和操作性。

  1.“一枢纽”、“两部之心”、“四区之极”和“一门户”

  从交通视角看,宜宾应建立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应突出高速交通(空运、高铁、高速公路、航运)下综合交通发展的一体化及为多区域经济服务的主题。高速交通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宜宾发展的重大影响因素,宜宾处于多区域重叠区,显示出宜宾在多区域协同发展格局中具有“纲举目张”的关键作用,符合国家和四川省的多区域发展政策范围;从宜宾所处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各级政府的发展战略考量,宜宾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应首先服务于川南区域的发展,再服务于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的发展;应促进宜宾成为四川省、川渝经济区、长江经济带、南昆贵等经济区的经济增长极;从长远和更高层次的枢纽型城市的发展看,在高速交通网的作用下,宜宾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将引导其成为西南的又一个门户。对此,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也高瞻远瞩地提出“把宜宾建成四川通江达海的桥头堡”的要求。所以,宜宾的城市定位内涵至少应包括“一枢纽”(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两部之心(四川南部之心、川滇黔渝结合部之心”、“四区之极(四川省、川渝经济区、长江经济带、南昆贵经济区等的经济增长极)”和“一门户(西南新门户)”。

  2.西南新门户,长江新港都
  
  成渝经济区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经济区后的中国第四个经济增长极,重庆成为国家五大中心城市,成贵高铁将使宜宾进入成都一小时经济圈、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宜宾迁建五粮液国际4D机场等构成宜宾城市新的发展契机和机遇,宜宾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交通枢纽起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交通枢纽应首先起到“开放汇聚”作用和“发展辐射”作用。现代交通的突出特征是高速交通网络的形成,高速交通网的节点会极大改变区域城镇布局,有利于更多区域门户的形成。宜宾应积极主动抓住机遇、跨位思考、前瞻性地响亮提出“西南新门户”的建设新主题和“长江新港都”的建设次主题。

  3.区域性商贸中心、航运中心和加工中心
  
  把上述的定位与宜宾发展的建设目标结合,从战略的实施操作层面考虑,可将这些定位内涵具体解释为“打造宜宾成为区域性商贸中心、航运中心和加工中心”,简称为“三个中心”。

  三个中心中,航运中心是基础,也是宜宾现代化综合枢纽建设中的主要矛盾。水、铁、路、空、管等各种交通设施的建设,是航运中心的组成部分,且必须一体化,特别是各类交通方式枢纽设施的一体化。只有这些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枢纽设施共同发挥了功能,才能实现宜宾的交通系统一体化,建立起现代化综合交通系统,从而实现宜宾城市在区域中的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实现其区域性航运中心的目标。宜宾打造区域性航运中心是四川省南部、川滇黔渝结合部、川渝经济区、长江经济带、南昆贵经济区等多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这些区域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同时也是宜宾参与区域分工,服务多区域经济的需要。需要说明的是,航运中心的定位,一是能抓住宜宾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的主要矛盾,打造“航运中心”对“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发展起到引领的作用,定位目标更为明确直接;二是使宜宾的城市定位摆脱与四川省南部、川滇黔渝结合部、川渝经济区、长江经济带、南昆贵经济区等多区域中其他城市竞争的“误区”,将与这些城市形成功能互补,全面合作、多赢的大政、大略。

  (二)西南宜宾计划

  西南宜宾计划的核心是着眼长远、着眼西南,以形成高速交通网络重要节点为契机,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为引导,建立“三个中心”为依托,通过一系列大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有计划、分阶段的持续实施,把宜宾建成西南门户型中心城市。

  进入21世纪以来,宜宾与全国其他城市一样进入了城市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各种冲突与矛盾急剧增加,城市交通问题开始恶化。首先体现在城市布局与土地利用问题。通过改革30多年的发展,宜宾在中心城区以外形成了一个南溪新区、一个临港经济开发区和几个组团的格局,但人口依然高度集中在三江六岸的中心老城区。其次是交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问题。城市在扩张,人口要向百万迈进,但公共交通方式依旧,这与宜宾成为百万特大城市的交通政策是不一致的。再次是交通规划对不同交通方式的功能定位问题。现在的状况是“客货混行、快慢一路、高低不分”,必然容易产生“低效率、多污染和多事故”的问题。最后是交通在宜宾经济生活中定位问题。交通还没有被作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来被认识。宜宾要“内修”就是要在城市内部解决这些问题,但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必须通过发展来实现。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就是“外修”,“外修”的大思路就是通过现代化综合枢纽的新港口、新机场、新高铁的建设,打造港口新城、空港新城、高铁新城,实现宜宾“东进西扩”的城市发展战略。只有这样“内外兼修,高位求进”,才能达到宜宾“近悦外来”的繁荣效果。

  城市发展的成功与挫折告诉我们,宜宾需要一个高度整合、富有远见、体现卓识和弹性的综合交通规划理念与方法。当前,宜宾城市的飞速发展给我们展示了众多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宜宾必须认清环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二、实施“西南宜宾”计划的思路

  打造西南新门户的主题和建设长江新港都的副主题,就是要水、陆、空交通立体发展,齐头并进,达到“陆运贯通四方,水运通江大海,空运纵横九州”的目的,四川最具打造水陆空综合交通体系条件的是川南地区,宜宾建设综合交通条件在一些方面得天独厚,可以讲“四川综合交通看川南,川南综合交通看宜宾”,宜宾在此方面应做出样板。现代化综合枢纽必然是为多区域服务,是多区域客流的换乘之地,多区域货物的转运之地。宜宾要建设三个中心,即运输中心、生产中心和商贸中心。因而宜宾的建设大思路应该是“构筑大交通,培育大产业,发展大流通,繁荣大文化”。区域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与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一样,战略规划是引导,项目实施是抓手。

  审视宜宾已有的城市、综合交通等规划存在以下需要改进的问题:一是对公路交通、港口经济开发区的影响给予了充分重视,但由于航空运输和高铁建设方案尚未明确,对航空运输、高速铁路运输的影响考虑较少;二是临港经济开发区有完整详细的规划,但还没有空港新区或空港新城的规划,也没有高铁新区或高铁新城的规划,是否建立空港新区和高铁新城还没有明确决策;三是城市组团、发展轴线、功能分布、产业分布如不充分考虑空港、高铁新城建设问题,其规划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合理性值得推究;四是城市副(次)中心设置在哪里,是设副中心还是设双中心有待论证。整个建设特别是项目群的实施需要更大视野、更高追求和更强号召力,在此,建议用“西南宜宾计划”予以统筹。

  (一)在合理性基础上强化西南宜宾概念

  从地域的宏观看,宜宾在国家西南部地区;从地域的中观看,宜宾在成渝经济区、四川的西南部,川滇黔结合部,是国家西南的一个重要区域。很多项目可以冠西南之名,以扩大影响力和号召力,并突出西南门户特色,把宜宾发展建设的目标凸显出来。如宜宾高铁站设在赵场,赵场位于宜宾西南部,宜宾高铁可以冠以西南宜宾高铁,将这一新区打造成西南宜宾新城。

  (二)全面规划“港、空、铁”三个新区

  从四川省政府对宜宾提出的要求,宜宾发展面对的态势,自己发展的定位,面临的竞争形势看,宜宾长远规划应该建设临港经济开发区、空港新区和高铁新区,此三处都是新城,三足鼎立,支撑宜宾的崛起。临港新城已有战略以及规划,应该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高铁新区、空港新区及三个新区的功能定位问题。宜宾应在成贵高铁设站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和争取国家和省政府将渝昆高铁线也在宜宾设站,并将此两站与绵遂内宜城际铁路宜宾站均设赵场处,在赵场建成综合客运枢纽,有两条高铁线,一条城际铁路,再有多条通达川南其他城市和云南、贵州、攀西的高速公路经过,将赵场与临港经济开发区、老城区、五粮液机场用快速通道直接相连接,便具有了川南、川滇黔结合部典型多功能综合客运枢纽的优越条件。此枢纽冠以西南宜宾高铁综合交通枢纽,力争建设成为西南、成渝经济区、四川省的一个样板次枢纽,四川南部、川滇黔渝结合部的一个样板主枢纽。从国家综合枢纽规划方案分析,对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给予支持是国家政策的趋势。一些大城市逐渐进入了综合枢纽试点城市,宜宾要力争在合适时机,获得成为交通综合枢纽的试点地级城市。

  西南宜宾计划理应包括西南宜宾空港建设。宜宾应向江苏淮安学习,将空港作为重大发展战略来对待,将宜宾五粮液机场的建设规模层次适当超前,建设和运营成“西南支线样板机场”,将宜宾五粮液机场定位于:宜宾五粮液机场、川南中心机场、川滇黔结合部中心机场、西南支线中心机场。

  (三)将高铁新区设为城市发展的副中心

  建议将宜宾城市的副中心设在西南宜宾高铁新区,功能定位于———HBD枢纽新城:以发展枢纽经济为导向,集金融服务、总部经济、会展酒店、商业休闲、多功能居住为一体的HBD(HubbusinessDistrict)枢纽新城;临港经济开发区功能应相对专注于工业产业、运输、仓储、物流等。

  第一,高铁影响下宜宾“综合交通枢纽”成为必然选择。在国家下一轮交通网建设中,铁路是龙头,高速交通是发展趋势。宜宾打造川滇黔结合部综合交通枢纽,最大的依托是高铁综合交通枢纽;宜宾打造川滇黔结合部中心城市,能汇聚人流形成中心氛围的是高铁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高铁新区,发展高铁经济才能建立起现代化综合高铁交通枢纽,才能在高铁沿线城市竞争中图强图胜。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西南宜宾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成败在于高铁综合交通枢纽。尽管高速铁路的建设使沿线城市的整体集聚效应进一步强化,但并不是沿线每一个城市都会增长,沿线城市内部结构性重组和重新分配情况是能否增长的关键。国际经验表明,建设高铁车站必须同时关注周边地区的开发,要想取得成功也必须有政府的积极推动。如果高铁周边地区提供足够的交通运输网络及公共开发政策,周边地区的土地价值将至少提高20%。

  第二,实现“四个宜宾”战略的最优选择。宜宾在2010年12月宜宾市委三届十三次全会首次提出的“产业宜宾、畅通宜宾、生态宜宾、人居宜宾”建设川黔滇结合部经济强市的发展目标。如果不建设宜宾高铁新区,不将高铁新区定位宜宾副中心(长远看,副中心也可以变为城市的多中心之一,也可发展成为主中心),不建HBD;将HBD只建在临港经济开发区,会产生一系列交通问题:一方面影响旅游、商贸,宜宾难于成为增值较多的“逗留经济”;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市区交通的压力,同时也加大了临港经济开发区要建设更具吸引力成为综合功能港口区域的压力,分散了港口经济区的专门力量。

  三、“西南宜宾计划”的分阶段战略定位目标

  “西南宜宾计划”是在宜宾交通通道和枢纽很不完善的情况下制定的发展计划,因此内容多、类型多,目标、内容更宏大和长远,沿“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区域经济发展中心———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规律,应该分阶段分期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定位目标,表1、表2对“西南计划的战略定位目标予以分期与分类说明。【1-2】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四、“西南宜宾计划”的分阶段主要项目议题

  “西南宜宾计划”主要包含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宜宾高铁新区、宜宾空港新区等三个主题大项目建设。依据”西南宜宾计划“的分阶段发展定位目标,考察国内外水、陆、空等港区(城)建设经验,按照”统一规划、整体开发、分步实施“的开发建设原则,围绕”港站建设带动新区开发,通过新区整体开发,带动整个宜宾城市发展“的总目标,初步考虑”西南宜宾计划“主要包含表3、表4、表5所示项目内容。【3-5】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经三个新区的规划发展后,宜宾生态型现代化港都目标基本实现,现城市服务功能完善,居住环境优美,生活方便舒适,西南宜宾计划逐步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卢毅,赵勇,吴颖,等.成贵高铁影响下宜宾的区位优势与功能定位[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88-93,140.
  [2]卢毅,赵勇,等.打造宜宾成为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与中心城市和产业布局的发展战略研究报告[R].宜宾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长沙理工大学,2012(10).
  [3]卢毅,李理,赵勇,等.基于情景分析的城市空间与产业战略布局选择———以宜宾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3(3):93-98,138.
  [4]程世东.“十二五”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任务与管理协调机制[J].综合运输,2011(11):17-20.
  [5]卢毅,李华中,彭伟.区域交通一体化规划整合模式框架[J].综合运输,2010(10):43-49.
  [6]卢毅,李华中,彭伟.交通发展规划向公共政策转变的趋势[J].综合运输,2010(4):21-26.
  [7]程世东.城市型综合运输枢纽的内涵及规划理念[J].综合运输,2007(4):5-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交通论文
返回:区域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