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心理学论文 >

隐性自恋与高学历女性婚恋观探析

来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作者:梁琼
发布于:2020-03-18 共3408字
两性心理学论文第七篇:隐性自恋与高学历女性婚恋观探析
 
  摘要:对于正值婚恋期的高学历女性来说,其自恋的人格特征及其恋爱关系问题已成为这个群体不可忽视的问题。以隐性自恋为切入点,从女性的角度,依托择偶理论来分析隐性自恋的形成与原因。了解高学历女性婚恋观有助于减少舆论给予她们的压力,促进高学历女性心理健康成长,帮助她们更好地处理恋爱同伴关系。高学历女性应不断提高自主意识,摒弃传统的婚恋价值观,注重内在修养的同时,也应注重优化自己外在,培养自己爱与被爱的勇气和能力。
 
  关键词:高学历女性; 隐性自恋; 婚恋观;
 
  自恋问题在西方心理学界一直颇受关注,精神病理学家艾理士和纳克最先使用Narcissism概括病理性的自恋,弗洛伊德在《论自恋》中首次系统地论述了自恋这一概念[1]。最早的研究倾向于把自恋看成一种病态的人格障碍,后来才逐渐关注临床症状不明显的自恋者。反观中国,虽说自恋文化古已有之,但关于自恋的研究并不多见,涉及隐性自恋的研究更是少有。当今,西方社会的自由主义、崇尚自我独立的思潮迅速在中国蔓延开来,人们的自我意识有了极大的强化,隐性或显性的自恋心理逐步形成或强化,有关自恋的研究势在必行[2]。
 
  对于正值婚恋期的高学历女性来说,其自恋的人格特征及其恋爱关系问题已成为这个群体不可忽视的问题。目前已有的高学历女性的婚恋问题研究,一般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较少有关高学历女性婚恋的心理学论文。本研究试图以隐性自恋为切入点,从女性的角度,依托择偶理论来分析隐性自恋的形成与原因。
 
  1 隐性自恋与高学历女性婚恋观
 
  有关隐性自恋的概念最早由Wink提出,他认为自恋包括隐性自恋和显性自恋两种类型,其中显性自恋者会直接表现出明显的表现欲、自我膨胀,并热衷于获得别人的羡慕,直接表现出夸大感。而隐性自恋者有可能在体验夸大感的同时体验自卑感,他的夸大感更多体现在潜意识上,外在的表现则是抑郁、过分敏感和焦虑,并表现出低自尊,也没有显性自恋者的权欲和夸大性的幻想[3]。高学历女性本是目前中国社会分层中的知识精英层,但由于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高学历女性一般承受着来自社会和自身对自己的矛盾看法,一方面,高学历女性有着良好的经济收入、受教育水平高等优势,但另一方面,社会对其婚恋方面的否定程度较高,因而呈现出一种既自我欣赏,但又过分敏感与焦虑的隐性自恋的特点。具体说来,导致高学历女性的这种矛盾特征的原因有5个方面。
 
  1.1 在传统婚恋观挤压下,高学历女性处于自卑与自信的矛盾之中
 
  高学历女性是当代社会各行各业的精英,她们有着比其他女性更加丰厚的薪金、更高的生活质量和更加理想化的生活追求,不难理解,一直处于优秀之中的女性的自我欣赏甚至自我迷恋。但是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男性甚至知识青年在择偶上不愿选择比自己强的女性做伴侣。一方面,在他们看来,这样的女性一般会事业优先,从而照顾不到家庭。另一方面,一直处于“男尊女卑”为思想主流社会的男性,一旦面对比自己学历高的女友时,难免会滋生自卑的情绪,从而压力重重阻碍感情的发展。就算自己不介意比女友的学历低,旁人眼光也会让原本就不够自信的男生望而却步。华东师范大学研究所对上海几所高校的662名在校女研究生进行了有关女研究生情感问题的随机调查,研究结果表明,29%的人认为女研究生难找对象的原因是男性不喜欢比自己强的女生。这样一来,高学历女性找不到”如意郎君”,在幸福感与自信上便又大打折扣。
 
  1.2 高学历女性因忙于学业而错过了最佳婚配年龄
 
  高学历女性毕业年龄一般不低于23岁,工作两年未婚就成为很多人眼中的剩斗士了,如果感情上稍稍有些不顺心,便成为人们口中的“必剩客”,若失恋后疗伤一两年就被称为“斗战剩佛”了。再加上媒体的烘染,用“白天愁论文,晚上愁嫁人”描述女研究生生活,用“大专生是赵敏,本科生是黄蓉,研究生是李莫愁,博士生是灭绝师太”传达他们对于女性学历的看法。这些话虽然有所不妥,但也传达了社会对于女性学历的一个看法。这样一来,高学历女性的压力和负担不断增加,自然也就对自己的学历问题更加敏感。
 
  1.3 高学历女性自身也倾向于找一个学历高于她们的人
 
  从高学历女性自己的态度来说,她们也更加倾向于将自己定位于男性之下,她们更希望能够找一个比自己学历高的人。调查表明,近一半的高学历女性认为最适合自己的文凭是本科学历,最适合男性的学历是研究生学历,这充分反映了知识女性受自身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4]。但是,对于学历已然很高的女性,找一个比自己学历更高的男性,其难度可想而知。国外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美国1992年的调查资料显示:“受过研究生教育的女性中,有71%选择了大学或研究生教育的男性为性伴侣。她们中没有一个人与受过高中以下教育的男性结为伴侣。”[5]
 
  1.4 高学历的女性较少关注外貌,因而获得男性的关注也较少,导致其自卑心理
 
  男女性在择偶上观念上存在差异,男性的择偶标准更多体现在对女性外貌和家务能力的关注度上,这与他们“男主内,女主外”的家庭分工的概念相关联,也完全符合社会交换理论。他们期望自己能够在收入上高于女性,给予女性有保障有品质的生活,并能充当婚姻中的主导,同时他们也认为这是婚姻关系的理想状态,不然就会导致矛盾的产生。美国社会学家Winch认为,择偶时考虑各种需求是相辅相成的。但是高学历女性并未将外貌等因素放入择偶标准里面,虽然很多女性会笑谈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但是在择偶时,并不会太过关注外貌。甚至如果对方是个帅哥,会降低安全感,并担心其婚后有出轨的可能性。由于自己对于外貌的不重视甚至不考虑,对于那些关注外貌的男性,高学历女性可能会表现出反感,并认为那是对方不成熟的表现。另一方面,这一心理导致很多高学历的女性因为对于外貌的关注度较少,很多时候穿着打扮上并不注意,因而获得男性的关注较少,导致了其自卑心理。
 
  1.5 多元社会身份给予高学历女性更多的自信与独立
 
  在我们身边不难看到这样一个群体,她们不再单纯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她们还得以一种雌雄同体的姿态奋斗在岗位上。清早起床便要履行一个妻子一个妈妈的责任,准备好一家大小的早餐,然后像个男人一样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挣钱养家、缓解家庭压力,晚上回来还得履行一个妻子的责任,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比起现代女性,男性的任务就只需要赚一半养家糊口的钱就可以了。当女性的收入能基本满足自己的需要,在看穿用爱情包装的婚姻的真相后,她可能就会质疑自己是否要为了婚姻放弃已经拥有的一切。当今社会,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我现在挣的钱完全能够满足我的生活所需,偶尔有了余钱还能出去玩一两次,开心自在也很轻松,为什么我要弄一个人来搞乱我已有的美好生活?”现代社会教育普及、工作机会多元让女性获得了教师、医生、工程师、商人等身份,而这些社会身份给予女性更多的自信与独立。
 
  2 建议
 
  本研究从高学历女性自身因素出发,对其择偶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高学历女性有关婚恋问题的隐性自恋同时受到传统婚配观与现代社会形势的共同作用。根据研究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2.1 不断提高自主意识,摒弃传统的婚恋价值观
 
  现阶段女性的这种独立是相对的,尤其在择偶和婚恋问题上,这种相对性显得尤为突出,“男下娶,女上嫁”依旧是很多女性心中的观念。从这个观念背后,我们看到,女性对于男性人身依附的性格惯性在根本上并没有改变。这就要求女性必须逐渐摒弃传统的婚恋价值观,不断提高自主意识,提高自己的素质,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观念,一定可以获得跟男性同等的地位与发展的机会。
 
  2.2 注重内在修养,提高自信心
 
  部分女性不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所以愁嫁。其实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天性,男生喜欢美女这一点本就无可厚非。如果你想获得爱情获得异性的注意,那么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一方面注重内在修养,另一方面让自己更加自信。
 
  2.3 培养自己爱与被爱的勇气和能力
 
  调整择偶心态,身边很多女性在受过一次感情的伤害后便高高筑起心墙,不再与异性交流,或者等到了一定年纪而草率结婚。这就要求我们调试心态,正视爱的挫折,学会处理恋爱中可能会出现的矛盾与分歧,失败以后积极寻找恰当的解决办法,爱与被爱都是一种能力,需要培养与提高。
 
  参考文献
 
  [1]赵静,张海钟.自恋研究进展[[J].精神医学杂志,2003(2):52-57.
  [2]石晶,贾小鹏.论中国古代文人的自恋心理[J].唐山学院学报,2003(5):31-33.
  [3]Wink P.Two Faces of Narcissism[J].Personality Processes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7(64):590-597.
  [4]朱玲怡,田凯.高知女性的价值观[J].社会,1995(8):34-35.
  [5](美)劳曼,罗伯特·迈克尔.美国人的性生活[M].潘绥铭,李放,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点击查看>>两性心理学论文(精选论文8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原文出处:梁琼.高学历女性婚恋隐性自恋心理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06):176-178.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社会心理学论文