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两个实验在群体层面探讨了奖励和债务领域社会距离 (内群体/外群体) 对不公平行为回应的影响.实验1采用标准最后通牒游戏范式, 发现在奖励领域, 个体对内群体成员不公平行为的接受程度比对外群体成员的接受程度更高.实验2使用改编的最后通牒游戏范式, 结果表明在债务领域, 个体对内群体成员不公平行为的接受程度也比对外群体成员的接受程度更高, 且对内群体成员不公平行为的满意度比对外群体更高.该研究表明, 即使内群体成员违反公平规则, 个体还是会表现出内群体偏好.
关键词: 社会距离; 内群体; 外群体; 不公平行为;
Abstract: Two experiments were made in which standard and revised ultimatum game (UG) were use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ocial distance on the response to unfair behaviors.Experiment one, which adopted the standard UG, used a two-factor within-subject experimental desig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ubjects accepted more unfair distribution plan from in-group members than from out-group members.The fairness of sharing the debt is as important as sharing the reward.So a second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ocial distance on the response to unfair behaviors in the area of deb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eople accepted more unfair distribution from in-group members than that from out-groud members;and felt more satis fied to in-ground unfair distribution plan.In sum, our findings showed that the closer the social distance was, the more able people would be to tolerate and satisfy with unfair behaviors.
Keyword: social distance; in-group; out-group; unfair behavior;
公平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 人们在行为决策时为了追求公平甚至会牺牲自己的利益[1-2].公平行为会受情境的影响[2-3], 如竞争、参照、社会关系等.其中社会关系对公平行为的影响会通过社会距离表现出来[2,4].社会距离越近, 分配就会越公平[5];且社会距离越近越难以接受不公平行为, 较之陌生人, 当朋友 (社会距离近) 违反社会公平时, 个体会有更强烈的消极情绪反应[3];较之电脑, 当违反不公平行为者是真实的人时, 拒绝率会更高[6].这些都是在个体层面上取得的研究成果, 而在群体层面上, 社会距离对不公平行为回应的影响是否与个体层面一样, 目前还缺乏直接的实验证据.
群体身份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 能够体现社会距离, 内群体成员间的社会距离更近[5].较之外群体成员, 人们更愿意与内群体成员分享[7], 并与内群体成员有更多合作、互惠, 更容易达成协议, 更注重公平, 更期望相互合作、互惠、公平, 以促进群体目标的完成[8].
当内群体成员表现出不公平行为时, 就会威胁到群体认同[9], 内群体成员会着力修复受损的群体认同, 从而表现出保护内群体的情绪和行为, 增加群体内的合作、互惠, 促进内群体成员对本群体的热爱[10].而当外群体成员表现出不公平行为时, 内群体成员会将外群体成员视为认同威胁的来源[11], 对外群体成员表现出更多攻击情绪和行为, 以恢复认知平衡[12].基于社会认同理论, 人们可能更易于接受内群体成员的不公平行为, 拒绝外群体成员的不公平行为.简而言之, 在群体层面, 社会距离可能会影响人们对不公平行为的回应, 对内群体不公平行为的接受程度可能会高于对外群体成员不公平行为的接受程度.
公平意识领域常用的研究范式是最后通牒游戏 (The Ultimatum Game, UG) 范式, 包括标准UG范式、独裁者UG范式、免责UG范式和多轮UG范式等多种变式.标准UG范式设定2名参与者对一笔额外资金进行分配, 由提议者提出一种分配方案, 而回应者有权选择接受或者拒绝.因此, 接受不公平行为等同于合作、互惠行为;拒绝不公平行为等同于惩罚、攻击行为.标准UG范式有利于探索环境对公平意识的影响, 因此该研究采用标准UG范式研究群体身份对不公平行为回应的影响.实验1采用标准UG范式, 探索在奖励领域, 对于内群体成员与外群体成员提出的不公平分配方案, 个体的接受率是否存在差异.除了共享奖励, 公平承担债务也是社会公正的重要因素之一[13], 因而实验2采用改编后的标准UG范式, 探索在债务领域, 个体对内、外群体成员不公平行为的接受率是否存在差异.
1 实验1
1.1 实验假设
在共享奖励的条件下, 对内、外群体成员不公平行为的回应存在显着的差异, 对内群体成员的不公平行为接受程度更高.
1.2 方法
网上招募被试37名 (18~25岁) , 身体健康, 且此前未参加过类似研究.采用双因素被试内设计, 2 (社会距离:内群体、外群体) ×5 (公平程度:极度不公平、不公平、一般不公平、轻微不公平、公平) .因变量为回应行为 (指标:UG的接受率) .排除接受和拒绝全部提议方案的极端被试.
1.3 实验程序
每次请8名被试同时进入实验室 (如果不足, 由实验助手凑足, 但实验助手数据不纳入分析中) , 根据抽签把被试分为2组, 每组单独完成一个任务, 明确告知被试每组的任务不同, 因此不存在竞争.完成小组任务之后, 被试进入单间完成认同问卷以及最后通牒游戏.向被试介绍最后通牒游戏的规则, 告知每组有2名提议者, 2名回应者 (实际上所有被试均为回应者) , 在每次分配方案之前, 会提示被试该分配方案来自于哪个组的成员.看完提议方案后, 接受就按“F”键, 拒绝就按“J”键.最后测量被试对内、外群体成员提议方案的信任程度.
1.4 材料
小组任务材料:如“合作回答‘吸管’的一些用途”.
群体认同问卷:改编自Hogg等编制的7点评分群体认同问卷[14], 改编后的问卷在本研究中α=0.93.
最后通牒游戏:提议者对10元钱进行分配, 回应者如果接受, 则按照该方案进行分配;如果拒绝则双方都得不到任何金钱.根据提议者给回应者分配钱数的多少来划分公平水平等级, 5个等级分别为极度不公平 (1元) , 不公平 (2元) , 一般不公平 (3元) , 轻微不公平 (4元) , 公平 (5元) .每个条件下进行30个实验试次, 一共300个实验试次.告知被试, 最后将从这些决策中随机选取20个实验试次, 计算被试所获金额的平均数作为额外报酬.最后使用的材料[3]测量被试对提议方案来自内群体或者外群体成员的信任程度, 7点评分, 得分越高表明被试越相信实验中的分配方案分别来自内群体成员和外群体成员.
图1 实验流程
1.5 结果分析
1.5.1 操作检查
剔除一名接受所有分配方案的极端被试, 共36人的数据进入统计分析.所有成员的群体认同均高于中值 (4分) , 说明被试内群体认同的程度高 (M=5.34±0.64, t35=12.54, p<0.01, d=4.24) .信任程度高于中值 (4分) , 表明操作成功 (M=4.68±0.30, t35=13.42, p<0.01, d=4.54) , 被试相信提议方案是来自内群体或者外群体成员.
1.5.2 回应行为结果检验
对回应行为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结果发现, 社会距离主效应显着 (F (1, 35) =13.15, p<0.01, η2p=0.27) .公平程度主效应显着 (F (4, 140) =79.94, p<0.01, η2p=0.70) , 且公平程度与社会距离的交互作用显着 (F (4, 140) =6.71, p<0.01, η2p=0.16) .进一步进行简单效应分析, 发现在不公平分配条件下, 个体对内群体不公平行为的接受程度显着大于外群体;但是在公平分配的条件下, 个体对内、外群体不公平行为的接受程度没有显着的差异 (图2, 表1) .
图2 社会距离与公平程度对回应行为的影响
表1 社会距离与公平程度交互作用的简单效应分析结果
实验1表明, 在奖励领域, 社会距离会影响对不公平行为的回应, 个体对内群体的不公平行为接受程度显着高于外群体.在社会互动中不仅仅有奖励的分享, 还有债务的分担.公平承担债务和共享奖励一样, 也是社会公正的重要因素之一[13], 因此实验2将进一步研究在债务领域中, 社会距离是否会影响对不公平行为的回应.
另外, 在个体层面上, 社会距离越近, 个体对不公平行为的评价越消极, 如对朋友比对陌生人的不公平行为满意度更低[3];评价越消极, 对不公平行为的接受程度越低[15];社会距离越近对公平的期望越高, 对分配者的期望影响对不公平行为的回应[16].因而在实验2中测量了对内群体成员、外群体成员分配的期望值, 以及分配方案的评价, 进一步探索在群体层面上评价和期望的特征.
2 实验2
2.1 实验假设
在债务领域, 社会距离会影响对不公平行为的回应, 较之外群体成员, 个体对内群体成员的不公平行为会更高, 且对内群体成员不公平行为的评价更积极.
2.2 实验方法
网络招募大学生被试37名, 年龄在18~25岁之间.所有被试均为健康被试, 且此前未参加过相关研究.采用双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 2 (社会距离:内群体、外群体) ×5 (公平程度:极度不公平、不公平、一般不公平、轻微不公平、公平) .因变量为回应行为 (指标:UG的接受率) .排除全部接受或全部拒绝的极端被试.
2.3 实验程序
实验分组操作方式同实验1, 之后完成群体认同问卷.在最后通牒任务之前, 测量被试对提议者的期望, 接着完成改编的最后通牒任务.在被试完成最后通牒任务后, 需要对不同的分配方案做出7点评价, 得分越高表明对分配分案的满意度越高.最后测量被试对提议方案来自内群体或者外群体成员的信任程度, 问卷同实验1.
2.4 实验材料
期望问卷:你期望自己组成员 (他们组成员) 分配给你多少份问卷?
最后通牒任务:对10份问卷进行任务分配, 每份问卷约需5min完成.由提议者提出一种分配方案, 而回应者有权选择接受或者拒绝.如果接受, 则任务按照该方案进行分配;如果拒绝则双方都需要完成总量, 即各自完成10份问卷.根据提议者给回应者分配的任务量划分公平程度, 分为5个等级, 每个条件下进行30实验试次, 一共300实验试次.告知被试, 最后将从这些决策中随机选取20个决策, 计算被试获得的平均任务量作为其需要完成的额外任务.其呈现顺序以及时间如实验1.
评价材料:一共对100个分配方案进行满意度评价, 每个类型的分配方案10个, 7点评分.
2.5 结果分析
2.5.1 操作检查
未发现全部接受或拒绝的极端被试, 共37人的数据进入统计分析.所有被试的认同度均高于中值 (4分) , 说明被试对内群体认同的程度高 (M=5.32±.88, t36=9.09, p<0.01, d=3.03) .对提议方案的信任程度高于中值 (4分) , 表明操作成功 (M=4.37±.34, t36=6.53, p<0.01, d=2.18) , 被试相信提议方案分别来自内群体或外群体成员.
2.5.2 回应行为结果检验
对回应行为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结果显示:社会距离主效应显着 (F (1, 36) =24.44, p<0.01, ηp2=0.40) .公平程度主效应显着 (F (4, 144) =85.67, p<0.01, ηp2=0.70) .且公平程度与社会距离的交互作用显着 (F (4, 144) =11.55, p<0.01, ηp2=0.24) .进一步进行简单效应分析, 结果发现, 在不公平的条件下, 较之外群体成员, 对内群体成员不公平行为的接受程度显着更高;而在公平条件下, 对内、外群体成员分配方案的接受程度没有显着差异 (图3, 表2) .
图3 社会距离与公平程度对回应行为的影响
表2 社会距离与公平程度交互作用的简单效应分析结果
2.5.3 期望与满意度结果分析
对内、外群体成员的分配期望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 对内群体成员 (M=4.58±1.46) 、外群体成员 (M=4.89±1.05) 分配期望没有显着差异 (t73=-0.92, p>0.05, d=0.25) .
对满意度评价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 结果表明较之外群体成员, 个体对内群体成员分配方案的满意度显着更高 (M (内) =3.52±0.63, M (外) =3.24±0.58, t36=4.02, p<0.01, d=0.46) .
实验2结果表明, 在债务领域, 个体对内群体成员不公平行为比对外群体成员不公平行为的满意度更高、接受率也更高;且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分配期望没有显着差异.
3 总讨论
两个实验发现, 就群体层面而言, 无论是在奖励领域还是在债务领域, 社会距离显着影响对不公平行为的接受程度;较之外群体, 个体对内群体违反公平规则的行为容忍程度显着更高.
本研究证明了群体层面上社会距离和公平感知的关系与个体层面不同.这种不一致, 可能体现了群体对个体的作用.社会认同理论认为, 群体身份通过群体认同能够促进个体自尊, 而维持个体自尊是群体区分的重要动机;内群体成员违反公平规则的行为会威胁到群体认同[17], 进而损伤个体自尊;在群体环境中, 个体自尊受损, 就会激发内群体偏向[18], 如偏好内群体、支持内群体的决定, 积极评价内群体, 遵守群体规则[8]等.增强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积极互动, 可以维持积极的群体认同, 从而修复受损的个体自尊.自我牺牲也可能是影响群体层面上社会距离对不公平行为回应的因素.自我牺牲是激活群体身份后, 个体为了内群体利益而牺牲自我利益的亲社会行为, 有助于促进群体的发展[19], 因而自我牺牲也能增强对内群体违反社会公平规则的接受程度.
研究结果对揭示个体采取不同公正策略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违反社会规则的冲突后有2种追求公正的策略:惩罚性公正以及恢复性公正.对外群体违反社会规则更多采用惩罚性公正, 即对违反者采用单向的惩罚以追求公正;对内群体违反社会规则更多采用恢复性公正, 即通过建设性惩罚及补偿手段来实现公正, 如精神补偿, 重建社会规则以修复社会关系[20].这可能与对内群体成员不公平行为的容忍度更高有关.由于群际威胁会影响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决策[21], 影响个体的认知过程[22], 后续研究可以直接考察群际威胁、内群体不公正行为的接受程度与公正策略选择之间的关系, 促进群体内部和谐发展.
4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在群体情境中, 社会距离越近对违反社会公平行为的容忍程度越高.无论是在奖励领域还是债务领域, 相对于外群体成员违反社会公平行为, 对内群体成员违反社会公平行为的评价更积极, 接受率更高.
参考文献:
[1]KUBOTA J T, LI J, BAR-DAVID E, et al.The Price of Racial Bias:Intergroup Negotiations in the Ultimatum Game[J].Psychol Sci, 2013, 24 (12) :2498-2504.
[2]WU Y, ZHOU Y, VAN DIJK E, et al.Social Comparison Affects Brain Responses to Fairness in Asset Division:An ERP Study with the Ultimatum Game[J].Front Hum Neurosci, 2011, 5:131.
[3]WU Y, LELIVELD M C, ZHOU X.Social Distance Modulates Recipient's Fairness Consideration in the Dictator Game:an ERP Study[J].Biol Psychol, 2011, 88 (2-3) :253-262.
[4]BRNE M, SCHEELE D, HEINISCH C, et al.Empathy Moderates the Effect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of the Right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on Costly Punishment[J].PLoS ONE, 2012, 7 (9) :e44747.
[5]ITO T, OGAWA K, SUZUKI A, et al.Contagion of Self-Interested Behavior:Evidence from Group Dictator Game Experiments[J].German Economic Review, 2016, 17 (4) :425-437.
[6]VAN'T WOUT M, KAHN R S, SANFEY A G, et al.Affective State and Decision-Making in the Ultimatum Game[J].Exp Brain Res, 2006, 169 (4) :564-568.
[7]DE DREU C K W, GREER L L, HANDGRAAF M J J, et al.The Neuropeptide Oxytocin Regulates Parochial Altruism in Intergroup Conflict Among Humans[J].Science, 2010, 328 (5984) :1408-1411.
[8]MENDOZA S A, LANE S P, AMODIO D M.For Members Only Ingroup Punishment of Fairness Norm Violations in the Ultimatum Game[J].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2014, 5 (6) :662-670.
[9]MCLEISH K N, OXOBY R J.Social Interactions and the Salience of Social Identity[J].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2011, 32 (1) :172-178.
[10]ANDERSEN-NISSEN E, SMITH K D, STROBE K L, et al.Evasion of Toll-Like Receptor 5by Flagellated Bacteria[J].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5, 102 (26) :9247-9252.
[11]张婍, 冯江平, 王二平.群际威胁的分类及其对群体偏见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 2009, 17 (2) :473-480.
[12]赵凡.群体归属感与公正类型对冲突解决的影响[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14.
[13]ZHOU X, WU Y.Sharing Losses and Sharing Gains:Increased Demand for Fairness Under Adversity[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11, 47 (3) :582-588.
[14]HOGG M A.Uncertainty-Identity Theory[J].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07, 39:69-126.
[15]HEWIG J, KRETSCHMER N, TRIPPE R H, et al.Why Humans Deviate from Rational Choice[J].Psychophysiology, 2011, 48 (4) :507-514.
[16]CHANG L J, SANFEY A G.Great Expectations:Neural Computations Underlying the Use of Social Norms in ecisionMaking[J].Soc Cogn Affect Neurosci, 2013, 8 (3) :277-284.
[17]AKERLOF G A, KRANTON R E.Economics and Identity[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0, 115 (3) :715-753.
[18]BILLIG M, ABRAMS D, HOGG M A.Social Identity Theory:Constructive and Critical Advances.[J].Contemporary Sociology, 1991, 20 (6) :944-945.
[19]DE DREU C K W.Oxytocin Modulates Cooperation within and Competition Between Groups:An Integrative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J].Hormones and Behavior, 2012, 61 (3) :419-428.
[20]马振, 王丽金, 郑伟.宽恕和公正过程相互关系的研究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 2013 (1) :11-15.
[21]张建玲, 赵玉芳.群际威胁与对内群体和外群体支持决策的关系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34 (4) :152-156.
[22]李芳丽, 赵玉芳.现实群际威胁的认知评估对执行功能影响的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5, 37 (12) :116-121.
本文将以王宝强婚变事件为例,着力分析在网络舆论中所体现出的各种社会心理特征。为正确地引导网络舆论和社会走向提供可借鉴性资料。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王宝强婚变折射出的个体与群体心理的社会心理学论文。原标题:网络舆论社会心理...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地处湖南偏远西部山区的辰州府发生严重教案。教案发生过程中,两位内地会①的英国传教士胡绍祖(J.R.Bruce)②、罗国荃(R.H.Lewis)③被殴毙,教堂被捣毁,酿成严重的中外交涉。结果,所有涉案文武官员均受到严...
引言依据社会认同理论,积极区分的动机会导致个体对内群体的评价比对外群体的评价更为积极。一些研究表明,人们对令人满意的内群体成员的评价比对同样令人满意的外群体成员的评价更积极,而对令人讨厌的内群体成员的评价比对同样令人讨厌的外群体成员的评价...
焦虑症一词最早由玩ibowitz于(1985)提出,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在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andStatisticalNanuanlofNbntalDisorders,4rdedition,DSM一IV)中给出如下定义,社交焦虑障碍也被称作社交恐怖症,是指对一种或者多种社交场合存在显著...
进一步对各组被试在不同效价事件上的乐观偏差做差异分析, 结果发现, 被试在四种情绪状态下都有一致的反应倾向:对消极事件的乐观偏差 (Ⅱ型乐观偏差) 远大于对积极事件的乐观偏差 (Ⅰ型乐观偏差) 。...
一、群体性事件的含义及特点(一)群体性事件的含义群体性事件一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是一个新词。中央处理信访问题时将其定义为人民内部矛盾,是指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群众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通过非法聚集、围堵等方式,向有关机关或单位表达意愿、...
作为一部经典之作,《乌合之众》虽然也存在着一些时代局限等不足,但它对于理解今天仍不失现实意义。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群体中的一员,我们应该认识并懂得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并对此加以反思,让其成为我们的精神财富,避免在现代大众群体的洪流里...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在我国不断发生。数量不断上升的同时,诱发因素增多,表现形式日趋激烈,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正常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3年《社会蓝皮书》中指出,我国近年来每年发生的群体性事件高达十余万起。另据全国总工会统计,2013...
网络”云养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个体的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而对消极情绪则没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爆发速度快、参与人数多、影响范围广、社会控制难等特征,它的频繁出现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态。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网民参与网络事件的心理动因与应对措施的社会心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原标题:网络群体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